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对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的点滴思考和做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对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的点滴思考和做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对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的点滴思考和做法
独具匠心做复习,相信学生创奇迹 ——对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的点滴思考和做法

2 2016年改错题题型破解 一、2016年“试卷的题型比例和说明”有变动,具体如下: 二、改错题例题
题量 分值 选择题 12道 24分 改错题 3道 6分 综合题 20分 二、改错题例题 1.在教育思想上,提出“有教无类”,从而打破了“学在官府”推动了教育的平民化。这位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孟子。 2.“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这里的“它”指的是秋收起义。 3.法国《权利法案》的制定受到了美国革命理念的影响,宣称人人平等,上权在民,强调个人自由、私人财产及人身安全等个人权利。 ----摘自《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学科说明》

3 三、题型特点 四、改订范围 五、方法指导 改错题为单句改错,每小题只有一处错误。
一般改订时间、人名、历史事件、文献名称、地名等,均为识记内容。 五、方法指导 (1)仔细读完题后,首先确定自己有把握的内容,第一时间修改,答完题后若有时间再核对一下,确保答案正确。 (2)对于不确定的或者完全不知道错在何处,先从句中核心词汇(时间、人名、历史事件、文献名称、地名)查找,再对应书本知识点,确定内容对错后修改。

4 六、注意事项 1.改错题一般不会在措辞或修饰语上设置错误,所改内容一定为历史史实。
例:张謇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错误修改:“开通”改为“开辟” 正确修改:“张謇”改为“张骞” 2.改词而不改单个字,历史改错题不是语文题,因此不会设置错别字让学生改,切记。 例: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中国。 错误修改:“北”改为“南” 正确修改:“北宋”改为“南宋”

5 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率先提倡“民主”和“科学”,掀起戊戌变法。
3.改错不能修改整句话。 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率先提倡“民主”和“科学”,掀起戊戌变法。 错误修改:“掀起戊戌变法”改为“掀起新文化运动” 正确修改:“戊戌变法”改为“新文化运动” 4.注意每题只有一处错误,修改之处应该与整题的历史史实相符。 例:1776年7月4日,美国《人权宣言》的颁布,标志美国的诞生。 错误修改:“美国”改为“法国” 正确修改:“《人权宣言》”改为“《独立宣言》” 注:改错题关键还是考察学生知识的识记与熟悉程度

6 2016年改错题练习 (1)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了《独立宣言》,是法国反封建专制的旗帜,宣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改正:
(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华盛顿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促进了美国的人权进步。 (3)蒙古铁骑踏上中原土地的那一刻,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在1368年定国号为元,建立元朝。 (4)1776年7月14日,《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5)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标志是但丁的《哈姆雷特》。

7 (7)穆罕默德创立的基督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8)萨拉热窝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秦始皇为抵御匈奴的进攻而修建的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改正: (7)穆罕默德创立的基督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8)萨拉热窝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9)林肯政府颁布的《土地改革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10)电力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8 (11)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之下,哥伦布率领船队完成了横渡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环球航行。
改正: (1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中共七大上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第一次飞跃。 (13)英国科学家达·芬奇的进化论观点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神学统治的根基。 (14)爱迪生改进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1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16)苏联的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9 (17)1956年“一五”计划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改正: (18)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同文馆。 (20)20世纪初,在“救国梦”的道路上,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21)20世纪中后期,在“统一梦”的探索中,邓小平针对澳门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推进了中国的统一大业。

10 发言提纲 周年盘点 复习建议 单元复习 热点预测

11 一、复习建议 从试题命制过程感知复习思路 ⒈命题人员研究《考试说明》,明确命题指导思想、内容、要求和试卷结构,根据考试说明中的内容标准确定试题的主线和重点。 ⒉编制命题细目表(包括试卷结构表、题量分配表)。 ……

12 一位曾经参与命制中考试题老师的复习建议 作为一名教师,身处教育的江湖,抓教学,促发展是我们的不二归路。如何以中考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与诸位共勉: 1.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落实双基的提高。 2.重视对《课程标准》与《考试纲要》的学习研究,并以之指导教学。 3.加强对中考真题的研究,精心选题,科学训练。 4.留意生活,关注时政热点焦点。 5.关爱学生,用心做教育。 (不详说,道理你懂的)

13 中考复习建议 研读课标,把握考点 回归教材,适当记忆 纵横联系,构建网络 分类训练,培养方法 关注时政,学以致用

14    中考复习千头万绪,本人认为第一轮复习应该放在单元复习上,单元复习相对于专题复习而言是基础,基础打不好,就无综合而言,那么如何进行单元复习呢?结合刚才老师的复习课和我个人的一些具体做法来谈谈。

15 (一)构建课程网络 ●近代化的起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经济与社会生活 二、中国近代史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近代化的起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经济与社会生活

16 (一)构建课程网络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外交与科技成就 二、中国现代史
●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外交与科技成就

17 二、单元复习的几个步骤和一些做法 (一)构建课程网络 一、世界古代史 亚非文明古国 古代希腊和罗马 亚洲封建国家 欧洲封建文明

18 (一)构建课程网络 ●第一次工业革命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近代自然科学成果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世界近代史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第一次工业革命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近代自然科学成果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 三、世界现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20 ●单元网络 理清线索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文艺复兴运动 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新航路开辟 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单元网络 理清线索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文艺复兴运动 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新航路开辟 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美国独立 法国大革命 《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 拿破仑 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作用 《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 华盛顿 独立战争的影响

21 考点网络 以点带面 美国独立战争 英属北美殖民地有了发展,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矛盾尖锐。 背景
经过 1775年来克星顿之战,战争开始; 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萨拉托加战役,战争的转折点; 1783年,美国承认美国独立。 独立宣言 意义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告北美13块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22 日本:局部侵略(九一八事变1931、9、18) 中国: 第四单元网络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失败(1945、8、15无条件投降)
第四单元网络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本:局部侵略(九一八事变1931、9、18) 全面侵华(卢沟桥事变1937、7、7) 失败(1945、8、15无条件投降) 中国: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 全民族抗战( ) 抗战获胜( )

23 意义:标志十年内战的结束,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意义:第一次取得了100多年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时间:1936、12、12 人物: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周恩来 抗战的准备:西安事变 结果:和平解决 意义:标志十年内战的结束,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开始:卢沟桥事变1937、7、7 抗战的过程 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 百团大战(1940、8) 时间:1945、9、2 (9.3阅兵) 抗战的胜利 意义:第一次取得了100多年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24 二、单元复习的几个步骤和一些做法 (二)复习导入要“站得高,看得远”
一轮复习课在导入环节上要下足功夫,除了力求“新颖”外,还要志存“高远”,做到“超凡脱俗”、“高屋建瓴”。我这里举几个例子: 近代化的起步单元复习导入 二战历史复习导入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比较

25 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复习

26

27 事件 时间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 历史作用 性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图表归纳法: 第二单元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方面
第二单元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方面 事件 时间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 历史作用 性质 经济近代化 洋务运动 政治近代化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思想近代化 新文化运动 认识

28 1.“探索”之因: 【中国近代化起步】 2.“探索”之路: 3.“探索”之异: 4.“探索”之果:
中国的近代化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艰难起步的?先后经历了哪几次探索? 【中国近代化起步】 2.“探索”之路: 为了救国救民,先后有哪些政治派别进行近代化的探索,各寻求什么出路? 3.“探索”之异: 西方近代化的历程与中国近代 化相比,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 4.“探索”之果: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结局如何?

29 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2.“探索”之路: 为了救国救民,先后有哪些政治派别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各寻求什么出路?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自强以练兵为先,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奕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 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陈独秀 资产阶级维新派 --改良之路 地主阶级洋务派 --自强之路 资产阶级激进派 --文化之路 资产阶级革命派 --共和之路

30 区别: 西方近代化经历了思想解放到制度变革再到技术变革的过程;而中国近代化则刚好相反。 3.“探索”之异:
西方近代化的历程与中国近代化相比,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 大方大方的方法

31

32 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4.“探索”之果: 中国近代化 探索的结局 如何? 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大方大方的方法 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3 拓展延伸 2.比较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1.戊戌变法 (思想启蒙) 2.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 (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4.文艺复兴运动 5.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删除考点)

34 中国其它方面的近代化 教育近代化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教育,废除科举制 社会习俗近代化
(1)社会习俗:男子剪发辫,女子禁缠足;穿新式礼服;行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称谓,改称“先生”“君” (2)大众传媒的出现,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新的娱乐方式的普及

35 例如在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作战的双方、战争的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两次大战的异同,从而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度。

36 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比较 时间 开始的标志 结束的标志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其它原因 性质 发动战争目的 主要战役 参战国
新式武器 结果 战后国际关系 战后成立国际组织 影响

37 大战 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年-1918年 1939年9月—1945年9 开始的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结束的标志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 其它原因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疯狂扩军备战。 德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38 大战 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性质 非正义帝国主义掠夺战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 发动战争目的 争夺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摆脱经济危机,称霸世界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诺曼底战役等。 参战国 同盟国:德、意、奥 协约国:英、法、俄 轴心国:德、日、意 同盟国:英、苏、美、中等 新式武器 飞机、坦克等 原子弹 结果 同盟国失败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胜利,法西斯国家失败

39 大战 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国际关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格局) 战后成立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 联合国 影响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等

40 再如讲到资产阶级革命时,可以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内容进行类比。发散思维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多方面、多角度来认识事物,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应变力。

41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比较 项目 英国 法国 美国 时间 根本原因 领导阶级 导火线 开始标志 结束标志 代表人物 性质 1640——1688
1789—? 1775—1783年 封建专制阻碍资本 主义发展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 北美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 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苏格兰人民起义 三级会议的召开 波士顿倾茶事件 1640年议会的召开 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1783年英国承认 美国独立 1688年宫廷政变 克伦威尔 拿破仑 华盛顿 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42 都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 世界历史的进程。
重要 文献 政治制度 特点 意义 共同 影响 启示 《独立宣言》 《权利法案》 《人权宣言》 《法典》 《1787年宪法》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三权分立制 反复性、曲折性、长期性 规模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性质的双重性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 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 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 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 位,为发展资本主义 扫清了道路,推动了 世界历史进程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 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 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 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 展有很大影响 都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 世界历史的进程。 ①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③新制度代替旧制度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

43 二、单元复习的几个步骤和一些做法 (三)教学目标要“摆得明,落得实”
为了使学生明确“考什么”,我觉得一个单元复习课件或导学案,一定要有单元综述和考点梳理,单元综述在于告诉学生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考点梳理作用在于对基础知识点进行细化梳理,告诉学生里面考哪些知识,提纲挈领。这也是目前很多老师的常规做法。举个例子-----。

44 单元综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19世纪中后期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一步步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过程。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单元综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19世纪中后期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一步步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过程。 近代列强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中国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国在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同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面临列强的侵略,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抗击侵略,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载史册。

45 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第二次鸦片战争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及圆明园残迹图
考试说明 单元 知识内容 目标要求 识记 理解 运用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及圆明园残迹图 俄国侵占了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左宗棠收复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46 侵略和抗争 侵略 抗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边疆危机出现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860 左宗棠收复新疆 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 邓世昌黄海血战 1894 抗争

47 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表格归纳法: 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签订国家 中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国 中英 中英 中日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赔款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割地 割香港岛 割台、澎、辽 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军线,允许列强派兵进驻沿线要地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其它 特权 通商;设厂 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主权独立丧失 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社会

48 二、单元复习的几个步骤和一些做法 (四)基础知识要“理得清、打得牢”
如果说一轮复习课和新授课有什么大的区别的话,那就是一轮复习课更注重讲明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更注重理情知识脉络和构建知识网络。一轮复习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变成知识链,将知识链结成知识网,每册书和每单元开篇的第一节复习课尤其要如此。如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网络、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网络;工业革命后世界三大进步潮流知识网络;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知识网络等 有了知识网络后,只需要灵活采取各种不同的知识再现的方法进行知识串讲和演绎。

49 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线索总表.doc 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线索总表.doc

50 工业革命后世界三大进步潮流 知识网络法: 美国南北战争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工业革命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美国独立战争 殖民掠夺 与扩张 民族解放运动 拉美独立革命 印度民族大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已删除) 资产阶级加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国际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的成立 (已删除)

51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知识网络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 国 罗斯福新政 巴黎和会 经 济 大 危 机 意大利
强化法西斯专政 德 国 建立法西斯专政 华盛顿会议 日 本 注意:这里应提示学生意大利与其他法西斯国家的不同

52    知识再现和演绎法有: ①图片串讲法    ②表格归纳法 ③单元重组法

53 图片串讲法: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过程:
【事变篇】 组图一 图 图2 回答:图1和图2反映了哪一历史事变?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 事变名称 时间 地点 结果 影响

54 组图二 图 图4 图3和图4所反映的历史事变是 ,该事变的主要发动者是 和 。该事件的结果如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5 组图三 图5 图6 图5和图6反映了哪一历史事变?结合所 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事变名称 时间 地点 影响

56 图7和图8反映了抗战时期哪一著名战役?该战役有何意义?
【战役篇】组图四 1.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是 。 2.观察下面图片 【战役篇】组图四 1.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是 。 2.观察下面图片 图7 图7 图8 图7和图8反映了抗战时期哪一著名战役?该战役有何意义?

57 图9和图10反映了抗战时期的哪一次著名战役?指挥官是谁?该战役有何意义?
组图五 3.观察下面图片 图9 图10 图9和图10反映了抗战时期的哪一次著名战役?指挥官是谁?该战役有何意义?

58 【胜利篇】组图七 1.为胜利指明方向——中共七大 2.抗战的胜利 (1)召开背景;(2)时间 、地点 (3)内容: (4)意义
(3)内容: (4)意义 2.抗战的胜利 (1)抗战胜利的标志是: 年 月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抗战胜利后,与祖国分离近50年的回到祖国怀抱。 (3)意义:

59 近代史抗争历史人物展

60 近代科技思想人物

61 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表格归纳法: 洋务运动的促进作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 生 清政府放宽限制,允许民间办厂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初步发展
 主要发展阶段  阶段特征  主要成因 洋务运动的促进作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 生 清政府放宽限制,允许民间办厂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初步发展 民国初至一战前后 短暂繁荣 辛亥革命的鼓舞;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正忙于战争 一战后帝国主义变本加 厉地掠夺, 抗战胜利后内战的破坏 和官僚资本的压迫 一战后和 抗战胜利后 萎 缩

62 单元重组法 要求:需要打破教材的局限性,打破时空的分界,实现知识的整合,把局部的、零琐的知识整合成整体系统知识,形成小专题。

63 两次工业革命后的中国 中外历史结合 国际背景 武装侵略 屈辱条约 经济侵略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共同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 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工业革命后,资本 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国际背景 武装侵略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 屈辱条约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经济侵略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共同影响 不断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64 单元重组——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 第一单元 侵略与抗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 第1课 洋务运动
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第1课 洋务运动 第2课 戊戌变法 第3课 辛亥革命 第4课 新文化运动 按时间先后顺序: 中英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有交叉,可是教材是以线索或主题来编排的,学生容易造成在时间上的错觉。那么在进行单元复习时就应当打破教材的顺序,进行重组为一个单元来复习,可以让学生把这两个单元的课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然后教师阐明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同时又是中国人民的不屈不饶的抗争和探索史。

65 隐性知识:国共关系 第一次合作 第二次合作 时期 目的 (任务) 事例 作用 国民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 主义,统一全国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关系经历了合作—— 分裂—— 再合作——再分裂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一次合作 第二次合作 时期 目的 (任务) 事例 作用 (结果) 国民革命时期 ( )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 主义,统一全国 抵抗日本帝国主义, 赶走日本侵略者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台儿庄战役、 百团战役 基本推翻了北 洋军阀统治 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 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66 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或“国共和,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民族衰”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时期 事例 后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7—1937年) 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年) 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等 重庆谈判、转战陕北、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 造成国共十年对峙和内战, 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造成三年解放战争和台 湾长期与中国分离 国共关系启示 制约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 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或“国共和,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民族衰” ①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国际的影响

67 二、单元复习的几个步骤和一些做法 (五)教学设计要“时序强、史论合”
时序性可以说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特点,学生学好历史的前提就是理清时序。数轴串联法(年代尺串联法)就是一种最好方法,把重大历史事件罗列在一个时间轴上,直观简洁一目了然。 我认为一轮复习课在强调“时序性强”的同时,还要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68 中国近代史时期划分 年代尺串联法: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与瓦解的历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 1919 1949
1912 1927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晚清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南京国民政 府统治时期

69 年代尺串联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段划分 国共十年对峙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局部抗战 全面抗战 1919 五四运动 1924 国民革命 新中国成立 1946 1931 1927 1937 1945 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70 国共关系的历程 合 作 分 裂 合 作 分 裂 国民革命 十年对峙 抗日战争 三年内战 长期分裂 缓 和 1924年 1927年 1937年
合 作 分 裂 合 作 分 裂 国民革命 十年对峙 抗日战争 三年内战 长期分裂 缓 和 1924年 1927年 1937年 1945年 1946年 1949年 1979年 黄 埔 军 校 四一二政变 七 七 事 变 日 本 投 降 内 战 开 始 解 放 南 京 停止炮击金门

71 二、单元复习的几个步骤和一些做法 (六)随堂练习要“选得好,讲得精”
我认为,一轮复习课要比新授课更加注重讲练结合和讲练一致,练习题的选用一定要斟酌,最好是从全国各地近年的中考卷中精选。这种直击中考的训练,就是把每一堂复习课都当成“中考练兵场”,训练效果良好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好题”只有“精讲”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和魅力,才能挖掘出其蕴含的“金矿”。

72 三、关注时政热点,突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发挥以史为鉴的功能,是历史学科的突出特点。关注社会热点 ,紧密结合现实和当前发生的生大事件,学会以历史的思维来分析这类问题。“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主线,也是命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如2016年逢5、逢10的周年史,时政热点十三五规划等。

73 (一) 2016年中考逢5、逢10周年大事 【热点链接】 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 2.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考点整合】 古代史 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2135周年 221年,刘备建蜀,1795周年 626年,贞观之治开始,1390周年 916年,契丹建国,1100周年 1206年,蒙古国建立,810周年 1271年,元朝建立,745周年 1276年,元灭南宋,740周年 1561,戚继光开始抗倭,455周年

74 1616年,后金建立,400周年 1636年,清朝建立,380周年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355周年 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2525周年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540周年 646年,大化改新开始推行,1370周年 751年,丕平献土,1265周年

75 近代史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15周年 1911年,辛亥革命,105周年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90周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85周年 1936年,长征胜利结束,80周年 1936年,西安事变,80周年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70周年 1776年,美国颁布《独立宣言》,240周年 1781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235周年

76 现代史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60周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50周年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45周年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55周年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55周年 1916年,凡尔登战役,100周年 现代史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60周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50周年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45周年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40周年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80周年 1936年,斯大林模式形成80周年 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70周年 1991年,苏联解体25周年

77 1、“一带一路”重铸丝路新辉煌——中外历史上的
(二)对今年中考热点的预测 1、“一带一路”重铸丝路新辉煌——中外历史上的 文明交流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 侵略与反抗 3、党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4、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工业化 与城市化进程

78 党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热点聚焦】
2016年是中共一大召开9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可以从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及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阶段梳理主干知识,从而形成对中国共产党95年光辉历程的整体性认识。我们对党的历史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知识梳理】

79 线索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 名称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一大 1921 上海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遵义会议 1935 遵义 结束了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首的新的党中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大 1945 延安 次大会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定了党的正确路线,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八大 1956 北京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等。 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80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北京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十二大 198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十三大 1987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战略 正确分析了中国国情后,指出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四大 1992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十五大 1997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为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吹响了号角 认识与启示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启示:要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81 线索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之路 时期 时间 历史事件 党的 创建 1919—1927年 土 地 革 命 时 期 1927—1936年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使北伐战争取得节节胜利 1927—1936年 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5.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82 1937—1945年 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5.中共七大的召开,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83 1946—1949年 解 放 战 争 时 期 1.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年3月,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转战陕北) 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年9月一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作战;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垮台。

84 线索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之路 事件 重要时间或人物 意义 在党的历史上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中国历史揭开新的篇章。 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土地改革 1950年—1952年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土地改革引起了农村阶级结构的变化,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三大改造 1953年—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开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85 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广大人民的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
“一五”计划 1953年—1957年 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广大人民的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1958年;1966年——1976年 “大跃进”运动严重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后果。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系列做法,严重脱离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文化大革命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重大失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底,邓小平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 实行家庭联产 1978年,安徽省委书记万里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农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是党在农村实行改革的开始 设立经济特区 1980年 邓小平 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它们在推进外贸、利用外资和技术、推进改革、带动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了示范作用 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86 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导致大革命失败 中共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发动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线索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出现的重大挫折(错误)及其纠正 时期 重大失败(错误) 纠正 国民革命时期 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导致大革命失败 中共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发动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927年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土地革命时期 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共开始走向成熟。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左”倾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中共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进行恢复国民经济 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到巨大破坏,给党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87 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2016年)——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热点聚焦】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提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世界工业化进程发端于英国,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的机器化大生产掀开了世界工业化进程的新篇章。中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但水平低,发展慢。党的十八大把“基本实现工业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 【知识梳理】

88 线索一: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阶段 重要人物 措施 影响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已经使用牛耕,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迅速推广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秦朝 秦国商鞅、秦始皇 奖励耕织,生产布匹多的人免徭役;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车同轨” 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同意识,为秦统一六国和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打下基础。 西汉 汉武帝 汉武帝统一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 促进了经济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 三国两晋南北朝 开发江南,推广农耕技术 北江南的开发 隋朝 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 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89 唐朝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以农为本,鼓励农桑,减轻赋税,重视农业发展 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百姓安居乐业。形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北宋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开发江南 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近代化时期 李鸿章、左宗棠等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出现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 方举赞、张謇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开始于19世纪的洋务运动,一战期间出现发展的“短暂的春天”,一战以后逐渐凋谢萎缩,1956年三大改造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消失。 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90 新 中 国 建 立 毛泽东等 初 期 邓小平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袁隆平 制“一五”计划(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推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严重违反经济发展规律,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后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邓小平等 实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 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 袁隆平 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被誉为“东方魔稻”

91 中 国 近 代 工 业 化 线索二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阶段 过程 主要内容或成就 作用或影响 起步阶段
线索二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阶段 过程 主要内容或成就 作用或影响 起步阶段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初步发展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张謇等人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 这一时期民间工业的数量有了明显增多。 短暂繁荣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掠夺;辛亥革命的鼓舞;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一战后萎缩 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制;抗战胜利后,受官僚资本的压制及国民党发动内战。 中国民族工业不断萎缩。

92 一五计划时期 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新中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超额完成。 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华北和西北也建成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建成了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一批重点工矿企业。与此同时,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工业蓬勃发展。 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93 线索三 欧美主要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国家 推动因素 作用或影响 英国
线索三 欧美主要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国家 推动因素 作用或影响 英国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最早开始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采用科技发明的成果使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英国完成了工业化,19世纪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美国 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等 美国后来超过英国,成为当今世界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日本 明治维新;19世纪80年代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甲午中日战争;二战后的民主改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等 使日本进入近代社会,成为亚洲强国 苏联 1928年至1937年通过两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 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937年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大大增强,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4 线索四 世界城市化进程 事件 表现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
线索四 世界城市化进程 事件 表现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 10世纪开始,西欧出现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到十一、十二世纪出现了如威尼斯、曼彻斯特、佛罗伦萨等城市 三次科技革命 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促进欧美城市化发展 洋务运动与实业救国 受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潮及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的影响,中国大量农村人口开始进入城市 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设立 中国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促进中国的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

95 以上就是我对今年中考的一些做法,不知大家有无收获。做得还很不到位,肯请大家批评和指正。
学无止境,教法无边。让我们以后多多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合家幸福!


Download ppt "——对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的点滴思考和做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