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魏 微 中科院高能所 实验物理中心电子学组 2018/11/18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魏 微 中科院高能所 实验物理中心电子学组 2018/11/18"—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魏 微 中科院高能所 实验物理中心电子学组 2018/11/18
2014卓越中心考核报告 魏 微 中科院高能所 实验物理中心电子学组 2018/11/18

2 主要负责工作 完成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 电子学组副组长,负责ASIC设计相关工作 北方光源像素探测器预研前端ASIC读出芯片负责人
完成组内各项日常工作, 召集电子学组ASIC例会,各项ASIC相关技术讨论 组织两次同清华、科大、近物所的ASIC设计研讨会 北方光源像素探测器预研前端ASIC读出芯片负责人 完成四版芯片的主要设计、版图和主要测试工作 倒装焊工艺的测试、评估和联系工作 共同完成Sensor+ASIC的联调测试:铁源、同步束流测试 江门中微子实验PMT读出ASIC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波形采样芯片整体设计和方案确定,完成主要单元的具体设计 组织清华、科大等合作单位共同设计,组织例会讨论 ATLAS像素探测器升级IHEP-CPPM合作中方联系人 参加每周例会 同SMIC设计合作的三方联系 参加nEXO项目相关设计和技术讨论

3 北方光源硅像素探测器预研 针对同步辐射应用,力争实现实用化的硅像素探测器系统
通过数年的前期研究,参加国际合作,在读出电子学方面已有一定基础,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希望掌握像素读出芯片设计和测试的关键核心技术 项目时间:2012~2015 探测器整体方案基于成熟的混合型像素探测器结构,即全耗尽体硅传感器+倒装焊连接+像素ASIC读出芯片方案 项目验收指标 灵敏面积:8cm×8cm 像素尺寸:200μm× 200μm 帧刷新率:> 100Hz 动态范围:20bit 能量范围:8~20keV 项目设计指标 灵敏面积:8cm×8cm 像素尺寸:150μm× 150μm 帧刷新率:1kHz 动态范围:20bit 能量范围:8~20keV

4 任务完成情况——同步硅像素读出芯片 读出芯片设计 读出芯片测试 读出芯片阶段性结果通过了项目专家评审
完成读出芯片v1.0(负极性)设计流片,12×20阵列 完成读出芯片v1.1(正极性)设计并提交流片,12×20 完成双阈值多色模式读出芯片第一版设计并提交流片,针对后续项目发展预研 将设计工艺由Chartered移植至SMIC工艺v1.2 读出芯片测试 完成测试Firmware的设计和调试,完成部分测试数据处理和刻度的算法 完成以上四版芯片的纯芯片测试工作,芯片工作均正常,且和仿真结果相符 共同完成Sensor+ASIC打线后的联调测试,包括铁55放射源测试和同步光束流测试,未发现芯片设计的显著问题 读出芯片阶段性结果通过了项目专家评审 已完成工程批最终尺寸的流片,将于年底进行样机模块的测试

5 当前进展——纯芯片测试 ASIC读出芯片测试环境 ASIC读出芯片版图 ASIC读出芯片实物图和打线连接 ASIC读出芯片测试子、母板

6 读出芯片测试(纯芯片) 刻度前 阈值 刻度前 噪声 刻度前 S-curve 刻度后 阈值 刻度后 噪声 刻度后 S-curve
采用统一阈值时,阈值分布标准差为161.8e-,噪声平均值为87.3e- 刻度后,阈值分布标准差为22.9e-,显著改善,噪声平均值为88.4e-基本不变 刻度后 阈值 刻度后 噪声 刻度后 S-curve

7 最高帧刷新率 阈值设定在之前寻找的最小无噪声触发可甄别电荷处
scan step=100e, 50e scan step=100e, 50e 阈值设定在之前寻找的最小无噪声触发可甄别电荷处 增加系统时钟至30MHz(母板的上限频率),噪声平均值未发现明显增加,表明没有显著时钟串扰 按此系统时钟频率,芯片最高帧刷新率可达1.8kHz(72×104阵列规模,按9个并行输出计算)

8 当前进展——Sensor联调和束流测试 8×8 Sensor原型片(by 微电子所) Sensor+ASIC在同步束流上进行联合测试

9 Sensor联调模拟波形 单光子成形输出和甄别输出 @束流能量8keV @BSRF 1W2B 单光子成形输出和甄别输出
@55Fe源(5.9keV) @Hall 3 高计数率情况成形输出和甄别输出 计数率>1.5MHz/pixel 未发现明显饱和 @BSRF 1W2B

10 Counting vs 束流能量 18keV 16keV 14keV 10keV 8keV 12keV

11 实测性能和目标芯片指标对比 对比指标 Pilatus I chip Pilatus II chip 本设计 像素尺寸 217μm×217μm
像素阵列 44×78 60×97 72×104 帧刷新率 10Hz (Pilatus 1M) 30Hz (Pilatus 2M) > 1kHz ( 360k pixels) 读出时钟 10MHz 66.6MHz > 17MHz 读出死时间 6.7ms/fr 2.85ms/fr 最高计数率 10kHz/Pixel gain > 1MHz/Pixel gain 能量探测范围 > 4keV 8~20keV 等效输入端噪声 75e- bump bond 123e- bump bond 87.3e- unbond wire bond 不一致性 55e- 10e- ~ 13e- < 60e- 计数深度 15bit 20bit

12 倒装焊工艺评估 配合完成倒装焊测试芯片的裸片测试工作 讨论制订划片、封装和倒装焊样片测试方案
完成了三家单位的倒装焊样片近20片的测试评估(打线by樊磊、制版及焊接by张杰)和数据分析 同裸片测试结果对比,候选工艺A可达到接近100%的成功率,几乎无坏点,可选为倒装焊最终工艺 其他候选工艺,可作为今后共同研究的合作单位 候选工艺A:倒装焊样片 倒装焊测试芯片:工程批流片 GF 0.35um,芯片72×104列 倒装焊芯片测试子板 候选工艺B:倒装焊样片

13 北方光源硅像素读出芯片总结 北方光源硅像素探测器预研读出ASIC完成了从需求分析、电路设计、流片制造,到封装测试的过程
MPW芯片包含24×20像素阵列和全部最终模块,经过芯片自测试和与Sensor联调测试,主要性能均满足设计需求 同主流同类探测器芯片性能指标对比,目前的部分测试结果达到或好于目标芯片 联调噪声等其他指标需改进封装和实验条件 倒装焊工艺评估 封装后和裸片测试的结果对比,证明测试方案是合理可行 通过对三家候选工艺的评估,找到了系统封装的选用工艺 MPW读出芯片和测试结果已通过项目专家评审 已进行工程批流片,将于年初开展样机模块的系统封装和联调

14 江门中微子实验波形采样芯片设计进展 2014.3开始波形采样芯片方案讨论和设计 负责芯片整体设计、版图和关键模块采样保持单元的设计
同清华、科大开展合作设计 江门读出电子学的候选方案之一,此关键技术也可推广到未来其他实验中 芯片设计目标 采样率:1Gsps,0.5Gsps~2Gsps采样率可调节 模拟带宽>300MHz 8+1通道,256存储深度/Chn 自触发/外触发,片上ADC,RoI读出 Chartered 0.18μm工艺

15 波形采样芯片设计当前进展 完成了全芯片行为级原理图的设计和仿真,各模块实际设计可直接替换行为级模块进行验证,关键单元包含:
高速采样时序 完成了全芯片行为级原理图的设计和仿真,各模块实际设计可直接替换行为级模块进行验证,关键单元包含: 采样变换单元 延迟链和高速采样时序 锁相环 分布式Wilkinson ADC ADC局部高速时钟产生 确定了整体方案和采样时序 波形采样芯片原理框图 采样变换单元行为级原理图

16 波形采样芯片当前进展和计划 完成了芯片各模块原理图的设计 开始单元版图的整体设计 计划12月底提交第一版芯片流片 锁存器 +inBuf
+outTBuf ×8/10/12 比较器 采样保持 +读出buf 分布式AD变换和读出时序 时钟产生和整体时序

17 其他项目 ATLAS像素探测器升级 参加nEXO中微子实验的设计讨论 同CPPM保持例会和规律合作
共同研究国内HVCMOS工艺的可行性,组织和SMIC联系 开展HVCMOS工艺基于国内项目实际应用的预研工作 跟踪ATLAS像素探测器升级中HVCMOS技术的相关进展 参加nEXO中微子实验的设计讨论 波形采样方案中逐次逼近片上ADC的设计 模拟串行方案的设计和讨论

18 其他工作 高能所实验物理中心电子学组副组长,负责ASIC设计相关工作 指导联合培养硕士生1名,本科毕业生1名,协助指导在职博士生1名,
完成组内各项日常工作 参加组内各芯片的方案和设计讨论 召集电子学组ASIC例会,各项ASIC相关技术讨论 组织两次同清华、科大、近物所的ASIC设计研讨会,并作报告 指导联合培养硕士生1名,本科毕业生1名,协助指导在职博士生1名, 相关的论文审稿工作;年报的编写;组内外宾参观和接待

19 会议、文章与经费 发表文章: 参加会议: 争取经费和经费管理: 参加AFAD2014会议,并作同步硅像素进展报告
参加FCPPL2014 Workshop,和相关课题组讨论ATLAS像素项目和JUNO水下电子学相关问题 参加第十七届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年会,所写文章获年会“优秀论文奖” 发表文章: 魏微,江晓山,李怀申,等,用于同步辐射的计数型硅像素探测器读出芯片初步设计,第十七届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 龙彪,魏微,刘书焕,等,基于电流模式的硅像素探测器前端读出ASIC设计,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已接收 争取经费和经费管理: 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支持“基于电流模式的能量测量像素读出芯片设计和架构的研究”,30万元, ~ 协助管理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经费使用“半导体像素探测器读出ASIC的设计及性能研究”,320万元

20 Thank you! 后续工作计划 全力保证北方光源硅像素探测器项目进度 完成江门波形采样芯片的原型设计 完成各项其他工作
预计年底完成1:1 Sensor+ASIC倒装焊展示片 年底完成1:8 倒装焊工艺研究 至明年上半年前完成Module的设计,芯片最终设计定型 完成江门波形采样芯片的原型设计 按照工程要求把关各子单元设计 12月底提交流片 预计2015年初可获得芯片,组织测试工作 完成各项其他工作 Thank you!


Download ppt "魏 微 中科院高能所 实验物理中心电子学组 2018/11/18"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