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基础会计课件 工学结合特点突出 制作: 林双全 教材: 《基础会计》 申报:《基础会计》精品课课题组 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基础会计课件 工学结合特点突出 制作: 林双全 教材: 《基础会计》 申报:《基础会计》精品课课题组 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础会计课件 工学结合特点突出 制作: 林双全 教材: 《基础会计》 申报:《基础会计》精品课课题组 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学院
时间:2008年5月

2 教学内容与岗位设置 模 块 名 称 训练重点 学 时 制单岗位(以百威电器有限公司为例) 会计凭证 24 出纳岗位(以百威电器有限公司为例)
模 块 名 称 训练重点 学 时 制单岗位(以百威电器有限公司为例) 会计凭证 24 出纳岗位(以百威电器有限公司为例) 序时账簿 6 记账岗位(以百威电器有限公司为例) 会计账簿 11 主管岗位(以百威电器有限公司为例) 会计报表 5 综合模拟(以博韦贸易有限公司为例) 会计资料 期末总结及复习 - 2 合 计 72

3 第一章 会计理论 第一部分 本章内容框架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

4 第一部分 本章内容框架 第二节 会计要素 第三节 会计准则 第一节 会计内涵与外延 一、会计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内涵 三、会计外延
第一部分 本章内容框架 一、会计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内涵 三、会计外延 第一节 会计内涵与外延 一、内涵与外延 二、内在逻辑关系 三、量变 四、运动 第二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准则内容 二、会计基本假设 三、会计信息质量 四、会计确认 第三节 会计准则 五、会计计量 六、会计记录 七、财务会计报告

5 本章教学指导 年 月 日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重点问题 难点问题 计划课时 完成情况 主讲教师: 指导学生奠定后续章节学习的理论基础。
本章教学指导 年 月 日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奠定后续章节学习的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 使学生掌握会计内涵与外延,清楚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环境,把握会计要素的组成内容、量变关系和运动过程,了解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的指导意义。 重点问题 会计的内涵与外延、会计要素、会计假设 难点问题 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的关系 计划课时 完成情况 主讲教师:

6 学习指导 序号 知识点 认知度 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了解 2 会计内涵与外延 掌握 3 会计要素 4 会计准则的内容 5 会计假设

7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会计要素 第三节 会计准则

8 第一节 会计内涵与外延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的内涵 三、会计的外延

9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2.我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3.西方会计的起源和演变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10 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会计阶段 产生发展的时期 经济环境 会计的特点 萌芽阶段 古代会计 近代会计 现代会计 原始社会 生产力低下
简单的符号记录 生产的附带部分 实物计量 古代会计 旧石器中晚期 封建社会末期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单式簿记法 初创形态的复式记账法 从生产中分离出来 近代会计 15世纪末期 20世纪20、30年代 商品经济兴起 资本主义发展 复式记账法 成本会计 目标管理 货币计量 现代会计 20世纪40年开始 目前 全球经济一体化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会计电算化 国际会计

11 MBO 目标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将经理和他旨在达到该单位近期总目的的最高综合目标和计划结合在一起的系统表述。经理工作成绩的衡量与所商定的目标和计划直接相关。

12 我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阶段 萌芽阶段 古代会计 近代会计 现代会计 时期 BC1000年 原始社会末期 秦汉初期 秦汉末期
20世纪20、30年 20世纪20、30年代 方法 收付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变革 BC3000年前西周 “日成”“月要”“岁会” 出现“会计”一词 “西式会计”传入 苏式会计 《企业会计准则》 目前 单式 复式 复式记账法 盘点结算法 三柱结算法 四柱结算法 龙门账 四脚账 (中式会计)

13 原始社会末期,建立“盘点结算法”,采用盘存财产物资的方法进行记录。

14 西汉时期,在“盘点结算法”的基础上发展为“三柱结算法”,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其计算公式为: 入 - 去 = 余 本期收入 - 本期支出 = 本期结存

15 四柱结算法 即: 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 或 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
唐宋时期,在“三柱结算法”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为“四柱结算法”,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全过程。其计算公式为: 即: 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 或 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 期初结存 + 本期收入 = 本期支出 + 期末结存 四柱结算法

16 明末清初,在以前“三柱结算法”和“四柱结算法”的单式记账方法基础上创建了复式记账方法“龙门账”。将日常发生的账项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进”和“缴”为一线,“存”和“该”为另一线,实行双轨计算盈亏。其计算公式为: 进 - 缴 = 存 - 该 收入 - 支出 = 资产债权 - 负债投资 其结算过程 : 龙门账

17 清朝中叶复式记账又进一步发展,建立了“四脚账”又称天地合账,将账簿每页用中线划分为天地两方,上为天(收)下为地(付),上收下付,收为来账,付为去账,天地两方相等。对每笔账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账簿中分别进行登记来账和去账,以反映每笔账的来龙去脉。 其结算过程: 四脚账

18 西方会计的起源和演变 会计阶段 时期 标志性事件 萌芽阶段 原始计量记录时代 古巴比伦“泥板” 埃及“刻石” 伊拉克“算板” 古代会计
单式簿记运用时代 欧洲庄园的管家需要就其管理成效向庄园主汇报 巴比伦人民精于组织管理,设置“专门记录官” 印度与希腊出现铸币,并记录在账簿中 近代会计 复式簿记运用时代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簿记论” 1854年爱丁堡首创执业会计师制度 现代会计 会计控制发展时代 1939年“公认会计原则”形成 1973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

19 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 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簿记的基本原理。──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工业化革命后,会计理论和方法出现了明显的发展,从而完成了由簿记到会计的转化。      1.折旧思想      2.划分资本与收益      3.成本会计      4.财务报表审计制度

20 公认会计原则 GAAP 以1939年第一份代表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
(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的“会计研究公报”(Accounting research bulletin ARB)的出现为起点。这一会计发展阶段,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都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标志着会计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 以1939年第一 份代表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的“会计研究公报”(ARB)的出现为起点。这一会计发展阶段,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都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标志着会计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 以1939年第一 份代表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的“会计研究公报”(ARB)的出现为起点。这一会计发展阶段,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都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标志着会计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 以1939年第一 份代表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的“会计研究公报”(ARB)的出现为起点。这一会计发展阶段,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都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标志着会计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

21 二、 会计的内涵 (Connotation)
1.会计的概念 (Accounting Concept) 管理论 Management 信息论 Information 技术论 Techology 工具论 Tool 艺术论 Art 2.会计的本质 (Essence)

22 Accounting Concept 会——综合算之 计——零星算之 会计是以会计准则为主要依据,运用
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专门的程序和方法,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为提高经济效益,全面、连续、系统和综合地核算和监督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一种经济活动。 会——综合算之 计——零星算之

23 Essence 人们管理经济的一种实践活动 人们管理经济的一种实践活动

24 三、会计的外延 (Denotation) 1.会计对象(Object) 2.会计职能(Function) 3.会计目标(Target)
4.会计特点(Feature) 5.会计方法 (Method)

25 1.会计对象(Object) 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 具体对象=会计要素 六大要素

26 2.会计职能(Function) 监督 Supervise 核算 Count 控制 Control 预测 Forecast 决策
decide

27 3.会计目标(Target) 提高经济效益 提供信息 管理者 政府 债权人 投资者 社会公众、企业员工

28 4.会计特点(Feature) 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全面、系统、连续和综合地核算和监督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 。 (1)货币计量
(2)全面、系统、连续、综合的活动

29 5.会计方法 (Method) 第二章 第二章

30 第二节 会计要素 一、内涵与外延 二、内在逻辑关系 三、量变 四、运动

31 一、内涵与外延 六大会计要素 (the Six fators) 资产(Asset) 负债(Liability)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 收入(Income) 费用(Expense) 利润(Profit) 六大会计要素 (the Six fators)

32 二、内在逻辑关系 会计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利润=收入-费用

33 三、量变 四种变化九类经济业务: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 + + (2) + + (3) - - (4) - - (5) ±
(1) (2) (3) (4) (5) ± (6) ± (7) ± (8) (9)

34 四、运动 货币资金 储备资金 生产资金 产品资金

35 第三节 会计准则 一、会计准则内容 二、会计基本假设 三、会计信息质量 四、会计确认 五、会计计量 六、会计记录 七、财务会计报告

36 一、会计准则内容 (Accounting Standard)
1.基本准则 2.具体准则 3.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37 二、会计基本假设 (Accounting Assumption)
1.会计主体 (Accounting entity) 2.持续经营 (Going concern) 3.货币计量 (Monetary unit) 4.会计分期 (Accounting period) 5.权责发生制 (Accrual basis)

38 三、会计信息质量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1.可靠性(Reliability) 2.相关性(Relevance) 3.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 4.可比性(Comparability) 5.实质重于形式(Essence better than form) 6.重要性(Materiality) 7.谨慎性(Conservatism) 8.及时性(Timeliness)

39 四、会计确认 (Accounting conformation)
1.会计确认的标准 2.会计确认的时间

40 1.会计确认的标准 (1)有关未来经济利益能够流入或流出企业; (2)具有能够可靠计量的成本或价值 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

41 2.会计确认的时间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一切会计要素确 认的标志是权利或义务是否形成,而不论是 否收到现金。

42 五、会计计量 (Accounting measurement)
1.历史成本(Historical cost) 2.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 3.可变现净值(Net realizable value) 4.现值(Present value) 5.公允价值(Fair value)

43 六、会计记录 (Accounting records)
1.记账本位币:人民币 2.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 3.记账文字:中文+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

44 七、财务会计报告 (Financial accounting report)
1.目标:高质量会计信息 2.结构:资产负债表为核心 3.质量:真实公允 4.政策:研发费用资本化 5.成本核算:成本补偿制度 6.披露原则:充分披露

45 Bye-bye! 再见!


Download ppt "基础会计课件 工学结合特点突出 制作: 林双全 教材: 《基础会计》 申报:《基础会计》精品课课题组 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