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嬰幼兒發展 - 團體報告 學 習 的 敏 感 期 組別: 第三組 組員: 吳宜靜 林芃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嬰幼兒發展 - 團體報告 學 習 的 敏 感 期 組別: 第三組 組員: 吳宜靜 林芃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嬰幼兒發展 - 團體報告 學 習 的 敏 感 期 組別: 第三組 組員: 9823004 吳宜靜 9823006 林芃慧
嬰幼兒發展 - 團體報告 學 習 的 敏 感 期 組別: 第三組 組員: 吳宜靜 林芃慧 丁詠瑄 林鈺馨 陳韋婷 楊佩庭 戴郁庭 吳妙香 黃以甄 方郁佳 羅少彤 指導老師: 劉冷琴

2 目錄 何謂敏感期 ‧‧‧ p.1 社會規範敏感期 ‧ p.11 敏感期定義 ‧‧‧ p.2-p.3 書寫敏感期 ‧‧‧ p.12

3 何謂敏感期 ? 類似心理學上的關鍵期、興趣期 蒙特梭利博士在『幼兒之祕』一書說:「敏感期是指出生後的嬰幼兒時期所擁有的一種特殊敏感性,是處於在生命初期所擁有的特性。那是一種短暫的傾向,僅限於獲取特定的能力,當有了這個特質之後,這個特殊敏感性就會消失。」 在生物成長過程中,某ㄧ特定的時間內,會對某件事極為敏感,為的是要建構身體的某種功能,這段時期我們稱為『敏感期』

4 敏感期定義 「敏感期」一詞,由荷蘭生物學家佛里首度提出。(Hugo de Vries)
係指個體在身心發展的歷程中,在某一個年齡階段內,個體的身心狀態對於某種行為的形成特別重要也特別適合學習某種行為,該發展階段即為關鍵期 如果個體在發展的階段中錯過關鍵期,即便事可以學習,但是學得效果經常是事倍功半  

5 荷蘭生物學家佛里 他觀察到有一種蝴蝶把卵下在樹皮或樹枝上,之後孵出來的毛毛蟲即具有一種對光的敏感性,使這些毛毛蟲能朝有光的方向移動,爬到樹枝的最頂端,吃樹梢長出來的嫩芽。這是因為剛出生的毛毛蟲消化系統還很脆弱,有了對光的敏感性,幫助牠們找到嫩葉,得以飽餐一頓。但這種敏感性,只持續一段短暫的時間, 隨著毛毛蟲漸漸粗壯長大,對光的敏感性就消失了。牠們可以享受成葉,自由地在樹之深處遊走。這種現象對牠們也是一種保護,因為有層層枝葉覆蓋,較不易被牠們的天敵發現,此時若仍具有對光的敏感性,對牠們而言反而危險。

6 語言敏感期 (0-6歲) 語言能力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良好的語言能力可為日後的人際關係奠定良好的基礎
 語言敏感期 (0-6歲) 語言能力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良好的語言能力可為日後的人際關係奠定良好的基礎 當幼兒開始對聲的來源有興趣,就是語言敏感期的開始,所有敏感期中時間延續最長 從胎兒7個月即開始,高峰期為1歲半至4歲,4歲開始消退,6歲結束。

7 0-3歲的語言發展 前語言期(0-1歲) 語言期 (1-3歲) 1 歲:孩子能用一個字或片語來表達許多不同的情況,或用不同的字表示相同的意思。 1歲半-2 歲:幼兒學習名詞的關鍵期,幼兒將感受到萬物皆有名,而且常常會指著周遭事物問『這是什麼?』。 2 歲-3 歲:『語言爆發期』,不但會自言自語,也會模仿成人說話。

8 秩序敏感期(2-4歲) 對順序、場所、擁有物及習慣的秩序感覺非常敏銳
 秩序敏感期(2-4歲)  對順序、場所、擁有物及習慣的秩序感覺非常敏銳 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孩子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係的知覺 秩序性的外在環境有助於孩子的吸收,並使孩子能由外在秩序感漸漸內化成內在秩序感 他們的快樂來自「東西都在原來的地方」

9 感官敏感期(0-6歲) 孩子從出生起,就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瞭解事物
感官敏感期(0-6歲)  孩子從出生起,就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瞭解事物 蒙特梭利在《幼兒之秘》中說:『與人類智慧最密切相關的兩個身體動作是舌頭和手的運動。』 所以0-6歲的孩子善於運用五個感覺器官 我們所有的學習都是透過感官而來,因此若感官得到良好的啟發,就是為將來的學習奠定地基 敏感期有兩大類: 感覺器官精鍊的敏感期 肌肉運動協調發展的敏感期

10 對微小事物的敏感期(1.5-4歲) 幼兒開始對成人沒有注意到的微小物體產生興趣 甚至我們可以說是對看不見的東西有興趣
對微小事物的敏感期(1.5-4歲)  幼兒開始對成人沒有注意到的微小物體產生興趣 甚至我們可以說是對看不見的東西有興趣 在這個敏感期內,由於孩子喜好觀察細小事物,漸漸地他們會發現物與物之間的差異性及特質,孩子漸漸喜歡做感官上的探索、辨別

11 動作敏感期(0-6歲) 高峰期在2歲半,獲得期在0到2歲半 精確期在2歲半到4歲半
動作敏感期(0-6歲)  高峰期在2歲半,獲得期在0到2歲半 精確期在2歲半到4歲半 幼兒從出生到六歲,經由一連串的動作發展,將其與生俱來潛藏在生命中得能力,藉著與環境的互動而逐步發展俱全 藉由控制身體的所有部位,獲得更好的協調性,並能以動作表達思想、情緒,以及豐富人格特質和擴展智慧 成人的角色應是為他們預備合適的環境,並幫助他發展,好完成此功課

12 0-3歲幼兒動作發展 3-6歲幼兒的動作發展 1.說話的能力 2.行走、平衡的能力 3.穿脫衣服、良好飲食與生活習慣的能力 1.大肌肉的發展
2.平衡感的發展 3.手腕能力的發展 4.小肌肉發展 ㄧ個擁有靈巧雙手的孩子,他的判斷力、思考力、自發性及分析力,都會比一個手不靈巧的孩子來的優秀 手的敏感期

13 社會規範敏感期(2.5-6歲) 人類是必須依賴社會而生存的 兩歲半的孩子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有了明確傾向
社會規範敏感期(2.5-6歲)  人類是必須依賴社會而生存的 兩歲半的孩子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有了明確傾向 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日常禮節,使其日後能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 從小為他們選擇一個適合的環境豐富期人際關係的生活經驗,培養和平地與人相處和體貼別人的情操

14 書寫敏感期(3.5-4.5歲) 此時期的幼兒有著喜歡把抽象符號畫出的衝動
並非拿筆寫字,而是孩子對已認識的字形,會用身邊的東西像石頭、樹枝、沙子等表達或畫出來,但他對字形較有興趣,字的本身對他尚無意義

15 閱讀敏感期(4.5-5.5歲) 此時孩子對字義產生興趣,常常問這是什麼字?想要認字
閱讀敏感期( 歲)  此時孩子對字義產生興趣,常常問這是什麼字?想要認字 父母可多選擇讀物,佈置一個書香的居家環境,使孩子養成愛書寫的好習慣 如果孩子在語言、感官肢體等動作敏感期內,得到了充足的學習,其書寫、閱讀能力便會自然產生

16 文化敏感期(6-9歲) 蒙特梭利指出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萌芽於三歲,但是到了六至九歲則出現探索事物的強烈要求
文化敏感期(6-9歲)  蒙特梭利指出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萌芽於三歲,但是到了六至九歲則出現探索事物的強烈要求 孩子不但能將自己民族的文化吸收到生命中,甚至可以從認知別人的文化中去尊重別人 成人只需在必要時對幼兒作最小的協助 孩子會閱讀後,對文字的排列組合有一段敏感期

17 數學敏感期 三到六歲是學習數學的敏感期 蒙特梭利說:「令孩子覺得數學困難,並不是數學抽象的問題,而是大人提供的方法錯誤所致。」
數字的認識,不宜太早,應在孩子真正了解數量和數名的關係後再給予 淺意識吸收性心智(0-2歲半)- 建立數學前概念的 敏感期 有意識吸收性心智(3-6歲)- 學習數學的敏感期

18 工作分配表 1.閱讀『掌握嬰幼兒特有的生命力』: 丁詠瑄 、林鈺馨、羅少彤、楊佩庭 2.網路搜尋資料: 林芃慧、黃以甄、吳妙香、戴郁庭
3.影印資料及蒙特講義: 陳韋婷、方郁佳 4.製作PPT及WORD: 吳宜靜

19 資料來源 『掌握嬰幼兒特有的生命力』

20 - T H E E N D - 謝謝觀賞


Download ppt "嬰幼兒發展 - 團體報告 學 習 的 敏 感 期 組別: 第三組 組員: 吳宜靜 林芃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