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軟硬產品整合 與 軟件產業整合 By 高煥堂 台灣Android論壇主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軟硬產品整合 與 軟件產業整合 By 高煥堂 台灣Android論壇主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軟硬產品整合 軟件產業整合 By 高煥堂 台灣Android論壇主席

2 ◎ 產業整合意味著,在產業裡,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密切垂直整合。
◎ 軟硬產業整合是結合了戰略資源,而軟硬產品整合則是會贏的戰術。

3 基於軟硬整合觀點 軟硬整合產品之例

4 人人想摸、想玩、想抱的極親密產品,例如手機、平板、烤箱等

5 手機與烤箱能交談…

6 每個家庭將有數十個Android智能設備
谷歌CEO施密特(Eric Schmidt)在2012年的CES大展上,他說,“我們想將話題從設備轉到解決問題上。當你拿著Android設備回到家,走進起居室,你的電視會認出你,因為你的Android設備認證了你的身份。電視還會向你發送一條短信,它很瞭解你。”

7 基於軟硬整合觀點 2. 產品親密感: 視覺與觸覺

8 iPod

9 iPhone

10 Android Galaxy S III將採用8mm超薄機身

11 iPad

12 摘自 http://smashingshare.com/2010/03/15/apple-ipad-funny-pictures/

13 Android 台灣J-mex

14 基於軟硬整合觀點 3. 產品的減法設計

15 簡潔設計(又稱減法設計) <中時電子報>在2011/5/13日社論中提到:「台灣科技業過去太仰賴Wintel(微軟+英特爾)的加法哲學,卻還不太擅長賈伯斯創造的『軟硬合體』減法哲學,在數位匯流時代經營品牌,換腦袋勢在必行。… 因此,包括宏碁在內的科技品牌,應該以蘋果的減法創新為師,…」

16 茲拿茶壺來做個比喻,一只茶壺有一個手把,那麼有兩個任務:1)增添一個手把(即加法);2)把原來的手把刪除掉(即減法)。請試想,上述哪項任務較為簡單呢? 答案是:後者極為困難。理由是:當我們刪除手把之後,用戶還必須覺得茶壺用起來更順手,這個減法任務顯然比加法艱鉅多了。

17 1.減少 2.組織 3.時間 4.學習 5.差異 6.背景 7.感情 8.信任 9.失敗 10.單一法則 “The Laws of Simplicity” 一書的10法則

18 簡潔與滿足感… 在IT市場上,顧客很願意花錢購買以更精巧方式隱藏複雜功能的產品。 隱藏複雜功能對人而言就成為一種享受,而不是討厭的東西。人們因而掌握主動權,獲得從簡單中叫出複雜的滿足感。

19 簡潔設計的經濟效益… 簡潔可以是一種富有創意的方式,來看待由設計推動的世界。 由於IT科技只會繼續變複雜,採取簡潔策略來突出自己的產品,是很有經濟效益的。

20 基於軟硬整合觀點 4. 軟硬產業整合

21 減法硬體創意觸覺親密 如剛才所述,在移動時代裡,擺脫了過去電腦或電視的內容視覺觀點;而透過減法設計,提升硬體與用戶的親密感,創造用戶想摸、想抱、想玩的美好觸覺。有了<視覺+觸覺 = 極親密感>的硬體創意,成為當今贏家的尚方寶劍。

22 軟硬產品整合-(呈現)硬體創意 為了實踐上述的減法設計和硬體創意,其引發了深度的軟硬產品整合成為必要手段。請試想,如果想要從硬件上刪除一個按鍵,幾乎必然需要修改底層的OS / Driver軟體,甚至要重寫上層的APP軟體。

23 軟硬產業整合-(支撐)產品整合 隨著,對於產品的深度軟硬合的需求,正觸發了IT產業的垂直整合的強烈需求。如果沒有產業的完美垂直整合來支持產品的深度軟硬整合,則難以有效落實減法設計,就難以提供美好觸覺,來展現極度親密感。

24 當務之急… 由於PC-based產業是高度的垂直分工結構,恰恰與目前的垂直整合潮流是相反的,因此亞太地區的國度,都正面臨iPhone、iPad的強力威脅,也亟思產業的轉型之道。其中,如何邁向軟硬整合、端雲整合是當今亞太各國的主要產業發展議題。

25 基於軟硬整合觀點 5. 軟硬整合 產品設計之例

26 以TV/STB(機頂盒)產品為例 思維框架: 假設假想 願景 商業模式 架構整合框架

27 反思假設 假設(Assumption)是長久以來,內心信以為真(其實非真理)而不自覺的設想。 侷限了創意而不自知
例如,<假設:TV/STB是終端>

28 假設假想(發想) 移除假設,開放假想(Hypothesis) 假想不需考慮事實根據或合理性 常有無限多假想
例如,<假想:TV/STB是雲>

29 假想願景 願景是個人或團隊期待能實現的假想 可以有許多願景(Vision) 例如,<願景:家家戶戶、朵朵彩雲>
改賣彩雲(TV/STB是必備) ,類似星巴克刪除 “Coffee”字眼

30 願景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是願景的可獲利策略(Profitable Strategy) 願景是手段,目的是找出商業模式
從願景可以找出多個商業模式 例如,<商業模式:說明如下>

31 <<細述商業模式>>
STB做為家庭雲(Family Cloud)平台 可從遠距終端(如手機)操控STB STB可載入i-Jetty來提供家庭網頁 有機會提供免費網頁製作,並經營各種服務、內容或廣告等

32 商業模式系統架構 架構(Architecture)是商業模式的可實現計畫(Achievable Plan)
從商業模式可以找出多的可實現的計畫(即架構) 刪除沒有可實現性的商業模式

33 (STB) (STB)

34 架構軟硬整合框架 商業模式是產業整合生態鏈的獲利 框架決定生態鏈主導權 商業模式是獲利之門 掌握框架掌握開門的Key

35 基於軟硬整合觀點 6. 軟硬整合 產業設計之例

36 TV硬件架構 電視相關硬體可分為三層: 小硬體:如ARM、MIPS等CPU 中硬體:如手勢/體感晶片、MSTAR電視晶片組等
大硬體:如TV、STB等

37 軟硬整合商業模式 廠商A:賣(硬體+平台) == 賣花瓶 廠商B:賣(APP+內容) == 賣花朵
-- 花瓶與花朵的比喻 廠商A:賣(硬體+平台) == 賣花瓶 廠商B:賣(APP+內容) == 賣花朵 顧客(用戶)C:昨天購買花瓶;今天去菜市場購買花朵回家插在花瓶上。

38 一、機會? 關注金錢的流動 為什麼A與B之間沒有金錢來往呢? 如何讓兩者之間有金錢來往呢? 有機會創造出三贏的商業模式嗎? 38

39 硬體廠商A生產STB (假設單價2000元) 軟體公司B開發APP+內容 STB售價提高1元 1000萬元 廠商A B公司 可預裝軟體

40 二、如何估算軟硬整合的貢獻值? 許多人不理解軟硬整合與差異化。其原理很簡單:例如,一台電視機增加一顆"手勢3D"硬體模組,假設其成本是1元,量產1千萬台就增加成本1千萬元;如果再增加一個軟體模組,假設其開發成本是500萬元,但為每一台增值2元,量產結果淨賺(2000萬 – 1000萬 – 500萬)元,這就是軟體人員的貢獻價值。

41 兩岸產業整合之設計 ◎美國做小硬體, 台灣做中硬體, 大陸做大硬體。

42 大陸:大硬體的軟硬整合 軟體 雙島計畫: 青島的硬體 + 秦皇島軟體 硬體

43 台灣:中硬體的軟硬整合 台北都會區 竹科宜蘭(軟體) 竹科新竹 (硬體) 羅東

44 海峽兩岸的軟硬產業與產品整合 軟體 硬體 TV大硬體軟硬整合 TV中硬體軟硬整合

45 大、中硬體整合:電視端產品

46 大、中硬體產品整合:多螢多機整合

47 基於軟硬整合觀點 7. Q&A

48 Q&A 48


Download ppt "軟硬產品整合 與 軟件產業整合 By 高煥堂 台灣Android論壇主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