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佛教文化 佛法 佛史 禅宗 菩提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佛教文化 佛法 佛史 禅宗 菩提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佛教文化 佛法 佛史 禅宗 菩提树

2 一、佛学基本观点 四圣谛说 三法印说

3 1,四圣谛说 苦谛 集谛 灭谛 道谛

4 苦谛 佛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基本价值判断。它认为,一切众生的存在意义就是一个“苦”字,生命所包含的是无尽的烦恼、不安、困惑、痛苦。

5 集谛 “集”的本意是“招聚”或“集合”,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生苦痛 的根本原因。

6 灭谛的“灭”,是指人生苦难的灭寂、解脱。灭谛是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达到的最高目的。

7 道谛 道谛的“道”,指道路、途径、方法。道谛是指灭除痛苦、证得涅槃的途径和方法

8

9 2,三法印说 诸形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10 诸行无常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世间一切现象,包括各种物质现象、心理活动和形式概念,无一不是迁流转变,故它们都称为“行”。
1,诸行无常

11 法,指世间存在的事物。我,是主宰、自性、实质和实体。世上没有单一独立的、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合和、相对和暂时的。
诸法无我

12 涅槃寂静 涅槃,指断灭生死轮回后获得的精神境界,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寂静,是指涅槃的状态。所谓涅槃寂静,就是要远离烦恼,断绝患累,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境界。

13 二、佛教文化的历史源流 印度佛教 中国佛教

14 1,印度佛教的发展历程 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 大乘佛教 密教

15 原始佛教是指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中叶,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传教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理论重心是四圣谛说。
  原始佛教是指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中叶,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传教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理论重心是四圣谛说。

16 说“佛” 佛(Buddha)的本义是悟、觉、知,本为古代印度的普遍观念,后来成为释迦牟尼(Sakya-muni)的尊称,佛教即以他的尊号命名,亦即修行成佛的宗教。

17 佛之三宝 佛为教主, 法为教义, 僧为教徒。 三宝歌

18

19 部派佛教时期是指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至公元1世纪时期的佛教。
  部派佛教时期是指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至公元1世纪时期的佛教。

20   当时佛教系凭口头传说,难免记忆有误,以讹传讹,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于原来的戒律和教义在理解上的歧义,并逐渐分化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系。

21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是指公元1世纪左右,至公元7世纪时期的佛教。大乘佛教思潮形成于1世纪左右,至此印度佛教开始出现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历史性分裂。

22   “乘”,一般解释为“车辆”、“乘载”、“运度”之意,梵文原意有“道路”或“事业”的意思。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到彼岸世界为标榜,贬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只着眼于追求个人的解脱,是小乘佛教。

23   “大乘”意思就是“伟大的车辆”或“在大道行进的事业”,能运送众生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而“小乘”就是指只能运载一人的车辆或仅能容许一人通过的羊肠小道。

24 密教    公元7世纪至12世纪是密教时期。由于大乘佛教倾向于理论论证,难以为一般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佛教为了争取更大影响,便采用了印度教的方法,使佛教和印度教以及当时流行的迷信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为密教。

25 2,中国佛教哲学发展历程      传译       鼎盛          衰落

26 传译期:汉魏晋南北朝   佛经翻译的主要内容可分两类:一是以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一是以支谶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前者偏重于宗教修持,强调默坐专念;后者偏重于教义的研究和宣传,论证现实世界是虚幻的。

27 鼎盛期:隋唐   隋唐时期的佛教是一种宗派佛教,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学派逐渐形成若干新的佛教宗派,著名的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和禅宗等。

28 衰落期:宋元明清     这一时期佛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心性问题成为佛学理论的核心,各宗派逐渐走向融通,佛教思想与儒、道思想走向调和。

29 三、禅宗   —中国佛教的代表

30    “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意译为“静虑”,它是印度各教派普遍采用的修习方式,但印度佛教只有禅而没有禅宗。

31 禅宗   特指奉菩提达摩为始祖的中国佛教宗派,因其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禅宗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显著标志,是典型的中国佛教,故又称“中国禅”。

32 禅史 (1)西天28祖:从摩诃迦叶到菩提达摩 (2)东土6祖: 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

33

34

35 《六祖坛经》 佛性 顿悟 无念

36 佛性说 慧能《坛经》:“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盖覆。”

37

38   禅宗认为,人人都是可以成佛的,成佛并非另有佛身,自性就是佛。

39   “摩诃般若波罗蜜“可译为“将大智慧渡到彼岸”,这个“彼岸“就是“此岸”,就是吾心,“万法尽是自性”。一切法皆从心生,肯定个体心灵感受的惟一实在性。

40 顿悟说 所谓顿悟,是指无须烦琐仪式和长期修习,一旦把握佛教真谛,即可突然觉悟。禅宗明确反对坐禅念佛,也不要求累世修行,而是强调“直指本心”、“顿悟成佛”。

41 在不可思议处思议,在过于玄奥处领悟,在幽微暧昧处开朗--这就是灵感,这就是顿悟。
   禅的本义是沉思,禅的状态是沉思的状态,是潜意识十分活跃的时候,是最能产生联想、想象和灵感的时刻。   在不可思议处思议,在过于玄奥处领悟,在幽微暧昧处开朗--这就是灵感,这就是顿悟。

42 无念说    “无念”是禅宗的最高宗旨和最高境界,指认识不要存留世俗世界的任何想法、任何分别,而只有符合佛教真如的念头。

43    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 ,进入无差别境界(北宗禅追求清静境界),主张消解空间方位和时间概念,天地不能置于虚空之外,虚空不能置于吾心之外,以心观物,物无大小,亦无南北。

44 境界说 “真如本性”这种境界是佛学的也是艺术的。“境界”源于佛典的“六根”与“六境”,所指称的是物我两忘、心物一体的世界,它既圆融于意境之中又超然于意境之外,

45 禅宗与士大夫精神生存方式 王维式(诗性):禅趣入诗,形成闲雅澄淡之诗风(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白乐天式(世俗化):宗教情感化为士大夫安逸自如的生活 柳宗元式(理性):以佛徒的乐山水、嗜闲安、不爱官、不争名纠正趋荣慕利之世风。


Download ppt "第四章 佛教文化 佛法 佛史 禅宗 菩提树."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