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Notes appear on slides 3, 15, 16, 17, 50, and 66.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Notes appear on slides 3, 15, 16, 17, 50, and 66."—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Notes appear on slides 3, 15, 16, 17, 50, and 66.

2 12 生產與利潤 CHAPTER

3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解釋經濟學中的成本與利潤
1 解釋廠商短期下的產量與勞動數量之關係 2 As you know, this chapter is incredibly important because it serves as the basis for the next three chapters. Your students must be alerted to and repeatedly reminded of the crucial role that this chapter plays in the rest of their micro course. 解釋廠商長期下的產量與勞動數量之關係 3 推衍與解釋廠商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4

4 廠商的目標 會計成本與利潤 12.1 經濟成本與利潤 利潤極大化
會計師計算成本與利潤確定企業支付了正確數額的所得稅,並顯示企業如何使用銀行借貸 經濟學家則強調機會成本或稱經濟成本的觀念

5 12.1 經濟成本與利潤 機會成本 從事某項行為而放棄選擇其他行為的最高價值

6 12.1 經濟成本與利潤 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 顯性成本 實際以金錢支付的成本 隱性成本 不以金錢直接支付的成本,包括經濟折舊與自有資源的成本

7 12.1 經濟成本與利潤 經濟折舊 正常利潤 指廠商所有人使用自有資本的成本,代表資本的市場價 值變動
指廠商所有人使用自有資本的成本,代表資本的市場價 值變動 正常利潤 廠商所有人提供企業行為、組織生產要素、承擔風險, 企業行為的報酬稱為正常利潤

8 12.1 經濟成本與利潤 經濟利潤 廠商的經濟利潤等於總收入減去總成本 總成本等於機會成本,為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的總和 正常利潤屬於隱性成本

9 12.1 經濟成本與利潤 經濟會計 項目 總收入 顯性成本 隱性成本 放棄的工資 放棄的利息 經濟折舊 正常利潤 機會成本 經濟利潤
水果、果糖、牛奶等支出 工資 利息 隱性成本 放棄的工資 放棄的利息 經濟折舊 正常利潤 機會成本 經濟利潤

10 12.1 經濟成本與利潤 圖 12.1 成本與利潤的經濟與會計觀點 經濟學家將成本定義為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總和,包含正常利潤
隱性成本(包含正常利潤) 顯性成本 會計觀點 經濟觀點

11 12.1 經濟成本與利潤 機會成本為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的總和 會計師將成本定義為顯性成本與會計折舊 隱性成本(包含正常利潤) 機會成本
會計觀點 經濟觀點

12 12.1 經濟成本與利潤 經濟利潤等於總收入減去機會成本 會計利潤等於總收入減去會計師所定義的成本 經濟利潤 經濟利潤 會計利潤
隱性成本(包含正常利潤) 總收入 會計利潤等於總收入減去會計師所定義的成本 機會成本 折舊 顯性成本 顯性成本 會計觀點 經濟觀點

13 短期 指部分生產要素的數量無法變動的時間架構
短期與長期 短期:固定的 短期 指部分生產要素的數量無法變動的時間架構 在短期下,數量可以變動的生產要素包括原料與勞動,無法變動的為技術與資本。 長期:變動的 長期 指所有生產要素的數量都可以變動的時間架構 下沉的費用與廠商的決策無關

14 12.2 短期下的生產 在短期下,廠商必須增加勞動數量才能增加產量。 勞動數量與產量的關係,我們使用以下三個概念來解釋: 總產量 邊際產量
平均產量 This chapter has a plethora of definitions. Students must learn the definitions, but they are secondary to the concepts they define and the insights they bring. Focus on why productivity measures and cost measures are useful for decision making. Managers must frequently make quick decisions with little information. If managers have knowledge of a usefu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measures and production cost measures they can us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is link to make inferences about how production costs might behave when the firm’s output must change to accommodate market changes.

15 總產量 12.2 短期下的生產 總產量 (TP) 指在一段期間內貨品生產的總數量 總產量隨著勞動數量增加而增加
This chapter is one more place where an in-class experiment has a huge payoff and is definitely recommended. The experiment teaches students about the product curves, and a related assignment that we describe later teaches them about the short-run cost curves. Allow 30 to 40 minutes for this production experiment. This experiment motivates the students to go beyond memorizing the cost and productivity definitions by getting them directly involved with generating their own data and productivity and cost measures. This is a fun exercise that will illustrate the concept of diminishing returns to labor, as well as how short run productivity measures and cost measures are related. Students genuinely enjoy and learn from this exercise, even though it might seem childish. You have two inputs: Capital: A table (of which the class must have an unobstructed view), some tear-off scratch pads with about 500 sheets of paper, a fully loaded stapler, and a back-up stapler (also fully loaded). Labor: Provided by your students. The capital and labor are used to produce “widgets.” A widget is a piece of paper, torn from a pad, folded twice very carefully so that the corners of the paper align, and stapled. The first fold bisects the paper along its long side and the second fold is at right angles to the first. Once folded, a staple is used to hold the folds in place. A widget is fragile and breaks if it falls off the table. Start the experiment by hiring a manager from your class and appointing an auditor. Get the manager to hire a quality controller, an accountant, and some workers. Tell the manager that he or she must produce widgets as efficiently as possible and that he or she can discuss the process with his workers and with the class. [Continued on next slide]

16 12.2 短期下的生產 圖12.2 總產量曲線 TP 曲線區隔為可達成的產量與不可達成的產量 總產量 (加侖/小時)
總產量 (加侖/小時) 圖12.2 總產量曲線 Start the experiment by defining that a day lasts for 1 minute. Get the class to keep time. On day 1, have 1 worker produce widgets. On day 2, have 2 workers, and so on. You’ll probably run for 10 to 12 days before you get to almost zero marginal product. Record the inputs and outputs in a table on the board. Have some fun with quality control, shirking, and cheating. The auditor must ensure that old widgets and partly made widgets don’t get used in a subsequent day. Each day must start clean. Now comes the assignment (Stage 1): Get the students to calculate marginal product and average product from the total product numbers that you’re recorded on the board. Get them to make graphs of the total product, marginal product, and average product curves. Get them to describe the curves and to explain their similarities with and differences to the curves for smoothies in the textbook. The first assignment covers only production. If you want, you can extend the experiment with another assignment (Stage 2): Use the data from your widget production experiment. Tell the students the cost of the capi240 tal and the wage rate of a worker. (Make up the numbers. Any will do.) Tell the students to calculate total cost, marginal cost, and average cost. Get them to make graphs of the total cost, marginal cost, and average cost curves. Get them to describe the curves and to explain their similarities with and differences to the curves for smoothies in the textbook. This assignment and the previous one make an outstanding assignment for credit or extra credit. TP 曲線區隔為可達成的產量與不可達成的產量 勞動 (人) 勞動數量 (人) 總產量(加侖/小時)

17 邊際產量  12.2 短期下的生產 邊際產量 指多雇用一單位勞動而導致總產量的變動 代表額外一單位勞動對總產量的貢獻
當勞動量增加 (或減少) 大於一單位,邊際產量的計算方式為: 邊際 產量 總產量 的改變 勞動量 的改變 =

18 12.2 短期下的生產 圖 12.3 總產量與邊際產量 我們可以利用延著總產量曲線區段建立的橘色方塊說明邊際產量 每一區段的高度代表邊際產量
總產量 (加侖/小時) 12.2 短期下的生產 總產量(加侖/小時)  圖 12.3 總產量與邊際產量 我們可以利用延著總產量曲線區段建立的橘色方塊說明邊際產量 勞動(人)  (a)總產量曲線(加侖/人)  邊際產量(加侖/人)  每一區段的高度代表邊際產量 勞動(人)  (b)邊際產量曲線 勞動數量 (人) 總產量(加侖/小時) 邊際產量 (加侖/人)

19 12.2 短期下的生產 表格顯示邊際產量的計算 TP 曲線的斜率越陡峭的區段邊際產量越大 總產量(加侖/小時) 勞動(人)
總產量(加侖/小時)  表格顯示邊際產量的計算 TP 曲線的斜率越陡峭的區段邊際產量越大 勞動(人)  (a)總產量曲線(加侖/人)  邊際產量(加侖/人)  勞動(人)  (b)邊際產量曲線 勞動數量 (人) 總產量(加侖/小時) 邊際產量 (加侖/人)

20 12.2 短期下的生產 總產量與邊際產量曲線隱含著所有廠商生產過程的共同特徵: 初期邊際報酬遞增 最終邊際報酬遞減 邊際報酬為負值
總產量(加侖/小時)  總產量與邊際產量曲線隱含著所有廠商生產過程的共同特徵: 邊際報酬遞增  邊際報酬遞減  負的邊際報酬  初期邊際報酬遞增 勞動(人)  (a)總產量曲線(加侖/人)  最終邊際報酬遞減 邊際產量(加侖/人)  邊際報酬為負值 勞動(人)  (b)邊際產量曲線 勞動數量 (人) 總產量(加侖/小時) 邊際產量 (加侖/人)

21 邊際報酬遞增 代表額外一單位勞動的邊際產量大於前一單位勞動的邊際產量
12.2 短期下的生產 邊際報酬遞增 邊際報酬遞增 代表額外一單位勞動的邊際產量大於前一單位勞動的邊際產量 生產過程的專業化與分工形成邊際報酬遞增

22 邊際報酬遞減 代表額外一單位勞動的邊際產量小於前一單位勞動的邊際產量
12.2 短期下的生產 邊際報酬遞減 邊際報酬遞減 代表額外一單位勞動的邊際產量小於前一單位勞動的邊際產量 當雇用越多的勞動者使用相同的設備與空間,則形成邊際報酬遞減

23 12.2 短期下的生產 報酬遞減法則: 邊際報酬遞減的現象非常普遍,於是符合法則的資格,
短期下,固定生產要素的數量不變,當廠商增加某項變動生產要素的數量,則該變動生產要素的邊際產量最終將遞減。

24 平均產量 12.2 短期下的生產 平均產量 指每單位勞動的平均生產量 計算方式為: 平均產量 = 總產量  勞動數量
平均產量就是代表生產力

25 12.2 短期下的生產 圖 12.4 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表內顯示平均產量的計算
邊際與平均產量 (加侖/人) 圖 12.4 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表內顯示平均產量的計算 例如:勞動數量為 3,總產量為 6 加侖, 平均產量為 6 ÷ 3 = 2 加侖/人 勞動(人) 勞動數量 (人) 總產量(加侖/小時) 邊際產量 (加侖/人) 平均產量  (加侖/人)

26 12.2 短期下的生產 平均產量曲線為 AP. 當邊際產量大於平均產量時,平均產量遞增
邊際與平均產量 (加侖/人) 平均產量曲線為 AP. 當邊際產量大於平均產量時,平均產量遞增 The grade point average versus marginal grade example (see slide 69) in the text is outstanding to use in class to describe how the marginal product and marginal cost curves relate to the average product and average cost curves. Once students can tell a story using the same intuition, they find drawing those curves much easier. While you have the curves drawn on the board or overhead, physically pull the average cost curves down (while marginal cost is below) or pull them up (when the marginal cost curve rises above). Use theatrics: raise your hands over your head and “pull down the curves.” If you have a more sports-oriented class, you can try using a batting average percentage and at-bat outcome example (if you had a .300 batting average and you struck out at your next at-bat [the marginal factor], your batting average is pulled down). 勞動(人) 勞動數量 (人) 總產量(加侖/小時) 邊際產量 (加侖/人) 平均產量  (加侖/人)

27 12.2 短期下的生產 當邊際產量小於平均產量時,平均產量遞減 當邊際產量等於平均產量時,平均產量達到最大 勞動數量 (人)
邊際與平均產量 (加侖/人) 當邊際產量小於平均產量時,平均產量遞減 最大平均產量 當邊際產量等於平均產量時,平均產量達到最大 勞動(人) 勞動數量 (人) 總產量(加侖/小時) 邊際產量 (加侖/人) 平均產量  (加侖/人)

28 12.3 短期成本 短期下,廠商若要增加產量,則必須增加勞動數量,也 就是必須增加成本 產量與成本的關係可用下列三種概念來解釋: 總成本
短期下,廠商若要增加產量,則必須增加勞動數量,也 就是必須增加成本 產量與成本的關係可用下列三種概念來解釋: 總成本 邊際成本 平均成本

29 總成本 12.3 短期成本 總固定成本 (TFC) 為固定生產要素的成本 — 土地、資本
廠商的 總成本 (TC) 是指全部生產要素的成本總合 總成本區分成兩個部分: 總固定成本 (TFC) 為固定生產要素的成本 — 土地、資本 總固定成本不會隨著產量的變動而變動

30 TC = TFC + TVC 12.3 短期成本 總變動成本 (TVC) 為變動生產要素的成本 — 勞動
短期下廠商若要變動產量,則必須變動勞動數量,因此 總變動成本將會隨著總產量的變動而變動 總成本等於總固定成本與總變動成本的總和,亦即: TC = TFC + TVC

31 12.3 短期成本 山姆冰舖的總成本 勞動 產量 (人/小時) (加侖/小時) 總固定成本 總變動成本 總成本 ($/小時)

32 12.3 短期成本 圖 12.5 Sam 冰舖的成本曲線 總固定成本 (TFC) 固定不變 — 水平線
總成本 ($/小時) 圖 12.5 Sam 冰舖的成本曲線 總固定成本 (TFC) 固定不變 — 水平線 總變動成本 (TVC) 隨著產量的增加而增加 總成本 (TC) 也隨著產量的增加而增加 產量 (加侖/小時)

33 12.3 短期成本 總成本 ($/小時) 在總成本曲線及總變動成本曲線間的垂直距離代表總固定成本 產量 (加侖/小時)

34 邊際成本 12.3 短期成本 廠商的 邊際成本 代表額外增加一單位產量而導致總成本 的變動量
邊際成本告訴我們當總產量變動時,總成本會如何改變

35 山姆冰舖的邊際成本 產量 總成本 邊際成本 (加侖/小時) ($/小時)

36 平均成本 12.3 短期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 (AFC) 為每單位產量的總固定成本 平均變動成本 (AVC) 為每單位產量的總變動成本
以下為三種平均成本的概念: 平均固定成本 (AFC) 為每單位產量的總固定成本 平均變動成本 (AVC) 為每單位產量的總變動成本 平均總成本 (ATC) 為每單位產量的總成本

37 TC = TFC + TVC TC = TFC + TVC Q Q Q ATC = AFC + AVC 12.3 短期成本
平均成本的計算是來自於總成本的概念: TC = TFC + TVC 每項都除以產量 Q,則得: Q Q Q TC = TFC + TVC ATC = AFC + AVC

38 -----------------------------------------------------
山姆冰舖的邊際成本與平均成本 產量 總成本 邊際成本 (加侖/小時) ($/小時) 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變動成本 平均總成本 ($/加侖)

39 12.3 短期成本 圖12.6 邊際成本與平均成本曲線 平均固定成本 (AFC) 隨著產量增加而減少
平均與邊際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 (AFC) 隨著產量增加而減少 平均變動成本曲線 (AVC) 呈現 U 型 平均總成本曲線 (ATC) 也呈現 U 型 產量 (加侖/小時)

40 12.3 短期成本 兩曲線間的垂直距離等於平均固定成本,如箭頭所示
平均與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曲線 (MC) 呈現 U 型, 並且分別在 AVC 與 ATC 的最低點與 AVC 曲線及 AVC 曲線相交 產量 (加侖/小時)

41 12.3 短期成本 成本詞彙摘要 詞彙 代號 定義 固定成本 固定生產要素的成本,不會隨著產量的變動而變動
固定成本 固定生產要素的成本,不會隨著產量的變動而變動 變動成本 變動成本要素的成本,隨著產量的變動而變動 總固定成本    TFC 所有固定生產要素的成本總和 總變動成本 TVC 所有變動生產要素的成本總和 總成本 TC 總固定成本與總變動成本的總和 邊際成本 MC 額外增加一單位產量而導致總成本的變動量 平均固定成本 AFC 每單位產量的總固定成本 平均變動成本 AVC 每單位產量的總變動成本 平均成本 ATC 每單位產量的總成本

42 12.3 短期成本 成本曲線與產量曲線 當勞動數量與產量都不高時,隨著勞動數量增加,邊際產量與平均產量上升的幅度大於成本增加的幅度,因此邊際成本與平均變動成本下跌。 在邊際產量到達最高點時,邊際成本到達最低點 當廠商雇用更多的勞動者,邊際產量下降,而邊際成本上升

43 12.3 短期成本 但平均產量繼續增加,平均變動成本繼續下降 平均產量到達最高點時,平均變動成本到達最低點
隨著勞動數量增加,平均產量遞減,而平均變動成本遞增 .

44 12.3 短期成本 圖 12.7 產量曲線與成本曲線 廠商的邊際成本曲線與邊際產量曲線具有關聯性 如果邊際產量上升,則邊際成本下降
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MP最高點  圖 12.7 產量曲線與成本曲線 廠商的邊際成本曲線與邊際產量曲線具有關聯性 勞動  成本($/單位)  如果邊際產量上升,則邊際成本下降 當邊際產量到達最高點時,則邊際成本到達最低點 MC最低點  產量 

45 12.3 短期成本 廠商的平均變動成本曲線與平均產量曲線具有關聯性 如果平均產量上升,則平均變動成本下降
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MP最高點  廠商的平均變動成本曲線與平均產量曲線具有關聯性 AP最高點  如果平均產量上升,則平均變動成本下降 勞動  成本($/單位)  當平均產量到達最高點時,則平均變動成本到達最低點 AVC最低點  MC最低點  產量 

46 12.3 短期成本 當產量少時, MP 與 AP 上升, MC 與 AVC 下降。 當產量中等時, MP 下降與 MC 上升,
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當產量少時, MP 與 AP 上升, MC 與 AVC 下降。 MP最高點  AP最高點  MP上升、MC下降、AP上升、AVC下降  MP下降、MC上升、AP上升、AVC下降  MP下降、MC上升、AP下降、AVC上升  當產量中等時, MP 下降與 MC 上升, AP 上升與 AVC 下降。 勞動  成本($/單位)  當產量大時, MP 與 AP 下降, MC 與 AVC 上升。 AVC最低點  MC最低點  產量 

47 成本曲線的移動 12.3 短期成本 技術 技術進步導致生產力上升,總產量曲線上移,邊際產量曲線與平均產量曲線也上移
技術的進度, 相同的生產要素可以創造更多的產量,因此技術的進步導致平均與邊際成本降低,平均與邊際成本曲線下移

48 12.3 短期成本 生產要素的價格 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導致成本上升,成本曲線上移。 但曲線如何移動取決於何項要素價格的改變,
如果固定生產要素的價格賞漲, 固定成本曲線 (TFC and AFC) 上移 總成本曲線 (TC) 上移 變動成本曲線 (AVC and TVC) 及邊際成本曲線 (MC) 不變

49 12.3 短期成本 如果變動生產要素的價格上漲, 變動曲線 (TVC and AVC) 上移 邊際成本曲線 (MC) 上移
固定成本曲線 (AFC and TFC) 不變

50 工廠規模與成本 12.4 長期成本 當廠商變動工廠規模時,生產成本導致產量的變動 平均總成本將下跌、上升或是不變?
以上三種結果皆可能發生,因為當廠商在長期下變動工廠規模時,可能歷經三種情況: 規模經濟 規模不經濟 固定規模報酬

51 規模經濟 發生在廠商以相同的幅度增加勞動與資本的數量,而產量增加的幅度大於生產要素增加的幅度,則平均總成本下跌
12.4 長期成本 規模經濟 規模經濟 發生在廠商以相同的幅度增加勞動與資本的數量,而產量增加的幅度大於生產要素增加的幅度,則平均總成本下跌 勞動與資本的專業化是規模經濟的主要根源

52 規模不經濟 發生在廠商以相同的幅度增加勞動與資本的數量,而產量增加的幅度小於生產要素增加的幅度,則平均總成本上升
12.4 長期成本 規模不經濟 規模不經濟 發生在廠商以相同的幅度增加勞動與資本的數量,而產量增加的幅度小於生產要素增加的幅度,則平均總成本上升 規模不經濟的發生源自於規模大的部門間其協調與控制的困難 管理的複雜性導致平均成本上升

53 固定規模報酬 發生在當廠商以相同的幅度增加勞動與資本的數量,而產量增加的幅度等於生產要素增加的幅度,則平均總成本不變
12.4 長期成本 固定規模報酬 固定規模報酬 發生在當廠商以相同的幅度增加勞動與資本的數量,而產量增加的幅度等於生產要素增加的幅度,則平均總成本不變 廠商如果能夠複製現有的生產設施與管理系統,則產生固定規模報酬

54 12.4 長期成本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當廠商有充足的時間變動勞動與資本的數量,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顯示各產量的最低平均總成本

55 12.4 長期成本 圖12.8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長期下,Sam 可以變動勞動與資本的數量
平均總成本($/加侖) 在當前的工廠規模下,Sam 的 ATC 曲線為 ATC1 在更大的工廠規模下,Sam 的 ATC 曲線將移至 ATC2、ATC3,及 ATC4 產量(加侖/小時)

56 12.4 長期成本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LRAC,顯示各產量的最低平均總成本 平均總成本($/加侖) 產量(加侖/小時)

57 12.4 長期成本 Sam 冰舖的產量介於 0 - 9 加侖之間,呈現規模經濟 產量介於 9 -12 加侖之間,呈現固定規模報酬
平均總成本($/加侖) 平均總成本($/加侖) Leave your students with two big ideas: First, a firm’s long-run production costs depend on the freedom to choose all inputs. Long-run flexibility enables firms to produce at a lower cost than is possible in the short run when some inputs are fixed. Second, in the short run, with one or more fixed inputs, production costs vary with output in a predictable way because they are directly linked to input productivity. 產量大於 12 加侖以上,呈現規模不經濟 規模不經濟 規模經濟 固定規模報酬 產量(加侖/小時) 產量(加侖/小時)


Download ppt "Notes appear on slides 3, 15, 16, 17, 50, and 66."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