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西方美學理論及其批判 課程介紹 尤煌傑 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西方美學理論及其批判 課程介紹 尤煌傑 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西方美學理論及其批判 課程介紹 尤煌傑 教授

2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的起源與發展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其現代發展史,源自1970年代初期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 (McMaster University) 醫學院。 PBL的哲學基礎包含蘇格拉底之問答辯證進路,也融貫黑格爾的正反合辯證法。而現代的PBL之所以能夠發展出一套精細的教學方法,完全歸功於認知科學和科技的進展。

3 台大、陽明和長庚醫學院已經開始在一部份課程採用PBL。輔大醫學系於九十一學年始仿效麥克瑪斯特大學醫學院,徹底施行藉由教案整合性地學習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及以小組學習方式達到主動學習、自我學習的課程。

4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的主要觀念與設計

5 在PBL進路所隱含的是解放的教學法。採用PBL的教師可以從資料分配者這種令人窒息的角色中解放出來。而在採用PBL教學法的班級中的學生就是單純地被解放了。學生不再只是資料的容器,取而代之的,他和他的組員一起工作,主動地界定每個新案例的「學習課題」,然後主動地決定如何和他的小組共同解決這些課題。

6 PBL課程的核心就在於問題的設計 最好的PBL案例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而是傾向於沒有固定限度的(open-ended)。

7 最佳的PBL案例包含多重階段。 好的案例通常需要學生們對某些事情採取態度,作成決定,下判斷。這些評估應該總是以學生們從確實性中發掘的和評估的資訊為基礎。 好的案例不必非常複雜。 課程的目標應該被包含進案例之中。

8 通常最佳的PBL案例包含多重階段。有時候這些是分散的案例所「組裝」起來的。其他時候,它們可能是在一個單獨的組合中的幾個步驟或階段。

9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應用在哲學課程中

10 PBL方法強調它的實踐性、對話與深入研究,自行設定學習目標,不預設立場。對問題的解決方案持開放性態度,接納各種可行的方案。讓每個人都有普遍參與的機會,分擔共同研究的責任。教師和學生共同面對問題,成為一個討論問題的夥伴、諮詢者、推動者。這些特性都符合哲學的原創精神。

11 希臘哲學的『對話』方法,中世紀哲學的『是』與『非』論證方法,近代黑格爾哲學的『正』題、『反』題、『合』題辯證法,當代哲學的 『溝通』理論,都是PBL方法背後的理論基礎。

12 蘇格拉底對話的程序、特徵與規則 蘇格拉底對話的程序 決定回答的問題x 蘇格拉底說過:「我接近真理的方法是提出正確的問題。」

13 選定一個案例: 由團體選定一個適當案例,作為之後彼此對話的分析與討論、辯論之基礎。 「適當案例的判準」有五項: 是取自某個參與者自己的個別經驗的案例。 案例不要太複雜。

14 案例須與對話主題相關,並且能引發其他參與者的興趣。
案例必須是已經結束的經驗。 提供案例的參與者,必須願意完整地提供所有相關事實與訊息,

15 制定一個普遍定義: 團體一起將這個案例分解成最小的部分或多個步驟,然後去找x的位置,一旦每個人都同意x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那麼我們就可以開始決定什麼是x。

16 檢視並修正定義: 蘇格拉底說:「說真話是我一貫堅持的原則。」參與者可以回到自己的個人經驗,看看是否符合所獲得的定義。並嘗試使用尚未提出的反例,來駁斥所制定的這個定義。

17 蘇格拉底對話的特徵 始於具體且持續與具體經驗接觸 蘇格拉底對話的所有面向均連結每一個陳述與個人經驗時獲得,這意味著蘇格拉底對話乃是關心整個人--即「全人」(the whole person)的一個歷程(process)。

18 參與者之間的充分理解 每個人必須要清楚地理解他/她自己具體經驗之所以在過程中被檢驗的意義。但以個別的個人經驗作例子有其限制,必須能意識到此並超越它。 堅持次要的問題(subsidiary question)直到被回答為止 一方面當面臨工作困難時不可輕言放棄,另一方面為了轉向次要的問題,要夠冷靜地接受在對話中有段時間會有另一個不同的進展。

19 努力達成共識 此點需要每個人都能誠實地檢視他人的思想,且誠實地對待自己的陳述。當每個人都能誠實且能開放自己和他人的感覺和想法時,「努力達成共識」即會發生,而非「共識本身」必然發生。

20 蘇格拉底對話的規則 參與者的規則 1. 每位參與者所給予的案例必須建基在他/她實際的經驗上,不是他/她讀到或聽到的。 2. 思考和詢問必須誠實,即只有對談話有真的疑問時,才應該表達。 3. 全體參與者有義務盡可能清晰簡潔地表達他們的思想,使每位參與成員能建基於他人先前對話中所提供的觀念。

21 4. 每位參與者都必須仔細聆聽所有談話;每位參與者應主動參與,每個人的觀念都可被編入合作思考的歷程中。
5. 參與者不要只專注於自己的想法,必須盡可能地努力去了解其他參與者,如果必要則要求澄清。 6. 如果有任何人對問題或討論失焦時,應該尋求他人的協助,以澄清團體目前的進度。

22 7. 真實生活案例,一直在對話期間被要求以及持續被提及回到這個點上。
8. 探究到相關問題時,如果他們還沒有達到澄清,探究都必須繼續下去。

23 引導者/促進者的規則 1. 引導者/促進者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接合澄清過程,以致於達到真正的共識。共識唯有在對立的觀點已被解決,且有論證和反證都已被充分考慮之後才可能達成,引導者必須確保這個結果。

24 2. 引導者/促進者不可操縱討論往某個特定的方向,也不可在問題內容上採取立場。
3. 引導者/促進者應確保對話規則之維護,例如注意個別參與者不要支配或時常打斷對話,卻要他人保持靜默。

25 課程目標 認識西方美學基本觀念 了解西方藝術發展的基本原則 能結合西方美學觀念與藝術史的發展,了解其中的相關性。
能批判各種美學理論的基本觀點,並能培養欣賞西方藝術的基本態度

26 課程綱要 單元一:導論 單元二:美感經驗 單元三:審美學 單元四:美的範疇(美的相關範疇和醜的意義)

27 單元五:美的存有學(美的意義) 單元六:藝術的創作(創作理論,形式與質料) 單元七:藝術哲學(模仿理論,藝術的意義與目的) 單元八:藝術的題材和藝術與道德

28 授課進度表 9/17 課程介紹 11/19 9/24 調整放假 11/26 單元三(2) 10/1 單元一(1) 12/3 單元三(3)
期末報告初步構想發表 9/24 調整放假 11/26 單元三(2) 10/1 單元一(1) 12/3 單元三(3) 10/8 單元一(2) 12/10 單元四(1) 10/15 單元一(3) 12/17 單元四(2) 10/22 單元二(1) 12/24 期末報告初稿發表 10/29 單元二(2) 12/31 單元四(3) 11/5 單元二(3) 1/7 期末報告(1) 11/12 單元三(1) 1/14 期末報告(2)

29 課程執行程序 單元 (1) 單元主題說明,提出相關資料,作為初步討論的題材,其中包含文字投影片、圖片、影片、CDRom等電子資料檔案。(1小時) 小組討論,就單元主題所已經發現的元素進行討論與篩選議題,小組的指導者引導學生進行討論。(1小時)

30 單元__(2) 小組成員提供具體經驗,以及相關學術資料。 以蘇格拉底對話法為原則進行討論。 針對關切的核心問題進行細部討論,討論的指導者協助修正問題,指引找尋解決問題的方向與可靠的資料來源。(2小時)

31 單元__(3) 討論小組提出解決學習問題的方案,每位小組成員必須針對前次提出的學習問題發表意見。嘗試提出定義以及反例。(1小時) 綜合討論,每一個討論小組根據對本單元學習的了解發表意見,並與全班同學交換意見。(1小時) 每次單元活動,均依照評分表項目評分,全部單元活動之得分(含課外上網),採計為平時成績,佔學期總成績50%。

32 期末報告初步構想發表 分組:全班均分為六組。 期末報告主題之選題以本學期所安排之四個教學單元主題為範圍。 各小組於構想發表前,須以電郵和老師以及小組輔導員檢討,以助於修正研究方向。 每個小組分配時間15分鐘。 推派代表說明選題動機,參考資料,主題架構,呈現形式。 全體課程參與者加入討論,提供建議。

33 期末報告初稿發表 每個小組分配時間15分鐘。 推派代表發表報告初稿。約使用8-10分鐘,其餘時間與老師、全班參與者對談。 報告之形式不限定,只要之前經過老師認可之形式即可採用。 由於時間之限制,以報告內容之精華、摘要為主。 發表完畢後,針對討論情形,進行後續修改

34 期末報告(1) (2) 每組分配時間30分鐘,包含報告呈現,以及討論。 本次報告作為最後定稿,完成後除課堂上的口頭報告之外,應繳交電子檔,以備存檔。 本項系列報告之成績,採計為期末成績,佔學期總成績50%。

35 參與網路輔助教學 每一單元之課餘時間,利用輔助教學網站,讓同學在課餘時間蒐集資料的過程,得以時時獲得其他課程參與者的意見與問題討論的延伸。 利用輔助教學網站的設置,執行公告課程相關訊息,收繳作業,專題討論,學習評量等功能。

36 輔導員介紹

37 姓名:高浩容 學歷:輔大哲研所在學中 經歷: 輔仁大學單車社公關輔仁大學 輔青社總編

38 學術相關論著: 特殊表現: 興趣:寫作、音樂、美食、旅行、騎自行車
淺談馬克思主義對前蘇聯共產時期音樂界之影響, On the Influence of Marxism over the Music World during the Communist Period of Soviet Russia(輔大音樂系系刊 , 2005) 書評:José A. Amador, Libby Miles, C. B. Peters : The Practic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Guide to Implementing PBL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哲學與文化月刊 第卅四卷第九期 , ) 特殊表現: 亞太盃鋼琴大賽爵士鋼琴大專組第一名 輔大倫理個案分析競賽第一名 輔大文學獎入選 興趣:寫作、音樂、美食、旅行、騎自行車

39 姓名:黃鳳雪 經歷: 現讀輔大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二年級 曾多次參與懷仁全人發展中心   哲學諮商讀書會 曾多次參加哲學諮商工作坊 95-96年度365哲學讀書會成員 現任工作 楊英風美術館行政特助 社會局居家服務員 個人興趣 國畫、書法學習 運動、烹飪 

40 姓名:何佳瑞(大家都叫我KATIA) 年齡:最高機密 學歷: 莫斯科國立大學哲學系碩士畢業 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畢業 經歷: 現任世界宗教博物館教育推廣組主任

41 書評:《中國哲學史》(第二卷上),《哲學與文化》(2003/04)。
專文:死亡及死後世界。《生命的五個階段》一書(2003/12)。 專文:杜夫海納美學在感性方面對前人的超越與繼承,《輔仁大學第二屆哲學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11)。 專文:死亡經驗與美感經驗之會通,《新世紀宗教研究》(2005/03)。 書評:杜夫海納《審美經驗現象學》,《哲學與文化》(2005/12)。 書評:尤煌傑《美學基本原理─士林哲學的美學理論建構》, 《哲學與文化》(2005/12)。

42 專文:杜夫海納美學思想的感性特質,《哲學與文化》(2006/01)。
專文:對他人心靈的感知,《中山大學、輔仁大學兩校哲學系第一屆博士生論壇會議論文集》(2006/06)。 書評:趙雅博《談美:從自然美到藝術美》(上、下),《哲學與文化》(2007/06)。

43 老師自我介紹

44 尤煌傑 學歷 輔仁大學哲學系1975-79 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1980-82(《論亞里斯多德之藝術哲學‑詩學》)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 (《克羅采美學思想研究》) 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院(Institut Supérieur de Philosophie,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博士後研究 (教育部博士後研究公費留學)

45 經歷 現職 研究專長 輔仁大學研究發展處研發長2004/02-2007/01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1989/08-2004/07
光武工業專科學校董事會董事 輔仁大學中西文化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1993 國立空中大學西洋哲學史科兼任學科委員1996,2000,2002 國立空中大學美學科兼任學科委員兼召集人1997,2000 光武技術學院董事會董事 輔仁大學研究發展處研發長2004/ /01 現職 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2004/08- 北台科學技術學院董事會董事2004- 哲學大辭書、哲學與文化月刊主編2002/09- 研究專長 美學、知識論、西洋近代哲學

46 2001,教育部「九十學年度非同步遠距教學計劃」,哲學概論課程網路教學課程(全網路授課)設計與執行。http://www. elearn
2001,教育部「九十學年度非同步遠距教學計劃」,哲學概論課程網路教學課程(全網路授課)設計與執行。 2001,輔仁大學「輔仁教學網網路教學課程計劃」,基本哲學學習網課後輔助教學設計與執行。 2000,輔仁大學「輔仁教學網網路教學課程計劃」,哲學概論學習網課後輔助教學設計與執行。 輔仁大學中西文化研究中心專題研究,1994,人與世界─易經與士林哲學宇宙觀比較研究。編號:PHI 。 曾執行之研究計劃 ,輔仁大學補助研究計畫,審美經驗中的感性要素之探討:杜夫海納美學體系與宗炳「澄懷味象」命題之比較與融通。計畫編號: 。 ,教育部補助輔仁大學「提昇大學國際競爭力計劃」,A計劃下之子計劃「非同步遠距較教學計劃」,由教務長陳猷龍與哲學系尤煌傑共同擔任計劃主持人。 2002,輔仁大學文、藝學院使命與特色發展委員會補助九十學年度「哲學概論」非同步網路遠距教學課程,設計與執行。

47 曾獲得之研究獎勵 國科會78學年度研究獎勵,甲種獎。 教育部79學年度公費留學,博士後研究。 赴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院進修一年。 90學年,輔仁大學文、藝學院九十學年度于斌樞機基金學術論文獎。 91學年度輔仁大學教學績優教師獎勵。 92學年度,輔仁大學教師及研究人員研究成果獎勵。 94學年度,輔仁大學教師及研究人員研究成果獎勵。 95學年度,輔仁大學教師及研究人員研究成果獎勵。 95學年度第二學期,輔仁大學教學成果獎,第一名。

48 學術研究成果 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7篇 學術會議發表論文25篇 學術專門著作1本 大學教科書9本 撰寫哲學大辭書條目19條

49 上課規則 出席 全體參與課程之教師(含輔導員)及學生應準時到課,以免影響課程單元之進行。學生每一節課均授與出席之學習點數,準時到課得5點,遲到5~20分鐘得3點,超過20分鐘以上不授與學習點數。

50 學生如因故無法於上課時到課,應於上課前完成請假。請病假者應於上課鐘響前,向輔導員以電話或發送簡訊報備,課後1週內向輔導員提出就醫證明或相關說明。其它非病假事由者,應於上課前2天以簡訊或電子郵件向輔導員提出請假,經輔導員認可者,始獲准假。獲准請假之時數,每節課仍授與學習點數3點。未完成請假手續而曠課者不授與學習點數。 學生全學期所獲得出席之學習點數單獨列計,滿點數為120點,累計未達80點,該學期列為扣考。

51 課堂學習 學生應盡其可能參與每一課程單元之學習活動,輔導員將視各組學生之學習表現予以評分。參與每一節課之活動均授與課堂表現之學習點數0-5點,每一單元列入評分項目包含:學習態度、討論參與度、發言次數、團隊合作等。滿點數為120點。

52 單元作業 每一單元結束後,學生均須依照輔導員之指示完成單元作業。每一單元作業最高授與單元作業之學習點數30點。超過期限或抄襲以0點計。 課外學習 本課程學生應參與課外之網路輔助教學活動(參與討論區活動、下載公告、即時聊天室、繳交作業等),以及其他課外時間之實體討論活動。每一單元最高授與課外學習之學習點數10點。

53 單元配分 每一單元之學習時數共6小時,授與之學習點數含:「出席」(5點x6節=30點)+「課堂學習」(5點x6節=30點)+「單元作業」(30點)+「課外學習」(10點)=100點。

54 學期總成績之計算 每一學期之四個學習單元總計400點,列計為平時成績,佔學期總成績50%。
本課程之期末考試以口試、口頭報告、撰寫論文加口試等為原則(於學期初統一規定)佔學期總成績50%。

55 謝謝聆聽


Download ppt "西方美學理論及其批判 課程介紹 尤煌傑 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