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与太阳有关的诗文: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与太阳有关的诗文: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与太阳有关的诗文: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 泰山日出 徐志摩

3 “浓的化不开” 文学大家沈从文说:“在现代风景散文里面,情感的奔放,想象的奇幻,词彩的华灿,惟徐志摩一篇《泰山日出》可说。”
徐志摩散文的情感特征: “浓的化不开”

4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整体感知课文。  2、 体会作者富于感情色彩的描绘和奇特的想象 。 3、 比较阅读 刘白羽、屠格涅夫等作家的作品。

5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 1、 了解作家作品;  2、 体会作者富于感情色彩的描 绘和奇特的想象 。

6 作者简介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曾赴美、英留学,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他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是“新月派”的著名诗人。他的诗在浓重的抒情中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 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徐志摩

7 《泰山日出》选自《巴黎的鳞爪》 振铎来信要我在《小说月报》的泰戈尔号上说几句话。我也曾答应了,但这一时 游济南游泰山游孔陵,太乐了,一时竟拉不拢心思来做整篇的文字,一直挨到现在期限 快到,只得勉强坐下来,把我想得到的话不整齐地写出。  这是我此时回忆泰山日出时的幻想,亦是我想望泰戈尔来华的颂词。

8       作为东方文学的泰斗,泰戈尔不仅有“天竺圣人”之誉,还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世界性诗人。在他一九二四年来华访问前夕,“泰戈尔热”已来势汹涌。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 泰戈尔

9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标段号 2、掌握生字词

10 掌握字词 饱饫(yù) 无餍(yàn ) 醒豁(huò) 厚毳(cuì) 雾霭(ǎi) 溟濛(míng)
飒飒(sà)     祈祷(qídǎo)  层累(lěi) 涛澜(lán) 四隅(yú)   浮礁(jiāo)   蜿蜒(wānyán)   驰骋(chíchěng)  海句力士(gōu)     无垠(yín) 横亘(gèn)   消翳(yì) 

11 饱饫:饱食,这里指充分地体味。饫:饱。 无餍:无法满足。餍:满足。 醒豁:清醒豁亮。豁,开阔。 溟濛: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 飒飒:形容风声。 层累:层层累积。 厚毳:厚厚的毛。毳,鸟兽的毛。 四隅:四角。隅:角落 海句力士:即海格立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以非凡的气力和功绩著称。

12 再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写“云海”,有日出前的云海奇观和日出时的云海美景,“日出前的云海奇观”使诗人生发了奇异的幻想,把自己想象成一位竖立在大地顶尖的巨人,由“日出时的云海美景”,诗人又写到了“日出的景色”,最后诗人对日出后的景象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13 写作思路: 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14 齐读日出前对云海的描写 思考:日出前对云海的描写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云海比喻为绵羊,由绵羊联想,引出羊绒、羊角、羊颈的交接。这一比喻很形象地写出了云海的奇观,突出了云海的一种静态的美。 

15 假如你站在高山之巅或者辽阔的平原,或者行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或者置身于美丽的园林,你会生发什么样的想象?

16 指生读日出时对云海的描写 思考这两次描写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7 相同点:都把层累的云层比喻成“云海”,都把云海的形态比喻成兽,都写云海的美景。     
不同点:对日出前的云海的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云海比喻成无量数长着厚毳长绒、卷耳和弯角依稀可辨、交颈接背地眠着的绵羊,一个“眠”字主要写出云海的静态的美。      对日出时的云海的描写在运用比喻修辞“眠熟了的兽形涛澜”的同时,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呼啸”、“昂头摇尾”、“报告”等词赋予了云海以人的动作,主要写出了云海的动态的美,写出了光明到来时的欢欣。 

18 齐读两次对云海的描写,体会对同样事物由于要表现不同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而描写手法的不同。 

19 日出时的景象是怎样的,是如何描写的?同学们自由读第10自然节,思考这个问题。

20 接连运用几个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用“海句力士”来比喻太阳,用“雀屏”来比喻太阳放射的光芒,“纯焰的圆颅”比喻太阳,“一探再探”、“跃”、“翻登”拟人的修辞,象孩子一样俏皮而可爱,赋予了太阳出来时的一种生命的动感、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同时还用了“起……起……用力,用力”写出了太阳升起时努力、追求。太阳终于跳上了云背,把光明洒向了人间。 

21  小结: 徐志摩以他那颗多愁善感的心灵,使得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成为触点,在人们最不经意处甚至熟悉得没有风景的地方发现诗意,获取灵感。《泰山日出》是诗化的。诗人以他才华横溢的想像和语言,描绘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表达作者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自然的描绘中包含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 

22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 比较阅读 品味探究

23 比较徐志摩、刘白羽、屠格涅夫描写旭日初升那一刻的文字,具体指出其中最生动的部分。

24 徐志摩见课本第10页。        传神地刻画了对日出的企盼、渴望,对初升之时跳动状的精微感受,似乎感受到作者在呼唤,在催促,在目不转睛地注视,在协助太阳完成这一伟大的诞生。 

25 刘白羽:见课本第4页。         1:太阳本来是有固定形状的,刘却以液态(沸腾)来形容,显得特别新颖,刘白羽式的创造。          2:刘白羽选择了一系列富于动感和力度的动词来表现日出的强大力量(矗起、闪、抛溅、上冲、迸射、冲破、飞跃等)动感力度较强的词表现日出一刹那的巨大气势和力量,极其雄壮、瑰丽、真的是气象万千。         3:“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这里夹杂了作者独特的感受,晨光与黑夜的交替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的交替,这里作者联想到的是新中国的瑰丽景象,一语双关。 

26 屠格涅夫:见课本第2页。        此处比喻句把对光线的敏锐,精致地描写了出来;另外在情绪上将作者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自然巧妙契合,光柱的跳跃,旭日初升的清丽,清晨的宁静化作了“肃穆的欢悦”。传神,精致。  

27 认真品读全文我们会发现本文并没有完全写日出的景象,它其实是表现作者对光明的渴望,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哪些描写表现了这种渴望?  

28 关键词: 巨人 睡意 唤醒 东方 光明 复活 文中光明是双关语,既指日出的光明,也指社会的光明。文章写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光明”“复活”等都是象征东方巨人的觉醒,象征五四精神。这里的欢乐,狂欢般的,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欢呼和礼赞。

29 本文作者除了对日出进行了精彩的描写,还着重写了日出前的云海。比较徐志摩、海涅、姚鼐对云海的描写,谈谈你更喜欢谁的描写,为什么?

30 海涅:比作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露出的干的土壤。  姚鼐:比作数十立的樗蒲。  徐志摩:
日出前:绵羊(温顺、恬静)  日出后:兽形涛澜(灵动、活 泼、生机无限)        

31 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除了以情动人外,文章华丽的词藻,优美的语言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见课后词语品味积累”。 
文章语言: (1)新颖的搭配(生动、传神)  (2)根据字义临时造词(新鲜、典 雅) 

32 比较刘白羽和徐志摩的写法 刘白羽:层层烘托、步步蓄势,在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后,终于推出了雄伟无比的高空奇景 。
比较刘白羽和徐志摩的写法  刘白羽:层层烘托、步步蓄势,在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后,终于推出了雄伟无比的高空奇景 。 徐志摩:善于调动读者情绪和作者同步发展,循序渐进。以戏剧性的悬念,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

33 不管写什么东西,都要记住两点: 1、要写有特点的方面,写与众不同的地方。 2、要写自己的感情,以情动人。   

34 小结全文:      《泰山日出》这篇文章通过诗话的语言,神奇的想象,将个人的内心灵思和对风景的体验幻作祝祷的巨人,热情地赞颂了他对东方文明的热爱之情。

35 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触发我们心中的情感,请用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表达出来。


Download ppt "与太阳有关的诗文: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