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主体 内容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培训教材 1.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体系18001的产生背景 2.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主体 内容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培训教材 1.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体系18001的产生背景 2.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主体 内容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培训教材 1.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体系18001的产生背景 2.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术语及其内涵 4.GB/T 体系要素精解

2 1.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体系18001的产生背景 1.世界发达国家各自建立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体系18001的产生背景
2.为什么没有ISO 18001? 3.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健康安全?

3 1996年 英国颁布了BS88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
世界发达国家各自建立标准 1996年 英国颁布了BS88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 挪威船级社(DNV制订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标准》 1999年 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 标准,即OHSAS18001OHSAS1800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1996年 美国工业卫生协议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 1997年 澳大利亚/新西兰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草案 1999年10月 中国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试行标准》 日本工业安全卫生协议(JISHA)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则》 200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4 1.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体系18001的产生背景 1.世界发达国家各自建立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体系18001的产生背景
2.为什么没有ISO 18001? 3.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健康安全?

5 为什么没有ISO 18001? ISO组织自身的原因 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体系18001的产生背景
OHSAS18001的英文全称(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ssessment Series ) OHSMS标准的英文全称(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为什么没有ISO 18001? ISO组织自身的原因

6 1.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体系18001的产生背景 1.世界发达国家各自建立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体系18001的产生背景
2.为什么没有ISO 18001? 3.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健康安全?

7 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
1. 国际贸易的要求 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健康安全 2. 现代社会生产条件下, 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需要 3. 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是解决人权的问题

8 主体 内容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体系18001的产生背景 2.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术语及其内涵 4.体系要素精解

9 当今世界职业健康安全现状 2.5亿/年 ILO(国际劳工组织)的一组统计数据:
全世界每年因工业生产而发生的工伤或职业病形式的职业健康和安全事件2.5亿件。 475.6/分钟 2.8万/小时 68.5万/天 2.5亿/年

10 当今世界职业健康安全现状 110万 99万 56.3万 50.2万 31.2万 工业生产死亡人数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暴力死亡人数
局部战争死亡人数 爱滋病死亡人数 99万 56.3万 50.2万 31.2万

11 2.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现状 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 图 —2003年全国矿山和非矿山事故死亡人数

12 2.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现状 工矿企业 平均每年事故发生1.5万起死亡; 20,000人左右;平均540人/天; 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平均每周起左右 煤矿 产量10亿吨/年,美国死亡30人,我国7000人; 是美国的200多倍;是印度的17倍; 事故突出的其他主要行业 建筑、机械、化工、建材、电力、冶金、石油

13 目前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新的特征 特征 安全管理方法不断创新 重大危险源管理、危险化学品专项管理、安全体系认证、安全评价、安全质量标准化等
新观念不断产生 创建和谐社会、提倡以人为本、追求可持续发展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希腊 普罗泰戈拉 ﹡近年,我国每年统计上报的伤亡事故与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50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2.5-4%左右。 国际上情况:伤亡事故及职业病造成的直、间接经济损失为GDP的1.5-4%。 社会监督的力度加大 监督手段增多 媒体开放度加大 通讯工具发达 公民维权意识增强 Add Your Text 职业危害 管理方法 ﹡全国有16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有2亿人以上; ﹡截至2002年,全国累计检出尘肺病58万余例,其中累计死亡近14万人,尘肺现患病人44万余例; ﹡目前,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积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发现病人数量,我国都居世界首位 经济损失 特征 新观念 社会监督

14 主体 内容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体系18001的产生背景 2.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术语及其内涵 4.体系要素精解

15 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术语及定义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如何理解 “意外” ?
1.事故(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如何理解 “意外” ?

16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术语及定义 2.事件(incidents)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举例

17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s)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术语及定义 3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s) ——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总体绩效(Performance),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在所有活动的所有领域 。 管理体系?

18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术语及定义 Please write down about details of introducing your company. (Vision, duties, and customer service of company)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可理解为危险源或事故隐患。 从本质上讲就是存在能量、有害物质。 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导致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露,散发这两方面因素. 4、危险源(Hazard)

19 能量意外释放论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受到种种约束和限制,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转换和做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能量失去控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则称发生了事故。当意外释放的能量达及人体且超过其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

20 能量意外释放论(续) 我们通常可以把危险源看成是能量物质或能量载体。 危险状态可以理解为对能量物质或能量载体的约束约束措施的缺陷状态。
比如,锅炉的安全阀失效;锅炉壁的强度不符合设计标准等。 需要说明的是,状态一定是依附在危险源的存在而存在。

21 事故致因理论 人的不安全行为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事故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缺陷

22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术语及定义 系统安全工程学的“三E原则” Engineering (工程技术) Education (教育)
Enforcement(执法)

23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术语及定义 10 职业健康安全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 5 绩效 (Performance) 9 Title in here 6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ies) 7 不符合  (non-conformances) 8 目标 (Objectives)

24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术语与定义 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它是总的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便于组织对与其业务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管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权限、惯例、程序和资源等 12、组织 (Organization)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和设施 说明:这种安排通常是有序的。

25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术语与定义 13. 风险(Risk) A B C D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Text
可能性: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难易程度。 C 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能够组织带来多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D 暴露于该危险情景的频度

26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术语与定义 风险评价 可能性 严重性 频度 14、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在可容许程度的全过程。 ● 是针对存在的危险源因素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分析,以确定这种危险源是否可接受。 ● 可能性(易发性):采取数学方法,最后得出一个综合指标来实现 ● 严重性(事故后果严重度):通过工程学的方法分析。 ●暴露于该危险情景的频度。 ● 是否可接受的判断需根据相关的知识,如法律、法规及组织具体 情况加以确定,一般说来,这个标准或界限值不是一成不变的。 严重性

27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术语与定义 15 16 可容许风险(Tolerable Assessment)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16 安全 (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 经过危险评价,确定了不可接受的风险,那么它就要采取措施将不可接受危险降低至可容许的程度,使人们避免遭受到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

28 主体 内容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体系18001的产生背景 2.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术语及其内涵 4.GB/T 体系要素精解

29 4.1 总要求 4.1 总要求 组织应有一个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该方针应清楚阐明职业健康安全总目标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

30 4.1.1 PDCA环 本体系参考管理模式图 PDCA环

31 持续改进 ACTION PLAN 危险源辨识 评审改进 频率分析 严重度分析 危险评价 检查纠正 DO CHECK No 可接受风险
改善计划或 管理控制 可接受风险 Yes 维持管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机制

3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5个方面 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4.3策划 4.4 实施与运行 4.5 检查与纠正措施 4.6 管理与评审

33 4.2.1 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的基本原则 1 2 3 4 5 适合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包括持续改进的承诺;
包括组织至少遵守现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组织接受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3 4 形成文件,实施并保持; 传达到全体员工,使其认识各自的职业健康安全义务; 5

34 4.2.1 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的基本原则 6 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7 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组织保持相关和适宜;

35 4.2.2 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应考虑哪些因素?
危险源 相关法律 与其他要求 过去与现在 的OHS绩效 其他相关方的需求 持续改进的 机遇和需求 员工及其他 相关方的参与 资源

36 举例 煤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 依法治矿 科学管理 以人为本 持续改进 1 依法治矿
依法治矿 科学管理 以人为本 持续改进 1 依法治矿 获取、识别和更新适用于本矿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保证本矿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遵守现行的法规和其他要求为底线。 2 科学管理 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因此,本矿建立科学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来不断地提高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纺效。

37 举例 3 以人为本 人才是企业的最大财富,没有了人才也就没有了企业。对本矿而言,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避免伤害,是本矿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根本出发点。 4持续改进 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本矿结合实际情况,依据体系的系统他的管理模式,使本矿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更健康、更高效、更优化。

3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5个方面 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4.3策划 4.4 实施与运行 4.5 检查与纠正措施 4.6 管理与评审

39 4.3 策划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策划 审核 绩效测量 的反馈 实施和运行

40 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4.3.1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这些程序应包含: 常规:正常生产活动 非常规:维修、检测、参观 庆典等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所有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考虑这些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控制的效果,将此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41 能够确定计划的或现有的控制措施是否充分;
为什么要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是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能够确定计划的或现有的控制措施是否充分; 便于在伤害发生之前控制风险; 促进积极安全文化的形成促进

42 4.3.1.2 何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与财产损失等的根源或状态,是一种客观的、具体的概念;
危险源辨识:即确认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如焊接作业的危险源辨识: 气溶胶形式 呼吸道吸入 焊接作业 电焊烟尘 电焊工尘肺

43 4.3.1.3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危险控制的策划的基本步骤
评审危险控制措施是否足以将危险降低至可容许的程度 辨识必需的附加危险控制措施 评价对残余危险的可承受度 评估现有控制措施情况下的风险 辨识危险源 作业活动分类

44 作业分类的方法 就煤矿采选业来说: 1.工作区域 2.工作门类 采掘 通防 运提 排水 供电

45 4.3.1.4危险源辨识、危险评价与危险控制计划应的主要依据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与其他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不符合发现 内部审核的结果 本组织及类似企业曾发生事故与事件的信息 员工或相关方交流的信息 组织的设施、工艺过程和运行活动方面的信息

46 辨识与评价方法的充分性 辨识与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辨识与评价过程的动态适用性 与其他要素联系的明确一致性
评估危险源辨识、危险评价与危险控制计划过程的关键要点 辨识与评价方法的充分性 辨识与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辨识与评价过程的动态适用性 与其他要素联系的明确一致性

47 4. 3.1.6 辨识评价方法的充分性 本组织内部的实际情况 辨识评价方法的充分性 国际通行的危险源与危险的范围、的确定
辨识评价方法的充分性 辨识评价方法的充分性 国际通行的危险源与危险的范围、的确定 国内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 国内示范性兄弟单位的具体作法 本组织内部的实际情况

48 4.3.1.7 辨识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辨识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考虑作业场所危险源与危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及其所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具有预防性
能够提供危险级别,确定危险控制的优先序 简单、实用、具有可操作性

49 一般风险级别层次的划分 一般分为五级 A级——高级风险; B级——中高级风险; C级——中级风险; D级——中低级风险; E级——低级风险。

50 确定风险控制优先序列及相应措施 对A级风险应优先选用消除或降低风险的措施。可行时, 应优先考虑消除风险,
其次是降低风险(如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或 增设安全监控、报警、联锁、防护或隔离设施), 再次是控制风险(如个体防护、 标准化作业和安全教育,以及应急方案、 监测检查等措施)。

51 辨识与评价过程的动态适用性 当组织的生产活动采用了新工艺、新方法或者新物质时; 当组织的生产经营范围、作业区域有所改变时; 当危险源辨识与危险评价有了新理论、新知识或新方法时; 当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发生了变化时。

52 组织应及时更新有关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
法规和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识别和获得适用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组织应及时更新有关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

53 4.3.2 法规和其他要求 同时,还有严格的收文、发文、修改等方面的规定。
法规和其他要求 作为一个大型的正规组织当识别和获得适用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时,应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并明确分工。 同时,还有严格的收文、发文、修改等方面的规定。

54 4.3.2 法规和其他要求 参考做法 3.1总则 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获取识别和更新适用于本矿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及时传达。
法规和其他要求 参考做法 3.1总则 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获取识别和更新适用于本矿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及时传达。 3.2 职责 3.2.1矿长或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本矿适用的法规和其他要求。 3.2.2企管科负责获取、识别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并追踪新的法规和其他要求。

55 4.3.2 法规和其他要求 3.2.3 其他部门负责获取、识别和传达业务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并追踪新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
法规和其他要求 3.2.3 其他部门负责获取、识别和传达业务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并追踪新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 3.2.4 矿办负责法规和其他要求文件的汇总下发。 3.2.5 各单位遵守、实施本矿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

56 4.3.2 法规和其他要求 3.3 管理要求 3.3.1 企管科确定获取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途径和频次。
3.3 管理要求 3.3.1 企管科确定获取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途径和频次。 3.3.2 其他部门获取到业务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应报矿办.矿办进行汇总并报矿长或管理者代表批示,并按批示办理和发放;当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 3.3.3 各单位收到矿办分发的法规和其他要求,应及时传达实施。 3.3.4 当施工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应对法规和他要求再获取和确认。 3.4相关文件 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法规和其他要求

57 4.3.3 目标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如可行,目标宜予以量化。
组织在建立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应考虑: ——法规和其他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 ——可选择的技术方案; ——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相关方的意见。 目标应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注意:目标设立的指标或量纲是可操作和量化的

58 目标制定的参考做法 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能够降低A,B级风险的级别或更好地控制风险;
突出对事故的预防; 目标制定的参考做法 安监科予每年11月份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结果,以及职业健康安全重要活动事项或指标,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规划科、总调度室、通风工区等部门参与审订矿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包括相关职能和层次上的分目标) 安监科制定或修订本矿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对本矿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实施情况组织检查,并予以考核和报告

59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 1 死亡重伤事故 目标? 轻伤事故 29 无伤害事故 300 不安全因素 1000,…000

60 4.3.3 目标的类型 管理型 改善型 监测型

61 4.3.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以实现其目标。方案应包含形成文件的:
a)为实现目标所赋予组织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 b)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应定期并且在计划的时间间隔内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评审,必要时应针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的变化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修订。

62 职责 矿长批准管理方案。 管理者代表审核管理方案。 安监科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起草管理方案。 机电科、总调度室等部门负责相关专业方案的论证。 规划科负责管理方案的汇总。 相关单位负责管理方案的实施。

63 管理要求 管理方案可以通过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简称安全技措),设备大中修及维修、工艺技术改造措施和管理措施,以及专项研究等途径立项实施。 各单位第一责任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管理方案。 规划科汇总方案,列人年度投资计划或下达专项投资计划,相关单位组织实施。

6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5个方面 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4.3策划 4.4 实施与运行 4.5 检查与纠正措施 4.6 管理与评审

65 4. 4 实施与运行 文件 ——组织应开发实现组织的方针、目标和指标所需的能力和支持机制,以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和计划内容的有效实施。包括:
4. 4 实施与运行 ——组织应开发实现组织的方针、目标和指标所需的能力和支持机制,以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和计划内容的有效实施。包括: 机构和职责 培训、意识 和能力 运行控制 文件与资料 控制 协商和交流 应急准备与响应 文件

66 结构和职责 对组织的活动、设施和过程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有影响的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应确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予以沟通,以便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职业健康安全的最终责任由最高管理者承担。组织应在最高管理者中指定一名成员(如:某大组织内的董事会或执委会成员)作为管理者代表承担特定职责,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确实施,并在组织内所有岗位和运行范围执行各项要求。

67 4.4.1 结构和职责 管理者应为实施、控制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 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
结构和职责 管理者应为实施、控制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 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 组织的管理者代表应有明确的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确保按本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b)确保向最高管理者提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报告,以供评审,并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都应表明其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改进的承诺。

68 4.4.1.1 应对其职责和权限予以规定的人员 最高管理者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 组织各层次上的业务经理 负责承包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人员
应对其职责和权限予以规定的人员 最高管理者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 组织各层次上的业务经理 负责承包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人员 负责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的人员 对职业健康安全有关键影响的设备负责人 组织内具有职业健康安全资质的专业人员 在协商的基础上确定的员工职业健康安全代表 岗位操作人员

69 4.4.1.2 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承担职业健康安全的最终责任; 任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 确定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提供足以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方案和活动以及包括绩效测量和监测工作的人力、专项技能与技术、财力资源。 Company Logo

70 4.4.1.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与权限 建立、实施与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监督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全面了解体系绩效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坚持参与目标制定和定期评审

71 文件化的职业健康安全职责和权限的形式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手册 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 培训软件

72 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机构和职责 培训、意识 和能力 运行控制 文件与资料 控制 协商和交流 应急准备与响应 文件

73 培训、意识与能力 对于其工作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职业健康安全的人员,应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在教育、培训和经历方面,组织就对其能力作出适当的规定。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确保处于各有关职能和层次的员工都意识到: ——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程序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在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所能造成的后果,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效益;

74 4.4.2. 培训、意识与能力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培训程序应考虑不同层次的: ——职责、能力及文化程度; ——风险。
培训、意识与能力 ——在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程序,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见4.4.7)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培训程序应考虑不同层次的: ——职责、能力及文化程度; ——风险。

75 4.4.2 培训、意识与能力相关安排 各部门分别汇集和提出相关的培训需求信息 职责 各单位负责提出本单位的培训需求计划
培训、意识与能力相关安排 职工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各部门分别汇集和提出相关的培训需求信息 各单位负责提出本单位的培训需求计划 职责

76 4.4.2 培训、意识与能力相关安排 接触风险的岗位人员应熟悉与本岗位有关的风险,清楚违章的后果,具备岗位作业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
培训、意识与能力相关安排 全体职工都应该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的培训 接触风险的岗位人员应熟悉与本岗位有关的风险,清楚违章的后果,具备岗位作业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 培训计划针对性强,对各类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应明确培训要求、内容、方式和应达到的效果 采取各种形式,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自觉性。 管理要求

77 4.4.3 协商和沟通 机构和职责 培训、意识 和能力 运行控制 文件与资料 控制 协商和沟通 应急准备与响应 文件

78 4.4.3 协商与沟通 组织应建立程序,确保与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就相关职业健康安全信息进行相互沟通。
协商与沟通 组织应建立程序,确保与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就相关职业健康安全信息进行相互沟通。 组织应将员工参与和协商的安排形成文件,并通报相关方。 员工应: ——参与风险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和评审; ——参与商讨影响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如引入新的或改造设备、原料、技术、工艺过程、程序或作业模式等变更; ——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 ——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的员工代表和指定的管理者代表(见4.4.1)

79 协商与沟通 外部信息交流——组织应从信息的接受、记录在案、调查研究、处置决定到回复的全过程建立完整的程序控制,作为组织形象工程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来积极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确保组织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向执法机构或管理单位报告监测结果、应急计划、事故事件处理以及就职业健康安全事务进行交流并取得支持; 接受外部相关方的要求、抱怨和投诉并进行记录和处理; 向外界展示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80 综合管理、汇集和处置相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信息
协商与沟通的参考做法 综合管理、汇集和处置相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信息 安全监察科 负责本单位的协商与沟通 员工 工会 各单位 职责要求 在调度会上通报职业健康安全相关信息 矿办公室 总调度室 外部相关方的接受与处置

81 4.4.4 文件 机构和职责 培训、意识 和能力 运行控制 文件与资料 控制 协商和沟通 应急准备与响应 文件

82 4.4.4 文件 组织应以适当的媒介(如:纸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a)描述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文件 组织应以适当的媒介(如:纸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a)描述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b)提供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注:重要的是,按有效性和效率要求使文件数量尽可能少。 (手册 程序 作业文件)

83 Progress Diagram 对应《规范》所有要素,提出总体管理要求 针对规范中相应的要素,描述具体的实施程序和要求是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作业文件 程序文件 管理手册 针对具体的岗位、活动或管理事项进行具体规定 包括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应急计划等 对应《规范》所有要素,提出总体管理要求 针对规范中相应的要素,描述具体的实施程序和要求是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8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 OHSSC—A—2008 版 本 A 受控状态 发放号 ××× ×××煤矿

85 编写人员:(指实际编写小组人员) 审 核:(往往指管理者代表) 批 准:(指煤矿的最高管理者) 本矿地址: ×x×矿务集团×x×煤矿
审 核:(往往指管理者代表) 批 准:(指煤矿的最高管理者) 本矿地址: ×x×矿务集团×x×煤矿 邮政编码: ×x× 电 话: ×x× 电 传: ×x× 网 址:

86 4.4.5 文件与资料控制 机构和职责 培训、意识 和能力 运行控制 文件与资料 控制 协商和沟通 应急准备与响应 文件

87 文件与资料控制 参考做法 制定程序,保证文件与资料的形成、使用、修订和管理都处于受控状态,保证相关岗位都使用现行有效文件。 总则 企管科
Text 4. Description of the business 企管科 企管科负责体系文件的综合管理 管理要求 见下页 矿办负责相关公文和外来文件的管理。 矿办

88 4.4.5 文件与资料控制的参考做法 3 管理要求 3.1 所有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能得到现行文件的有效版本。 3.2 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和修订都规定相应部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保证使用文件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3.3 对文件的发放、回收、使用、保存和归档都明确相应责任部门和人员,列表登记,保存记录,保证查询顺畅。 3.4 由企管科及相关职能部门每年11月份对文件评审一次。 3.5 在法规和其他要求变化以致体系相关文件不再适用时,及时修订文件与资料。 3.6 对于法规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档案文件和资料应适当标识。

89 4.4.6 运行控制 机构和职责 培训、意识 和能力 运行控制 文件与资料 控制 协商和沟通 应急准备与响应 文件

90 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 运行控制 组织应识别与所认定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有关的运行和活动。组织应针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进行策划,通过以下方式确保它们在规定的条件下执行; a)对于因缺乏形成文件的程序而可能导致偏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的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 b)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c)对于组织所购买和(或)使用的货物、设备和服务中已识别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建立并保持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和合同方。 d)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于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考虑与人的能力相适应,以便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91 Diagram 职责要求 管理者代表负责运行控制实施 安监科是运行控制的主管部门 各单位对本单位应控制的风险、岗位和活动
提出控制措施并实施,对实施效果负责

92 管理要求 1 2 3 4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作运行控制程序 相关人员都应符合上岗条件,接受培训,熟知其职责和工作方法
在运行控制中,保持信息畅通 4 使用的产品与服务中有可标识的风险应通知相关方

93 相关控制性程序文件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程序 掘进过程控制程序 安全管理控制程序 采煤过程控制程序 轨道运输控制程序
皮带运输管理控制程序 通防管理控制程序 设备安全管理控制程序 煤炭洗选加工及装运过程控制程序 巷道修护、采煤憋备控制程序

94 相关控制程序文件(续) 火工品管理控制程序 职业病防治、健康体检控制程序 矿内机动车管理控制程序 女工保护控制程序 劳保用品管理控制程序
安全标识管理控制程序 许可作业控制程序 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化学危险品管理控制程序 地质、测量控制程序

95 4.4.7应急准备与响应 机构和职责 培训、意识 和能力 运行控制 文件与资料 控制 协商和沟通 应急准备与响应 文件

96 4.4.7 应急准备与响应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计划和程序,以识别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并作出响应,以便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疾病和伤害。
组织应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计划和程序,尤其是在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如果可行,组织还应定期测试这些程序。(演习) 日本和朝鲜 空客A380

97 Cycle Diagram 职责要求 批准应急计划 负责本单位的应急计划制定培训评审并实施 协调制定和汇总登记应急计划 监督检查 矿长
规划科 各单位 职责要求 安监科 总调度室 应急调度 监督检查

98 Contents 应急计划 组织结构 关键人员及其职责 内外联系以及人员设备的保护、抢救和抢险 现场秩序的维护措施
应急物质的取用途径和待命状态

9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5个方面 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4.3策划 4.4 实施与运行 4.5 检查与纠正措施 4.6 管理与评审

100 4.5 检查与纠正措施 ——组织应经常和定期的监督、测量和评价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对发生偏离OHS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及时加以纠正,并防止不符合事项的再次发生。包括: 绩效测量与监测;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记录和记录管理; 审核

101 4.5.1 绩效测量和监视 ——适合组织需要的定性和定量测量; ——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满足程度的监视;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常规监视和测量。程序应规定: ——适合组织需要的定性和定量测量; ——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满足程度的监视; ——主动性的绩效测量,即监视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运行准则和适用的法规要求; ——被动性的绩效测量,即监视事故、疾病、事件和其他不良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历史证据; —— 记录充分的监视和测量的数据和结果,以便于后面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分析。 如果绩效测量和监视需要设备,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对此类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及其结果的记录。

102 4.5.1 绩效测量和监视 1职责 1.1安监科组织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目标、管理方案、绩效、法规和其他要求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

103 4.5.1 绩效测量和监视 2.管理要求 2.1 矿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和监视分管理检查和监视及技术测量和监视两类进行
2.2 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和效果,分专业以例行管理检查和监视为主,由总调度室、安监科等职能部门分头定期组织。 2.3 日常安全检查由安监科组织进行,综合性的安全大检查由管理者代表批准,由安监科组织实施。 2.4 对目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安监科每半年一次检查。 2.5 对事故和未遂过失等事件应按《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实施。

104 技术测量和监视 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参数或现场状况的技术测量和监视由医院组织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实施或医院单独组织实施。
职工医院 固定设备和压力容器、起重、电梯等特种设备的技术测量和监视机电科配合上级相关部门进行。 机电科 企管科负责对所有监视仪器仪表的校验管理工作. 企管科 负责对井下作业环境参数进行监视,并按相关要求进行控制。 通风工区

105 4.5.2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1.总则 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于对事故或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用于对不符合进行调查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避免或减少类似事故、事件或不符合发生。

106 4.5.2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2.职责 2.1管理者代表领导进行事故、事件或不符合的调查处理工作,批准和组织监督较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2 .2安监科组织进行有关人身伤害的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并监督检查其实施情况和效果。 2.3各单位参与事故、事件或不符合的报告、调查与处理,负责制定、实施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2.4内审组长及内审员负责内审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的跟踪验证。

107 4.5.2 事故、事件、不搏台、纠正和预防措施 3 管理要求
3.1 在事故、事件(含未遂过失)发生时,事故单位除实施应急措施外,要按事故类别和性质及时报告相关部门,保护和抢救人员,保护现场,真实记录,进行或配合进行调查与处理。 3.2 针对发生的人身伤害、设备、消防等事故,相关部门或人员按相应权限组织调查与处理,或报告上级相关部门并配合进行调查与处理;事故或事件的处理应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付诸实施。 3.3 对监督检查、事故处理、审核与评审等渠道发现的事故隐患或不符合,要调查并综合分析现状和原因,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不符合报告单,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予以解决。 3.4 对纠正和预防措施可能带来的新风险应进行评审,防止产生新危险源,对其实施过程和效果要进行监督检查。 3.5纠正与预防措施涉及文件修改时,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的要求办理。

108 4.5.3 记录和记录管理 1.目的 建立并保持记录管理程序,用来标识、保存和处置记录以及审核和评审结果,为体系运行提供证据。 2.职责
2.1企管科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记录的管理。 2.2各单位负责本单位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填写、收集、编号、保存及处置。

109 4.5.3 记录和记录管理 3.控制要求 3.1 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由记录编制部门按相应规定编号,并注明保存年限;引用质量管理体系的记录直接引用其名称及编号。与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记录由各单位标识和登记,便于查阅和追溯。 3.2记录填写要完整、真实、清楚。 3.3各单位负责本单位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管理,填写记录清单,明确记录的使用单位。 3.4记录使用单位列出本单位记录清单,收集、保存、处置本单位健康安全记录。

110 4.5.4 审核 a)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 1)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策划安排,包括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2)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审核方案和程序,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以便: a)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 1)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策划安排,包括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2)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 3)有效地满足组织的方针和目标; b)评审以往审核的结果; c)向管理者提供审核结果的信息。 Company Logo

111 1.目的 建立并保持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程序,验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运行活动及其结果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112 2 职责 组织审核,任命审核组长 企管科 制定年度审核计划.组织实施内部审核,成立审核组。 各单位 内审员
管理者代表 组织审核,任命审核组长 企管科 制定年度审核计划.组织实施内部审核,成立审核组。 各单位 内审员 各单位配合审核,确认并及时组织纠正不符合项。 负责检查表的编写及现场审核工作,负责不符合报告的开具和措施效果的验证工作。 审核组长 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审核实施计划,负责现场审核过程的工作协调以及审核报告的编写工作。

113 3.管理要求 3.1矿每年度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审核,必要时增加临时审核。企管科应于年初制定年度审核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实施。 3.2成立审核组并明确其职责权限,审核组制定具体审核计划报批后实施,审核实施的结果应出具审核报告,报管理者代表批准,管理者代表向矿长报告审核结果。 3. 3审核中发现不符合项等问题应得到确认和追踪,按相应责任和程序及时纠正,其验证结果纳入审核报告。

11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5个方面 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4.3策划 4.4 实施与运行 4.5 检查与纠正措施 4.6 管理与评审

115 4.6 管理评审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到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管理评审应形成文件。 管理评审应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和其他要素。

116 4.6 评审环节 参考做法 1.管理要求 2.评审准备 矿长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审批评审报告。
管理者代表向矿长报告内部审核结果和体系运行情况。 企管科负责准备管理评审会议资料。 1.管理要求 管理评审由矿长组织以会议方式进行,一般于每年12月底定期进行1次,矿长认为需要时也可召集临时评审会议。 2.评审准备 管理者代表向矿长请示管理评审会议时间安排的初步意见,准备资料,通知矿办做会务准备。 企管科于会议前7—10天,通知相关部门做准备。 企管科准备体系运行情况及运行绩效的综合报告。 各部门准备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评审资料。

117 3.管理评审所需资料 4.管理评审实施 1.内、外部审核结果。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运行绩效的综合报告(如人身伤亡情况、管理方案完成情况、安全大检查情况、安全管理活动效果、安全培训教育情况等) 3.上一次管理评审结果的落实情况。 4.管理评审实施 1.矿办通知相关矿领导以及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管理评审会议。 2.矿长主持管理评审会议。 3.管理者代表报告内审结果和外审结果。 4.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报告体系运行实施情况及结果。

118 a.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及执行情况, b.本矿生产经营等活动的重大变化; c.员工等相关方愿望和要求的变化。
5.会议评审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 a.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及执行情况, b.本矿生产经营等活动的重大变化; c.员工等相关方愿望和要求的变化。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及其绩效是否满足了方针的要求,是否实现了 期目标; b.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及完成情况; c.内审及安全大检查发现的不良问题的解决情况; f.体系运行实施与现场实际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6.矿长做出综合评价,提出新要求。 7.企管科做会议记录

119 6上述会议及会务资料、记录均应符合相关程序要求。
5管理评审结果 1.企管科整理会议记录形成管理评审报告,报管理者代表审阅,报矿长审批。 2.经矿长批准的评审报告由企管科保存和发放至各单位。 3.各单位按评审报告要求实施改进措施。 6上述会议及会务资料、记录均应符合相关程序要求。

120


Download ppt "主体 内容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培训教材 1.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体系18001的产生背景 2.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