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醉翁亭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醉翁亭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醉翁亭記

2 猜猜看他們是誰?

3

4 瑯 琊 山 方圓115平方公里 蓬萊之後無別山之美譽 南天門、琅琊寺、深秀湖、醉翁亭、野芳園

5 深秀湖 南天門

6 野芳園 瑯琊寺

7 1045(慶曆五年) 支持范仲淹新政 被誣告為結黨營私 朋黨論-君子以同道為朋 小人以同利為朋 歐陽脩外甥女張氏案 被貶-滁洲 時年三十九

8 歐文蘇字碑 為政以寬 1901(慶曆八年)-歐陽脩親自書寫 1091(元祐六年)-蘇東坡重書-真、草、行三種 碑高二三六公分 寬九十公分
每字約十公分 共四百零一個字

9 歐陽脩和獅子有什麼關係 歐陽脩:慶曆新政失敗 (耿介直言) 為范仲淹講話 提拔曾鞏、三蘇父子 王安石等人 獅子特性:誠懇正直
具有激勵人心的氣質

10 歐陽脩 1.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2.四歲喪父,母鄭氏親為授讀 3.死後追贈太師,諡文忠。
4.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力主明道致用。 5.其散文說理平易、抒情委婉;詩詞清新婉約,語近情深。 6.撰有新五代史,與宋祁合撰新唐書及歐陽文忠公集

11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 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 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 門掩黃昏 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 亂紅飛過鞦韆去

12 歐陽脩二三事 三上用功法-馬上、枕上、廁上 <晝錦堂>仕宦至將相 富貴歸故鄉 仕宦而致將相 富貴而歸故鄉
三十八歲時~喪妻、 長子、 二度喪妻、二女、 長女 <白髮哭女師> 「吾年未四十 三斷哭子腸…淚多血已竭…自然鬚與鬢,未老先蒼蒼」

13 古文運動的集大成者 繼承韓愈、柳宗元 詩-反西崑體 文-反對太學體 大量創作作後盾 好友、門人的彼此推動

14 題解 1.滁州山水之美 宴遊之樂 山水之樂 與民同樂的情懷 2.剝筍法-由外而內 逐步推移 以「樂」為主線
3.用了二十一個「也」字 二十四個「而」字 4.以順處逆的心境 以眾樂為己樂的胸懷

15 本文以寫「樂」為主題,是一幅「與民同樂」圖。
篇中共出現「樂」字十次 山水之樂、滁人之樂、宴酣之樂、禽鳥樂 皆用以襯托太守「與民同樂」之旨 宴遊之樂:滁人遊 太守宴 眾賓懽 太守醉 駢散相間 與岳陽樓記同

16 醉翁亭記與醉翁亭 仁宗慶曆五年,歐陽修被貶滁州知州,次年作醉翁亭記。修常在亭中飲酒辦公,後人說他: 「為政風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位在今安徽省滁縣。初建時只有一亭,至明使蔚為大觀,清時重修。乃一蘇州園林特色的院落,佈局緊湊,小巧玲瓏,世稱“醉翁九景“。

17 醉翁亭記之重點 貶謫期間之遊記。 「也」、「而」、「樂」、「者」字的使用。 層層遞進法。 語言簡鍊精當。 似散非散,似排非排的創調。
無限樂民之樂意。

18 醉翁亭記一段之一 地理位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19 總結一段之一 描寫醉翁亭所在,由遠山而近山,由山而水,由水而亭,由人的行為而人的內心,層層遞進,次序井然。
一路寫來景物各不相同,是「移步換形」的手法。環滁皆山->西南諸峰林壑尤美->瑯琊山蔚然深秀->釀泉水聲瀉出兩峰間->有亭翼然。

20 醉翁亭記一段之二 建亭及名亭之人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僊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1 總結一段之二 推出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旨意,乃引起下文之關鍵。 文中用了很多「而」、 「也」,寫法別創一格,或分或合,迴環往復,一唱三嘆。
而字用以連接,使文氣舒緩從容,有得之心而寓之酒的悠閒自適。 也字用以結尾,使文章彷彿押韻,最足以模擬醉者之語調。

22 總結一段之二再進一步 中國文字聲調之美,在「詩的語言」。韻腳的輕重緩急透露了作者的心情與語氣,而醉翁亭記便採用了詩經以里巷童謠的矢口成韻,造語自然。 聲韻隨情緒,激昂至嗚咽。如 李白<秋風辭>: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親相愛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常相思兮常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23 醉翁亭記二段 山水之間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24 總結二段 山中朝暮、四時景致之變化,乃一段所謂山水之間,「無人」的自然景色之美。
語言簡鍊,長短句相間,錯綜變化出於自然,形勢活潑自由,整齊中有錯落之美。似散非散,似排非排,誠乃文家之創調。

25 進入第三段, 歐陽脩帶我們進到另一個「人」的世界。 很短卻很熱鬧的「人」的世界。 很短,卻幾經鍛鍊的「人」的世界。

26 至於負者歌於塗,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ㄩˇㄌㄡˊ)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谿(ㄒ一)而漁,谿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ㄌ一ㄝˋ);山肴野蔌(ㄙㄨˋ),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奕者勝,觥籌(ㄍㄨㄥ ㄔㄡˊ)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懽(ㄏㄨㄢ)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27 第三段:還是一樣層次井然 太守宴也。 太守醉也。 眾賓懽也。 滁人遊也。

28  但是,重點不只是層次井然喔!  會不會覺得,畫面清楚如在目前?  散文寫景的最高境界是「狀難言之景,如在目前」,寫情的最高境界是「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鄭明娳《現代散文欣賞‧代序》

29 人物情景的描寫手法錯綜變化 借代、對偶、互文 駢散兼用,文采聲情俱佳 語言簡練精當

30 歐陽脩的心懷 在第四段裡, 歐陽脩繼續講他「人」的故事。 結束了宴飲的主題後, 他迂迴婉轉地點出心裡的感想。

31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 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一ˋ),鳴聲 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 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 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 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 廬陵歐陽脩也。

32 第四段:還是一樣迂迴婉轉 太守為廬陵歐陽脩 太守樂 人之樂 禽鳥樂

33 可以動腦想一想… 太守所看到的、所寫下的,似乎提示了他所念茲在茲的是什麼… 似乎提示了他的「樂」建立在什麼樣的基礎上…

34  所謂的言外之意…… 海明威的冰山理論:文章整體就像一座冰 山,如果說它有七份,那麼寫出來的部分只是浮在海面上那七分之一,它靠沉在海面下的那七分之六支撐…… 王樸《散文十二講‧概述》

35 遊記也可以寫得不要跟醉翁亭記一樣…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景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記>

36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歳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 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37 語文遊戲 就「水落石出」一語,舉出語法相同之成語。 例如:水漲船高、水到渠成、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規則:分組搶答,答對一題得一
分,答錯或重複扣一分。 積分最高之組為優勝,全 組可獲得精美小禮物。


Download ppt "醉翁亭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