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曼胡默尔超滤膜技术在自来水行业中的应用 王文浪
2
自来水行业现状 水源:地表水源占七成,地下水占三成 水源标准: GB3838-2002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I、II、III类
自来水厂现有工艺 水源:地表水源占七成,地下水占三成 水源标准: GB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I、II、III类 GB/T 地下水质量标准 I、II、III类 自来水水质标准:GB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质测定项目106项, 常规检验42项, 非常规检验64项,大都为农药与消毒副产物
3
自来水行业现状 自来水现有工艺 自来水厂工艺: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供生活饮用 面对问题: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加剧,水源水质恶化,自来水水质标准的提高。 优点 制水的成本低 技术上比较成熟 缺点 占地面积大,基本建设规模大; 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进行维护; 由于排泥中含有制水过程遗留的化学物质,水厂本身也可能成为衍生的污染源。 随着污染物的出现和水源水的富营养化加剧,投药量和自来水质量之间产生了制约关系。为了防止投药量过大或过小,这类水厂必须根据水质检测而不断地调整投药量,造成水质检测费用的升高。
4
超滤在自来水行业中的应用 膜技术应用与自来水行业背景 水源污染日趋严重 水质日趋恶化饮用水 水质标准日趋严格 人们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隐孢子虫、贾第虫等微生物风险 消毒副产物的限制越来越严格 传统饮用水处理工艺 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 寻求新的饮用水 安全保障技术 膜法饮用水处理技术的不断成熟 膜使用寿命的提高 膜成本的降低 膜技术成为替代 传统工艺最有竞争力的技术 优良的出水水质 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 自动化程度高 工艺流程短、使用灵活 膜技术应用与自来水行业背景
5
超滤在自来水行业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海外自来水厂的应用 在北美,已有250座超滤水厂,累计处理量达到300×104m3/d。美国的超滤膜自来水厂总处理量占美国自来水供应量的2.5%,并且许多新建水厂和老水厂改造项目越来越多地采用超滤工艺。 在欧洲,超滤工艺在水厂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以小型水厂居多。英国已有100多家水厂采用超滤膜技术,总产水能力已达到110×104m3/d。 在亚洲,超滤膜技术的应用在近几年的增长也比较显著。新加坡已建成一期规模为27.5×104m3/d 的大型水厂, 日本的超滤膜产水能力已接近400×104m3/d。 新加坡、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和以色列使用超滤工艺净化自来水的处理量分别占其自来水总供水量的12.0%、4.0%、3.1%、2.0%、1.2%。
6
超滤在自来水行业中的应用 已建成的膜法自来水厂: 浙江慈溪杭州湾新区水厂5万m3/d 双膜法2004年11月
膜技术在中国自来水厂的应用 已建成的膜法自来水厂: 浙江慈溪杭州湾新区水厂5万m3/d 双膜法2004年11月 高雄拷潭净水厂30万m3/d 双膜法 杨柳青水厂5000m3/d膜处理示范工程混凝-超滤工艺 山东东营新建10万m3/d微滤/超滤水处理系统。 正在建设或者规划的膜法自来水厂: 杭州清泰水厂30万m3/d微滤/超滤水处理系统 无锡中桥水厂在60万m3/d常规水处理系统基础上,新增15万m3/d规模微滤/超滤膜处理系统。
7
超滤在自来水行业中的应用 Chestnut Avenue水厂 City of Kamloops水厂 UF UF 替代沉淀-过滤工艺
该水厂位于新加坡,一期供水规模为27.3×104m3/d,是目前世界上已投入运行的超滤水厂中规模最大的。超滤工艺的目的是控制浊度、色度和有机物, City of Kamloops水厂 该水厂位于加拿大,供水规模16×104m3/d。采用两级超滤系统,将一级超滤反洗水回收后再进行二级超滤处理,工艺的产水率达到99%以上。 絮凝剂 原水 出水 UF 混合 絮凝 絮凝剂 原水 出水 UF 混合 絮凝
8
超滤在自来水行业中的应用 Columbia Heights水厂 Columbine水厂 UF UF 替代过滤工艺
该水厂位于美国,供水规模26.5×104m3/d,是目前北美运行规模最大的超滤水厂。面对美国水质法规的压力,对老水厂进行了改造,将传统的砂滤工艺改建为超滤工艺,以去除两虫,保障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 Columbine水厂 该水厂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供水规模18.7×104m3/d,水厂原有工艺存在产水水质较差、供水量不足的问题,采用二级过滤系统对老水厂进行改造,将砂滤池改为超滤工艺,水回收率高达99%。 絮凝剂、高锰酸钾、臭氧 原水 出水 UF 混合 絮凝 沉淀 混合 出水 UF 絮凝剂 原水 絮凝 沉淀
9
超滤在自来水行业中的应用 Lakeview水厂 Vigneux水厂 UF UF 作为深度处理工艺
该水厂位于加拿大,供水规模26.1×104m3/d,是目前最大的臭氧活性炭耦合超滤的两级深度处理系统。超滤工艺主要是扩大传统制水工艺的产水规模并提高水质。 Vigneux水厂 该水厂位于法国,供水规模5.5×104m3/d,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超滤作为深度处理工艺,PAC平均投加量为8mg/L,采用生石灰调值,出水水质稳定。 絮凝剂 原水 出水 UF 混合 絮凝 沉淀 过滤 臭氧活性炭 絮凝剂 PAC 絮凝 沉淀 臭氧 出水 原水 混合 臭氧活性炭 UF
10
福建某自来水厂项目 中试项目 应急供水厂 工程概况
该水厂的原水来自于福州市的第二水源塘板水库。原水的水质基本属于国家II级地表水,但是在夏季东厂原水藻含量仍可以达到500万个/升。 当水库泄洪或者调节性放水的时候,塘坂原水不仅藻含量会明显升高,而且浊度会显著增加,可以从20NTU左右,到达150NTU左右。而这种放水期可以长达1-3周,并不是一种短周期现象。 该地表水对福建地区水库水有较好的代表性。这类原水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浊度较低。但是,夏季这类原水的藻含量普遍较高,在洪水期又100NTU以上的浊度。因此,利用东厂原水在夏季的高藻和高浊度期对超滤的除藻、除菌和除浊能力进行评估,并且为今后高藻类地区的各类水厂的新建和改建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试项目 高浊高藻季节试验 获取运行参数 应急供水厂 7x24小时运行
11
福建某自来水厂项目 实验时间:2008年5月至10月 中试设备:曼胡默尔MU-02 / 5 m3/h 工艺流程: UF 中试项目 出水 原水
水厂出水 超滤产水 生活饮用水标准 浊度(NTU) 27.4 0.11 0.13 <1NTU 氨氮(mg/l) 0.64 0.08 0.17 <0.5 pH 7.06 6.93 7.04 6.5—8.5 细菌(个/ml) 330 <1 <100 大肠菌(个/ml) 46mpn/100ml 未检出 不得检出 粪大肠菌(个/ml) 30 耗氧量(mg/l) 2.95 0.38 0.63 <3ppm 藻类(个/l) 3.8×106 3.1×105 2.5×104 <10的5次方(行业标准) 余氯 (ppm) 0.75 0.60 》0.3ppm 原水 出水 UF 袋滤
12
超滤在自来水行业中的应用 (1)吨水用电费吨水电耗: 0.0474元 平均0.060 kwhr / m3 (电价0.79元/ kwhr)
自来水厂传统工艺与超滤费用分析 (1)吨水用电费吨水电耗: 元 平均0.060 kwhr / m3 (电价0.79元/ kwhr) (2)实际药剂费 - 吨水药剂费用: 0.009元 CIP频率120天1次 1次药洗药剂费570元(酸400元,碱150元,次氯酸钠20元) 混凝剂投加量5ppm(FeCl3含量40%,670元/吨) (3)易损易耗材料费及大修检修维护费0.024元/ m3 (4)膜折旧费 膜按4年折旧: 0.104元/ m3 (5)固定资产折旧费 固定资产折旧: 0.119元/ m3 运行总成本合计(1)+(2)+(3)+(4)+(5):0.408元/ m3 不含固定资产折旧运行成本(1)+(2)+(3)+(4):0.289元/ m3 不含折旧运行成本(1)+(2)+(3):0.185元/ m3
13
Why choose MANN+HUMMEL UF ? 为什么选择曼胡默尔超滤膜?
产品竞争力 \ VERY COMPETITIVE PRODUCT: Unique Inverted U-shaped and cartridge design 独特的倒“U”型组件设计 Optimized Hydrodynamic design take contribution of lower power consumption 优越的亲水性能,有效降低运行能耗 Outside-Inside flow pattern Lower size Pressurized module in Vertical configuration 外压式、竖立安装、矮型、压力驱动式组件 Small uniform UF pores: 0.03 µm 高度均匀孔径的0.03微米过滤孔径 PAN and H-PES & Double Walled fibers PAN及亲水改性H-PES双膜层结构 独立的UF膜制造商 \ INDEPENDENT SUPPLY OF UF MEMBRANES 技术、工程及服务团队 \ TECHNICAL & ENGINEERING SERVICE TEAM 曼胡默尔优异的制造技术及严格的质量保证 \ MANN+HUMMEL’S RIGID QUALITY CONTROL AND MANUFACTURING EXCELLENCE
14
ULTRAFILTRATION OF MANN + HUMMEL
Lance Wang MANN+HUMMEL Water Business Oct. 2012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