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火車與稻田 阿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火車與稻田 阿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火車與稻田 阿盛

2 課前引導—火車發展史 18世紀以前歷史上最早的「鐵路」出現在英國,是一種為了托運煤礦而設計的「有軌馬車」。 18世紀末蒸汽火車發明
1960年以柴油引擎為動力的火車發明。 1960以後在比較進步的都市,火車早已電氣化。

3 課前引導—火車發展史 20世紀火車的進展更逐漸地下化,也就是地下鐵。
20世紀初電氣化火車重量輕、速度快、汙染少、噪音小,是最主要的火車特性。

4 課前引導—火車的聯想 藉由文學中對於火車的描述會讓你聯想到什麼? 工業革命 現代化 都市 文明 返鄉

5 課前引導—由《無米樂》出發 《無米樂》為顏蘭權和莊益增共同執導的一部片。這是一部紀錄了台南縣後壁鄉菁寮四位老農民的勞動身影與樂天知命的電影,從田莊阿伯阿嬤的生命智慧中,可以體會到敬天畏地、愛人惜物的精神。

6 課前引導—什麼是「無米樂」? / 片名「無米樂」源自影片中主人翁崑濱伯的口頭禪,他最常掛在嘴上的話就是「心情放輕鬆,不要想太多,無米,人就快樂啦」。

7 課前引導—《無米樂》的主題意識 《無米樂》,記錄臺灣的大米倉之一,臺南縣後壁鄉四個老稻農的勞動與生活。
透過他們的勞動與生活,我們可以領略到生活的智慧,也可以意會到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神、人與天、人與土地,是如何微妙地共生共存著,在浩瀚的天地之間,在人世的悲喜之間,他們終將成就了自身的圓滿。 資料來源:

8 課前引導—黃西田〈田莊兄哥〉 噢噢噢 不願擱鼻田莊土味,所以要來再會啦!趁著機會趁著機會,火車載阮要去喲!總是交待彼個心愛小姑娘,叫伊免耽憂,來去都市若趁有錢,我會返來喲!售埔埔售埔埔,站車內搖來搖去,也搖到台南。 口白: 啊台南到了!台南到了!便當壽司!便當壽司!

9 噢噢噢!不願擱騎犁田水牛,所以決定再會啦!趁著機會趁著機會 火車載阮要去喲! 想起小姑娘的迷人紅嘴唇,一時心憂悶, 為著將來,妳咱幸福,暫時忍耐喲! 轉載來自, 售售埔埔售埔埔,站車內搖來搖去,也搖到台中! 口白: 啊台中到了!台中到了!田豆瓜子!田豆瓜子! 噢噢噢!不願擱聽水蛙咯咯,所以暫時再會啦! 趁著機會趁著機會,火車載阮要去喲! 最好你我暝日,身體若平安我不驚艱難, 那有時間一定寫批,安慰著妳喲! 售售埔埔售埔埔,站車內搖來搖去,已經到台北! 口白: 台北到了台北到了!請各位旅客不通忘記別人的物件, 便當、紅豆鳳梨酥、綠豆糕、太陽餅

10 課前引導—稻田的聯想 一粒粒的米,令你想起甚麼? 米可以變成飯、變成粥,甚至變成藝術品。 米,是臺灣非常重要的傳統文化表徵。

11 課前引導—當火車行經稻田 火車是文明的象徵;稻田為傳統的表徵。 當火車行經稻田,也就代表了文明與傳統的拉鋸抗衡。
這不僅是阿盛寫作的時代背景,同時也是現代社會中傳統農業逐漸式微的現象。

12 課前引導—當火車行經稻田 傳統與文明可否同時並進? 理想與現實是否能同時並存?
阿盛在〈火車與稻田〉中運用象徵與對比的手法,寫出了心中的感懷。

13 稻米的生長歷程—整地 整地: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翻過,使其鬆軟,這個過程分為粗耕、細耕和蓋平三個期間。過去使用獸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來整地犁田,但現在多用機器整地了。

14 育苗 育苗:農民先在某塊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會被稱為秧田,在撒下稻種後,農人多半會在土上灑一層稻殼灰;現代則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

15 插秧 插秧:將秧苗仔細的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傳統的插秧法會使用秧繩、秧標或插秧輪,來在稻田中做記號。手工插秧時,會在左手的大姆指上戴分秧器,幫助農人將秧苗分出,並插進土裡。插值之秧苗以五六支為一撮,種植之深淺以根泥著土淹沒最佳,太深則不易生長,太淺則紮恨不固,太深或太淺皆不良於生長。

16 插秧前的前置作業

17 除草 除草除蟲:秧苗成長的時候,得時時照顧,並拔除羊蹄草和稗草 ,有時也需用農藥來除掉害蟲(如福壽螺)。 挲草:跪行於水田中,以手除去雜草。

18 稗草 稗草莖葉較綠,稗身平滑無芒,中心葉脈泛白 。稗草因生命力強,吸肥力大,總是搶先開花結果 。

19 施肥、灌排水 施肥: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成長的健壯,並促進日後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
灌排水:水稻比較倚賴這個程序,旱稻的話是旱田,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時,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份灌溉。

20 收成 收成: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成,過去是農民一束一束,用鐮刀割下,再紮起,利用打穀機使稻穗分離,現代則有收割機,將稻穗捲入後,直接將稻穗與稻莖分離出來,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為稻穀。

21 曬穀 乾燥、刪選:收成的稻穀需要乾燥,過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曬穀,需時時翻動,讓稻穀乾燥。刪選則是將癟穀等雜質刪掉,用電動分穀機、風鼓或手工抖動分穀,利用風力將飽滿有重量的稻穀自動篩選出來。

22 古早人的生活

23 灶腳和水井 水井 灶(竈)腳

24 蓑衣 大憨輪(拖車) 布袋衫

25 房間 點心擔 點心時間 餐桌椅


Download ppt "火車與稻田 阿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