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數位典藏融入九年一貫教學 數位學習網站發展計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數位典藏融入九年一貫教學 數位學習網站發展計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數位典藏融入九年一貫教學 數位學習網站發展計畫
語文類 計畫主持人:元智大學‧羅鳳珠老師 課程講解錄影:洪澤南老師 廖秋蓁老師

2 第一章 說平仄 第一節(1) 如何令中小學生「感覺」平仄,並進一步能區分平仄呢?我們可以先從國語的四聲談起。依圖一方形表格之圖示,我們點出國語的四個聲調:「—」、「ˊ」、「ˇ」、「ˋ」,大致上原屬於「陰平」、「陽平」、「上」、「去」, ▲圖一:國語的平仄屬性 然後再閱讀圖二所羅列的成語—— 包含國語四聲的成語 三民主義、雞鳴狗盜、山河險固、山窮水盡、山盟海誓、山環水抱、深謀遠慮、星離雨散、輕裘緩帶、瓜田李下、金迷紙醉、諸如此類、陰謀詭計、風流可愛、吞雲吐霧、身體強健、非常恐怖 ▲圖二:包含國語四聲的成語

3 第一章 說平仄 第一節(2) 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第一章 說平仄 第一節(2) 三民主義、山河險固、非常恐怖……等,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感受四個調值「—」、「ˊ」、「ˇ」、「ˋ」的固定變化,藉以強化印象。如此一來,即使完全不識平仄為何物的學生,也可以漸漸「感覺」出來——原來,平聲就是一個平平的長音,古人所謂「平道莫低昂」是也!原來,平聲也分陰(母)、陽(公),陰平就是以直線進行,屬性乖巧陰柔,可以看作是「母」的長音;陽平,就是微微上揚,所謂「陽者,揚也」,屬性比較陽剛,可以看作是「公」的長音;原來,漢文化中的「陰陽」,不但可用之解釋天象、人文,也無妨看待聲音。再者,國語的第三聲「ˇ」若依調值走向作標準的朗讀,就可以察覺,上聲是往上用力頂,較有勁道的聲調,無怪呼喚作「上聲」,我們可以用〈春曉〉一詩作上聲韻分析。 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其中的韻腳「曉」、「鳥」、「少」,就是上聲字。惟國語的第三聲尚不足以反應古人所謂「高呼猛烈強」的感覺,例如「當選」兩字,用閩南語來念,就真正強而有力了。至於第四聲「ˋ」是往下墜落的感覺,古人所謂「分明哀遠墮是也」,我們可以用〈尋隱者不遇〉一詩作去聲韻分析。 賈島〈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其中的韻腳「去」跟「處」,就是所謂的去聲韻。

4 第一章 說平仄 第二節(1) 總而言之,平聲是平平的,不平的就是仄聲了,所以上、去、入三聲,一個跑上去,一個掉下來,一個急遁藏,都不平,通通喚作仄聲,平仄之辨,學生於焉可初具概念。 接下來,我們用點名的方式,以學生的名字來作聲調認定,有人「平平平」,有人「仄仄仄」,有人「平仄平」,有人「仄平仄」,他們會既好奇又興奮!譬如說我隔壁這位老師,她叫廖秋燕,秋天的燕子,就是屬於仄平仄。我叫做「洪澤南」,應屬「平仄平」,因為「澤」字是入聲,而且是「公」的陽入,教師就可以挑出來,順便解析國語「平入混」、「入派四聲」的現象,更無妨幫他們蒐集一百個左右的入聲字「庫存」在腦袋瓜,適時應用於人名、地名,乃至文學作品,對他們漢語的認知幫助將不少。 在本文中筆者羅列了幾個有關平入混的成語,如圖三: 平入混成語舉例 心織筆耕、生離死別、悲歡離合、陰晴圓缺、高風亮節、冰清玉潔、鬼哭神號、分崩離析、風雲開闔、義薄雲天、口誅筆伐、青紅皂白、流風遺跡、風姿綽約 ▲圖三:平入混成語舉例

5 第一章 說平仄 第二節(2) 心織筆耕、生離死別、悲歡離合……等,俱以黑點標示入聲,教師可用雙語(國語以及母語)來作朗讀,學生當可深刻其印象。甚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乃至 《禮記,曾子易簀》:「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王維〈雜詩〉:「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等 我們如此的朗讀可以更準確、奇妙地讀出韻腳來。如果國文課有如此的強化課程,也可連帶為那一群孜孜矻矻、懷抱文化使命感的母語教師們構建強而有力的氛圍,在我看來,這是功德無量的!

6 第一章 說平仄 第三節 最後,我們可將以上的認知移至七絕詩選,讓學生作平仄起的制約訓練,程要點如下:所選錄的七絕當以順黏體為主,不要有坳救或破格的詩,以免攪混了初學概念,就平起的七絕來看,以第一首〈北投夜宿〉為例: 〈北投夜宿〉 溫泉滾滾湧如潮,客舍清幽傍嶺腰。最是斜陽紅一抹,笙歌聒耳鬧終宵。 最關鍵的平聲節奏點落在「泉」、「幽」、「陽」、「歌」,口訣是2、4、4、2。以仄起的七絕來看,落在「裳」、「風」、「非」、「臺」,口訣是、2、4,這幾個字朗讀時要發揮平聲字的特色,盡量拉長,平起句的第六個字通常與第二字呼應,也作平聲,亦當一併拉長。 此外,近體詩例押平韻,所以押韻處亦不可放過,再加上正確的斷句,反覆朗讀,平仄起的訓練一再交錯制約,那麼古文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就更接近事實了!

7 第一章 說平仄 第四節 一、現在我們再來複習一下「國語的平仄屬性」。 包含國語四聲的成語
第一章 說平仄 第四節 一、現在我們再來複習一下「國語的平仄屬性」。 二、再複習包含國語四聲的成語。 包含國語四聲的成語 三民主義、雞鳴狗盜、山河險固、山窮水盡、山盟海誓、山環水抱、深謀遠慮、星離雨散、輕裘緩帶、瓜田李下、金迷紙醉、諸如此類、陰謀詭計、風流可愛、吞雲吐霧、身體強健、非常恐怖 三、請洪老師誦讀平、入混成語舉例,藉以體會一下,國語入聲消失對漢語聲調所造成的影響。 平入混成語舉例 心織筆耕、生離死別、悲歡離合、陰晴圓缺、高風亮節、冰清玉潔、鬼哭神號、分崩離析、風雲開闔、義薄雲天、口誅筆伐、青紅皂白、流風遺跡、風姿綽約

8 第一章 說平仄 第五節 四、接著我們來誦讀中古音的四聲舉例。這也是我們一般所謂的平、上、去、入─漢語四聲。 中古音的四聲舉例
第一章 說平仄 第五節 四、接著我們來誦讀中古音的四聲舉例。這也是我們一般所謂的平、上、去、入─漢語四聲。 中古音的四聲舉例 平、上、去、入 天、子、聖、哲 天、子、萬、福 天、保、寺、剎 君、滾、棍、骨 、 5、 4、 1 五、再來聽一首明朝釋真空所撰的四聲歌訣: 〈四聲歌訣〉,釋真空 平道莫低昂(平),高呼猛烈強(上)。 分明哀遠墮(去),短促急收藏(入)。

9 第一章 說平仄 第六節 六、附帶了解一下,入聲字收藏的部位。 入聲收藏部位 P(雙唇緊閉)—— 入、合、急 T(舌尖頂上)—— 折、剎、折
第一章 說平仄 第六節 六、附帶了解一下,入聲字收藏的部位。 入聲收藏部位 P(雙唇緊閉)—— 入、合、急 T(舌尖頂上)—— 折、剎、折 K(喉頭停格)—— 福、德、鶴 七、以上為大家簡略介紹了國語的四聲,漢語的四聲以及平仄的觀念。欲究其詳,請進一步參考洪澤南老師所編撰的《大家來吟詩》。

10 第二章 說斷句 第一節 每一首詩的句子,都有它的節奏,以五言絕句來看,多以「二 │ 三」音節成句,譬如「松下│問童子」、「獨坐│幽篁裏」、「君自│故鄉來」、「紅豆│生南國」等;七言絕句多以「四│三」音節成句,譬如「清明時節│雨紛紛」、「雲淡風輕│近午天」、「朝辭白帝│彩雲間」、「月落烏啼│霜滿天」等,這就是我們稱之為「上二│下三」,其中「下三」又可分為「上一│下二」或「上二│下一」;以七言絕句來說,一般的通例則是「上四│下三」,其中「上四」一般可分為「上二│下二」,「下三」又可分為「上一│下二或上二│下一」。 以上所述是一般通例,老師們即使不強調,學生也大多能合乎規範,且習以為常。現在我們請洪澤南老師來為大家吟唱千家詩七言絕句前六首,也就是符合一般斷句通例的詩作。

11 第二章 說斷句 第二節 千家詩七言絕句前六首: 1、〈春日偶成〉,程顥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第二章 說斷句 第二節 千家詩七言絕句前六首: 1、〈春日偶成〉,程顥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2、〈春日〉,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3、〈春宵〉,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台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沈沈。 4、〈城東早春〉,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5、〈春夜〉,王安石 金爐香盡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6、〈初春小雨〉,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2 第二章 說斷句 第三節 當然,在「通例」之外,也免不了有「例外」,例如「清平調」三首之一,清雍正年間王堯衢所編註的《古唐詩合解》一書就特別強調,「雲│想衣裳│花│想容」,「雲」須一頓,「想衣裳」一頓,「花」一頓,「想容」一頓,言唐明皇之寵愛妃子,若無處可以離開妃子者,故見雲而想妃子之衣裳艷麗,見花而想妃子之容色嬌好也,這就是斷句特殊的例子。 在此,我們羅列了十首,請洪澤南老師來誦讀、吟唱,並請大家留意特殊的斷句。 (誦讀) 1、〈雨淋鈴〉,張祜 雨∣淋鈴夜∣卻∣歸秦,猶是∣張徽一曲新。長說上皇和淚教,月明南內更無人。 2、〈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3、〈竹枝詞〉,白居易 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一時啼。 4、〈隴西行〉,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13 第二章 說斷句 第四節 (誦讀) 5、〈瑤瑟怨〉,溫庭筠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雲輕。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第二章 說斷句 第四節 (誦讀) 5、〈瑤瑟怨〉,溫庭筠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雲輕。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6、〈馬嵬坡〉,鄭畋 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7、〈寄揚州韓綽判官〉,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8、〈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 迴樂峯∣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9、〈題壁〉,無名氏 一團茅草亂蓬蓬,驀地燒天驀地空,爭似滿爐煨榾柮,漫騰騰∣地∣煖∣烘烘。 10、〈重遊翠屏岩〉,張蒲園 二年前∣此地∣曾經,又對觀音坐小亭。羅漢無言風拂面,迎人時有數峯青。

14 第二章 說斷句 第五節 (吟) 1、〈雨淋鈴〉,張祜 雨∣淋鈴夜∣卻∣歸秦,猶是∣張徽一曲新。長說上皇和淚教,月明南內更無人。
第二章 說斷句 第五節 (吟) 1、〈雨淋鈴〉,張祜 雨∣淋鈴夜∣卻∣歸秦,猶是∣張徽一曲新。長說上皇和淚教,月明南內更無人。 2、〈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3、〈竹枝詞〉,白居易 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一時啼。 4、〈隴西行〉,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5、〈瑤瑟怨〉,溫庭筠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雲輕。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6、〈馬嵬坡〉,鄭畋 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7、〈寄揚州韓綽判官〉,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8、〈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 迴樂峯∣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9、〈題壁〉,無名氏 一團茅草亂蓬蓬,驀地燒天驀地空,爭似滿爐煨榾柮,漫騰騰∣地∣煖∣烘烘。 10、〈重遊翠屏岩〉,張蒲園 二年前∣此地∣曾經,又對觀音坐小亭。羅漢無言風拂面,迎人時有數峯青。

15 第三章 說押韻 第一節 隋朝陸法言等學者斟酌古今、會通南北的音韻,撰《切韻》一書,唐人詩賦,多所依據。經過幾次的變革,以南宋劉淵「平水韻」為本的、至今仍通行的《詩韻》,總共有一O六韻,基本上也是屬於《切韻》的系統,是從唐朝以來,歷代詩人作詩時,大體上遵循的規範。 在一O六韻的統攝下,字數較多的,稱「寬韻」,字數少的,稱「窄韻」,字不多且易於跟別的韻部交叉重疊的,稱「險韻」。而每一個韻目都有其「性格」,例如「東、冬、江、陽」易於表達歡樂,「尤、幽、侵、覃」易於表達憂愁。杜甫就是一個能夠「隨情押韻」的好手。 唐代詩人,基本上遵循「詩韻」的韻部,但也有些詩人對音值接近的鄰韻也合韻通押,而有「出韻」的現象。例如金昌緒的《春怨》:「打起黃鶯兒(四支),莫教枝上啼(八齊);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八齊)。」以《詩韻》的分部來看,「兒」字出韻。

16 第三章 說押韻 第二節 周長楫教授認為,韻母的主要元音相同(或相接近者),以及韻尾相同,就可以協韻,所以每一個韻目可涵蓋幾個聽起來彼此不甚協韻的音。 但是在台灣,吟唱的歷史源遠流長,韻腳的讀法,已經到了十分講究、非常精緻的地步。在聽感上,嚴格要求主要元音相同,對韻頭(介音)也做了一定的限制,以上平十三「元」韻來說,它統攝了「ㄨㄢˊ、ㄧㄢˊ、ㄨㄣˊ」三個音,但為了統一主要元音和介音,在韻讀上統統唸成十三「元」Gun5。 以押十三「元」Gun5的李商隱《登樂遊原》為例,我們來吟唱一遍:「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荀子說:「約定俗成謂之宜」,對於韻目的讀法,還有它統攝的韻讀,學者的見解並無一致,吟唱家也時常彼此有出入,我們無妨兼容並蓄,站在欣賞的角度,捨其小,就其大,馳騁於詩歌的境界中。

17 第三章 說押韻 第三節 現在,我們就以中、小學生比較耳熟能詳的詩句作例子,來幫助大家體會一下,如何正確地發音,藉以表達韻腳的韻味與情致,我們請洪澤南老師先說明押韻的狀況,並作吟唱示範。 (誦讀) 1、〈靜夜思〉,李白 【七陽韻(平)】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春曉〉,孟浩然 【十七篠韻(上)】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3、〈登鸛鵲樓〉,王之渙 【十一尤韻(平)】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尋隱者不遇〉,賈島 【六御韻(去)】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5、〈相思〉,王維 【四支韻(平)】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6、〈宿建德江〉,孟浩然 【十一真韻(平)】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8 第三章 說押韻 第四節 (誦讀) 7、〈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二十一馬韻(上)】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第三章 說押韻 第四節 (誦讀) 7、〈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二十一馬韻(上)】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8、〈七步詩〉,曹植 【十四緝韻(入)】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庭中有奇樹〉,古詩十九首 【四支韻(平)】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19 第三章 說押韻 第五節 (吟) 1、〈靜夜思〉,李白 【七陽韻(平)】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第三章 說押韻 第五節 (吟) 1、〈靜夜思〉,李白 【七陽韻(平)】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春曉〉,孟浩然 【十七篠韻(上)】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3、〈登鸛鵲樓〉,王之渙 【十一尤韻(平)】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尋隱者不遇〉,賈島 【六御韻(去)】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5、〈相思〉,王維 【四支韻(平)】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6、〈宿建德江〉,孟浩然 【十一真韻(平)】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0 第三章 說押韻 第六節 (吟) 7、〈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二十一馬韻(上)】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第三章 說押韻 第六節 (吟) 7、〈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二十一馬韻(上)】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8、〈七步詩〉,曹植 【十四緝韻(入)】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庭中有奇樹〉,古詩十九首 【四支韻(平)】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21 第四章 說文音 第一節 文音,指的是讀冊(書)音,又叫做「孔子白」,和一般的說話音,也就是「白音」,往往有明顯的區別,甚至形成兩個平行的系統。漢語系的讀書人,一向講究文音。譬如「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用「文音」來讀,和「白音」就有明顯的區別,我們請洪澤南老師示範。 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一句提及琵琶女的丈夫「前月浮梁買茶去」,光是這七個字,文白異讀就有六個,佔了八成以上,我們再請洪老師示範。 廈門大學周長楫教授曾經就三千七百五十八個常用漢字作統計,文音和白音不同者,大約有百分之四十,差不多每兩個字就有一字是「文白異讀」。 從聲韻學來看,台語的文音在相當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中古音的「活化石」。所謂中古音,一般指的是魏晉到唐宋,也就是西元四、五世紀到十一、二世紀這段時期的語音。台語在調類、調值上,都非常相似、非常接近中古唐音,所以用台語的文音來吟詩,自然平仄分明、聲調和諧、氣韻生動。

22 第四章 說文音 第二節 有關文音的來源,一般來說,是自古以來,知識份子跟著老師吟讀古詩文,口授相傳而得,所以文音有相當的保守性,維持了原有的音韻系統。如果「南人北學」,讀書音則不免受到北方語言影響,所以學者相信,閩南語的讀書音與早先官場中通用的官話有密切的關係。另一方面,文人根據《切韻》、《廣韻》這一類韻書的反切所讀出來的音,乃是文音最主要的來源。因為《切韻》代表的是中古音,也可以代表唐音,這是一個完整的語音系統,從其中,我們看到了「四聲兼備、八音分明」的內涵(反切上字藏陰陽、反切下字藏平仄),是當時標準的中原語言,對漢語,特別是詩文上的語言的統一起了很大的作用。閩南語的讀書音在切韻的影響下,形成了獨立且精緻的系統,相對的,也將其帶入「說話音」當中,而交錯雜用。 文音,是以「切韻」為代表的中古音的投影;白音,則是幾個不同時期語音的層疊,有一些閩南語的說話音,簡直就是上古或更早時期漢語語音的「活化石」,譬如乾隆進士錢大昕提出來的「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的說法,閩南語是最可靠的證據。所以,這兩個系統都是文化寶藏。 我們只要根據中古韻書的反切,對照同音類其他字的讀書音音值,便可切出讀書音來。而在傳統的書塾或吟社的教育中,經由師徒口授相傳的「文音」,有時不免也出現所謂的「白音」或從俗的「強勢音」(不一定完全照中古音),這一些都是可以理解,也不必太挑剔的現象。

23 第四章 說文音 第三節 中、小學生乃至於一般社會人士誦讀古詩、古文,最好能講究文讀音,因為即使彼此之間,使用的漢語方言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以平、上、去、入為字音的基礎,大家互相會有交集,並形成共同的記憶和文化,因為有了「共同記憶」,便能珍惜「民族情感」,彼此懂得欣賞與包容。不管是國語或其他漢語方言,都有「文白異讀」的狀況,如同是兩個系統,在說話時,兩個系統也時常有互相支援、輝映,相得益彰的機會。只要大家「多讀書」,共同建立「書香社會」,相信平仄分明,保守而典雅的「文讀音」也可以成為一種「習焉而不察」的習慣與文化。 例如國語中的「北」讀ㄅㄛˋ,綠讀ㄌㄨˋ ,宅讀ㄓㄜˋ,白讀ㄅㄛˊ,其目的乃是為了保存入聲字的一些感覺。我們認為平仄是研讀古詩文的準則,也是我們的共同記憶,我們應守住平仄,尊重中古音,在教學時折衷於文讀音,就可以減少誤差,並拉近各漢語系方言的距離,所以提倡讀書音是必要的。

24 第五章 說教學 第一節 根據平起、仄起的格律,我們先來掌握關鍵平聲節奏點2∣4∣4∣2,以及4∣22∣4的位置,來聽一遍朗讀與吟唱。請留意整首詩句中,每一個關鍵處的長短變化。 1、〈北投夜宿〉,王中滿【平起二蕭】 溫泉滾滾湧如潮,客舍清幽傍嶺腰。最是斜陽紅一抹,笙歌聒耳鬧終宵。 2、〈清平調∣其一〉,李白【仄起二冬】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25 第五章 說教學 第二節 聽完這兩首詩的吟唱以後,我們再請洪老師為我們示範其他十八首七絕平仄起交錯的詩作。
第五章 說教學 第二節 聽完這兩首詩的吟唱以後,我們再請洪老師為我們示範其他十八首七絕平仄起交錯的詩作。 3、〈峨嵋山月歌〉,李白【平起十一尤】 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4、〈烏衣巷〉,劉禹錫(仄起六麻】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5、〈重遊翠屏岩〉,張蒲園【平起九青) 二年前此地曾經,又對觀音坐小亭。羅漢無言風拂面,迎人時有數峰青。 6、〈登山〉,李涉【仄起十五刪】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 7、〈花影〉,蘇軾【平起十灰】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26 第五章 說教學 第三節 8、〈村晚〉,雷震【仄起四支】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第五章 說教學 第三節 8、〈村晚〉,雷震【仄起四支】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9、〈茅檐〉,王安石【平起十灰】 茅檐常掃淨無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遶,兩山排闥送青來。 10、〈詠阿房宮〉,丁堯臣【平起二蕭】 百里驪山一炬焦,劫灰何處認前朝。詩書焚後今猶在,到底阿房不耐燒。 〈答謝蝶仙〉,林紓【平起十三元】 不留夙孽累兒孫,不向情田種愛根。綺語早除名士習,畫樓寧負美人恩。 12、〈赤壁懷古〉,杜牧【仄起二蕭】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3、〈下江陵〉,李白【平起十五刪】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14、〈金陵圖〉,韋莊【仄起八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27 第五章 說教學 第四節 15、〈客中作〉,李白【平起七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第五章 說教學 第四節 15、〈客中作〉,李白【平起七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16、〈達賴情詩〉,倉央嘉措(達賴六世)【仄起十灰】 入定修觀法眼開,啟求三寶降靈臺。觀中諸聖何曾見,不請佳人卻自來。 17、〈達賴情詩〉,倉央嘉措(達賴六世)【平起四支】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辛苦作相思。 18、〈達賴情詩〉,倉央嘉措(達賴六世)【仄起八庚】 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負傾城。世間那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19、〈達賴情詩〉,倉央嘉措(達賴六世)【平起十一真】 深憐密愛誓終身,忽抱琵琶向別人。自理愁腸磨病骨,為卿憔悴欲成塵。 20、〈達賴情詩〉,倉央嘉措(達賴六世)【平起十四寒】 明知寶物得來難,在手何曾作寶看。直到一朝遺失後,每思奇痛徹心肝。


Download ppt "數位典藏融入九年一貫教學 數位學習網站發展計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