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工程测量教学算例分析 (基于网络化移动勘测办公系统GEONMOS )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工程测量教学算例分析 (基于网络化移动勘测办公系统GEONMOS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工程测量教学算例分析 (基于网络化移动勘测办公系统GEONMOS )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主 讲:张献州 教学辅导:陈 珂

2 算例计算所用软件工具: GEONMOS 网络化移动勘测办公系统GEONMOS系统功能 1.控制网优化设计 2.数据采集与工程放样
3.工程控制网平差 4.工程测量海量数据管理 5.高铁沉降预测评估 6.工程建筑变形预测评估 7.勘测大全

3 教学算例汇总 例1: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 例2: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 例3:工程测量GPS控制网 例4:工程测量复杂曲线测设计算
例5:工程测量曲面拟合计算 例6:高铁工程测量分带辅助设计计算

4 例1: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 水准网(如下图)中,A,B为已知点,HA=5.530m,HB=8.220m,观测高差和各路线长度为:
h1=1.157m,S1=2km,h2=1.532m,S2=2km,h3=-2.025m,S3=2km,h4=-0.663,S4=2km,h5=0.498,S5=4km。 试按照间接平差法求待定点C、D最或然高差。

5 设C,D两点高程分别为 误差方程:

6 代入误差方程,得: 将B,P和l代入到下面式中: 取10km观测高差为单位权观测,得观测权阵P为:

7 解得:

8 例2: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 如下图所示的单一附合导线,A,B为已知点,P1、P2、P3为待定点,观测方向值的中误差, 观测边中误差为
已知数据和观测值为: 点号 已知坐标 已知方位角 X/m Y/m A 49°30′13.4″ B

9 角号 观测角(°′″) 边号 观测边/m 1 S1 2 S2 3 S3 4 S4 5 试按间接平差法计算P1,P2,P3点的坐标平差值。

10 间接平差的计算步骤: 选择t个独立量作为参数 列误差方程 由误差方程系数B和自由项L组成法方程 解法方程,求出参数 ,计算参数的平差值
解法方程,求出参数 ,计算参数的平差值 由误差方程计算改正数V,求出测量平差值

11 例3:工程测量GPS控制网 下图为一简单GPS网,用两台GPS接收机观测,测得5条基线向量,n=15,每一个基线向量中三个坐标差观测值相关,由于只用两台GPS接收机观测,所以各观测基线向量互相独立,网中点LC01已知,其余三点为待定点,参数个数t=9,求位置点平差坐标。 观测基线信息:

12 编号 起点 终点 1 LC02 LC01 2 LC04 3 4 LC03 5 83.497

13 基线方差阵 编号 起点 终点 基线方差阵阵 1 LC02 LC01 2.32099E-007 对
E E 称 E E E-006 2 LC04 E 对 E E 称 E E E-006 3 E 对 E E 称 E E E-006 4 LC03 E 对 E E 称 E E E-006 5 E 对 E E 称 E E E-005

14 已知点信息(单位m) LC01 X Y Z

15 基线解算: 基线向量解算 精密轨道数据文件 卫星星历文件 导入RINEX格式文件 O文件 (观测文件) SP3文件 N文件 高精度 基线增量

16 SP3数据格式: *后面表示的是时间:历元,月,日,时,分,秒 P表示位置,G01:卫星标示,后3个数表示卫星坐标x,y,z,和钟改正
* PG PG PG PG PG * PG PG PG PG *后面表示的是时间:历元,月,日,时,分,秒 P表示位置,G01:卫星标示,后3个数表示卫星坐标x,y,z,和钟改正

17

18 GPS基线向量平差的数学模型 间接平差法

19 固定格式 Leica数据格式 @%Unit: m @%Coordinate type: Cartesian
@%Reference ellipsoid: WGS 1984 @#I @& @+I @-I @= @: @; @* :04:45 @-I @= @; @* :53:30

20 @+后面是参考站点号及单点定位阶:I-10,X,Y,Z
@=后面基线向量的方差协方差阵的单位权中误差及其上三角阵的6个数:m,q11,q12,q13,q22,q23,q33 @:后面是参考站天线高读数及天线固定偏差 @;后面是流动站天线高读数及天线固定偏差 @*后面是观测时间

21

22 例4工程测量复杂曲线测设计算 如图所示公路曲线,其他测设数据如表一中所示,计算成果填入表二。 交点序号 交 点 坐 标 交 点 桩 号
交 点 坐 标 交 点 桩 号 转角值 曲 线 要 素 值 (米) 左 转 (°′″) 右 转 (°′″) 半 径 R 第 一 缓 和 段 长 Ls1 第 二 缓 和 段 长 Ls2 备注 X Y QD KK0+000 JD1 KK 1°6′03.6″ 3000 JD2 KK 37°57′12.1″ 240 60 JD3 KK 37°45′20.9″ 200 50 JD4 KK 50°2′23.2″ 35 35.292 第二缓和终止半径为200 JD5 KK 30°25′42.9″ JD6 KK 22°30′15.7″ 40 ZD KK

23 填写表二: 里 程 左边桩点坐标 左侧路 基宽度 中桩坐标 右侧路 右边桩点坐标 X Y K1+120 +200 15.45 15.67
+260 15.48 15.65 K1+300 +350 +400 K1+420 +465 14.98 K1+510 +600

24 任意设站极坐标法测设缓和曲线 1、曲线综合要素计算: 2、第一缓和曲线单元(ZH~HY)设计坐标计算 i点里程和ZH点里程

25 i点在路线导线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 和切线的方位角 为
式中: 3、i点在HY~YH段时按照下法求出 和 然后通过上面的式子计算出

26 4、第二缓和曲线(YH~HZ)设计坐标计算
5、线路左右两边线桩的设计坐标计算

27 例5工程测量曲面拟合计算 已知下列数据,在这些点表示的范围内,试在任意经纬度处,内插大地高与海拔高的差值 点名 纬度B 经度L 大地高H
GPS068 GPS231 GPS241 GPS284 GPS002 GPS003 GPS006 GPS007 GPS011 GPS012 GPS013 GPS015 GPS017 GPS018 GPS019 GPS020 GPS021 GPS022 GPS024 GPS025 GPS026 GPS027

28 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模型表达式为: 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度, 公式如下:
注:V 表示已知点或检核点的拟合高程异常与实测值的差值, n 表示已知点或检核点个数。

29 高程异常与实测高程异常的差值如下表: GPS006 483.614 483.6344 -0.0204 GPS007 796.963
GPS011 GPS012 GPS013 -0.049 GPS015 -0.04 GPS017 0.054 GPS018 0.0079 GPS019 GPS020 GPS021 GPS022 0.0858 GPS024 GPS025 -0.027 GPS026 0.093 GPS027 0.0022

30 例6高铁工程测量分带辅助设计计算 铁路平面坐标系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统:采用WGS-84参考椭球,高斯投影。东坐标和北坐标的加常数分别为500km、0。工程椭球构建采用改变椭球参数的方法(即参考椭球长半轴直接加投影面大地高并保持扁率和定向不变)。边长投影在对应的线路设计平均高程面上,有砟轨道段投影长度的变形值不宜大于2.5cm/km,即投影长度变形(包括高程归化、高斯正投影变形之和)不大于1/40000,无碴轨道段投影长度的变形值不应大于10mm/km,即投影长度变形(包括高程归化、高斯正投影变形之和)不大于1/100000。 试对某铁路线路工程独立坐标系投影分带进行设计,给出中央子午线经度,投影高程面大地高,对应里程范围,最大投影长度变形值等信息。

31 贵阳至贺州工程独立坐标系设计表: 投影分带序号 中央子午线经度 投影高程面正常高h(m) 投影高程面大地高Hm(m) 平均高程异常 (m)
对应里程范围 最大投影长度变形值(mm/km) 1 107° 1100 1075 -25 CK0+000~CK62+000 16 2 107°30′ 920 895 CK62+000~CK 25.0 3 108°15′ 440 415 CK ~CK 15.0 4 108°30′ 350 325 CK ~CK 24.0 5 109° 280 255 CK ~CK 20.0 6 109°30′ 220 200 -20 CK ~CK 10.0 7 110° 340 320 CK ~CK 35.0 8 110°15′ 180 CK ~CK 12.0 9 110°45′ 250 230 CK ~CK 17.0 10 111°30′ 160 CK ~CK


Download ppt "工程测量教学算例分析 (基于网络化移动勘测办公系统GEONMOS )"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