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光通信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 张成良 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 2009年10月 无线宽带、 前端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光通信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 张成良 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 2009年10月 无线宽带、 前端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光通信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 张成良 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 2009年10月 无线宽带、 前端的
相关产品IDC。移动IDC接入很少,互联不是很畅通。 上行、下行控制。 宽带如何发展,两者如何协调发展。

2 全业务经营与统一承载 –多业务接入,传输与数据技术的融合
光通信的发展趋势 IP 流量迅猛增长-高速化 全业务经营与统一承载 –多业务接入,传输与数据技术的融合 光接入发展和业务宽带化

3 目录 1 、40 G WDM 及超高速传输 2、 EPON 的发展与应用 3、 分组传送网发展

4 40Gb/s 系统的业务驱动 目前路由器40Gbs端口互联是40Gs传输需求 业务驱动:P2P、web video 接入速率 业务容量增长:摩尔定律 到2012年全球的IP流量将保持2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年复合增长率46% 据Cisco公司统计,互联网业务流量前三项之和达到90% Web、 等数据业务流量占20.74% P2P业务流量占51.02% PC访问的Video流量占比18.9% 未来5年,全球移动流量增长率约为25%,驱动:CDMA EV-DO、HSPA及LTE;全球每年新增基站约1000万个。 40G 路由器在2006年就已经出现,传输落后于数据发展

5 宽带接入用户增长(包括全球眼类似的专用终端): 20-30%/年, 平均流量增长: 20-30%/用户/年 并发用户数增长:5-10%/年
五年后网络容量有多大 宽带接入用户增长(包括全球眼类似的专用终端): 20-30%/年, 平均流量增长: %/用户/年 并发用户数增长:5-10%/年 经验是:业务量流量的增长速度是 10倍/5年 大胆预测 2014年 平均宽带接入带宽将从目前的2M 增长到 20M 以上 2014年各省出口总带宽是2008年的:10-18倍!

6 100G WDM传输关键技术 40G WDM 系统已经规模使用,2010年会成为主流 调制技术
PDM/DP:偏振复用,降低50% Baud-rate,缺点是偏振导致的BER Fluctuation较明显 (D)QPSK:正交相位调制,降低50% Baud-rate,非线性效应严重 QAM:进一步降低Baud-rate,非线性效应严重,研究阶段 OFDM:有效克服CD、PMD影响,2005/06开始研究 接收技术 平衡接收:DPSK、DQPSK 相干接收:QPSK、QAM、OFDM 高速电信号处理芯片 几乎所有芯片都没有商用解决方案,现有论文和演示基于离线处理 100G WDM系统走向商用的最大技术瓶颈 各种复杂调制技术:从铜线、无线走向光纤 QAM:正交幅度调制 OFDM:正交频分复用 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通信方案,单个用户的信息流被串/并变换为多个低速率码流,每个码流都用一个子载波发送。OFDM不用带通滤波器来分隔子载波,而是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来选用那些即便混叠也能够保持正交的波形,接收端利用离散傅立叶反变换/离散傅立叶变换(IDFT/DFT)代替多载波调制和解调。由于在OFDM系统中各个子信道的载波相互正交,它们的频谱是相互重叠的,这样不但减小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OFDM每个载波所使用的调制方法可以不同。各个载波能够根据信道状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比如BPSK、QPSK、8PSK、16QAM、64QAM等等,以频谱利用率和误码率之间的最佳平衡为原则。 6

7 100G WDM 总结 PM-QPSK 是目前最主流调制技术 在OSNR上要实现100G WDM系统 1000公里以上的传输,还需要在FEC 方案、相干接收、软判决等方面有更多的增益,才能满足OSNR的要求。 相干接收需要很强电处理能力,DSP处理能力是相干接收、超强FEC、高速光接收重要支撑,必须取得突破。 100G WDM系统的大规模需求应该在2012年以后,最可能的地区在北美市场。 主流的PM-DQPSK 从40G WDM测试看,受非线性影响很大,无法实现长跨距传输

8 中国电信固定宽带用户数超过5000万,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截止09年3月底,中国电信固 定宽带用户数为5303万,占 57%市场份额 DSL用户4526万,约占85% FTTB+LAN用户767万,约占15% 年增长均在800万以上,08年 净增900万 中国电信宽带用户发展情况 (万户) (数据来源:中国电信统计月报)

9 光纤+PON为主 建设模式 07年底中国电信明确了接入网转型及光进铜退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向光 纤+PON为主的建设模式
1、城市新建区域,主要采用基于PON的FTTB和FTTH建设模式 2、 改造区域采用了 FTTN + 内置DSLAM 功能或者AG 2009年3月底,其中PON端口超过 1000万线 铜缆投资大幅度下降 铜缆投资在整个线缆投资的占比由以前的50%以上下降到30%以下 2010年 某些省份新建 PON端口建设容量将超过DSL

10 (1) 新建以 FTTB +内置LAN功能MDU 为主
几个应用特点 (1) 新建以 FTTB +内置LAN功能MDU 为主 (2) 改造场景多选择,FTTN +内置DSLAM、 FTTN+AG 综合接入设备等方式 (3)面向家庭客户为主 (4)基本以同厂商组网为主 (5)FTTH 目前尚少 (6)多场景的系列化ONU设备

11 与EPON建设的问题-语音承载 1、语音接入综合AG、内置IAD ONU、IAD、 家庭网关及SIP终端等方式.
2、近期语音接入以综合AG和ONU内置IAD两种方式为主 3、随着家庭网关和FTTH终端的发展成熟和成本的下降,语音接入将过渡到以家庭网关为主 4、语音IP化并逐步向终端延伸是趋势,原来越接近于家庭, 综合AG/内置语音ONU IAD HG SIP终端 提供业务 窄带语音 语音、数据、视频业务 语音、视频业务 成本 约200元/线 >1000元/线 协议 H.248 H.248或SIP SIP 技术成熟度 成熟 较成熟 成熟中

12 10G EPON技术和标准情况 10G EPON标准IEEE 802.3av于06年9月开始,09年1月发布draft3.0
目前标准主要内容已经确定,将于09年9月发布正式标准 IEEE802.3av 10G EPON标准的主要特点 提供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 物理层误码率不大于 10-12 支持下行10Gbps、上行1Gbps非对称和下行10Gbps、上行10Gbps对称两种传输速率,并能兼容现有的1G EPON技术 光功率预算至少支持1:16和1:32 分支比,传输距离最小为10公里 和 20公里 尽可能沿用1G EPON的MAC、MPCP等协议,只改动PHY层

13 10G EPON技术的关键点 光模块 1G EPON光模块采用FP/PIN 激光器,10G EPON需要DFB/APD 激光器/接收器
10G光模块结构复杂、成本高。由于考虑到对1G EPON兼容问题,10G EPON光模块需同时支持1G下行、10G下行和1G/10G上行三个光通道 对称模式10G EPON难度大,如10G突发发送,10G突发接收。目前业界正突破10G上行突发技术 电芯片 目前10G电芯片成本高,如SERDES、Switch等 PON MAC芯片与应用规模有关,规模应用后与1G差不多 目前非对称10G EPON已无核心技术难点,但部分关键器件成本很高 成本(特别是光模块)将成为制约10G EPON(非对称模式)规模商用的最重要的因素

14 FTTH场景下用户数和带宽能力分析 10Gb/s 设N为支持的分光比,所需带宽为: 直播业务:200×8 点播业务: N×8M×60%
话 音:N×200k FTTH网络环境下,最大可提供的分光比为:200×8+N×8M×60%+N×90%×6M+N×200k≦10000M×85% N≦663 取N=512 链路资源85%占有率 1)全部支持高清视频、6M高速上网的情况下,10G EPON支持512分光 时其带宽能力可满足各类业务的发展需求 2)从业务带宽能力角度,可考虑提升光模块性能、支持更大分光比,以 降低FTTH网络部署成本 14

15 (1)FTTH 应用场景,密集住宅下高带宽要求, 需要更大的分光比 (2)现有建设EPON系统的容量升级
10G EPON应用场景 (1)FTTH 应用场景,密集住宅下高带宽要求, 需要更大的分光比 (2)现有建设EPON系统的容量升级 目前建设的是1个EPON系统带512个端口 ,支持一路标清+2M上网业务 可以提高单个 MDU 的接入能力 (3)是否存在其他分光比低 大带宽的需求场景

16 对于解决大容量接入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促进了EPON的发展,增大了竞争优势
10G EPON的发展前景 10GE PON 技术上已经没有根本性的难题 终端与OLT的IOT测试还需要时间 对于解决大容量接入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促进了EPON的发展,增大了竞争优势 产业链还需要增加更多参与者,ASIC制造商、光模块制造商

17 GPON技术和设备还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成熟性上落后于EPON 1~2年 EPON技术的实施已经解决料PON应用共同面临的问题
目前选择GPON制造商有所减少,但其产业链规模仍较大,许多主流设备商和运营商仍在支持GPON技术 近两年来单地区单厂商GPON设备在国外开始商用 GPON试点是一项重要发展,但结果还需要观察 17

18 CDMA RAN承载的要求 18 2018/11/14 标准 CDMA2000 1x CDMA2000 1x EV-DO Rev 0 Rev A 吞吐量 DL: 153kbps UL: 153kbps DL: 2.4Mbps DL: 3.1Mbps UL: 1.8Mbps 接口类型 E1 E1、STM-1 E1、STM-1、FE 带宽 1~3 E1 2~5 E1 3~6 E1 BSC STM-1/N*E1 MSTP 汇聚层 MSTP 接入层 大量E1支持能力:当前CDMA网络Abis接口大量采用E1端口 低时延、低抖动:当前C网重点为语音业务 高可靠性和保护倒换时间,可用性99.999%,保护倒换时间<50ms MSTP STM-1 N * E1 MSTP N * E1 假设每个基站环有8个节点。 2载3扇时,峰值带宽:8*8*2M=128M; 3载3扇时,峰值带宽:8*9*2M=144M; 4载3扇时,峰值带宽:8*14*2M=224M。 接入环至少应该是622M 假设每个汇聚环有5个节点。 2载3扇时,峰值带宽:5*128M=640M; 3载3扇时,峰值带宽:5*144M=720M; 4载3扇时,峰值带宽:5*224M=1120M。 汇聚环至少应该是2.5G! E1 N*E1 BTS BTS BTS BTS DOA阶段,带宽需求不会对现有MSTP承载方式产生很大冲击;LTE阶段,带基站带宽50~100M,带宽成为限制因素。 18

19 Simplified architecture, Fewer Delay Demands
LTE/SAE与3G系统比较 No RNC/BSC node equivalent New inter-NodeB connection, X2 X2 traffic < 2% of S1 traffic Pooled CN nodes eNB connected to each node in pool Topology expected to be the same All-IP Fewer delay demands since all radio procedures (e.f.power control, ciphering, link adaptation, ...) are now collapsed into one node –the eNB. For 2G/3G, these procedures had to cross the backhaul between BSC/RNC and RBS. Low X2 traffic since X2 is only used for HO and related signalling to indicate measurement reports. Pooled MME/SGW nodes means each eNB is connected to each MME/SGW node in one CN pool – could be up to 16 connections. Note: There is NO requirement for a meshed network between eNBs (contrary to some ’rumours’). 1)驱动来自对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提高速率降低延迟-〉简化网络架构 2)无线侧单一的节点,实现所有功能 3)电路域消失,分组域流量增加,网元的演进 4)5ms, Simplified architecture, Fewer Delay Demands Ericsson AB 2009 19

20 IP RAN可选承载方案一、二 方案一 方案二 采用基站路由器,3层到边缘 端到端PTN方案 SR CE 城域骨干网 汇聚 骨干 接入
N x E1 SR CE 采用基站路由器,3层到边缘 STM1/N x E1 传统BSC FE 城域骨干网 IP BSC/AN GE FE 方案二 N x E1 STM1/N x E1 传统BSC 端到端PTN方案 汇聚 骨干 接入 FE IP BSC/AN GE PTN N x E1 电路仿真 信道化STM-1 FE EoMPLS GE

21 IP RAN可选承载方案三、四 方案三 BSC 三种方案各有优缺点, 其中PTN 端到端方案多被移动运营商使用
E1 SR CR BSC SR FE 10GE GE GE PTN+路由器 STM-1 GE GE E1 GE BSC STM-1 FE 接入GE环 三种方案各有优缺点, 其中PTN 端到端方案多被移动运营商使用 PTN+路由器 是两个技术流派的一种妥协,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实现LSP 的端到端,需要进行重新解读

22 PTN:分组技术和SDH技术的融合 PTN是一种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承载电信级以太网业务为主,兼容TDM和ATM等业务的综合传送技术。
MPLS Ethernet QoS管理 多播 伪线 ACL PTN 分组交换 时钟 网络管理 保护倒换 SDH 层网络架构 OAM ACL:连接访问控制 PTN是一种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承载电信级以太网业务为主,兼容TDM和ATM等业务的综合传送技术。

23 IP RAN 的可行性 目前(1X/DOA)关注成熟性和对E1的支持,MSTP方案依旧可行,容量配置应有一定前瞻性; 未来(LTE) 实现移动宽带,数据业务占主导,统计复用能力很重要,必须考虑新的承载技术 无论采用何种承载技术,RAN的需求不变: 电信级的OAM&P; BTS到BSC电路的统一调度管理; 全网的时钟和时间同步; IP RAN 的需求 十分重要,是否取全集涉及到 技术的选择 PTN 是重要的选择之一(已经试点),关键是必须成为统一的接入平台

24 PTN 与路由器的比较 三层功能对于多业务的接入是比较有利的,可以实现多业务 多方向的接入和处理 随着基站数量的增加,很难想象所有的基站都采用路由器并且 启动三层路由 可能的情形是: 即使基站 放置的PTN 多业务接入设备具有路由功能,更多的完成的是静态的连接 目前 PTN 是采用MPLS 来实现以太网有QOS 传输 问题是 多大程度地借鉴 路由器技术 传输与IP 技术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两者应该互相借鉴, PTN 是一个很好尝试

25 可能的网络结构 核心层依然采用 IP/MPLS 技术 在接入层考虑到业务多样性,很难采用一种技术来收集所有的业务,既有高质量的基站信号,也有QOS 较低的上网业务 考虑到路由域的大小,可能的网络结构是一个IP核心网+ 几种不同的接入技术 在组网方面,考虑到多业务承载,在接入层的融合的同时,可能也存在接入技术的多样性 PTN、二层以太网技术都是可能的接入技术 关键点是到底网络的哪一个位置 起三层路由

26 总结 IP 与光传输关系越来越紧密,开始在接入层面出现融合,R入PTN 设备 未来在核心层面也需要融合,主要在控制层面 例如GMPLS 大容量 OTN 交叉设备的引入必要性增大,但需要协同工作 100G WDM 系统引入是必然的,考虑到技术的复杂性,40G WDM 系统仍有一定的生存窗口 EPON技术成熟;GPON尚处于完善中,成熟性落后EPON 1-2年 光纤化接入带来改变的不仅是接入速率,而是话音提供方式、颠覆了百年来电话的提供方式,从来带来城域网络等各方面巨大改变

27


Download ppt "光通信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 张成良 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 2009年10月 无线宽带、 前端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