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六章 社会主义及其发展 第一讲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二讲 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讲 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
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历史地位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4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历史地位 (一)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阶段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5
(一)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阶段 1、16—17世纪的乌托邦社会主义。 2、18世纪的平均共产主义 。 3、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6
1、16—17世纪的乌托邦社会主义 背景 16—17世纪资本原始积累进程不断加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扩展,导致社会群体急剧分化,产生了早期的无产者和资产者。资产阶级的巧取豪夺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一开始就孕育着阶级矛盾,无产者反抗有产者的斗争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7
这个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往往采用文学游记这样一种虚幻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社会理想。
主要代表人物: 英国的托马斯·莫尔 意大利的乔·万尼·多米尼哥·康帕内拉 德国的托马斯·闵采尔 《乌托邦》《太阳城》 这个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往往采用文学游记这样一种虚幻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社会理想。 代表著作:
8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1516年,他在出使法兰德斯过程中,写成了《乌托邦》这部著作。
9
《乌托邦》 写作背景 莫尔生活在十五世纪末和十六世纪初, 恰是英国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开始产生的时期。
10
莫尔目睹了资本主义已经暴露出来的这种贪婪掠夺的本性,给广大劳动群众带来的破产、贫困、失业、死亡等灾难,不能不认真思考,努力寻求改造社会的方案,幻想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所有这些,都为他撰写《乌托邦》一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
11
《乌托邦》,是这部名著的简称,它的全名叫做《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
《乌托邦》主要内容 《乌托邦》,是这部名著的简称,它的全名叫做《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 乌托邦是希腊字的音译,意思是“没有的地方”或“虚构的国家”。 后来,莫尔式的社会主义就称为乌托邦社会主义,即空想社会主义。
12
全书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主要是对欧洲各国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刚刚产生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批判。 第二部分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描绘,主要是详尽地阐述了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
13
首先,莫尔激烈地抨击了当时专横残酷的暴君政治。
第一部分 首先,莫尔激烈地抨击了当时专横残酷的暴君政治。 其次,莫尔无情地痛斥了英国残酷剥夺农民的圈地运动。 最后,莫尔揭示了造成贫富对立的总根源是私有制 ,并提出了完全废除私有制的思想。
14
“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成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把你们的田地、国家、城市要蹂躏完啦。”
-----莫尔:《乌托邦》,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第36页)
15
第一,乌托邦实行民主的、平等的政治制度。
第二部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描绘 第一,乌托邦实行民主的、平等的政治制度。 第二,乌托邦的一切财产都是“公有的”, 实行计划经济。 第三,乌托邦的家庭是一个经济单位, 主要是从事手工业和农业的生产。
16
第四,乌托邦人的消费原则是按需分配。 第五,乌托邦人的伦理道德和宗教是使人 人得到幸福。
17
《乌托邦》评析 托马斯·莫尔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我们应当看到,在《乌托邦》这部著作中,莫尔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种种猜测和描绘,其中包含了许多宝贵的见解和有价值的结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8
笫一,莫尔在社会主义史上最早提出了人类历史中一切不平等和社会苦难的总根子是私有制度这个重要结论。
第二,莫尔在社会主义史上首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消费的思想。 第三,莫尔提出了按照需要分配消费品这个光辉思想。 第四,莫尔认为,在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实现按需分配以后,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将随之消灭。 第五,莫尔最早考虑到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19
我们也应当指出,在莫尔的思想体系中也还有一些糟粕。如:保留奴隶劳动; 建立殖民地;信奉宗教等。
20
然而,莫尔由于生活时代的限制,既不懂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不懂得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方法、途径和依靠力量。可见,他的学说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他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罪恶,但不能正确地说明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他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但不能提出这种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的根本途径。
21
莫尔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勾画了一幅未来理想社会蓝图,成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奠基人。
22
如何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作用?
23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乔·万尼·多米尼哥·康帕内拉,入修道院后改名为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一1639),意大利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爱国者,空想社会主义者。
24
太阳城的政治制度 太阳城的最高领导机构是由“太阳”和下面三位领导人组成的。 太阳城的经济制度 对私有制的批判 ;实行公有的社会;
25
太阳城的婚姻制度 太阳城的教育与科学: 太阳城的劳动和生产 太阳城的宗教 在太阳城里,对儿童的社会教育给予了特别的重视。
劳动是公民的普遍义务 太阳城的宗教 太阳城人人笃信宗教。
26
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中深刻地批判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贫富对立的社会看作是一所培养罪恶的学校。他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利己主义和私有制的密切联系,把私有制看作是利己主义泛滥的经济原因,是社会出现罪恶的根源。要消灭利己主义,消灭社会上的罪恶,就必须首先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27
《太阳城》是康帕内拉的理想社会制度,是继《乌托邦》之后又一个空想社会主义的方案。
28
《太阳城》评析 康帕内拉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劳动光荣的思想。 康帕内拉主张国家主要领导人和一般负责人都应当是德才兼备的。 康帕内拉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他预见到未来社会在一切财富都是公有并且实行按需分配的情况下,商品和货币将失去作用的思想,都是应当肯定的。
29
康帕内拉在他的理想的国家制度《太阳城》中,也存在着不少幼稚的、落后的东西。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较多地强调了集中统一,而较少地考虑人民的民主 ;在批判私有制的时候主张要消灭个体家庭,而实行公妻制 ;分配思想,比乌托邦有更加明显的平均主义顿向 ;在康帕内拉的著作中,没有谈到也没有解决改造现存的社会制度,实现理想国家的办法和途径。
30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莫尔的《乌托邦》一样,都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奠基著作,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31
托马斯闵采尔对未来社会有哪些设想?
32
2、18世纪的平均共产主义 背景 18世纪,资本主义由简单协作发展到广场手工业阶段,英法等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同工场主的矛盾日益暴露。比较成熟的资本主义相应地促进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成熟、更为系统。
33
主要代表人物: 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 英国的杰腊德·温斯坦莱. 代表作:《自然法典》、《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
34
这个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突破了以往的文学游记形式,直接采用了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提出来的各种理论,如人性论、理性主义等,去批判刚刚确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主张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幻想以此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途径。
35
摩莱里(1720--1780)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摩菜里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地表现在1753年出版的长诗《巴齐里阿达》和175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这两部著作中。 摩莱里的《自然法典》
36
《自然法典》理论部分的主要观点 第一,摩菜里在《自然法典》中,借助十七、十八世纪流行的“自然权论”这种唯理论的基本哲学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的政治现象,论证了理性和自然法则的一致性的,论证了理性力量高于一切。
37
第二,《自然法典》提出并论证了人类社会的起点——原始社会,就是按照人的本性和自然状态而建立起来的合乎理性的公有制社会。
第三,《自然法典》提出并论证了原始社会的共产主义公有制是怎样发展为私有制的。
38
第四,《自然法典》从理性和“人的本性”要求出发,提出并论证了从私有制回到公有制的必然性。
第五,《自然法典》还体现了摩莱里关于国家和法的基本观点。
39
《自然法典》》立法部分的基本内容 《自然法典》的第四编,是摩莱里为未来理想社会所制定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共产主义法典草案。摩莱里给这个法典草案定名为《合乎自然界意图的法制蓝本》。
40
在这部法典里,摩莱里用法律条文的形式把他的空想社会主义主张清清楚楚地表述出来,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未来社会的体系,也就是摩菜里学说的体系。因此,它在社会主义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摩菜里制定的这一部共产主义法典,总共一百一十三条,分为基本法和单行法两个部分。
41
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一书提出的诸多有益的思想中,最为突出的是如下两点。
第一,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思想。 第二,关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产生资料公有制的思想。
42
我们今天研究《自然法典》,又不能不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来加以分析,认识它的缺陷。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个问题。
第一、《自然法典))的社会主义是绝对平均主义的。 第二,《自然法典》的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于唯心史观的基点之上。
43
摩莱里的《自然法典》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发展中最早提出的一部社会主义法典,又是最早从理论上论述社会主义的重要著作之一。他的社会主义学说,同他的前辈们不同,对于未来社会已经不只局限于纯粹理想的描绘,还从理论上论证了私有制必然要过渡到公有制,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他的学说,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所以,《自然法典》在社会主义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篇章。
44
马布利《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加布里埃尔·邦诺·德·马布利( )是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政论家。
45
《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是马布利的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在这里,他集中批判了财产私有制度,叙述了一个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制度,但还没有完全突破早期乌托邦主义的空想描绘形式。
46
马布利晚年发表的《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一书,是他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著作 .
47
马布利不仅具体详尽地论证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依据,而且还精心制定了一部逐步实现理想国家的社会改革纲领。所以,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马布利的《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是继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之后,第二部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专著。
48
巴贝夫(1760--1797)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大革命中杰出的平等派革命家。
核心思想:实现全社会的真正平等。他把私有制看成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本原因,主张彻底废除私有制。 贡献:不但提出了社会改革方案,主张建立平等共和国,而且还找到了实现理想的手段——暴力革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人民专政的观念。
49
目标:把劳动为基础的公共福利作为目标,超越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赋予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内容,即消灭任何形式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实现社会的、经济的真正平等,绝对不要资产阶级形式上的平等。
50
贡献在于:不仅提出了社会改革方案,主张建立平等共和国,而且还找到了实现理想的手段——暴力革命,将理论与革命行动联系起来;已经有了阶级斗争的观念,认为创造财富的是劳动阶级,法国大革命就是富人与穷人之间的斗争;他明确提出人民专政的观念,主张一旦革命取得胜利,必须由人民对敌人实行专政。
51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十分明显。他们不再采用传统的文学传记的形式,而是充分利用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和人性论,并赋予其新的内容,积极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了思想的现实感,也具有了更多的科学性;他们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将理想法律化、制度化,初步具备了现代法律制度的色彩;承认暴力革命的重要性,并付诸实现。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尚未充分发展,其思想中带有绝对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色彩。
52
温斯坦莱的《自由法》 杰腊德·温斯坦莱(约1609—1652)是英国十七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掘地派运动的著名领袖和杰出思想家。
1652年,温斯坦莱发表了《以纲领形式叙述的自由法或恢复了的真正管理制度》(简称《自由法》)一书。
53
关于共和管理的经济制度 共和管理制度是以土地及其全部果实的公有制为基础。在共和管理制度下,人人都要参加劳动。私有制是社会上一切罪恶的根源。
54
关于共和管理的政治制度 温斯坦莱指出,王权是非正义的权力,是不折不扣的魔鬼。 他认为,在真正自由的人民共和国中,国家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法律,胜任的公职人员,以及对这些法律的认真的执行。
55
3、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背景 19世纪初,经过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发展到了大机器阶段,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危机的空前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进一步暴露,无产阶级的反抗斗争更加激烈。
56
代表人物: 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英国的罗伯特·欧文。 代表作: 《论实业制度》、《新基督教》、《经济的和协作的新世界》 、《致拉纳克郡报告》。
57
昂利·圣西门(1760--1825)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主要著作: 《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 《论实业体系》 《新基督教》等
58
圣西门认为人类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圣西门将自己设计的理想社会制度称之为“实业制度”。在实业制度下,教育科学等权利交给学者,行政、生产等世俗权利交给实业家,分别组成最高科学委员会和最高行政委员会,成为最高管理机构。
59
在这种制度下,“一切人都应当劳动”,要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并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制定工作计划;人们分工协作,其收入与贡献成正比;人人平等自由,妇女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反对禁欲主义,人们享有很高生活水平等。
61
《新基督教》是圣西门逝世前发表的最后一篇重要著作。在这篇著作中,他第一次直接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言人出现,宣告他努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工人阶级的解放。
62
沙尔·傅立叶(1772--1837)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主要著作: 《四种运动论》 《宇宙统一论》 《新世界》 《全世界和谐》等
63
他以辛辣的语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限制的竞争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婚姻关系、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道德的沦丧等进行无情的鞭挞。
傅立叶比圣西门更尖锐更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混乱和罪恶,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以辛辣的语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限制的竞争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婚姻关系、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道德的沦丧等进行无情的鞭挞。 如何改造这个社会?他提出必须建立和谐制度。这种制度的基本单位是“法朗吉”。
64
他主张消灭文明制度,建立和谐制度。在和谐制度中,人民按性格组成协作社即“法朗吉”,人人可按兴趣爱好从事工作,而且可以随时变换工作。法郎吉的产品按劳动、资本和才能分配,人人都可入股成为资本家从而消灭阶级对立。协作制度将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妇女将获得完全解放,城乡差别和对立也将消失。但傅立叶不主张实行社会革命而只是期待富人慷慨解囊。
65
他认为要实现和谐制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创造大规模的生产、高度的科学和优美的 艺术;第二,要发明这种与分散经营相反的协作机构,即经济的新世界”。
其中第一个条件已经做到,已经为和谐制度准备了必须的条件。而他的历史任务便是创造第二个条件。为此,他怀着极大的热情详细规划并进行实验。但是由于其空想性,试验失败。他坚决反对禁欲主义和绝对平均主义,将妇女的解放程度作为衡量普遍解放的尺度,在人类历史中第一次预见到资本主义生产过剩而引起的经济危机。这些对于其他空想社会主义者来说是一个长足的进步。
66
罗伯特·欧文(1771--1858)是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家
《致拉纳克郡报告》 《新世界观,或人类性格的形成》 《新道德世界书》 《人类思想和实践 中的革命》
67
罗伯特·欧文(1771--1858)是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家,与当时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被人合称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68
他的思想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这使得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触及到了制度的根基。
他设计是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劳动公社联合体。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完全消灭私有制。劳动公社是基层组织,基本原则是联合劳动、联合消费、联合保有财产和特权均等。公社按需分配;消除城乡对立等。
69
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曾散尽家资在世界各地搞“公社”,但均以失败告终。同时也宣告以《乌托邦》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没有出路的。
70
19世纪三大空想家把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三大空想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加深刻;认为理想社会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他们提出的 社会改革,既摆脱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虚幻的文学描绘却提不出具体途径的局限性,又比较彻底地克服了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禁欲主义和平均主义的缺陷;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材料。
71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72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 第一,有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把人类社会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历史过程,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现实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揭露,启发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觉悟。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设想未来理想社会时,提出了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测。
73
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人类理性”、“永恒正义”原则的体现。 第二,大多数空想社会主义者拒绝暴力革命,反对阶级斗争,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义社会的正确途径。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懂得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因而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希望寄托在有产者身上,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条件中去寻找原因。
74
第二讲 社会主义模式的新探索 一、中国社会主义 二、古巴社会主义 三、朝鲜社会主义 四、越南社会主义 五、老挝社会主义
7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76
1、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中国共产党八大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77
2、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成功与挫折 正确与错误 清醒与迷惘
78
案例:他始终都在独辟蹊径 思考题: 1、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反腐倡廉和保持共产党员本色这一点上,是被历史和人民打了“满分”的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 2、毛泽东的一生都在走自己的路,都是独辟蹊径的,结合案例,谈谈从毛泽东的探索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7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发展 1. “开创”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2.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2)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 (3)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和根本原因
80
案例: 南巡的声音 讨论题: 1.南方谈话的重要首先在于它产生的特殊背景。请问:邓小平南巡是在怎样的历背景下进行的?
2.邓小平在南巡期间针对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许多模糊认识进行了澄清.联系本案例谈谈邓小平明确了中国改革的那些问题?对于中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81
二、古巴特色社会主义 古巴位于加勒比海的西北部,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1100多万人口。古巴是世界上种族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其中白种人占66%,混血人占21%,黑种人占12%,黄种人1%。大多数居民信奉宗教,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82
卡斯特罗1926年8月13日生
83
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率领百余名爱国青年攻打千人驻守的蒙卡达兵营,揭开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
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罗率领起义军攻进哈瓦那,推翻独裁政府,建立起新型的国家政权。
84
(一)古巴改革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经济、政治方面改革。
85
----经济上“纠正过激的作法,提出”把目前的发展程度提高到东欧国家的水平,实现生产结构的合理化和国际经济合作的一体化和专业化”的战略目标。
----政治上初步建立人民政权体制。
86
1989年东欧发生巨变,1991年苏联解体,古巴陷入艰难境地。
199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在纪念攻打蒙卡达兵营4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 为了拯救祖国、拯救革命、拯救社会主义成果,古巴需要实行政策调整与革新。
87
1.改革农业经营机制,实行国营农场合作化,允许农民承包闲置土地。
2.放宽对个体经营的限制,发挥多种经济成分的作用。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4.实行金融体制改革与工资制度改革。
88
5.改变传统单一支柱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旅游业。
6.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采取机动灵活的政策吸引外资。 7.推行灵活务实的“多元化、全方位外交政策”,在反封锁中开拓新的国际发展空间。 8.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增强凝聚力,提高执政能力。
89
(二)古巴改革的主要特点 1.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不能变成“改向”。 2.“稳定第一,改革第二”。 3.坚持公正原则,注重突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既借鉴他国经验,但又不照搬,始终从本国国情出发。
90
三、朝鲜社会主义 朝鲜位于亚洲东部的朝鲜半岛的北部。面积12.28万平方千米。人口2392万。
全国为单一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执政党为朝鲜劳动党。现有党员400多万,是目前按人口比例计算最大的党。
91
(一)朝鲜主体社会主义理论 (二)朝鲜主体社会主义实践
92
(一)朝鲜主体社会主义理论 “主体思想”: “思想上树立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
93
思想上树立主体,就是要有自己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人这样的自觉性,要有一切都以本国革命和建设为中心去思考与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解决一切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政治上自主,就是要捍卫本国的民族独立和主权,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从本国革命和人民的利益以及本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和实施政治路线与政策,在对外活动中行使完全的的平等权和自主权,反对别国干涉,反对事大主义(侍奉大国。)
94
经济上自立,就是要在经济建设中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用现代技术“装备”经济,大量培养民族技术人才,牢固地建立自己的原料和燃料基地,避免对他国的经济依赖。
国防上自卫,就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来保卫朝鲜国家的独立自主,保证本国免遭敌人的侵犯。
95
(二)朝鲜主体社会主义实践 1、经济建设方面。
坚持计划经济的同时,在部分领域逐步引入一定规模的市场经济因素,逐步放松对经济要素的绝对控制,发展一定程度的私有经济,以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
96
在农业方面由“分组管理制”到“分组承包制”再到“家庭营农制”。
工业方面:尝试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模式。 从“大安工作体系” ----“双行线”工业化战略
97
2、科技文化领域的创新 “主体思想”强调要用现代技术“装备”经济,大量培养民族技术人才。
98
3、朝鲜军事和安全能力的强化。 实行以军事为中心的强盛大国战略。 4、对外交往空间的拓展。
朝鲜政府依据金日成的主体思想制订了“自主、友谊、和平”的对外政策。
99
[知识拓展] 朝鲜与中国的关系 ——1949年10月6日中朝建交,朝鲜成为同新中国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 1961年7月11日,两国签署《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
100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朝鲜批评中国是“教条主义”,两国关系一度变得疏远。
1996年中国和朝鲜签订了《无偿援助粮食文件》之后,两国关系的冰冻期也开始结束,之后中国一直对朝鲜无偿提供能源和粮食。多年来中国一直是朝鲜的主要贸易伙伴。
101
四、越南社会主义 越南地处中南半岛东部,北部与中国接壤,西接老挝,南与柬埔寨为邻。面积32万平方公里,人口8411万。国内有50多个民族,其中89%是越族。
102
(一)越南革新的背景与发展阶段
103
发展阶段: 越南的经济“革新”(改革)发端于1986年的越共六大,20年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04
第一阶段(1986~1991年)——探索徘徊阶段 第二阶段(1991~1996年)——高速起飞阶段 第三阶段(1996~2006年)——平稳发展阶段
105
(二)越南革新的主要内容 1、经济方面: 大力推广和不断完善农村承包制,鼓励和支持农村庄园经济的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重点经济区发展战略;实行全方位,大力促进经贸合作,加快融入世界经济,提升国际化水平。
106
2、政治革新的主要内容 ——尝试打破领导职务的终身制并取得成功。规定总书记任期不超过2届。 ——对党的领导人年龄做了明确规定。 ——差额选取;持续不断地进行反腐败斗争等 。
107
(三)成就与问题
108
越南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突出了实践性和实用性。
——革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 ; ——在改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问题上,越共提出以发展替代“改造”的观点;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上,越共认为,发展市场经济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
109
——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越共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赋予民本主义思想新的含义,把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把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110
知识拓展:中国与越南的关系
111
五、老挝社会主义 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北临中国,南接柬埔寨,东邻越南,西北与缅甸接壤,西南与泰国交界,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650多万。
112
(一)老挝改革的背景和过程 社会主义改造结果使原本就极端落后的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经济陷入了困境。
113
——1986年11月,党的四大提出了全面改革的新举措。这标志着老挝进入全面改革时期 。
——四届七中全会是老挝党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开创了老挝革新开放的新局面。 —— 1991年3月,老挝党五大重申:目前老挝仍处于继续建设和发展人民民主制度,为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创造基本条件的阶段。
114
1996年3月,老挝党召开六大,大会政治报告重申,老挝今后将继续坚持老挝党五大提出的“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
115
(二)老挝改革的具体措施 1、经济改革具体措施 农村 、工业、扩大对外经济合作 ;深化市场化导向的改革
116
2、政治改革具体措施 ——政治体制改革性质 ——加强国家政权建设与发扬民主相结合 ——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领导能力
117
3、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
118
第三讲 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
119
一、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挑战 三 、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
120
一、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全球化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二)全球化趋势下社会主义的应对战略
121
(一)全球化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1、全球化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机遇 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利用世界上各种要素资源;有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了国内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走向世界.
122
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挑战;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文化的挑战;对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2、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挑战 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挑战;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文化的挑战;对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123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焦点问题:“责任共担”。
124
(二)全球化趋势下社会主义的 应对战略 重要原则: 要积极参与全球化,反对与西方经济“一体化” ; 要坚持国家民族利益仍是最高行动准则的原则
125
采取的战略 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快速发展自己 社会主义国家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126
[知识拓展] “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127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挑战 (一)民主社会主义及其由来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128
(一)民主社会主义及其由来 1、民主社会主义含义 它是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和社会党国际思想体系的总称 。
129
2、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转型 ——以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为标志,从马克思主义左翼转变为中右翼理论 。 ——以哥德斯堡纲领为标志,从中左翼转变为右翼理论。 ——以“第三条道路”为标志,从右翼转变为半极右翼理论。
130
“第三条道路”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核心以改革、现代化与合作精神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变化与挑战。 “第三条道路”的实践
131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 1、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观 2、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观 3、民主社会主义的革命与改良观 4、民主社会主义的所有制观
5、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观
13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是否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是否坚持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 。 ——是否坚持共产主义奋斗目标。
133
三 、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 (一) 新科技革命的实质和影响 1.历史上的科技革命
134
所谓科技革命,是指正在成长的科学技术传统取代旧的科学技术传统的重大事件和过程 。
135
科技革命应具备以下特点 : 重大的科技创新 ; 广泛的渗透性 ; 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136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是以“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 第二次是以电力与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
第三次是正在进行的是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新科技革命"。
137
2.战后新科技革命的进程和特点
138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原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开发和运用。
它起源于西欧、美国,波及日本、苏联和东欧,并以迅猛之势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139
如在原子能技术方面,1945年原子弹爆炸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420多座核电站,其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6.4%,节约石油4.6亿吨。
140
首先,新科技革命在广泛的领域展开,并以科技群落的形式向纵深推进。
新科技革命的新特点 首先,新科技革命在广泛的领域展开,并以科技群落的形式向纵深推进。 其次,新科技革命具有雄厚的理论基础,由此支撑起庞大的技术体系。
141
第三,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产品更新换代加快。
第四,科学、技术、生产渐成一体,三者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142
3.新科技革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1)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2)新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3)还引起垄断资本主义乃至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
143
(二) 新科技革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挑战与机遇
从挑战的角度看,社会主义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的最终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主义国家科技水平。 从机遇看,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科技革命迅速扩散有利条件,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综合国力。
144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将科技竞争比喻为“现代战争”。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称之为“和平战争”。
145
新科学技术发展, 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而且是军事对抗的威慑力, 政治斗争的后备力, 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146
(三)对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 ——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大胆革除阻碍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
147
——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创新型人才。 ——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
148
思考题: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挑战与机遇?
149
谢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