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節 都市計畫的意義與規劃過程 第二節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節 都市計畫的意義與規劃過程 第二節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節 都市計畫的意義與規劃過程 第二節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
第5章 都市計畫 第一節 都市計畫的意義與規劃過程 第二節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

2 第一節 都市計畫的意義與規劃過程 都市計畫的目的:促進都市均衡發展,改善都市的生活環境,對都市中的經濟、交通、衛生、保安、國防、文教、康樂等重要設施,做有計畫之發展,以達成合理的土地利用。 一、都市計畫的實施範圍 二、都市計畫的規劃過程

3 都市計畫的實施範圍 實施範圍:人口及二、三級產業集中的都市地區。
臺灣都市計畫法中規定,市及鎮須訂定都市計畫,其範圍不一定包含整個行政區。反之,某些鄉級行政區若有部分區域呈現都市化現象,也須進行都市計畫。

4 宜蘭市與羅東市附近的都市計畫範圍(2001)

5 臺灣實施都市計畫的地區(2005)

6 都市計畫的規劃過程 (一)工作計畫的擬定 (二)資料的蒐集與調查 (三)資料的分析及預測 (四)研擬發展計畫 (五)計畫的執行與檢討

7 工作計畫的擬定 訂定計畫:首先要界定規劃區的範圍,並確定工作內容,了解工作期限、經費與人力的限制。

8 資料蒐集的項目 1.自然環境:包括位置、地形、地質、土壤、氣候、水文、動植物、天然資源等。
2.實質建設:土地利用及分布、交通運輸、公共設施、重大建設等。 3.人口社會:人口數量、人口組成及遷移動態、家庭結構、職業所得等。 4.經濟與財政:產業結構、產業成長、地價、稅收等。 5.政策法規:區域計畫、鄰近都市計畫、過去計畫等。

9 資料的分析與預測 目的: 1.深入了解都市系統內部個別部門及與其他部門的交互關係,以利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2.解決目前都市問題,並且兼顧未來長遠發展。在臺灣都市計畫法中規定,需預測未來25年的狀況進行規劃。

10 都市人口預測的誤差 近年來臺灣地區人口成長減緩,加上郊區化的發展趨勢,使得都市成長不如預期,極有可能造成公共設施過剩。

11 研擬發展計畫 規劃人員可根據發展目標,擬定都市計畫。不僅是被動的配合人口及產業的變化,還須依據當地對未來發展的願景,擬定策略,以引導人口、產業發展。 都市計畫的擬定,還須和相關計畫配合。 具體記載於都市計畫書及都市計畫圖內。

12 發展預測與政策的互動

13 都市計畫書 第一部分記載當地的基本資料分析,為都市規劃的基礎,包括: 1.當地自然、社會及經濟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2.行政區域及計畫地區範圍。 3.人口的成長、分布與組成,計畫年期內人口 與經濟發展的推估。 第二部分為都市未來發展的藍圖,包括: 1.土地使用配置 2.交通運輸規劃 3.公共設施計畫

14 公共設施用地標準表 (公園及學校部分)

15 都市計畫圖 都市計畫圖具體呈現都市計畫區內分區結構與公共設施的空間配置,圖中清楚標示了土地使用分區、交通運輸系統及主要公共設施用地。

16 新營市都市計畫示意圖

17 都市計畫樁

18 都市計畫的修正-以臺南縣新營部分變更為例

19 第二節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是達成都市計畫目標的重要工具。都市計畫將範圍內土地區劃成住宅、商業、工業、行政、文教、風景等使用分區,規定各區內的允許的方式及使用的密度,使用者必須依據規定的分區進行各種產業活動。 一、分區使用 二、密度管理—建蔽率與容積率 三、開放空間

20 都市的使用分區類型 1. 住宅區 2. 商業區 3. 工業區 4. 行政區 5. 文教區 6. 風景區
1. 住宅區 商業區 工業區 4. 行政區 文教區 風景區 7. 保存區 保護區 農業區 臺灣都市與西方都市不同的是,臺灣的分區允許住、商混合使用。 土地使用的分區類別,常隨著不同地區、不同時間有所調整與改變。

21 臺灣地區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

22 密度管理—建蔽率與容積率 為避免都市過度發展,造成擁擠及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都市計畫區訂定各使用分區的建蔽率與容積率,以規範土地開發密度。 範例:新營市 (一)建蔽率 (二)容積率

23 新營市容積率及建蔽率規定(部分)

24 建蔽率 建蔽率定義:一塊土地內,建築物面積占土地總面積之比例。 建蔽率設立目的:鼓勵建地留有空地,以提升環境品質。

25 容積率 容積率定義:地面上各層樓地板面積之和與建築基地面積的比率(不包括地下層及屋頂突出物)。
容積率設立目的:容積率可以管制建築物的規模,以達到控制人口、產業密度的目的。

26 相同容積率的各種使用方式

27 開放空間 開放空間:都市內沒有任何建物的土地,包括:公園、綠地、休閒農地、河流、湖泊、廣場、人行步道等。
開放空間的「開放」對民眾具有兩種意義: (一)視線不受阻隔,可舒緩視覺上的壓迫 (二)行動上可自由進入,從事各種活動 開放空間常被視為都市遊憩系統的一環。

28 臺北信義計畫區的各種開放空間

29 開放空間標示牌


Download ppt "第一節 都市計畫的意義與規劃過程 第二節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