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永康榮民醫院內科主任 柴國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永康榮民醫院內科主任 柴國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永康榮民醫院內科主任 柴國樑

2  胃食道逆流 與 消化性潰瘍與幽門螺旋桿菌

3

4 胃食道逆流 您感到胸口灼熱疼痛嗎? 您是否曾歷經酸熱物由胸口湧至喉嚨而極不適嗎?
 胃食道逆流 您感到胸口灼熱疼痛嗎? 您是否曾歷經酸熱物由胸口湧至喉嚨而極不適嗎? 您是否耽心這些不適可能是一種嚴重疾病之先兆,將危及您的健康? 或許您認為這是一種心臟病而求助於心臟科醫師。

5 這些特殊症狀就是所謂的 「胃食道逆流症」 正常情形下,我們進食吞下的食物在混合唾液後,經食道至胃內與胃液充分攪拌後,再經胃竇研磨約2~3小時,就可完全排至十二指腸。 胃液本身含強酸,若胃液逆行至食道下端形成症狀即稱之胃食道逆流症。

6 如何判斷您確實罹患 「胃食道逆流症」? 您是否常感覺到一種向上湧出,擴散性相當不愉快之症候於胸骨後? 這種不適是否同時合併灼燒之感覺?
如何判斷您確實罹患 「胃食道逆流症」? 您是否常感覺到一種向上湧出,擴散性相當不愉快之症候於胸骨後? 這種不適是否同時合併灼燒之感覺? 服用胃乳片是否可減輕這些症狀? 上述的不適,每週可出現在4日以上? 若您的回答是都曾出現,或許您已是80%機率患胃食道逆流症。

7 臨床診斷 若是臨床上高度懷疑患胃食道逆流症時,首要的檢查是內視鏡檢。 其他診斷工具如24小時酸鹼記錄器

8 胃食道逆流治療原則 首重生活方式調整 藥物治療 手術治療

9 生活方式調整(一) 體重過重者應適當的減重。 應避免睡眠時採右側臥姿,頭部以枕頭適當墊高。
應避免飲食過量,尤其避免就寢前暴飲暴食,油脂性食物儘量少用。巧克力、薄荷、辣椒、洋蔥、蕃茄類食物以及其製品亦應少用。各式酒品、柳澄汁、檸檬汁、蕃茄汁、咖啡,可樂等儘可能避免。也應戒煙。

10 生活方式調整(二) 注意某些藥物的影響 : 如黃體素、前列腺素、抗膽鹼類藥物、降血壓藥、抗巴金森症藥物、鎮定劑、止痛劑、鈣離子阻斷劑、都可能降低下食道括約肌張力而增加了逆流。

11 藥物治療 (一) 胃乳片類抗酸劑 : 最常被患者服用嚐試自行治療,其療效仍屬有限。
腸蠕動促動劑 : 其目的在加強胃排空,促進食道蠕動功能,並可規律及協調化,增加下食道括約肌張力。

12 藥物治療 (二) 組織胺二型拮抗劑—可使50-70%患者獲得 症狀改善。
組織胺二型拮抗劑—可使50-70%患者獲得 症狀改善。 強酸抑制劑 — 質子幫浦阻斷劑— 因可完全抑制壁細胞分泌酸,故其對胃食道逆流之療效可顯著提高。一般而言,其症狀消除及食道炎治癒率約可達80%以上,已是一種理想的治療藥物。

13 手術治療 90年代出現的腹腔鏡手術,可使外科醫師經由腹腔鏡,以胃底部份包圍住食道下端,藉以增加此處阻力,而減少逆流。
此手術是一項有效的治療。 對於某些須長期服藥,有呼吸道併發症,食道黏膜呈柱狀細胞化生變化者,或許可考慮手術治療。

14 消化性潰瘍 與 幽門螺旋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

15 消化性潰瘍 在解剖學上的分類    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 吻合處潰瘍

16 消化性潰瘍的 盛行率(prevalence) 與罹病率(incidence)
估計十二指腸潰瘍的罹病率每年每千人中高達0.4到24人。

17 消化性潰瘍的 盛行率(prevalence) 與罹病率(incidence)
 年齡, 性別 地理上的差異  社會經濟地位  生活型態  季節變化

18 消化性潰瘍的病因 黏膜防禦因子(Mucosal defensive factor)與 侵襲因子(Aggressive factor)失衡導致潰瘍。 胃潰瘍常因黏膜防禦因子太弱, 十二指腸潰瘍常因侵襲因子太強 而引起。

19 胃酸分泌 (acid secretion):
 胃酸分泌過量過一向被認為是消化性潰瘍的直接肇因,1910年Schwarz宣稱:no acid, no ulcer。  一般人的胃酸分泌會隨時間不同而使分泌量有所改變。  正常人在夜間胃酸分泌都很低,但患有潰瘍的人在清晨兩點及凌晨六至八點亦會出現胃酸分泌之高峰。

20 幽門螺旋桿菌 (H. pylori): 1982年Marshall & Warren在胃黏膜發現H. pylori以後,掀起全世界的研究熱潮
1989年,H. pylori 被宣稱為消化性潰瘍最重要的肇因 (no H. pylori, no ulcer)。

21 消化性潰瘍的分類 消化性潰瘍已被認為可大致分為NSAID-related 及 H. pylori-related 兩大類。

22 H. pylori 感染的盛行率(Prevalence)
1.最可能的感染途徑是經口傳染,由口腔吃進後再由糞便排出。 2.在落後地區或在人口密集的群落感染率偏高,在已開發國家則感染率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升高(10歲左右約10%,60歲則約60%)。台灣地區則介於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之間,10歲以下約20%,20~30歲約50%,30~40歲則高達60%。 3.台灣地區90-95%的十二指腸潰瘍病患及60-70%的胃潰瘍病患,胃內可發現H. pylori感染。

23 典型的消化性潰瘍症狀 上腹疼痛:燒灼感、悶痛、脹痛等。 胃潰瘍之症狀常較不明顯也較易有非典型之症狀。 慢性:患者通常會斷斷續續痛好幾年。
  慢性:患者通常會斷斷續續痛好幾年。   節律性:每天固定時間疼痛,通常空腹時(約飯前一小時)。   週期性:每年固定一個時期發作。 胃潰瘍之症狀常較不明顯也較易有非典型之症狀。

24 消化性潰瘍的診斷 1.症狀.病史與理學檢查 2.上消化道鋇劑造影 3.胃鏡檢查

25 胃幽門螺旋桿菌的偵測 1.施行內視鏡檢查時同時攫取胃活體切片,可進行細菌培養,尿素試驗 (如CLO test),及病理組織檢查 以檢測幽門螺旋桿菌。 2.呼氣試驗 (13C or 14C-Urea Breath Test)。 3.血清學檢查:以酵素免疫分析法(ELISA),檢查血清幽門螺旋桿菌抗體IgG。但此法僅能檢測是否曾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即使H. pylori已根除,IgG在一年內仍可能呈現陽性,不能直接反應受檢當時是否仍有感染。

26 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準則 A.增進黏膜抗力 B.避免使用可能惡化潰瘍的藥物或食物。 C.降低可能引發胃酸分泌之刺激
D.提升胃內 pH值 (pH>3.2)

27 消化性潰瘍的藥物治療 A. 細胞及黏膜保護劑 覆蓋劑 細胞保護劑 B. 中和或抑制胃酸藥 制酸劑 H2受器拮抗劑 質子幫浦抑制劑
C. 其他藥物

28 消化性潰瘍的復發 幽門螺旋桿菌根除術引進前,十二指腸潰瘍癒後的年復發率高達60~80%.
使用三合一療法將幽門螺旋桿菌根除後其年復發率下降至10~20%左右. (H. pylori的根除率達90%)

29 消化性潰瘍復發的相關因子 1. 抽煙 2. 男性 3. 長期潰瘍病史 4. 使用Aspirin / NSAIDs 5. 胃酸分泌過量
1. 抽煙 2. 男性 3. 長期潰瘍病史 4. 使用Aspirin / NSAIDs 5. 胃酸分泌過量 6. 潰瘍癒合的品質不良 7. 幽門螺旋桿菌

30 結 論

31 謝謝聆聽 祝君健康


Download ppt "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永康榮民醫院內科主任 柴國樑."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