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課程名稱:資料結構 授課老師:_____________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課程名稱:資料結構 授課老師:_____________"—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課程名稱:資料結構 授課老師:_____________
第 八 章 排序(Sorting) 課程名稱:資料結構 授課老師:_____________

2 本章學習目標 1.讓讀者了解排序的意義與分類。 2.讓讀者了解各種排序的方法與運作原理。

3 本章內容 8-1 排序(Sorting) 8-2 氣泡排序法(Bubble Sort) 8-3 選擇排序法(Selection Sort)
8-4 插入排序 ( Insertion Sort ) 8-5 快速排序 ( Quick Sort ) 8-6 堆積排序 ( Heap Sort ) 8-7 謝耳排序 ( Shell sort ) 8-8 合併排序 ( Merge Sort ) 8-9 基數排序 ( Radix Sort )

4 8-1 排序(Sorting) 【定義】 指將一組資料依使用者的需要予以重新安排其順序。而資料在經過排序之後,其優點為容易閱讀、利於統計分析及可以快速搜尋所要的資料等等。 在「資料結構」課程中,排序法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內部與外部排序法 第二類:穩定與不穩定排序

5 第一類:內部與外部排序法 1.內部排序法(Internal Sort):又稱為「陣列排序」
【定義】是指要排序的資料全部都是在主記憶體(RAM)內完成。 【適用時機】資料量較少者。 【圖解】 全部一次載入 資料量較少 主記憶體

6 2.外部排序法(External Sort):又稱為「檔案排序」
【定義】 排序的工作是在輔助記憶體內完成。由於檔案太大,使得要排序 的資料無法一次全部載入到主記憶體中,而排序進行時,須藉助 輔助記憶體存取才能完成。 【適用時機】資料量較大者。 【圖解】 無法一次載入 資料量較大 主記憶體 輔助記憶體

7 第二類:穩定與不穩定排序 1.穩定排序(Stable Sorting) 【定義】如果鍵值相同之資料在排序後的相對位置和排序前相同時,
則稱為穩定排序。 【例如】 (1)排序前:3,5,19,1,3+,10 (兩個相同鍵值3,故第二個鍵值3寫成3+) (2)排序後:1,3,3+,5,10,19 (∵兩個3的相對位置在排序前後是相同的)

8 第二類:穩定與不穩定排序 2.不穩定排序(UnStable Sorting) 【定義】如果鍵值相同之資料在排序後的相對位置和排序前是不相同
時,則稱為不穩定排序。 【例如】 (1)排序前:3,5,19,1,3+,10 (兩個相同鍵值3,故第二個鍵值3寫成3+) (2)排序後:1,3+,3,5,10,19 (∵兩個3的相對位置在排序前後是不相同)

9 表8-1 各種排序的比較 排序方式 最壞時間 平均時間 穩定度 額外空間 備註說明 氣泡排序 (Bubble Sort) O( n2 )
選擇排序 (Selection Sort) 不穩定 插入排序 (Insertion Sort) 大部份已排序者較好 薛爾排序 (Shell Sort) O( ns ) 1<s<2 O(n log2 n) s是分組 快速排序 (Quick Sort) O(n log2 n ) O( log n ) ~ O( 1 ) n大時較好 堆積排序 (Heap Sort) 合併排序 (Merge Sort) O( N ) 常用於外部排序 基數排序 (Radix Sort) O (n logr B ) O(n logbk) ~O( n ) O ( n * b ) k:箱子個數 b:基數

10 8-2 氣泡排序法(Bubble Sort) 【定義】
是指將兩個相鄰的資料相互做比較,若比較時發現次序不對,則將兩個資料互換,並且資料依序由上往下比,而結果則會依序由下往上浮起,猶如氣泡一般。

11 【原理】 逐次比較兩個相鄰的資料,按照排序的條件交換位置,直到全部資料依序排好為止。其排序過程。如下圖所示: 比較次數為4次 由小到大 or
由大到小 【原理】 逐次比較兩個相鄰的資料,按照排序的條件交換位置,直到全部資料依序排好為止。其排序過程。如下圖所示: 比較次數為4次

12 比較次數為3次

13 比較次數為2次 比較次數為1次

14  氣泡排序法的演算法如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Procedure BubSort(int A[], int n) begin for (i=n-1; i>=1; i--) //排序n-1個回合 { for (j =0; j <=i-1; j++) //從第0個元素開始掃瞄 if (A[j] > A[j+1]) //判斷左邊元素是否大於右邊元素 { // A[j] 與 A[j+1]交換 Temp = A[j]; A[j] = A[j+1]; A[j+1] = Temp; } end End Procedure

15 【實例】 假設原始資料為:3,7,1,6,3+,在進行排序時,每一回合必定會有一個元素排到定位,稱為一個回合(Pass)。 A[0]
比較次數 比較範圍 原始資料 3 7 1 6 3+ Pass 1 4 (A[0]與A[1]、A[1]與A[2]、A[2]與A[3]、A[3]與A[4]) Pass 2 (A[0]與A[1]、A[1]與A[2]、A[2]與A[3]) Pass 3 2 (A[0]與A[1]、A[1]與A[2]) Pass 4 (A[0]與A[1]) 總比較次數 10

16 【分析】 1. 比較之回合次數=資料個數-1 (例如:資料個數n=5,則回合次數為4)
2. 在每一回合之後,至少會有一個資料可以排列到正確位置,再進行 下一個回合的排列時,便可以減少此資料的比較。 (例如:資料個數n=5,則Pass 1時,比較次數為4,Pass 2時,比較 次數為3,以此類推,如上表所示) 3. 需要一個額外空間。 例如:在上面的演算法中的行號08,需要一個Temp變數空間。 4. 為一種穩定排序 ( Stable Sorting ) 。 因為氣泡排序法交換條件為「左大右小」時才必須交換。如下所示: (1)排序前:(兩個相同鍵值3,故第二個鍵值3寫成3+) (2)排序後: (因為兩個3的相對位置在排序前後是相同的) 3 7 1 6 3+ 1 3 3+ 6 7

17 8-3 選擇排序法(Selection Sort)
【定義】 先以某一數值為基準,再由左至右掃瞄比目前大或小的數字,找到時,先記錄其位置或索引值,待確定後再進行資料的交換,而這樣的方法我們稱之為選擇排序法(Selection Sort)。

18 【原理】 第一回合由資料中選取最小的資料和第一個資料對調、第二回合由資料中選取第二小的資料和第二個資料對調 (因最小的資料已排到第一個位置)、依此循環直到最後一個資料,即完成資料的排序。如下圖所示:

19  「選擇排序法」的演算法如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Procedure SelSort(int A [], int n) Begin for (i = 0; i < n - 1; i++) //控制排序n-1個回合 { Min = i; //設定最小值索引 for (j = i + 1; j <= n; j++) //從第1個元素開始掃瞄 if (A[Min]>A[j]) //如果左邊元素大於右邊元素 Min = j; //則重新設定最小值索引 { //並進行兩個的資料交換位置 Temp = A[i]; A[i] = A[Min]; A[Min] = Temp; } End End Procedure

20 【實例】 假設原始資料為:7, 3+,1,6,3,在進行排序時,每一回合必定會有一個元素排到定位,稱為一個回合(Pass)。 7 1
比較次數 比較範圍 原始資料 7 3+ 1 6 3 Pass 1 4(1~4) A[0]與A[1]~A[4] 比較 Pass 2 3(2~4) A[1]與A[2]~A[4] 比較 Pass 3 2(3~4) A[2]與A[3]~A[4] 比較 Pass 4 1(4) A[3]與A[4]比較 總比較次數 10

21 【分析】 1. 比較之回合次數=資料個數-1 (例如:資料個數n=5,則回合次數為4)
2. 在每一回合之後,至少會有一個資料可以排列到正確位置,再進行下一個 回合的排列時,便可以減少此資料的比較。(例如:資料個數n=5,則Pass 1 時,比較次數為4,Pass 2時,比較次數為3,以此類推,如上表所示) 3. 需要暫存最小值的額外空間。 例如:在上面的演算法中的行號05,需要一個Min變數空間。 4. 為一種不穩定排序 (Unstable Sorting ) 。 (1)排序前:(兩個相同鍵值3,故第二個鍵值3寫成3+) (2)排序後: (因為兩個3的相對位置在排序前後是不相同的) 5.資料量愈小,選擇排序法的效果愈好。 7 3+ 1 6 3 1 3 3+ 6 7

22 8-4 插入排序 ( Insertion Sort )
【定義】 是指每一次排序時都必須要往後拿一筆記錄,插入到前面已經排序好的記錄中。像是玩樸克牌一樣,我們將牌分作兩堆(第一堆為已排序,第二堆則尚未排序),每次從第二堆牌中抽出第一張牌,然後插入到第一堆牌的適當位置。如下圖所示。

23 【原理】 是指將陣列中的元素(未排序),逐一與已排序好的資料作比較,再將該陣列元素插入適當的位置。其排序原理如下所示:

24 【實例】 假設原始資料為:7, 3+,1,6,3,在進行排序時,每一回合必定會有一個元素排到定位,稱為一個回合(Pass)。 A[0]

25 【分析】 1. 比較之回合次數=資料個數-1 (例如:資料個數n=5,則回合次數為4) 2. 只需一個額外的空間,所以空間複雜度為最佳。
3. 為一種穩定排序 (Stable Sorting ) 。 (1)排序前:(兩個相同鍵值3,故第二個鍵值3寫成3+) (2)排序後:(因為兩個3的相對位置在排序前後是相同的) 4. 此排序法適用於大部份資料已經排序完成的資料。 7 3+ 1 6 3 1 3+ 3 6 7

26 8-5 快速排序 ( Quick Sort ) 【定義】
快速排序法又稱分割交換排序法,其觀念是先在資料中找到一個中間值,把小於中間值的資料放在左邊,而大於中間值的資料放在右邊,再以同樣的方式分別處理左右兩邊的資料,直到完成為止。

27 【作法】 1. 取第一個記錄的鍵值 K0 當作中間值 。 2. 由左而右,找到第一個 Ki,使得Ki≧K0。
由右而左,找到第一個Kj,使得 Kj ≦K0。 <亦即從左找比它大,從右找比它小的數字> 3. 若 i < j 則 Ki 與Kj 對調位置,並繼續執行步驟2. 否則,K0與 Kj 對調位置,此時以j為基準點將此記錄資料串列分為左右 兩部份。並以遞迴方式分別為左右兩半進行排序,直至完成排序。其排序 過程如下所示: 原始資料:26,5,37,1,61,11,59,15,48,19 K0 K1 K2 K3 K4 K5 K6 K7 K8 K9 26 5 37 1 61 11 59 15 48 19 i=2 j=9 Ki KJ

28 其排序過程如下所示: 原始資料:26,5,37,1,61,11,59,15,48,19 從左找比K0大,從右找比K0小的數字,因為i<j所以Ki與Kj交換。因此,繼續比較下去: 因為i>j所以K0與Kj交換。並且以j=5為基準點分割成左右兩部份。 同樣的步驟,在各子集合中,將找出第一個鍵值K0 當作中間值,並且將小於K0的資料放在左半邊,而大於K0的資料放在右半邊,直到全部完成為止。 K0 K1 K2 K3 K4 K5 K6 K7 K8 K9 26 5 37 1 61 11 59 15 48 19 i=2 j=9 K0 K1 K2 K3 K4 K5 K6 K7 K8 K9 26 5 19 1 61 11 59 15 48 37 i=4 j=7 K0 K1 K2 K3 K4 K5 K6 K7 K8 K9 26 5 19 1 15 11 59 61 48 37 j=5 i=6 K0 K1 K2 K3 K4 K5 K6 K7 K8 K9 [11 5 19 1 15] 26 [59 61 48 37] K0 K1 K2 K3 K4 K5 K6 K7 K8 K9 [1 5] 11 [19 15] 26 [59 61 48 37]

29 注意:每一回合只能處理一個子集合,其完整的排序過程如下所示:
Pass 1 Pass 2 Pass 3 Pass 4 Pass 5 Pass 6 Pass 7 Pass 8 Pass 9 [ ] [ ] [1 5] 11 [19 15] 26 [ ] 1 [5] 11 [19 15] 26 [ ] [19 15] 26 [ ] [15] [ ] [ ] [48 37] 59 [61] [37] [61] [61]

30 【分析】 1. 比較之回合次數=資料個數-1 (例如:資料個數n=5,則回合次數為4) 2.需要額外的堆疊 ( Stack ) 空間。
3. 為一種不穩定排序 (Unstable Sorting ) 。 (1)排序前:(兩個相同鍵值3,故第二個鍵值3寫成3+) (2)排序後:(因為兩個3的相對位置在排序前後是不相同的) 4. 時間複雜度:最壞情況為 O( n2 ) 與平均情況為O( n log2 n ) 。 5. 快速排序法是平均執行時間最快的內部排序法。 5 3+ 1 6 3 1 3 3+ 5 6

31 8-6 堆積排序 ( Heap Sort ) 【定義】 堆積排序法就是利用堆積樹的樹根與最後一個節點交換,再重新建立堆積樹,直到只剩下最後一個節點為止,排序也完成了。

32 【特性】 1. 堆積樹是一棵完整二元樹(Complete Binary Tree)。 2. 每一個節點之值均大於或等於它的兩個子節點之值。

33 【作法】 將原始資料( x1 , x2 , x3 , ... , xn )轉換成完整二元樹。如下圖所示
2. 將完整二元樹化為堆積樹 ( heap tree ) 。 3. 將樹根與最後一個節點交換。 4. 二元樹其他鍵值重複依照步驟(2)與步驟(3)的方法交換, 直到只剩下最後一個節點為止。

34 【分析】 1. 比較之回合次數=資料個數-1 (例如:資料個數n=5,則回合次數為4) 2. 需要一個額外的記錄空間。
3. 為一種不穩定排序 (Unstable Sorting ) 。 (1)排序前:(兩個相同鍵值3,故第二個鍵值3寫成3+) (2)排序後:(因為兩個3的相對位置在排序前後是不相同的) 4. 時間複雜度:最壞情況與平均情況都是O( n log2 n ) 。 7 3+ 1 6 3 1 3 3+ 6 7

35 【舉例】 假設一個尚未排序的陣列中包含下列整數: 45,83,7,61,12,99,44,77,14,29
請利用「堆積排序法」來完成以上資料的排序。 【解答】其步驟如下: (1)建立完整二元樹(Complete binary tree) (2)將完整二元樹轉換成堆積樹 (3)堆積排序(Heap sort)

36 (1)建立完整二元樹(依序加入,不需比較)
原始資料:45,83,7,61,12,99,44,77,14,29

37 步驟1:在完整二元樹中找出最大值99,依序移到樹根(99與7交換, 再將45與99交換)。 (1)在完整二元樹中找出最大值99
(2)將完整二元樹轉換成堆積樹 步驟1:在完整二元樹中找出最大值99,依序移到樹根(99與7交換, 再將45與99交換)。 (1)在完整二元樹中找出最大值99 (2)依序移到樹根(99與7交換) 最大值99 交換 交換

38 (3) 再將45與99交換 交換 交換

39 步驟2:在完整二元樹中找出第二大的值83,此時83鍵值小於父節點 99。因此,不須做任何交換。
(1)找出第二大的值83,此時83鍵值小於父節點99 (2)不須做任何交換 第二大的值83

40 步驟3:最後在完整二元樹中找出第三大的值77,與其上一層的父節 點比較,比61大,所以61與77位置交換。直到全部的節點的
鍵值大於它的左子樹與右子樹的鍵值,即可成一棵最大堆積樹。 交換 第三大的值77

41 由第一階段:將樹根(99)與最後一個節點(12)交換,再重新調整之後 的堆積樹,如下圖所示:
(3)堆積排序(Heap sort) 由第一階段:將樹根(99)與最後一個節點(12)交換,再重新調整之後 的堆積樹,如下圖所示: 交換 重新調整

42 由第二階段:將樹根(83)與倒數最後二個節點(14)交換,再重新調整 之後的堆積樹,如下圖所示:

43 由第三階段:將樹根(77)與倒數最後三個節點(12)交換,再重新調整 之後的堆積樹,如下圖所示:

44 由第四階段:將樹根(61)與倒數最後四個節點(44)交換,再重新調整 之後的堆積樹,如下圖所示:

45 由第五階段:將樹根(45)與倒數最後五個節點(7)交換,再重新調整之 後的堆積樹,如下圖所示:

46 由第六階段:將樹根(44)與倒數最後六個節點(12)交換,再重新調整 之後的堆積樹,如下圖所示:

47 由第七階段:將樹根(29)與倒數最後七個節點(12)交換,再重新調整 之後的堆積樹,如下圖所示:

48 由第八階段:將樹根(14)與倒數最後八個節點(7)交換,再重新調整之 後的堆積樹,如下圖所示:

49 由第九階段:將樹根(12)與倒數最後九個節點(7)交換
最後已完成堆積排序,如下圖所示: 最後的結果為:7,12,14,29,44,45,61,77,83,99 交換

50 8-7 謝耳排序 ( Shell sort ) 【定義】由D.L. Shell所提出,方法是插入排序法演進而來,其目的是用來減少插入排序法中元素搬移的次數,增快排序的速度。 【作法】 利用某一間隔值來分割資料,再利用插入排序法進行排序。 若有n筆資料要進行排序時,先求出初始間隔值 Gap = 3. 依照間隔值將資料分割成數個區塊。 4. 再利用插入排序法針對數個區塊內的資料進行排序 5. 最後,再縮小間隔值範圍,重複步驟3與步驟4,直到間隔值Gap=1, 排序即可完成。

51 【舉例】 請利用「謝耳排序法 」來排序以下的資料: 原始資料:5 9 6 3 4 2 1 7 8 【解答】
原始資料: 【解答】 1. 初始間隔值 Gap = =4 (1)依照間隔值將資料分割為四個部份,分別為(5,4,8)(9,2)(6,1)(3,7) (2)再利用插入排序法來排序,其結果如下:(4,5,8)(2,9)(1,6)(3,7)

52 2.再縮小間隔值Gap= =2 (1)依照間隔值將資料分割為二個部份,分別為(4,1,5,6,8)(2,3,9,7) (2)再利用插入排序法來排序,其結果如下:(1,4,5,6,8)(2,3,7,9) 3.再縮小間隔值Gap= =1,最後再利用插入排序法來排序

53 【分析】 假設原始資料為:7, 3+,1,6,3,在進行排序時,每一回合必定會有一個元素排到定位,稱為一個回合(Pass)。
1. 為一種穩定排序 (Unstable Sorting ) 。 (1)排序前:(兩個相同鍵值3,故第二個鍵值3寫成3+) (2)排序後:(因為兩個3的相對位置在排序前後是相同的) 2. 時間複雜度:最壞情況為O( NS ),平均情況為O( n ( log2 n ))。 A[0] A[1] A[2] A[3] A[4] 原始資料 7 3+ 1 6 3 Pass 1 Pass 2 7 3+ 1 6 3 1 3+ 3 6 7

54 8-8 合併排序 ( Merge Sort ) 【定義】 合併排序適用於內部排序和外部排序,也是一種典型的「分而治 之」的方法。 【作法】
1. 將 N個長度為 1 的鍵值成對地合併長度為 2 的鍵值組。 2. 將 N/2個長度為 2 的鍵值成對地合併長度為 4 的鍵值組。 3. 將鍵值組成對地合併,直到合併成一組長度為 N 的鍵值組為止。 如下圖所示。

55 【舉例】<偶數個資料> 請利用「合併排序法」由小至大來寫出以下資料之排序的過程。
原始資料:25,57,48,37,12,92,86,33 【解答】 <準備動作> [25 , 57][48 , 37][12 , 92][86 , 33] <第一回合> [25 , 57][37 , 48][12 , 92][33 , 86] <第二回合> [25 , 37 , 48 , 57][12 , 33 , 86 , 92] <第三回合> [12 , 25 , 33 , 37 , 48 , 57 , 86 , 92]

56 【舉例】<奇數個資料> 請利用「合併排序法」由小至大來寫出以下資料之排序的過程。 原始資料: 37,57,32,23,15
【解答】 <準備動作> [37 , 57][32 , 23][15] <第一回合> [37 , 57][23 , 32][15] <第二回合> [23 , 32 , 37 , 57][15] <第三回合> [15 , 23 , 32 , 37 , 57]

57 【分析】 假設原始資料為:7, 3+,1,6,3,在進行排序時,每一回合必定會有一個元素排到定位,稱為一個回合(Pass)。
1. 為一種穩定排序 (Unstable Sorting ) 。 (1)排序前:(兩個相同鍵值3,故第二個鍵值3寫成3+) (2)排序後: (因為兩個3的相對位置在排序前後是相同的) 2. 時間複雜度:最壞情況與平均情況均為O( n log2 n ))。 A[0] A[1] A[2] A[3] A[4] 原始資料 7 3+ 1 6 3 Pass 1 Pass 2 Pass 3 7 3+ 1 6 3 1 3+ 3 6 7

58 8-9 基數排序 (Radix Sort ) 【定義】
1. 先將n筆數字資料依個位數來加以「分配」,並分別放入由數字0,1,2,...9的暫存陣列Temp[10][n]中,再透過「合併」數字的順序放回原陣列。則此時的資料已依個位數大小由小到大排序。 2. 將n筆數字資料依十位數來加以「分配」 ,並分別放入由數字0,1,2,...9的暫存陣列Temp[10][n]中,再透過「合併」數字的順序放回原陣列。則此時的資料已依十位數和個位數大小由小到大排序。 3. 同理再作百位數、千位數、...即可得由小到大排序好的數字。

59 【作法】 假設R 為基底 (Base, 或稱進制),則必須要準備 R個桶子(Bucket),編號為 0 ~ n-1
2. 假設 D 為n筆資料中的最大鍵值之位數個數,則須執行 D 回合才能 完成排序(Sort) 工作 3. 從最低位數到最高位數,其每一回合必須要完成以下的程序: (1)分配:依位數值,將資料分配到對應的桶子(Bucket)中 (2)合併:指合併R個桶子(Bucket)中(從 0 ~ n-1)

60 【實例】將下列數字利用「基數排序法」由小至大來進行排序(Base=10) 。
原始資料:79, 8, 6, 93, 59, 84, 55, 9, 71, 33 【解答】 步驟一: Base = 10, ∴準備 10個桶子,編號為 0 ~ 9 步驟二:最大的數值是93,有二個位數, ∴D = 2,同時可知道需執行 2 個回合才會完成 Sort 工作 步驟三:從最低位數 (個位數) 開始執行各回合 1. 第一回合:把每個整數依其「個位數」為主排序 合併:71,93,33,84,55,6,8,79,59,9  2.第二回合:把每個整數依其「十位數」為主排序 (將第一回合的結果當作第二回合的輸入資料來源) 合併:6,8,9,33,55,59,71,79,84,93 個位數 1 2 3 4 5 6 7 8 9 分配資料 71 93 33 84 55 79 59 十位數 1 2 3 4 5 6 7 8 9 分配資料 33 55 59 71 79 84 93


Download ppt "課程名稱:資料結構 授課老師:_____________"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