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教師專業社群 碳足跡社群 發表人:彭月香
2
成員 廖文斌校長、彭月香主任 李之法主任、張耿福老師 吳傳仁老師、許德惠老師 李金枝老師、程一中老師 李弘仁老師、郭惠貞老師
劉淵源老師、王德馨老師
3
社群對話方式說明 2.正負2°C 3.下課花路米-德國能 源之旅 2.興雅國小李汪聰主任 ※專家演講及討論:1.市立教大徐榮崇教授
※指導四、五年級學生碳足跡教學與記錄 ※影片欣賞及討論:1.不願面對的真相 2.正負2°C 3.下課花路米-德國能 源之旅 ※專家演講及討論:1.市立教大徐榮崇教授 2.興雅國小李汪聰主任 ※校園內能源設置之探討-尋找節能減碳 ※生態探訪及分享:1.宜蘭九寮溪生態園 2.新北市能源教育中心 3.成大綠色魔法學校 4.大葉大學 5.高雄市加昌國小
4
何謂碳足跡? 碳足跡是指人類活動所產生出來的二氧化碳! 碳足跡可以用直接產生與間接產生區分: 直接 間接 以燃燒石化燃料為大宗, 如汽車用油、家用瓦斯、 電力消耗等,是指能源性 的消耗,會直接產生二氧 化碳排放的項目。 以產品原料消耗為主,如開飲機 、葷食、免洗餐具等,是指為了 生產產品或處理廢棄產品, 因此而間接產生出二氧 化碳的過程。 你知道嗎? 臺灣人口佔全球人口的0.4%,但是碳的排放量卻佔全球的1%,臺灣人平均每年每人製造1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碳足跡不是只針對交通工具,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都是碳足跡累積,舉凡節約能源、環保、素食(少吃肉)、資源再利用、熱回收循環、選用節能產品、多走路、種樹等,都是減少碳足跡的作法!
5
追蹤碳足跡、大步向前走 3.紀錄內容有哪些?又如何計算碳足跡? 親愛的同學:
你知道每天的活動行為都會排放出二氧化碳嗎?只要您改變一點點習慣就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唷!依據國內研究顯示1株20年生的林木依樹種不同,1年約可吸收11~18公斤的二氧化碳,我們利用計算的方式,建立節能減碳的正確觀念,進而養成節能減碳的良好習慣,從日常生活中為地球盡一份心力!讓我們一起來算算看你本月份的碳足跡吧! 1.首先要了解碳足跡定義,其次要告訴同學要如何記錄 內容,接著是如何來計算碳足跡。 2.什麼是碳足跡?為什麼我們要計算碳足跡? 人類在活動的過程中,消耗能量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即產品從原料取得、製造、包裝、運送、廢棄到回收,直接或間接的溫室氣體排放,換算成當量二氧化碳,稱為產品的碳足跡,其實在每日生活中食、衣、住、行各方面都會產生碳足跡,更希望你能夠了解碳足跡的意義,確實記錄,為環境減碳盡一份心力喔!。 3.紀錄內容有哪些?又如何計算碳足跡? 我們先以在學校一天中上廁所次數、洗手的水量、在教室中上所使用日光燈盞數、營養午餐主菜等違紀錄內容,學校將提供紀錄單讓你登記,記得要先登記在記錄紙上,在星期五教務處開放第二節下課及午餐後到公用電腦登錄,資訊組會依你所登記之數量計算個人的碳足跡排放量。
6
級: 年 班 姓名 斤斤計『碳』紀錄表 『日』記紀錄表 ….紀錄與計算碳足跡 : 日期 紀錄項目 星期一 4/23 星期二 4/24
『日』記紀錄表 ….紀錄與計算碳足跡 日期 紀錄項目 星期一 4/23 星期二 4/24 星期四4/26 星期五 4/27 備註 上學的方式 今日午餐主食 上廁所次數大號〈次〉 上廁所次數小號〈次〉 教室電燈盞數〈午餐〉 使用水龍頭次數〈次〉 請填今天的溫度 〈度〉 平均每日二氧化碳排放量 1.紀錄項目包含有:今日之內上廁所次數、洗手水之用量、在上課教室 所使用電燈盞班數, 2.登錄今天吃午餐之主食。 3.使用水量請填次數即可。 4.請同學互相提醒一定要記錄,謝謝同學的用心與努力。 5.一週最少要去電腦登錄記錄,以便資訊組長可以統計。 : 級: 年 班 姓名
7
●斤斤記碳 公式: 1.上學方式 2.食 3.上廁所大號次數 4.上廁所小號次數 5.教室電燈 開的盞數(午餐時間) 6.使用水龍頭次數 步行0 機車.11 .96/2餐 0.3 日光燈.43 汽車.44 省電燈泡.6
8
斤斤記碳計算公式
9
※不要面對的真相 ※下課發路米-德國能源之旅
影片欣賞影片欣賞及討論 ※正負2度C ※不要面對的真相 ※下課發路米-德國能源之旅
10
專家演講及討論 1.市立教育大學徐榮崇教授—能源教育戶外教學設計。 2.興雅國小李汪聰主任—海洋教育 新湖國小教學點登錄表
天下雜誌節能減碳網頁
11
尋找校園能源教育設施 利用專業對談時間請夥伴找尋學校有關的能源減碳設施。 本校能源教育實施狀況 臺北市新湖國小實施能源教育成果
水足跡碳足跡教學狀況
12
生態參訪及分享討論 1.辦理本校志工團及老師—宜蘭九寮溪生態參觀體驗活動 2.彭主任於暑假期間至中南部參加生態考察分享 能源教育參訪心得
13
節能減碳參考簡報
14
付出 現在就開始為環境 生存 給大家一個 的機會 請給我一個美好的環境吧!
15
謝謝聆聽 結語—分享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