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電腦概論7上 林璟川老師編 100.2.14-106.9.27.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電腦概論7上 林璟川老師編 100.2.14-106.9.27."—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電腦概論7上 林璟川老師編

2 上課中:看螢幕專心聽講 ~勿發出任何聲音~
遵守秩序與作筆記 上課中:看螢幕專心聽講 ~勿發出任何聲音~ 作筆記:紀錄重點。

3 電腦課講義 請假同學,記得在家裏上網看講義,或問同學進度。 電腦期中、期末考試,老師教過的都會考。

4 上課注意事項 上課前到達電腦教室。 離開時:關好電腦主機,但螢幕電源不用關,老師要檢測! 收好椅子再離開。

5 電腦(Computer)又稱電子計算機 是指一台可以用來計算的機器。
電腦的稱呼 電腦(Computer)又稱電子計算機 是指一台可以用來計算的機器。 個人電腦:簡稱PC Personal(個人的)Computer 筆記型電腦:簡稱NB NoteBooK

6 電腦的系統 電腦包含:硬體(hardware)、軟體(software)、使用者 (user)、資料與處理程序(data processing)。

7 +OU(輸出單元) CPU

8 電腦的組成 包括硬體及軟體兩部份 軟體 硬體

9 電腦硬體(hardware) 電腦硬體是指電腦設備 --看得到、摸得到的實體設備。 例如主機、螢幕、鍵盤、滑鼠、印表機…等。

10 作業系統有:windows、Mac os、linux …等
電腦軟體(hardware) 新電腦先裝作業系統→再安裝其他應用軟體 作業系統有:windows、Mac os、linux …等 蘋果電腦MacOS X Linux

11 電腦軟體(hardware) 軟體安裝在『硬碟』裡,用來驅使電腦工作 如:Word、瀏覽器、繪圖軟體、遊戲軟體、作業系統 …等 常用軟體:
付費: Word、Excel、Powerpoint、 免費:writer、 calc、Impress 作業系統: 付費:Windows , Mac OS 免費:Linux ,FreeBSD 、 Ubuntu

12 應用軟體 如:Writer、Word、瀏覽器、繪圖軟體、遊戲軟體…等

13 硬碟 固態硬碟 電腦軟體 在哪裡? 硬碟--安裝軟體及儲存資料的地方 也有安裝在隨身碟、記憶卡或光碟裡。

14 早期的計算工具 中國的算盤 法國巴斯卡的加法器 --可透過轉盤進行加法運算 英國巴倍奇的差分機 -用來比較數字間的差異
美國何樂禮的排序機 -利用打孔卡儲存資料,再由機器 感測卡片3年就完成戶口普查工作。

15 電腦的世代演進 2.電晶體 3.積體電路 1.真空管 第一代 真空管 第二代 電晶體 第三代 積體電路 第四代 超大型積體電路 第五代
代別 電子原件 特 性 第一代 真空管 體積和重量龐大, 耗電又容易發熱。 第二代 電晶體 體積1/20,重量也較輕、省電、速度快。 第三代 積體電路 代表是IBM-306電腦。體積比TX-0小,重量更輕,耗電量更少,售價更低。 第四代 超大型積體電路 代表個人電腦(PC)。各方面都比IBM-360更小、更快、省電。 第五代 人工智慧 代表電腦是機器人 3.積體電路 5.人工智慧 機器人 4.超大型 積體電路

16 ENIAC 第一代通用電子電腦, 1945年由美國賓州大學製造,為美國陸軍的彈道研究實驗室(BRL)所使用,用於計算火炮的火力表 。
這一台電腦 體積一個房間大!

17 個人電腦的始祖--蘋果二號Apple II
1977 年,賈伯斯 (Steve Jobs) 和沃茲尼克 (Stephen Gary Wozniak) 等人所成立的蘋果電腦 (Apple),成功的生產出「蘋果二號」(Apple II) 這台電腦並打入家庭,於是開啟了「家用個人電腦」的時代。

18 賈伯斯與他的電腦們

19 個人電腦的主要結構 拆開主機殼 主機 螢幕 喇叭 印表機 滑鼠 掃描器 鍵盤

20 電腦主機板 硬碟 主機板:用來連接內各種裝置與配備。

21 主機後背接線圖 ←1開機

22 電腦的啟動–影片或開啟後方電腦 →開電源 →進入BIOS (分析設備) →『電腦自我測試』 Power-On Self Test
蘋果電腦MacOS X Linux電腦 網路主機常用 電腦的啟動–影片或開啟後方電腦 →開電源 →進入BIOS (分析設備) →『電腦自我測試』 Power-On Self Test →發出嗶聲! →載入作業系統由硬碟 →進入桌面… →開始使用--上網、玩遊戲、做報告…

23 伺服器主機—經由網路提供服務,其速度快、可長期運作、提供多人使用。
電腦的種類 個人電腦 個人電腦—平價 桌上型 筆記型 平板型 伺服器主機—經由網路提供服務,其速度快、可長期運作、提供多人使用。 如 FB、Google、Yahoo..等伺服器。 伺服器主機

24 1.早期的桌上型電腦Desk-top Computer
早期的桌上型電腦,沒有硬碟、滑鼠,需自備開機片--IBM PC(Model 5150)

25 桌上型電腦—台灣雙A品牌—ASUS、ACER

26 筆記型電腦(NoteBooK簡稱NB)

27 2. Mac蘋果筆記型電腦(NB) 採購Mac 蘋果電腦--Mac OS X作業系統

28 Mac蘋果桌上型電腦 採購Mac 蘋果電腦--Mac OS X作業系統

29 3.平板電腦﹍Tablet PC 小型、方便攜帶的個人電腦 以觸控式螢幕作為基本的輸入裝置。 華碩變形金剛 可分開、組合使用

30 4.手機兩大系統   iOS蘋果 Android安卓 

31 人工智慧 機器人

32 儲存媒介的演進 磁 帶(Tape) 磁 片(Floppy Disk) 硬 碟(Hard Disk) 光 碟(Compact Disk)
硬碟 8.5吋 吋 3.5吋磁片 磁 帶(Tape) 磁 片(Floppy Disk) 硬 碟(Hard Disk) 光 碟(Compact Disk) 記憶卡(Flash Memory Card) 隨身碟(Flash Disk)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 記憶卡 500G固態硬碟約 元 500G筆電2.5硬碟約2000元 速度快、低噪音

33 Byte:位元組,簡寫為B KB :1千位元組,文件檔 電腦檔案大小單位 MB :1百萬位元組,照片檔 GB :10億 位元組,影片檔
TB : 1兆 位元組 備註:差1024倍,廠商以差1000倍計算。

34 B < KB < MB < GB < TB
電腦上的換算 1 bit :電腦最小的儲存單位(b) 1 Byte = 8 bits,位元組:電腦檔案大小的單位(B) 1 KB = 1024 Bytes 約一千 Bytes 1 MB = KB 約一百萬 Bytes 1 GB = 1024 MB 約十億 Bytes 1 TB = 1024 GB 約一兆 Bytes B < KB < MB < GB < TB

35 B < KB < MB < GB < TB
儲存單位的換算倍數 B < KB < MB < GB < TB 銷售廠商:差1000倍 1T=1000G、1G=1000M、1M=1000K、1K=1000B 電腦上:差1024倍 1T=1024G、1G=1024M、1M=1024K、1K=1024B 買80G的硬碟,電腦顯示為74.5G,為什麼? 算法:80,000,000,000/10243=74.5

36 ~筆劃多容量大~ BD > DVD > CD
常見的光碟儲存媒介 CD(vcd):700M D V D :4.7G B D :25 G 藍光光碟:Blu-ray Disc ~筆劃多容量大~ BD > DVD > CD

37 保護資料 不要等資料毀了,才後悔! 電腦硬碟可能有一天會損壞, 重要資料(如照片) 如: 一定要存在兩個地方! 隨身碟 燒到光碟片 外接硬碟
記憶卡 不要等資料毀了,才後悔!

38 電腦使用2進位 電腦以位元(bit) 來描述或記錄資料的最小單位。 用「0」和「1」表示一個位元二種不同的狀態,稱為2進位。
8個位元為一個位元組(Byte),再配合K(Kilo)、M(Mega)、G(Giga)、T(Tera)等數量詞來描述較大的資料量。

39 位元組是檔案大小基本單位 基本儲存單位的觀測 英文為Byte,簡稱B。 由硬碟D:\查查看!

40 →傳送檔案每秒速度 1 M / 0.125 MByte/sec。
網路連線速度 位元(bit)是電腦記錄資料時的最小單位,簡稱為b。 位元組(Byte)則是檔案大小基本單位,英文,簡稱為B。 網路傳送速度bit/sec(每秒幾位元資料)。 1Byte= 8 位元(bit) 。 若家裏網路連線速度為:8M/1M bit/sec 。 →傳送檔案每秒速度 1 M / MByte/sec。 →不保證頻寬:即無法達到最高連線速度!

41 檔案的名稱 檔名:自然報告.odt 檔案分為: 主檔名 及 副檔名 兩部份,中間以 . 分隔 副檔名代表檔案的屬性,刪除就無法關聯開啟。
檔案分為: 主檔名 及 副檔名 兩部份,中間以 分隔 副檔名代表檔案的屬性,刪除就無法關聯開啟。 如:GAME.EXE,副檔名為 EXE ,是一種 可以執行的 格式檔案。

42 常見的網頁檔格式 ~.htm:靜態網頁最常用的網頁格式。 ~.html:同上。 ~.php:利用php程式語法的動態網頁格式。
~.asp:微軟Windows特有的動態網頁格式。 動態網頁可以透過程式語言結合資料庫的方式,而設計出可與網友進行互動的功能,例如:購物車、會員機制、留言板、討論區、 投票區、訊息發佈、商品發佈…等。

43 常見的圖片檔格式 ~.gif:用於256色之動態小圖形---可製作動態及透明之影像,小圖形之最佳選擇。
~.jpg:相機通用格式,不適合重複編輯--靜態影像,壓縮比大、檔案小。 ~.png:可製作透明圖片,顏色不失真--靜態影像壓縮, 。 ~.bmp:二進位圖檔,檔案很大。 24bit全彩色 1677萬色 1bit只能表示黑白圖像,即0和1,它們分別代表黑與白。 8bit可以表示256個 灰度級(2^8=256),24bit可以表示 種色彩(2^24= ),其中紅(R)綠 (G)藍(B)各個通道分別佔用8bit,它們各有2^8=256個等級,一般稱24bit以上的色彩為全彩色。 小畫家

44 Full HD高畫質 HD(High Definition),指的是高畫質訊號源的意思
映像管類比電視時代,僅是SD(Standard Definition)標準畫質,解析度只有720X480(480i&480p) 數位電視(Digital TV),則進入了HD訊號時代,解析度則進入了1280X720(720p)與1920X1080(1080i&1080p) Full HD,指的則是1920X1080的解析度 在日本,已經邁向超高畫質(Super Hi-Vision)的技術,解析度達到7680X4320,用這樣的解析度,恐怕連毛細孔裡面的毛都看的一清二楚。 要能真正享受到Full HD的視聽環境,需要三個條件配合 Full HD節目內容 Full HD節目放送系統 Full HD的電視機,就算買了Full HD電視機,欠缺前面兩種條件,你看到的一樣不是Full HD的內容。 HD DVD與藍光DVD雖然支援Full HD格式,但兩個陣營各自堅持自家標準的情況下,造成價格居高不下,且Full HD的影片與遊戲相對稀少。這情況有點像是你有一台64位元的電腦,但卻只有32位元的軟體與程式,頗有點英雄無用武之地的遺憾。

45 行動通訊標準 (行動電話系統) 1G:第1代,類比式,1980年代起開始使用。 2G:第2代,數位式,具通話、時間傳送及手機簡訊。 3G:第三代,能同時傳送聲音及數據資訊(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等)。速率在幾百kbps以上,能將無線通訊與國際網際網路等多媒體通訊結合的新一代行動通訊系統。 4G:第四代,靜態傳輸速率達到1Gbps,用戶在高速移動狀態下可以達到100Mbps。--LTE Advanced:是LTE的增強,。峰值速率:下行1Gbps,上行500Mbps,4G是用700MHz、900MHz、1800Mhz、2600Mhz等低頻段。 5G: 可能使用28GHz及60GHz屬極高頻(EHF)譜,比一般電訊業(如2.6GHz)高出許多。雖然5G能提供極快的傳輸速度,能達到4G網絡的40倍,而且時延很低,但訊號的衍射能力(即繞過障礙物的能力)十分有限,且傳送距離很短[7],這便需要增建更多基站以增加覆蓋。

46 銘傳學生網頁、郵件、Ftp主機 s0990xxx@student.mcjh.kl.edu.tw
1.您在銘傳之信箱地址: 2.您在銘傳的個人網址為: student.mcjh.kl.edu.tw/~99/s0990xxx 學年 主機名稱 個人目錄位置

47 電腦硬體架構--五大單元 輸入單元(Input Unit ,簡稱IU):讀取外界的程式與資料,並將其傳送給主記憶體--如鍵盤、滑鼠、掃瞄器、光碟機、磁碟機。 輸出單元(Output Unit,簡稱 OU):將中央處理單元的運算結果,從記憶單元取出並輸出給使用者。--如螢幕、印表機、喇叭、繪圖機。 記憶單元(Memory Unit,簡稱MU):電腦存放資料及程式的地方,提供資料給ALU做算術邏輯運算。 --主記憶體RAM、ROM與輔記憶體HD、CD。 控制單元(Control Unit,簡稱CU):控制單元負責整部電腦系統的指揮、協調與控制。 算術邏輯單元(Arithmetic/Logic Unit,簡稱ALU):負責算術運算(加法)與邏輯運算(AND、OR、NOT),當資料由輸入單元送到記憶單元後,控制單元會根據程式的指示將資料送到ALU內運算,運算完成後再存回記憶單元內。 ※控制單元和算術邏輯單元合稱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 Unit,CPU)或稱中央處理器(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

48 電腦的演進史 第1代:真空管電腦 第2代:電晶體電腦 第3代:積體電路電腦 第4代:超大型積體電路電腦 第五代電腦?
人工智慧(AI)電腦—機器人。 真空管 電晶體 積體電路 超大型積體電路

49 第1代:真空管(Vacuum Tube)電腦
西元1940年~1958年 ENIAC:1944年使用真空管的巨型電腦,足足裝滿一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賓州大學莫奇來(Mauchly)博士和他的學生愛克特(Eckert)設計,目的是用來計算軍方砲彈彈道。 壽命10 年

50 第2代:電晶體(Transistors)電腦
西元1959年~1963年。 1954由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s製造的第一部第二代電晶體電腦TX-0,用了800個電晶體所製造的。 體積大幅縮小,重量輕,使得電腦的應用範圍由軍事用途擴大到政府機關。

51 第3代:積體電路電腦 西元1965年~1970年 IBM360:1964年4月發佈。 使用積體電路製作的電腦。

52 第4代:超大型積體電路電腦 1970年~現代 個人電腦(微電腦)

53 桌上型電腦背面的連接埠 D-Sub埠 使用類比訊號輸出,用於連接顯示器及投影機。 S-Video埠 可用於連接電視輸出。 DVI埠
是一種數位視訊介面標準,可傳送數位資訊資料到顯示裝置如螢幕和投影機上。

54 桌上型電腦背面的連接埠 音效插孔 包括音源輸入、音源輸出、麥克風插孔等,該機器支援5.1聲道規格。 網路線插孔
用以連接RJ-45規格的網路線。 USB埠 萬用序列匯流排,支援熱插拔功能。

55 桌上型電腦背面的連接埠 IEEE 1394埠 原名FireWire(火線), 設備,常用於連接數位攝影機(DV)、DVD錄放影機等設備。
S/PDIF插孔 一種音訊的數位傳輸介面,利用光纖或是同軸電纜線將訊號送至解碼器或擴大器等音響設備上。 PS/2埠 用以連接PS/2規格的鍵盤與滑鼠。

56 桌上型電腦背面的連接埠 平行埠(LPT) 又稱並列埠,早期多用於連接印表機,不過今日大多數的印表機是透過網路或USB埠與電腦連線。
序列埠(COM) 一般稱COM1、COM2,是早期的滑鼠、數據機等低速設備使用的連接埠,目前已經很少見了。

57 桌上型電腦背面的連接埠 eSATA連接埠 是專供SATA介面硬碟或光碟的外部連接埠,纜線最長可達2公尺,本身不提供電力。 HDMI連接埠
最新的數位影像和聲音的傳輸介面,支援高於1600×1200的影像解晰度,傳輸線可同時傳送影像和聲音訊號,簡化了安裝程序。

58 桌上型電腦背面的連接埠

59 桌上型電腦背面的連接埠 ATX電源線插槽 連接電源供應器以獲得電力。 I/O連接埠
主機背面的許多連接埠其實便是位在主機板上,是用來連接外部週邊的地方。

60 桌上型電腦背面的連接埠 北橋晶片(上覆散熱片) 主要負責微處理器、主記憶體、AGP匯流排等高速裝置間的溝通。
PCI Express×16擴充槽 用以安裝PCIe規格的顯示卡。 鋰電池 電腦中許多基本設定資料如日期、時間、磁碟機容量等都會儲存在CMOS的晶片中,而鋰電池則提供CMOS保存資料所需的電力。

61 桌上型電腦背面的連接埠 IDE連接埠 用來連接IDE裝置的位置,每個IDE裝置連接埠可連接二台IDE規格的硬碟或光碟機。 SATA連接埠

62 桌上型電腦背面的連接埠 軟碟機連接埠 主機板透過排線來連接軟碟機的位置。 PCI擴充槽
用以安裝PCI擴充卡,例如音效卡、電視卡、SCSI卡等。 南橋晶片 主要負責IDE裝置、PCI匯流排、USB介面等其他裝置間的溝通。

63 筆記型電腦背面的連接埠 6. S-Video埠 7. D-Sub埠 8. 專屬擴充埠 9. RJ-45網路線插孔 10. HDMI埠
11. IEEE1394埠 12. 讀卡機 13. 專屬名片型遙控器 6. S-Video埠 7. D-Sub埠 8. 專屬擴充埠 9. RJ-45網路線插孔

64 筆記型電腦背面的連接埠 14. 光碟機 15. USB埠 16. RJ-11數據機連接埠 17. 電源插孔

65 何謂協定? 為了讓網路上不同類型的電腦可以 互相溝通,大家制訂了一套共通的 規則,並依此規則來建立、維持或 終止設備間的資料傳輸工作,這套 共通的規則便稱為協定(protocol) 。

66 TCP/IP協定 網際網路盛行,使得可跨路由器運作且支援廣 泛的TCP/IP協定成為目前最多人使用的協定。
TCP/IP協定是根據美國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ce,DoD)所訂定的四層模型,雖然設計 早於OSI模型,但我們仍可將之約略對應至OSI 七層模型。

67 檔案傳輸協定FTP 規範了二台電腦間彼此瀏覽、下載(download) 與上傳(upload)檔案時必須遵守的規則。

68 超文件傳輸協定HTTP HTTP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客戶端和伺服器端 請求和應答的網路傳輸協定標準。
客戶端利用瀏覽器或者其它的軟體工具,由通 訊埠(一般為port 80)發起一個到伺服器上 的請求,伺服器上的資源如文件和圖片,便按 照請求透過網際網路送到客戶端。

69 進位系統 60進位:1分=60秒 24進位:1天=24小時 16進位:1台斤=16台兩 10進位:數學,人有10隻指頭 7進位:1星期=7天
2進位:電腦

70 電腦使用2進位數字系統 由於電腦中的邏輯電路只有通路與斷路 二種狀態,而磁碟與磁片等磁性媒體上 的任一記錄點也只也有磁化與未被磁化 二種狀態,因此在電腦的世界中,很自 然地便採用二元(binary)系統的方式來 表示、處理或儲存資料。

71 雖然我們習慣以「0」和「1」來分別代表位元的二種 狀態,但事實上,電腦中的一個位元可用來表示任意 二種不同的狀態,可以是「0和1」、「對和錯」、「 黑色與白色」、「男性和女性」等。
一個位元在電腦中究竟代表那二種狀態,完全取決我 們如何定義它,而就電腦的角度來看,便是由軟體程 式來決定讀取的位元究竟應代表什麼。

72 單獨的一個位元只能表示2種狀態(如0和1),二個位元的組合則能表示2×2=4種狀態…

73 數位化 為了要使電腦自動化的應用更有效率,所有要以 電腦處理或儲存的資料都會先轉換為由「0」 和「1」組成的資料形式,而這個轉換的動作 便稱為數位化(digitize)。

74 電腦的系統 電腦包含:硬體(hardware)、軟體(software)、使用者 (user)、資料與處理程序(data processing)。

75 輔助儲存裝置的功能與種類 1. 磁碟片與磁碟機 磁簇

76 2-1 硬蝶的構造

77 電腦基本硬體結構 磁碟--同心圓 光碟—螺旋紋

78 固態硬碟 SSD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Solid State Drive,簡稱。
成本及使用壽命是限制固態硬碟普及的最大問題。

79 THE END

80 電腦與電視機的連接

81 下週再考英文按鍵位置

82 電腦的演進 代 主要電子原件 特 性 帶給人類的貢獻 第一代 真空管 代表電腦是ENIAC。體積和重量龐大,耗電又容易發熱。
特        性 帶給人類的貢獻 第一代 真空管 代表電腦是ENIAC。體積和重量龐大,耗電又容易發熱。 提供軍事上的用途。如:計算砲彈的彈道,導航計算等。 第二代 電晶體 代表電腦是TX-0。體積比ENIAC小,重量也較輕、省電、速度快。 政府機關行政用途。如:人口普查、統計會計資料等。 第三代 積體電路 代表電腦是IBM-306電腦。體積比TX-0小,重量更輕,耗電量更少,售價更低。 政府機關及商業上用途。如:預先定位,商業管理等。 第四代 超大型積體電路 代表電腦是個人電腦(PC)。各方面都比IBM-360更小、更快、省電。 廣泛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微波爐、汽車、影印機等。 第五代 人工智慧AI 代表電腦是機器人 廣泛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Download ppt "電腦概論7上 林璟川老師編 100.2.14-106.9.27."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