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研究設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研究設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研究設計

2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是建立一個「如何」收集資料、要收集「什麼」資料、「如何分析」之計畫,以協助研究者分配有限的資源
目的是在有計畫的說明研究者操縱各種變異來源的「基本模式」為何?以便將來可以細心操縱或改變自變數,並觀察實驗變數對依變數所發生的影響,期使實驗能在有效、客觀、正確及經濟的原則下,解答研究者所要探討的問題。

3 如何設計 研究設計是指研究調查的計畫及結構,以構思如何解答研究問題。 例如:「美國入學申請是否有性別/種族歧視」
bad:分層隨機抽樣調查美國各大學註冊組行政人員,個別訪談該校招生制度及辦法。 Good:捏造200份非常相似的男女(不同種族)入學資料,再男女配對方式寄給各大學教務處,最後將回收的「入學許可」資料加以統計。

4 研究設計的好壞準則 1.效度(內部效度、外部效度) 2.客觀性:非研究者主觀介入。 3.準確性:能得到具體的結果,下清楚的結論
4.經濟性:因研究者資源有限,所花費成本(時間、人力、金錢)要在合理、可接受範圍內。

5 7.1 研究設計的類型 1. 「探索性」研究設計 2. 「描述性」研究設計 3. 「相關性」研究設計 4. 「發展性」研究設計

6 7.1.1 探索性研究設計 在提供描述或評估某一複雜現象或問題,以熟悉該現象,並獲得新觀點,或作為日後假設檢定的基礎。
探索性研究特別適用於某研究問題,缺乏前人的研究經驗,或初次從事這一類問題研究,不清楚它有包括那些變數、且又缺乏理論基礎。 此種研究設計較為鬆散無結構,沒有嚴謹的文獻探討,最常採用個案研究法,其次為實地調查法(開放性問卷)。

7 7.1.1 探索性研究設計常見技術 1) 次級資料分析:可能是研究者了解情況、發現假設,最快速且最經濟之方法,它可當作探索性研究的基礎。
2)專家(經驗)訪談:就是訪問那些對研究主題有深入了解的人之意見,以取得所需的有用資訊。例如,Delphi法 3)焦點團體:又稱深度集體訪問、集體座談或集體訪問,它是探索性研究最常採用之研究策略。

8 7 .1.2 描述性研究設計 描述自然的、人造的社會現象,包括人類行為之自然現象、政治明星及行政主管等人造現象
想了解某些團體或人群的特徵、或敘述某種現象跟另一現象的連結關係,專門探討變數間關係是否顯著,並非分析變數間的因果關係。 旨在確認變數間的關係及問題描述,故要檢定研究假設,並回答研究問題。 研究者關心的是找出who、when、 where、what、how much等問題。 最常用的方法為調查法。

9 7.1.3 相關性研究設計 相關性研究旨在發現構念間之相關。 例如: IQ與學業的相關 工作滿意與工作績效的相關,
父親關心期望與子女成績的相關 多角化經營與績效的相關 網路涉入度與網路購物意願的相關…。 *

10 7.1.4 發展性研究設計 旨在探討人類各種特質或教育、社會現象,因時間的經過而產生的改變情形。例如,青少年心理發展之研究,是以「時間」軸為自變數,以了解人、事、物隨時間發展而改變,故屬於縱斷面研究。 範例:若要研究6歲到12歲的兒童,對數字概念發展的情形,研究者必須選取一組六歲的兒童,給予數字概念的測量,並等到這一些兒童成長至7歲時,再給予數字概念的測量。如此反覆地測量,直到這些兒童12歲為止。

11 縱斷面研究「優點」 1.具有連續性、穩定性。 2.能真實反映出發展過程中的個別差異現象 3.能深入瞭解個人各種特質的發展情況。
4.容易控制影響研究變項有關的因素。 5.能夠顯示發展的陡增和高原現象

12 橫斷面研究「優點」 橫斷面研究:蒐集同一時點的樣本特徵。如研究6歲到12歲的兒童,對數字概念發展的情形,研究者必須再同一時點選取六歲到12歲的兒童,給予數字概念的測量。 優點: 1.經濟方便。 2.研究樣本較多,較具代表性 3.沒有練習因素的影響 4.研究者的計畫允許中途改變

13 7.1.5 因果性研究設計 旨在發現構念之間的因果關係,即一個變數對另一個變數的影響或為什麼有某種結果會出現
因果的概念是以假設檢定為基礎,以歸納來推論結論,此種結論是條件的,無法明確論証。 主要的研究策略為實驗法及調查法。 常見因果關係(X → Y) 充分非必要 必要非充分 充分且必要

14 7.2 因果比較研究法 又稱“事後回溯研究法” 它是事實發生過後,探討與此一事實有關的先前因素的一種研究
此種研究有時也藉著比較過去存在的條件,而探求已經發生過的事實之原因,故屬於「非實驗設計」研究領域。 例如:二十世紀初東歐移民的歷史分析

15 7.2.2 因果比較法的研究目的 1. 由「結果」往前推「原因」
因果比較法的研究目的 1. 由「結果」往前推「原因」 例如:企業永續經營之原因、具高學業成就學生之原因、組織流程再造之原因、兒童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 2. 由「原因」推出其「結果」 例如:高經濟成長對物價波動的影響、降低存款稅率對資金流向的影響、建築容積率法規對房地產景氣的影響 、資訊科技引進對組織的衝擊

16 因果比較法之實施步驟 (p173) 1. 說明研究問題 2. 選擇具備所要研究特質之群組 3. 選擇對照群組
4. 資料收集:幾乎所有之測量工具皆可使用如:標準化測驗、問卷、訪談、自然觀察 5. 資料分析 6. 結果解釋

17 7.3 証明XY因果關係的條件 (p175) 1. 變數X與變數Y具有共變性 2. 變數X要發生在變數Y之前
3. 要能排除其它可能的原因變數(外生變數):即研究者要驗証所觀察到的共變性是「非虛假」

18 証明XY因果關係的機制 1.比較:比較方式可以是「前期、後期」(重 複量數)、「數量多寡」、「有、無」…等群組的比較
1.比較:比較方式可以是「前期、後期」(重 複量數)、「數量多寡」、「有、無」…等群組的比較 2.操弄:是為証明兩個變數之間有時序性 3.控制:控制旨在能有效排除其它第三變數對「XY」關係的干擾影響。

19 7.4 研究設計的「效度」 1. 內部效度 是指我們從實驗/研究結果所得到的關係是否代表真正的關係。 2. 外部效度
指所獲得的因果關係是否能推論到一般化的結論

20 7.4.1內部效度的威脅 1.歷史:在實驗的進行中,可能會有其他事件發生而混淆了想要研究的受試者
2.成熟:受測者本身隨著時間的經過而發生身心變化(並非因為某些特別事件),也可能會影響實驗的結果 3.測驗:在前測、及後測的研究中,由於受訪者做過前測有了經驗之故,故後測的成績較前測好(學習效應)

21 7.4.1內部效度的威脅 4.衡量工具:不同的觀察時點,可能因為實驗「評量工具或儀器」變形或評量人員身心發生改變,而造成不同的結果
5.自我選樣:由於研究未採用隨機抽樣和隨機分派之故,造成選擇的人本身就有能力方面的差異或特質不相等 6.統計資料的迴歸現象:當挑選某些極端的受試者參加研究調查(實驗)的前測,到了後測時就會發生所得資料有迴歸現象 7.實驗者退出/流失

22 7.4.1內部效度的威脅 以上七項內部效度威脅,在同一研究中,可能會有互動之效果,使得實驗處理效果混淆,誤導研究者以為是他們的實驗處理發生的效果。例如,成熟與衡量工具、歷史與成熟、選擇與歷史、選擇與成熟…等等。 上述七項內部效度的威脅,一般係可以透過「隨機分派受測者」方式來解決 無法用隨機分派來避免的威脅:(p175)

23 7.4.2 影響外部效度的因素 1.對實驗變數的反應:由於前測使敏感的主題造成反應,以致於他們有各種不同方式回應實驗刺激
2.受測者的挑選和實驗變數的互動作用:受測者的挑選過程可能會影響外部效度,所選擇的個體其母體可能不是想要一般化結果的母體。 3.其他互動因素:實驗環境本身可能對受測者造成偏差效果,利用特別設計的實驗環境所得的結果將無法推論到整個母體

24 7.4.3 提昇內部效度及外部效度 1.配對法:可降低外在因素的威脅,是使外在因素在實驗組及控制組均做相同設計的研究法 2.隨機分派
3.控制組:研究設計實驗組外,增加一個控制組,則可抑制「實驗的刺激」,進而降低內部效度的威脅 4.重複實驗:實驗組及控制組在實驗後對調再進行另一回合實驗

25 7.5.3 實驗設計的類型 傳統的實驗設計是將受測者隨機分派至實驗組及控制組,實驗組接受實驗處理(操控自變數之作用),控制組則否,兩組進行前測(O1)及後測(O2) ,以觀察依變數的變化。 學習實驗設計主要理由:1.有助於瞭解所有研究設計的推理方法2.實驗法易於觀察因果關係 實驗設計分類:1.預實驗設計2.真實驗設計3.準實驗設計

26 預實驗設計 指研究者可以操控一個自變數的實驗。 1.單組後測設計 實驗組: X --- O 2.單組前後測設計
實驗組: O1-- X -- O2,處理效果(O2 – O1) 3.靜態組比較設計 實驗組: X --- O1;控制組: O2 處理效果(O2 – O1)

27 真實驗設計 將受測者完全隨機分派至實驗組及控制組,接受應有的實驗處理。 1.等組(實驗組控制組)前後測 2.等組後測
R(實驗組) O1 --- X --- O2 R(控制組) O O4 2.等組後測 R(實驗組) X --- O2 MR (控制組) O4

28 真實驗設計 3.所羅門四組設計 R(實驗組1) O1 --- X --- O2 R(控制組1) O3 --------- O4
R(實驗組2) X --- O5 R(控制組2) O6 可實際算出: 前測效果= O6 – O4 成熟效果= O2 – O4 內部效應威脅= (O2–O4) - (O5–O6) 前測對實驗影響= (O2–O5) - (O4–O6)

29 真實驗設計的延伸 1.完全隨機設計 2.隨機化區組設計 R(實驗組1) O1 --- X1 --- O2
可以用同一批受試者,重複接受k種實驗處理,即重複量數 配對法 區組內之分析單位不是個別,而是 一個團體或某一子集合

30 真實驗設計的延伸 3.拉丁方格設計 旨在使可能誤差的外生變數因為平衡對抗設計,抵銷外在因素的效果。

31 真實驗設計的延伸 4.因子(factor)設計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同時操縱兩個以上的變數,以發現每個自變數對依變數的影響,以及各個變數之間交互作用的影響者,稱為多因子實驗設計。 「因子」是指自變數另一種註解(例如,單因子、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中所指的因子),它的水準(levels)第級亦可代表對不同次群體的不同層級之實驗處理。 多因子實驗設計是指研究者在同一個實驗處理裡,可以同時觀察二個以上自變數對一個依變數之影響、以及自變數與自變數之交互作用效果對依變數的影響。

32 真實驗設計的延伸 5.共變數分析: 所謂共變數(外生變數)是指足以干擾實驗結果的自變數。將外生變數亦納入研究分析中,以百貨公司折扣期間多長為例,假設滿意度及生活型態都是影響促銷活動的外生變數,可將此視為共變數,折扣期長短為自變數,公司獲利為依變數,進行分析。

33 準實驗設計 有些變數能加以控制卻無法隨機分派的實驗設計 1.不相等控制組設計 2.不同樣本的前後測設計 3.時間序列設計
(實驗組) O1 --- X --- O2 (控制組) O O4 2.不同樣本的前後測設計 R(實驗組) O1 -- (X) ;R(控制組) X---- O2 3.時間序列設計 在實驗處理的前後,能夠對一組或多組的群體重複測量,然後依據實驗前後一系列數據 的變動趨勢,來衡量實驗處理的效果。

34 7.6 非實驗設計 非實驗設計是在實驗研究無法進行時,對獨立變數(如屬性變數)「不直接操控」,只收集資料加以統計分析。
非實驗設計旨在發現關係,無法推論因果 非實驗設計採用原因: 1)變數本身天生就是「屬性變數」:例如,性別就無法由實驗者來操弄。 2)實驗時間很長:尤其像經濟問題(如人民公設)更不適合實驗,除了因果時間相距太長外,萬一經濟實驗失敗,則全國人民要付出代價太高

35 7.6 非實驗設計 無法證明因果關係者如(p200): 3)不道德的實驗:例如叫人去做舞女、或住破碎家庭 4)難以形成控制組
5)時間先後不易確定者 6)像「性質-傾向」關係,它就不像「刺激-反應」關係是可由實驗設計來進行。 無法證明因果關係者如(p200):

36 The End


Download ppt "研究設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