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Edwina Schreiber Modified 6年之前
1
第9單元:傳統非洲 陳峙維教授 本週主題圖片是兩幅喀麥隆畫家的創作,左圖是非洲的木琴,右圖是非洲相當重要的樂器—鼓。
本週將從從「音樂」是什麼出發,由「音樂即是生活,生活必有音樂」,來看非洲的音樂文化。由於時間限制,我們不特別去看現代非洲的流行音樂文化,此部份是課後延伸學習的題材。
2
介紹阿拉伯與伊斯蘭世界的音樂文化時曾提及,北非的音樂文化受阿拉伯影響相當深,因此一般談非洲音樂時,談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音樂文化。北非諸國如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不在本週探討的範圍。
3
在非洲,凡有人活動就有音樂,如生命祭儀(出生、成年禮、結婚、繼位、死亡)、團體活動(休憩娛樂、勞動、造橋、清理道路、滅火),甚至連吵架、罵人也可以用唱的。
在非洲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因此做田野調查的學者若說自己不會唱歌跳舞,對當地人而言是件相當奇怪的事。所以以,雖然非洲也存在職業級或技藝高超的音樂人(國王的樂官、部落中最好的鼓手),一般大眾都能輕鬆參與音樂活動。 很多民族、種族的語言中並沒有完全可以與英文 music 相對應的辭彙(這些曾被英國殖民的國家,基本上都以英文為官方語言之一,因此可以問他們母語中是否有與 music 同義的辭彙)。 東非 Ngoma:基本上跟鼓樂、舞蹈有關的事都這稱呼 Kenya:不管唱什麼、演什麼,只要以鼓樂為主,這件「事」就叫 ngoma。 Victoria Lake 邊地區:anything danceable whose main instrument is the drum。大多數人說 I’m going to ngoma 時,可能只是去放錄音帶 Uganda:一切與英語中 music 有關的事物就是 ngoma,因此歌、舞、鼓都是。 西非賴比瑞亞的 Kpelle 人所說的 sang 歌、舞、鼓等活動是結合在一起的概念,基本上不將音樂以聲音的概念獨立出來 鼓的重要性
4
以下一連有五個例子,讓大家先體會什麼是「音樂即生活」
一位較年長的婦女領頭發問,其他女孩一同回答。從沿著圖片上半部的時間線到下半部,高高低低的波行顯示的是一問一答的語調。內容大概是 We are happy to see you/ Yes, you too We are so happy/ Yes, mama... Child, you are lost/ You, where do you come from? Were you the one who brought this rain cloud?/ I am the one… 對當地人而言,這只是寒暄問候,而非「音樂」,但對西方語言、音樂學家而言,這種形式的問候以具備節奏、語音高低等音樂特性。 (播放 婦女問候聲)
5
用一種葫蘆乾燥中空的梗制成,兩端留小孔,中間再鑽出吹孔。兩個孔的開閉組合可產生四個音,兩孔按住用力吹還可產生第五個音高。個人自娛樂器,沒有所謂音準,每一支都是獨一無二。
吹奏者接受田進行田野調查的學者訪談時說,Filulu 的聲音讓他想起一種當地特有的鳥的叫聲,而他吹奏時會特意去模仿鳥叫。他認為他在「唱」filulu而不是「奏」。 音樂可以是工作之餘自我享樂的一部份,不需要在乎什麼音準、合奏默契,也不必管他人怎麼想。 (播放 filulu)
6
Baakisimba 指的是種植一種釀酒用的香蕉的人,也指這眾舞蹈中其中一種單人用雙手演奏的大鼓(如左圖)。
傳說有個國王喝了當地用香蕉釀的酒,醉了開始手舞足蹈,人民不能說國王醉了,因而說國王只是很開心。於是女人開始模仿國王酒醉的舞步搖屁股,男人開始擊鼓奏出模仿國王步伐的節奏,就這麼創作了這種舞和音樂。 其實舞蹈中許多動作是表現香蕉的栽培、維護、收成,腳跟、腳趾的動作在模仿栽種香蕉樹苗動作,腰部的扭動則是當地人最喜愛的舞蹈動作。 將工作中的動作轉化成舞步,閒暇時大家一起尋歡作樂。 (播放 )
7
(播放 除草歌) 一旁五個人各持一支梆子鼓,敲出短小的節奏重複交替進行。其他男人手持鐮刀,大略排成一列,一邊歌唱一邊隨著鼓聲協同勞動。 聽起來有一個人領唱,其餘人分高低音群交錯答應,這種聲音上的特性稍後會再解釋 音樂即生活 => 生活要工作,所以一邊作樂一邊工作可以使大家同心協力,暫時也忘掉勞動的辛苦。
8
向晚時分,有巡迴演出的木琴歌唱團到村子裡與眾同樂
七呎長、三呎半深的溝,兩根香蕉樹幹置於溝邊,木琴鍵置於樹幹上,香蕉葉纏上草置於琴鍵和樹幹間 演出者圍坐於木琴旁,琴聲一響,昭告村民集合 木琴通常六人參與演出 二人對座於中央,各持兩根琴錘,一起奏出交替進行的中心旋律 一人位於高音區 三人位於低音區同時以手及及一根琴錘演奏幾種節奏組合,形成擊鼓的效果(經濟上的考量:低音琴鍵可以替代大型昂貴的鼓) 其餘演出人員:Shaker、單弦琴、領唱者、合唱眾人 眾人同樂有什麼功用?(見下頁投影片) (播放 09-05)
9
除了娛樂之外,聽這種同樂的活動有許多功能
大家一起聆賞甚至跟著唱和(以下會談到,眾人參與演出,是非洲音樂活動的重要特徵),可以連絡彼此情感 領唱者除了傳統熟悉的歌詞之外,還可以穿插時事報導、八卦消息等 歌詞中也可以包括勸人向善、談論人生哲理的內容 做為生老病死各類儀式典禮場合中的活動
10
儘管非洲大陸種組眾多、區域遼闊,音樂文化也非常多元,但可以從文化層面歸納出這些通則
從出娘胎就開始的文化薰陶,在此環境中長大,非洲人基本上都練就一種音樂的本能,使他們毫不費力的加入音樂活動中 (播放 年音樂學家 James Koetting 的田野錄音)(猜猜看這段錄音到底是什麼情境?西非迦納 (Ghana) 大學郵局工人蓋郵戳時,幾個人在辦公室裡就這樣玩起來了,未經彩排,沒有樂譜,沒有指揮,完全是自發的。)
11
從聲響層面來看,非洲音樂有幾共有特性。 最常聽見的莫過於動機反覆和即興變奏。小片段的動機不斷反覆,隨著樂曲的進行以即興方式加以變化。 其次還有三項,以下依次來仔細看。
12
非洲人對音色的細微變化很敏感,如賴比瑞亞 Kepelle 地區稱二月為 Nyéngnyéng(模擬二月時候人走過乾樹葉的聲音),十月為 Ngwee(模擬當地十月出現的一種鳥的叫聲)。說故事時更會利用各種狀聲詞,如水開了 fafafa,男孩快跑 kílikílikíli,群眾迷糊狀 yuu-yuu。 對多層次音色變化的偏好表現在音樂上 Konîng 琴獨奏(播放 koning 琴) 樂聲分為高低兩個音域,有一部重複出現的小片段,還有另一部稍有變化的旋律 演奏者藉由調整琴跟身體的距離,調整共鳴程度,產生不同音色 在琴弦上架上小金屬片 rattle 產生吱吱聲響效果 故事說唱,giing (game),講述一段比賽的經過(播放 giing 說唱) 注意兩種不同鼓聲,其一為用手敲打酒杯形的單皮鼓,上綴金屬 rattle,聲音較亮較高,其二為鼓棒敲擊的柱狀雙面鼓,聲音較悶較低 男女主唱對唱說故事 襯底的 owl-raising people 發出反覆單字或音節
13
「啟應」即 call and response,由領唱者(單人或一組)開頭,其他眾人齊聲回應(通常為一組,偶而為單人)。其實剛才的除草歌、說唱中,即以有啟應的聲響現象,以下介紹兩種啟應的變化。
「啟」、「應」之間無重疊,種稻歌(播 09-09) 婦女在經過砍、燒的熱帶雨林中合作以短鋤頭鬆土,協同勞動與歌唱 領唱者 call,眾人 response,領唱者不斷稍作變化、即興,眾人則重複同樣短語 領唱與回應間無重疊樂句 「啟」、「應」之間有重疊,民間傳說故事說唱(播 09-10) 主唱者與 questioner 交互提問(說唱者在市場邊要說唱,現場召集志願者來當 questioner 跟他一搭一唱,另外再教其他圍觀群眾如何 response) 兩組音形反復(錄音背景中的微弱 ‘eenomotolong, ee’、‘go-go-yai go-go-yai go’ 歌聲,就是說唱者一開始示範,然後邀請群眾一同參與回應的 response) 主要說唱者歌聲敘述與群眾的答應樂句有重疊之處
14
不同樂器間獨特的節奏形態同時出現,不斷反覆(雖偶有變化),這種聽起來錯綜複雜的節奏聲響,是非洲音樂中重要的「樂趣」來源
結構原則,各樂器間 協調:有穩定的時間線,通常有特定樂器擔任時間推移的參考點 對比:各節奏形態維持獨立性,不相互干擾 先來聽聽錯綜複雜的聲響,再來看看下一張投影片的分析 (播放 來自西非迦納伴舞的鼓聲)
15
剛才複雜又快速的鼓聲,分解之後,用 midi 做個慢板來聽,就容易多了
紅色、藍色的兩排基本上每十二拍一循環,綠色的三拍一循環,橘色的則是六拍一循環,所以整個大循環是十二拍 (播放 09-12)
16
介紹完非洲音樂在文化與聲響上的共有特色之後,接下來介紹幾種非洲據代表性的樂器。
鼓是非洲音樂文化中相當重要的樂器,在此特別播放一段目前歐美「世界音樂」圈中相當風靡的 djembe(右上圖,常音譯做「金貝」) 鼓,這種手鼓基本上也是利用手掌與鼓皮的密合程度、在鼓皮上拍打的部位,發出三種不同的基本聲響,再加上各式花樣,組合出豐富的聲音 (播放 djembe 鼓)
17
有人稱為拇指琴(thumb piano),在在非洲各地都有,依形制不同、地區不同,有不同的名稱。
通常是金屬製的琴鍵,釘於共鳴板上,可定上汽水瓶蓋,撥奏時可震動發出聲響(回憶一下非洲人對多層次「音色」的偏好)。 最常見的金屬製拇指琴(播放 09-14,可以聽見兩大部分聲響,一是反覆出現的音形,一是一條較明顯的旋律) 另一種拇指琴舉例,喀麥隆拇指琴音樂(播放 09-15,木製音箱、竹製琴鍵,平置於大腿上演出)
18
名稱隨行製、地區不同而不同,基本上西非的木琴通常由繩子串起來,懸在木框架上(如兩張圖片所示),東非的通常各自獨立,擺放在音箱或共鳴空腔上(前面介紹過的村民同樂的木琴音樂就是)。
(播放 09-16,喀麥隆的木琴 balafon) 影片中的十五支木製琴鍵,下懸葫蘆音箱,葫蘆末端的孔以蜘蛛絲封住製造出吱吱聲響。影片中另有兩名樂手擊鼓、一名敲一面敲打多年已經變形的金屬製鑼)
19
非洲最有特色的豎琴 harp-lute,21弦,在西非塞內加爾, 甘比亞, 幾內亞, 馬利等地都十分普遍
(播放 西非甘比亞,賽內加爾音樂史官的音樂) 與其他無文字的地區一樣,非洲人常用史詩演唱的方式來記錄他們的歷史、傳說、信仰,負責這類型任務的音樂家被稱為 griot,傳統上是世襲的職業。 Griot 的功能極為重要,因為是王公貴族們的音樂史官,備受尊敬,他們的演出型式是以 kora 伴奏史詩的吟唱,歌詞的部分可以是有格律,也可以是自由吟誦的型式相互交替。
20
談了許多傳統音樂活動,現在轉換到現代,在此先舉一個二十世紀初,因為工業化、都市化而開始出現的現代歌舞活動
無伴奏歌唱形式,融合了傳教士帶來的合唱與當地的聲樂 表演時配合緊湊的舞蹈,歌者以腳尖著地移動,因此 isicathamiya 亦指這種舞蹈動作。 祖魯男性無伴奏合唱有悠久歷史,原來只為親友表演。 種族隔離政策緣故,大多數黑人被迫離開傳統居住地,遷往大都市找工作,Isicathamiya 這種歌舞形式始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為這些移入大都市找工作的黑人所發展。 從前只有星期天休息,因此常有無伴奏歌唱比賽在週六晚間舉行,通常持續到星期天早上。 為了公平起見,黑人常常不分青紅皂白隨機擄白人去當裁判。因為白人聽不懂祖魯語,所以後來逐漸以英文演唱,而且幾乎沒有白人要浪費週六晚上去聽這些他們不熟悉的音樂,所以找來的白人通常是無家可歸、剛出獄,或沒有更好的事可幹的人。 (播放 09-18,工人下班後在宿舍附設的聚會所比賽,除了歌唱之外,還包括雜耍、舞動長矛道具)
21
除了歌舞活動之外,現代非洲也有一些結合傳統與殖民時期文化的音樂活動。在此介紹坦尚尼亞大都市中的合唱比賽活動
Dar es Salaam,印度洋邊,坦尚尼亞最大的都市 合唱比賽通常由教會在星期天舉辦,為高度組織性、廣受歡迎的全日活動
22
一整天的活動由教會舉辦,有非常據組織性的計分、排名方法。比賽雖然是競爭激烈,但因為是準宗教性質的活動,各團體都把此場合視為聯誼、接觸新曲目、接受裁判與師長指導的好機會。
右上圖是 Dar es Salaam 市的 Azania Front Lutheran Cathedral 大教堂。右下圖是 Loruvani Choir of the ELCT Diocese of Arusha。左下圖是 Kijitonyama Lutheran Church 合唱團的演出。左上圖是週日上午的禮拜儀式。 比賽通常包括詩歌朗誦、戲劇表演、經文選讀,但重點總是集中在最後進行的合唱比賽。 合唱比賽周日下午開始,一直進行到晚間。各團需演唱一首指定曲,兩首自選曲。
23
先聽三個來自不同地點、時間的曲目 Mahali ni Pazuri (Wie Lieblich ist’s hienieden,This Place Is Beautiful) (播放 09-19) 十九世紀的德文聖歌,布拉姆斯用於大學慶典序曲中 德文詩歌或其他聖歌常被選為指定曲,此曲以原來的四部合唱形式配上Swahili歌詞, 各合唱團也藉比賽機會學習逐漸被遺忘、來自殖民時期的德國教會詩歌 Wimbo wa KiHehe KiHehe (一個當地的族群)的傳統旋律(播放 09-20) 這首是一個團演唱完指定曲之後的演出,團員在嚴肅的詩歌之後,改變站立排列方式,拿來“傢俬”做伴奏 使用杵與臼伴奏,旋律與音樂形式明顯很 ‘非洲’ Sikieni Neno (Hear the word) (播放 09-21) 傳統 Wagogo (當地族群)旋律,使用鼓、沙鈴、拇指琴、木琴 部份男性團員帶著鼓、沙鈴著演奏拇指琴的團員,形成一個小敲擊樂組,再加上一架木琴
24
1880~1919為德國殖民地,1919~1961 國聯將之交予英國管理 來自不同時期的合唱曲目反應出非洲傳統音樂文化與殖民歷史的消長 三個曲子 原封不動的德國四聲部聖歌旋律(不必多說) Call and response、重複的短小動機,加上節奏敲擊。傳統元素已經出現,明顯與歐洲的合唱音樂不同 Call and response、重複的短小動機(樂器、背景中的人聲)、傳統樂器,非洲傳統元素大力展現 從無伴奏的教會詩歌合唱,到加入多件樂器的“復古”非洲音樂,在坦尚尼亞的教會合唱活動中:透過新的音樂形式(合唱比賽)、新的身分認同感(坦尚尼亞是個「國家」,不是殖民地、也不是託管地),人們與過去(非洲傳統、殖民歷史)互動,協調多元文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