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3 经 典 晨 读 1 课 堂 互 动 5 高 考 导 航 2 学 习 目 标 3 课后强化作业 6 课 前 预 习 4 名 著 博 览 7

4 经 典 晨 读

5 山中问答①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②,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③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 ①诗题也作《山中答俗人》或《答俗人问》。②碧山:山名,在今湖北安陆市。③窅(yǎo)然:深远的样子。 【简介】 李白曾隐居在碧山读书,这首诗是此时隐居生活的反映。

6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反映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心情。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有人问诗人,你为何要隐居在碧山呢?诗人“笑而不答”。“笑”字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诗人故作神秘,造成悬念。“心自闲”是隐居心境的概括,也是对首句提问的表白,只不过诗人没有告诉问者,只是自己内心明了。三、四句写碧山之景,其实也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

7 “桃花流水”句描写碧山的风景犹如世外桃源,这里显然是化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的意境。碧山这样宁静、优美,宛如仙境,实非“人间”所能相比,“碧山”之美显然与“人间”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那么,“何意栖碧山”的深意就不难理解了。所以,这个问题不是俗人所能理解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所以诗人只能是“笑而不答心自闲”。 此诗诗意淡远,清新自然,抒写了隐居生活的闲适,而其背后正是诗人的愤世嫉俗感情的反映。

8 高 考 导 航

9 (2014年高考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阅历与读书 赵迎辉 ①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

10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正如歌德所说的:“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11 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

12 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培根认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13 ④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或走过,或听过,或看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14 ⑤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摘编自《学习时报》2013年10月28日)

15 10.下列对文章中“阅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B.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

16 【解析】 本题从限制语的角度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A

17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思路是:①养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②学会摘录原文组织答案的答题方法。针对涉及“重要概念”的主观题,通过找概念、找限制、找要求、找暗示等方法准确审题,然后判定问题涉及的段落区间,联系上下文,圈定关键词句,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其组织起来。③学会分段概括、分点列举的答题方法。“重要概念”的属性与内涵往往分散于文章各个段落,这就需要一段一段地搜寻、概括,然后分点列举,形成条理清楚的答案。

18 学 习 目 标

19 1.了解演讲辞的特点。 2.分析文章结构,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 3.了解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他对中国教育的贡献。

20 课 前 预 习

21

22 2.解释词语 肄业:在本文中是就学的意思。肄:学习。 干禄:求功名利禄。禄,古代官吏的俸给。 弭谤:消除毁谤。 造诣: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 容有底止:或许能相当深。底止,深的意思。 放荡冶游:放纵不受约束地四处游玩。

23 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面。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敷衍: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 塞责:对自己应负的责任敷衍了事。 当轴:旧指当政大臣,比喻居于政要地位。语出《宋史·苏轼传》:“积以论事,当为轴者恨。” 贻误:错误地遗留下去,使受到坏的影响。 砥砺:磨炼。

24 日偷:越来越苟且敷衍,只顾眼前。偷:苟且。
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相勖:相互勉励。 訾詈:指责,诋毁,谩骂。 商榷:商讨。 旁稽博采: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查考,采用资料。

25 3.辨析词义 (1)正规·正轨 正规:指符合正式规定的或得到公认的标准,形容词。 正轨:指正常的或正确的发展道路,名词。 例句: ①近期,一批通过非正规渠道进入中国的三星手机正出现在各大手机卖场里。 ②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26 (2)贻误·耽误 贻误:错误遗留下去,使受到坏的影响。书面用语,文学措辞,显庄重色彩。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口头用语。 例句: ①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 ②如果他没有被骗,早点查出是胃溃疡,就能有效治疗,可病情被耽误了一年。

27 4.走近作者 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从教,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

28 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学。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5年与李石曾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次年与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提倡勤工俭学。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1年,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在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入选中央监察委员会。

29 1927年,除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委委员、监察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等职外,并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1928年辞去各行政职务,专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还兼任交通大学、中法大学、国立西湖艺术院(后改为杭州艺专)等多所高等学校校长、院长以及故宫博物院理事长、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1932年,同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推为副主席。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进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30 5.了解背景 这是一篇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演讲辞。当时的北大,一些教师满身透着官僚习气,在学术上却无所成就。不少学生只为混个文凭,以便将来谋个官位,根本无心读书做学问。针对当时的这种局面,蔡元培在演讲中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项要求,并开宗明义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段”。

31 6.开阔视野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32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崭新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33 课 堂 互 动

34 本课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读课文第1、2自然段) (一)整体把握 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点明本次演讲的目的。 第2自然段是第二部分的第一层,要求学生“抱定宗旨”。

35 (二)自主思悟 1.第1自然段中,“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本句是中心句,明确自己的身份,“三事”总领下文。

36 2.文章第1自然段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开篇语言极为简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以五年前曾有贡献于同校,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37 3.“抱定宗旨”指的是什么?蔡元培先生是针对什么提出这一要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宗旨”本指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抱定宗旨”在这里有树立远大理想的意思。蔡元培先生是针对当时北大学生普遍具有的一心为做官发财才来北大学习的思想而提出这一要求的。

38 4.在蔡元培看来,北大的“腐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求学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

39 5.如何理解“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这句话指出了对待别人指摘的正确态度。这个反问句体现了蔡元培不畏惧流言蜚语、身正不怕影斜、清者自清的高贵品质。

40 6.“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这句话是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之辞。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晋升阶梯,因此,学生在校应努力钻研学问,增长见识。这一点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41 (三)深入探究 1.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有怎样的特点? ①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趣。

42 ②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43 ③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

44 2.从这篇演讲辞中可以看出,蔡元培是怎样的一个人?
首先,蔡元培是一个爱国的有志之士。他清醒地看到了当时人人追求功名利禄,道德日益沦丧的社会现实,心中慨叹、忧愤,欲尽自己之力挽救日益颓靡的社会风气。

45 其次,蔡元培是一个满怀斗志的改良之士。当时,北大一些教师满身透着官僚习气,在学术上却无所成就。而少数学生只为混个资历以便将来谋个官位,根本无心读书做学问。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时”,但他曾经表示:“觉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故允为担任。”

46 最后,蔡元培是一个对教育有着科学的、深刻的认识的教育家。在本篇演讲辞中,他指出了大学的性质,即“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告诫人们对待学业不能敷衍塞责,要勤其学;又指出要砥砺德行,还要敬爱师友。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蔡元培科学、民主的教育观念以及对教育的意义和方法的独到认识。

47 3.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都围绕着一个怎样的核心内容?为什么?
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内容,即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道德品行。首先,蔡先生批判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劝告学生要抱定正确的宗旨,要以专心求学的态度读书,不可抱有做官发财的梦,以致误己误人误国。

48 这样才能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新型知识分子。其次,蔡先生指出,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道德的沦丧,作者认为大学生有责任去扭转这种趋向。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纯洁的道德情操,成为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最后,蔡先生希望青年学生要敬爱师友,他尤其指出,道德修行不能仅止于独善其身,更要“道义相勖”,这样方能共同提高,收“切磋之效”。

49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蔡元培先生认为道德教育是国民教育之根本,而人格培养又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健全的人格,甚至比第一流的研究成果更重要。所以,演讲的主要内容始终围绕着健全人格与道德品行这个核心。

50 4.作者是怎样明确提出办学宗旨的? 作者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点在当时可以说是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他尖锐地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而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深层原因恰恰在于学校办学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种种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

51

52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砥励 观摩 责无旁代 坐收渔利 B.烦琐 寒喧 开源节流 与时俱进 C.肄业 告罄 放荡冶游 继往开来 D.谙熟 赝品 循私舞弊 潦草塞责 【答案】 C(A.励—砺,代—贷;B.喧—暄;D.循—徇。)

53

54 【答案】 B(A.肄:学习;乖:背离,违反。C.相勖:相互勉励。D.偷:苟且。)

55

56 【答案】 D(A中“师出无名”谓出兵而无正当理由。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的理由。B“冬温夏清”意为儿女侍奉父母无微不至,亦泛指冬暖夏凉。C“生死攸关”是指人的生死存亡的关键。而本句是强调排雷的危险性。D“无可非议”的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57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西方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B.有人认为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读读武侠小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人担心,将这些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武侠戏、江湖情纳入课堂教学,会在学生心中增加暴力文化的“因子”。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

58 C.在此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D.新一届领导人发出了“中国梦”的号召,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59 【答案】 D(A项“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句式杂糅,一种表达为“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一种表达为“但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B项前面有两层意思,因此“这种观点”指代什么不够明了。C项“赢得的”与“胜负”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胜负”改为“胜利”。)

60 6.对开场白的作用,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简介严几道,让人了解北京大学。 B.运用对比,意在突出所要阐述的内容。 C.运用对比的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对北京大学的关注。 D.开场简短的目的是引出话题。 【答案】 D

61 7.“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对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进身阶,因此学生在校应努力钻研学问。 B.这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大学是研究科学技术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进身阶,因此学生在校应努力钻研学问。

62 C.这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大学是研究学问进身仕途的地方,因而学生应努力学习为国效力。
D.这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大学是研究学问的地方,因而学生们应在校园里学习多种技能、丰富自己、为国效力。 【答案】 A(B.“研究科学技术”不对,C.“进身仕途”不对,D“学习多种技能,丰富自己为国效力”不对。)

63 8.对本文语言特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浅显、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 B.语言浅显、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含蓄深奥。 C.语言浅显、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和谐韵律。 D.语言浅显、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深远旷达。 【答案】 A

64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今天的青少年缺少的并不是知识,但是他们往往只记住了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验、培养那种巨大的崇高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却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这也是孔子说的“后生可畏”的道理。

65 ①而不知道培根还有一句“知识在书本之中,运用知识的智慧却在书本之外”的名言
②绝不可能像牛顿那样因此而看得更远,因此而更伟大 ③而不懂得如果没有巨人那样崇高的情感和心灵 ④更重要的是,攀登上知识巨人的高峰是一辈子的事 ⑤今天的青少年缺少的还有勤奋,但他们往往只希望模仿牛顿那样站到巨人的肩上去

66 ⑥即使站上去了,也还只是一个站在巨人肩上的侏儒而已
A.⑤⑥②③④①    B.①⑤③⑥②④ C.①⑤④③⑥② D.①⑥②⑤①④ 【答案】 B

67 10.根据下列材料,选用合适的内容用一个单句给“杨柳青年画”下定义。(不超过85字)
杨柳青年画为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68 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印墨在上面,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因此,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富于中国气派。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以其细腻的笔法,秀丽的人物造型,明艳的色彩,丰富多姿的形式内容而著名。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7年6月8日,天津杨柳青画社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答案】 杨柳青年画是承继宋、元绘画传统,吸收明代木刻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方法制作,风格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于中国气派的民间木版年画。

70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第3~5自然段) (一)整体把握 第二层(3):要求学生“砥砺德行”。 第三层(4):要求学生“敬爱师友”。 第二部分(2~4):从三个方面向北大师生提出自己的真诚建议和希望。 第三部分(5):提出急需计划改革的两件事:改良讲义,添购书籍。

71 (二)自主思悟 1.作者在第3自然段首先指出当时的社会现状,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由社会的道德沦丧,表明大学生砥砺德行的必要。同时蔡元培希望北大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

72 2.第3自然段“诸君入分科时……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一句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反问句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这一句表明了作者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盼:要遵守诺言,要有始有终,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一个反问句,使我们既能体会到先生的谆谆告诫,又能感受到先生的语重心长。

73 3.第4自然段作者讲述自己在德国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述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必要,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

74 4.第5自然段上任伊始,为何蔡元培先生只提到这两件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这两件事虽小,却是构建一个优秀大学的条件,也正是北大学子最迫切需要的。作为一个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得可谓全面、周到。

75 (三)深入探究 1.作者要提出道德问题的背景是什么? 蔡元培上任之时,正是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道德规范,而新的又未曾确立,在道德失范的状况下,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作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更是腐败成风。

76 “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风气使然,一般人鲜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蔡元培痛心地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青年学子洁身自好,又能有什么前途!因此,他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即使娱乐,也要力求正当之娱乐,这些教诲既严肃认真又体贴入微,可谓语重心长。

77 2.作者是如何揭示追求名利者的面目的? 第2自然段在说理时,对那些只求功名利禄而不致力求学的人作了生动的描画。“放荡冶游”,“惟争分数之多寡”等词句将那些平时游手好闲,不思进取,考试时为了分数而争得面红耳赤的学生的丑恶嘴脸勾画出来了。“书籍束之高阁”,“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等语句将那些没有真正钻研学问,只混文凭,并且凭着一张文凭到处钻营的人的丑陋面目给刻画出来了,让人们识尽这些人的丑陋的面目,庸俗的灵魂。

78 3.蔡元培先生对学校改革的两项计划有何共同的目的?
蔡元培先生对北大改革提出的两项计划既有针对性,又反映了他对大学性质的理解。 他首先针对那些志在做官发财的学生,避免他们“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改良讲义,只列纲要”,迫使学生自行钻研,而“添购书籍”则是为学生自行参考提供条件。

79 其次,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的性质是钻研高深学问,它不同于一般的专门学校,不带有直接的实用目的,故而不能停留在传播专门知识上,更须学生旁稽博采;另一方面,蔡元培先生主张“兼容并包”,故而不提供详细讲义,更能使学生独立钻研,学有心得。 蔡元培先生的两项改革计划都围绕“求学”二字,希望能借此让学生真正获得学问,而非敷衍塞责,只求文凭。

80 4.这是一篇满怀希望的演讲辞,细读课文,激人奋进。诵读后,你感受本文表达了作者哪些教育新思想?
本文是一篇观念前卫的演讲辞。作者透彻地述说了自己对学子的殷切希望,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先进的教育思想: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观点;提倡学生自学,“不惟恃教员讲授,尤赖一己潜修”。

81 作者在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中清醒地看到社会、教育的弊端,并针对弊端提出了救治的方案:需要远见卓识、义无反顾、始终如一地实行改革,需要一种热心肠,一种赤诚。而要在狂澜即倒的情形中力挽狂澜,要改变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状况,改革者还要有道德的感召力,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我们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作者高尚的道德境界。他告诫青年学子砥砺德行,指出:“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作者就是这样的“卓绝之士”。

82 他谆谆告诫青年学子:“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他向青年学子现身说法,指出德行上共同进步的必要性,对他们寄予厚望,同时又展示了自身品德的号召力。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蔡元培先生正是凭自身的道德感召力,使他改造教育、改造北大的实践,取得成功。

83 (四)概括主旨 蔡元培先生在演讲中以改良社会、改造教育的满腔热情,向当年的北大学子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的殷切希望。最后提出了今后工作的两个重点: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这三点要求和两个重点对改造北大学风校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同时表现了蔡先生鲜明的办学思想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和青年学生的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现了一个民主、务实的教育家的高大形象。

84 (五)鉴赏艺术 1.在内容上,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就职演讲,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融合二者而又侧重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们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激起了听众的兴趣。

85 2.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演讲,一般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86 3.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
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文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白话文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

87 (六)随堂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怡误 自趋正轨 根基深固 以诚相待 B.详悉 道德沦丧 无动于衷 旁稽博采 C.提携 细微末节 光阴虚渡 力矫颓俗 D.卓绝 大相背弛 精旨奥义 潦草塞责 【答案】 B(A怡—贻,C渡—度,D弛—驰。)

88

89

90

91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十一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旅客运输组织周密,运力充足,平稳有序,未发生旅客滞留情况,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B.10月8日,习近平从巴厘岛的APEC会场归来,为今年外交布局收官之作画上圆满的句点,进一步勾勒出新一届领导集体外交开局的清晰轮廓。

92 C.根据对全国城市住房情况的调查显示,过去一年,房价上涨幅度仍然不小,7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价同比涨幅都超过20%。
D.只有产品在优胜劣汰中竞争而出,才能形成真正的品牌效应,一些总是试图经由“借衣”来进行自救的乳企,它们并非不知道这一点。 【答案】 B(A.搭配不当,应为“满足……需要”或“保障……安全”。C.“根据……”与“……显示”句式杂糅。D.语序不当,“产品”应放在“只有”之前。)

93 4.《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主题是(  )
A.作者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提出三点请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B.作者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提出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C.作者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提出三点建议: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D.作者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提出三点看法: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答案】 B

94 5.对文章结尾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意在说明自己所做的两件事是为了建构一个优秀的大学。 B.目的在于表明自己为学生着想,要构建一个优秀的大学。 C.目的在于使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楚,意味深长。 D.目的在于总结全文、表明态度,构建一所优秀的大学。 【答案】 A

95 6.作为一篇演说,本文的特点是(  ) A.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B.富有广泛性和历史意义。 C.具有说服性和教育意义。 D.具有具体性和历史意义。 【答案】 A

96 课后强化作业 (点此链接)

97 名 著 博 览

98 孽海花 长篇小说。清末曾朴作。共三十回。前六回为金天翮所作,经曾朴修改。1905年出版的只有二十回,通行的三十回本,是作者于1928年修补的。后曾朴又续写了五回。作品以状元金雯青和名妓傅彩云的故事为线索,穿插了大量官僚、文人的琐闻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同治初年到甲午战争失败近三十年间的社会政治、外交、文化、思想状况。对清末黑暗政治的揭露较为有力。

99 开篇第一回,历列古今中外暴君,以指斥清朝帝王的昏暴和腐败,后写一字不识的库丁余敏,靠走慈禧太后的后门被授任东边道;鱼阳伯也花十八万两银子打通贵妃关节,买到上海道的官职。至于上流文人名士、王公官僚的各种恶浊卑劣的行为,被揭露得淋漓尽致。其中以主人公金雯青的形象,最有典型意义。表面上,道貌岸然,满口忠孝仁义,但其母刚死,热孝未尽,

100 却纳妓女傅彩云为妾;出洋时,携妾随往,但在船上见了外国女子,又险些被勾去了灵魂;研究西北地理多年,却以重金购置帝国主义分子绘制的中俄交界图,划错了疆界,白白断送了国家八百里土地。在讽刺时政的同时,作品同情和赞扬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但对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及其他改良主义者抱有很大的幻想。致使作品批判力量大为削弱。小说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文采斐然,唯对秘闻艳事描写过多,表现出低级庸俗的趣味。


Download ppt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