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红 色 经 典 漫 谈 梁 衡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 2011年6月18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红 色 经 典 漫 谈 梁 衡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 2011年6月18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红 色 经 典 漫 谈 梁 衡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 2011年6月18日

2 一、什么是经典 常念为经,常用为典。经典是经过时间检验仍有现实意义和典范作用的事物。 1、空前绝后,独创性:唐诗、宋词、黄埔
2、经久不衰,重复性:史记、四部古典、 3、理性典范:指导性:楷体、战例、范文 红色经典(狭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题材的作品。 (广义)凡象征革命、象征进步,代表民心、代表希望的作品。

3 2011手机段子: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宝马停车处。
(举例)经久不衰 反复使用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 (学问三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011手机段子: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宝马停车处。

4 红色经典题材创作—翻译与转化 文学 红色题材创作 美学 政治 创作要遵守三方面的规律。

5 文章写作规律(文学规律之一部分) 文章之美 二为 五诀 三境 三意 为美 为思想 描述 抒情 哲理 立意 意境 意象 形、事、情、理、典

6 三、为红色经典插上艺术翅膀 立意—从中学习什么?感动什么?把经典的思想提炼出来,起到的理性的典范的指导作用。 —理性启发
立意—从中学习什么?感动什么?把经典的思想提炼出来,起到的理性的典范的指导作用。 —理性启发 意境—从中欣赏什么?美在哪里?政治不应该枯燥,政治题材本可以写成美文,而且是一种超出其他题材的大美。—感受大美 意象—从中回味什么?留下什么?让美成为永远的定格。 —永远记忆

7 1、立意——文章为思想而写 每一个将军都有一个假想敌,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真靶子。 深阅读与浅阅读 信息 知识 思想 道德 审美 政治 刺激
娱乐 深阅读与浅阅读

8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亲贤臣,远小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十把思想的钥匙、十方圆润的宝玉 1、贾谊(汉)《过秦论》探讨一个政权为什么会灭亡。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 司马迁(汉)《报任安书》探讨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3、诸葛亮(三国)《出师表》提出忠心耿耿的为臣之道和勤恳不怠的敬业精神。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亲贤臣,远小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 4.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追求和谐太平,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怡然自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魏征(唐)《谏太宗十思疏》探讨一个政权怎样才能巩固,及理想的君臣关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6、范仲淹(北宋)《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人、为政理念。

10 7、文天祥(南宋)《正气歌序》提出为人要有正气的气节观鼓舞了历代的民族英雄,成为中国人的做人标准。“天地有正气”
8、梁启超(清)《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反对保守,提倡革新。抛弃老朽的中国,创造一个少年中国,振兴中华。“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11 9、林觉民(清,民国, )《与妻书》写于1911年,作者为辛亥革命广州起义烈士。文章呼唤共和,敲响了数千年封建王朝的丧钟。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毛泽东(新中国)《为人民服务》写于1944年。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为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宗旨。

12 (1)《大无大有周恩来》 《周恩来让座》 《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 站在党史、民族史、传统道德的高度看总理。
六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党而不私,官而不显,劳而无怨,去不留言 六有:大智、大勇、大才、大德、大貌、大爱、大德 针对 :为官不仁、营私、弄权

13 (2)瞿秋白《觅渡,觅渡,渡何处》 透过历史尘烟看一个真正的人。 勇担大义,舍去才华、机遇、生命。 视死如归,理性的力量,士可杀而不可辱。
襟怀坦白,最后的自白。 针对 :虚伪。

14 《觅渡》全文刻成碑立在秋白故居

15 (3)林则徐《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1、爱国精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巩固边防、戴罪开荒。 2、无私无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刃,无欲则刚。 饱受折磨、绝不赎罪。 3、民族团结,反分裂割据。

16 立意三要求: 制高点 站在高处看远处 穿透力 揭开表面看里面 新角度 绕开旧话说新话

17 《立意》 文章从来无中求, 耻踩前人脚印走。 语不惊人死不休, 篇无新意不出手。

18 2、意境—文章为美而写 文章美的三个层次 一、形境:描述的美 二、情境:抒情的美 三、理境:哲理的美 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大美之文
一、文学史上的大境界(10篇美文 ) 二、从社会效果来看 三、从作者的成就来看

19 描写和叙述的美(形境)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马致远 《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11个形象) 语文课本《晋祠》:春日黄花滿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

20 以三篇《红色经典》文章为例 篇名 描述 抒情 哲理 毛泽东《这思考的窑洞》 窑洞、人、故事 每一粒空气都充满思想 党与人民的关系
《大无大有周恩来》 深夜写检讨 对周恩来的尊敬同情 忍辱负重 《红毛线蓝毛线》 两个会场、艰苦条件 党的伟大,领袖的水平 政治者人心之向背

21 三层次美的关系 描写、叙述 抒情 哲理 大理新说 大情轻抒 大事细说

22 三层次美的性质及效果比较 层次 名称 境界 主客观 感受 时效 第一层 描述美 形境 客观 直觉 短时 第二层 抒情美 情境 主观 感悟
名称  境界 主客观  感受  时效 第一层 描述美 形境 客观 直觉 短时 第二层 抒情美 情境 主观 感悟 持久 第三层 哲理美 理境 抽象 永久

23 三个层次美感比较 层次 名称 以人比 以绘画比 以甜味比 第一层 描述美 漂亮 工笔 块糖状 第二层 抒情美 美丽 写意 半溶于水 第三层
名称  以人比 以绘画比 以甜味比 第一层 描述美 漂亮 工笔 块糖状 第二层 抒情美 美丽 写意 半溶于水 第三层 哲理美 魅力 抽象 全溶于水

24 3、意象——文章美的象征和定格 意象是什么?意象就是最能体现文章立意的形象,是一种象征,是借以还魂的躯壳,是诗化了的典型,是文章意境的定格。
诗歌要押韵,是为好记好吟诵;小说要有故事,是为好读;散文要有意象,是为让人回味。动笔之前,诗人先找韵,小说家先找故事,散文家先找意象。

25 以朱自清《背影》为例1927(94年): 1、最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 2、过铁道时的背影。 3、混入人群的背影。 4、读信时泪眼中的背影。

26 发现(立意,政治)—转化(意境,文学)—定格(意象,艺术)
为红色经典找一个最能诠释其本质的意象 发现(立意,政治)—转化(意境,文学)—定格(意象,艺术) 毛泽东思想—延安的窑洞 共产党的建设(两个务必)—红毛线蓝毛线 邓小平的复出—小院 瞿秋白的人生悲剧—觅渡桥 共产党的诞生和成长—红船

27 第一类:先“象”后“意” 灵感思维—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 法布尔:“机遇只给有准备的头脑” 《觅渡》——从一座桥到一座碑
小学生—小学校—河—桥—寻找人生渡口 《红毛线,蓝毛线》—从一根线到展览改版 铅笔—一句闲话—毛线—石头会场—伙房—两个务必

28 第二类:先“意”后“象” 理性思维。头脑里的准备。从逻辑到形象。 《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
一只小船。 6500万党员、党的曲折历史、党与人民、船与水的关系—2660字46个船字。 未成稿 1936—1996长征60周年 1949—2009周年建国60年 1959—2009庐山会议50年

29 意象的6个特征 1、天然性,可遇不可求 2、有“象”,有具体形象 桥、船、毛线、小路——灵魂载体诗意形象 3、有“意”,有象征性
人生、革命、党风、改革——茧中抽丝 4、“意”大“象”小 人生—小桥;大党—小船;毛线—党风

30 5、“意”“象”反差 无中生有、险中求生、险韵诗成——奇险之美。 6、唯一性 福楼拜、韩愈一字说 既要空前,也要绝后,个性之美 注意:不可强求

31 文章做法 语法 立意 境界 意象 文法 修辞 作品 标题 五诀

32 文章五诀

33 文章三境之美效果比较: 描述(形境)的美——以《晋祠》为例
哲理 抒情 描述 文章三层五诀的效果美 晋祠 文章五诀

34 抒情(情境)的美——以《夏感》为例 文章三层五诀的效果美 哲理 夏感 抒情 文章五诀 描述

35 哲理(理境)的美以《觅渡》为例 文章三层次的美 觅渡 哲理 抒情 描述 文章五诀

36 以《岳阳楼记》为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事,叙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形,描写)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情)

37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形)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情)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理)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事)

38 谢 谢 !


Download ppt "红 色 经 典 漫 谈 梁 衡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 2011年6月18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