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NTU NTU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NTU NTU"—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NTU NTU
台大生技中心 CBT 成立於 1999 年,負責整合台灣大學的生物技術相關 教學與研究活動,期能推展台灣未來在生物技術研發與產業上的發展。 陳校長 於 1994 年暑期,特聘美國北卡州立大學石家興教授為特別顧問,經訪問調查後提出發展台大生物技術計畫書。 1995 年暑期,更借重該大學兩位教授 Drs. W. Miller 及 D. Presutti 之教學經驗,於本校試辦生物技術核心實驗課程 (BCC Workshop),並在次年暑期由本校教授接辦,執行成果極為優異,廣受好評,為本校生物技術教學之整合奠定良好基礎與契機。 配合上述教育部所推動『生物技術科技教育改進計畫』本校順勢整合生物科技相關教學,規劃成立『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以下或簡稱中心)。

2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NTU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General principles ● From Teaching to Research ● From Basic to Application ● From Local to Global 本中心 的基本中心法則:以教學引領研究,由學術導入應用科技,從台灣放眼天下。 台大生技中心由教學開始,導入生技相關研究;基於扎實的基礎研究,走入應用科技;由台灣出發,推向國際科技舞台。

3 組織 架構 諮議委員會 生技教師群 講師助教群 秘 書 助 理 群 中心主要成員由現有人力調配支援。 副校長 主任 教師 組長 組長 組長
執行秘書 講師 助理 助理 助理 助理 教 學 組 研究發展組 技術服務組 產學合作組 資訊智財組 秘書 講師助教群 擬 敦聘各組組長如下,均由本校學有專精的資深教師兼任。 教學組 獸醫系 潘銘正 教授 研究發展組 生命科學系 羅竹芳 教授 技術服務組 植物科學所 鄭石通 副教授 產學合作組 光電生醫中心 陳進庭 副教授 資訊智產組 資訊工程系 歐陽彥正 教授 各組組長每年提出工作計畫,經中心行政會議討論通過後,由提案組長負責推動實施,中心並指派行政人員全力協助。 助教 中心主要成員由現有人力調配支援。

4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各系相關課程 通識學科 各系 專業課程 系統課程 基礎課程 通識課程 基礎生物學 基礎化學 普通 分子生物學 (3) 生物化學 微生物學 遺傳學 細胞學 微生物學實驗 遺傳學實驗 細胞學實驗 生物化學實驗 補修學分 轉入主修 U2020 生物技術 核心實驗 BCT (4) 基礎學科 核心學科 特別學科 第三級 第二級 第一級 第○級 生物技術學程 實習課程 講習課程 U3700 實驗系列 U3500 U3300 專論 U3100 U2010 生技學程 NTU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3 Special Course 7 Level 3 專業領域課程 共同核心課程 8 2 Core Course Level 2 BCT Basic Course Level 1 本中心 自1997年開始規劃『生物技術學程』,實施至今已經將近六年,超過五百名學生註冊生技學程,由學程結業者也超過一百名。整個學程包括四個層次,由第○級、第一級、第二級到第三級,分別代表各種深度的學科。第○級為一般通識課程,作為生物技術推廣之用,並不計入學程之必修學分。而第一級為進入門檻所必備,例如必須修過生物化學才能申請進入本學程,但也不計入學程之所需學分中。第二級為生技學程的核心必修科目,包括『分子生物學』四學分,及核心實驗課程『生物技術核心實驗BCT』四學分。第三級課程則為專業課程,包括各種有關分子生物學以及生物技術的講習及實習課程,加上各系的系統與專業課程,總共修滿二十學分則得結業。 整個學程的設計如圖所示,第二級的核心課程雖然只有兩門,但是因所有學程或非學程學生均熱烈選修,因此承載量極大,核心實驗課 BCT 到目前已超過八百人修過。而第三級的專業課程,則開有講習及實習課程不下四十門,滿足各種生物技術領域之需求。 General Education Level 0

5 學程 人數 人 數 年 度 結業 164 申請 618 生技學程申請與結業人數不斷累積。
每年 申請學程的人數超過百人,到目前總共也有超過百人結業。由選修課程的趨勢看來,學程的結業人數將會穩定成長,為台灣的生技產業基礎定下重要基石。 年 度 結業 164 生技學程申請與結業人數不斷累積。

6 台灣大學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教學工作大綱 生物技術學程 教 學 實 驗 室 教師課程會議 第 二 學 程 生 物 資 訊 提 升 大 學 基 礎
核 心 進 階 Level 3 BCT Core Enzyme Core Cell Culture Core DNA Library Molecular Detection Monoclonal Ab Transgenic Plant Transgenic Animal Level 2 Level 1 Genomics Lab Structural Biology Bioinformatics Lab Systems Biology Nano Biotechnology Stem Cell & Tissue Engineering Level 0 中心 的整體教學任務如上圖所示,也標出生物技術教學中,重要實習課程所需要的幾個教學實驗室,本工作由教學組主導推動。生物技術學程開設至今已屆滿六年,一直維持著最早設計的四級構造,顯示此一架構的完整性與實用性。雖然如此,我們未來將對學程內容進行強化改革,以使得課程內容更趨先進,教學效果更為良好。 教師課程會議 教學組推動生技相關學程並協助建立各尖端教學實驗室。

7 21 植物生技夥伴學校 尖端植物生技平台 基礎進階 現代核心 基因轉殖系列 基因體系列 植物組織培養 基因體學 植物基因轉殖 蛋白質體學
講習 實習 P P P P 2 1 3 講習 實習 P P P P P 植物組織培養 基因體學 2 1 3 植物基因轉殖 蛋白質體學 植物分子檢測 生物資訊學 apbp 的主要教學內容,涵蓋兩大主流,分別以三門課程,以及所配合之實習課,一起組成兼具理論與實際的連貫路線,像輸送帶平台一樣,快速而有效地完成學生的專業訓練。第一波所規劃的架構如圖所示,分成兩大系列:一為植物基因轉殖及其上下游的操作與檢測工具,以植物基因轉殖為代表 (基因轉殖系列);另一則由基因體學經蛋白質體學,到生物資訊學的一連串現代生物技術核心觀念,以基因體學為代表 (基因體系列)。因此,apbp 平台是延續教育部第一階段改進計畫,並且重整第二階段的規劃,再加上全新的基因體系列課程,所整合出來的。 其中,植物分子檢測是本年度補助重點,其次為基因體學及實驗,以及蛋白質體實驗等;此外,已經建立且運作順暢的各個課程 (植物組織培養、植物基因轉殖、酵素純化與分析、生物晶片等),也將持續其教學成效,永續地經營下去,落實教育部補助的根本用意。 植物分子影像 系統生物學 2 21 總共 學分 紅底白字數字為本計畫所開設之學分 (共 16 學分)

8 生物技術教育改進計畫台大夥伴學校 夥伴學校 主持人 相關說明 動物基因轉殖 實驗動物人才培育 植物生物技術 醫藥基因生物技術 分子檢測
A  動物基因轉殖 林淑華 2006 年第三階段改隸『農業與海洋生物技術』 E  實驗動物人才培育 王汎熒 2005 年首度開課加入『農業與海洋生物技術』 P  植物生物技術 莊榮輝 G  醫藥基因生物技術 李芳仁 2006 年第三階段改成『基因體與蛋白質體醫學』 D  分子檢測 李君男 2006 年第三階段改成『醫衛分子檢驗』 H  中草藥發展技術 陳春雄 2006 年第三階段改成『生技中草製藥』 B  生物資訊 歐陽彥正 2006 年第三階段改成『生物資訊與系統生物學』 X  農業與海洋生物技術 2006 年整合 A (林淑華) + E (王汎熒) + P (劉麗飛) S  幹細胞與組織工程 劉華昌 2006 年第三階段新加入 N  生醫奈米科技 張富雄 植物 生物技術已蓬勃發展數十年,更匯合近十年來的基因體發展,逐漸呈現兩條重要主流。 其一是由分子生物學所主導的基因操作技術,運用在植物基因改造上,引發了歐美兩大集團的基因改造食品 (GMO) 大戰;另一則是由基因體學開始,到後基因體的蛋白質體學,並以生物資訊學整合兩方面資料庫之探索與應用。這兩大主流,都要靠強大的實驗操作技術與設備作為基礎與後盾,才能有所創新突破。先進國家的領先群早就搶搭植物生物技術列車,不但投入大量資本開發研究以獲得經濟利益,在人力培養上更不後人,期能在新世紀科技佔一席之地。 有鑑於此,在經歷了教育部第一期的四年計畫,並邁入第二期的中途,漸漸感受到此種結構的成形,把六年來的教學改革與建設,重新反省與規劃,擬出一個針對『植物生物技術』的教學架構:稱為『尖端植物生技平台 Advanced Plant Biotechnology Platforms (apbp)』。在這個新的架構平台下,把若干個關鍵課程串連起來,成為一條連貫的套裝課程,讓學生能夠依序跟循,由基礎開始而達致高水準研究之技術教養,為台灣培養出實力堅強的第一線生技戰鬥人員。 本校執行教育部之生物技術教育改進計畫,由中心負責整合。

9 共同核心課程 專業領域課程 7/4 7/11 7/18 7/25 8/1 8/8 8/15 8/22 8/29 9/5 9/12 基因體學
講習課 上午 下午 全天 實習課 上午 下午 全天 研討會 ◆ 數字為學分數 基因體學 蛋白質體學 生物資訊學 2 2 校總區 2 醫學院 1 校總區 1 醫學院 3 生物資訊軟體原理與應用 1 結構生物資訊學及醫學生物資訊學特論 奈米生技與幹細胞組織工程學術研討會 (9/13~14) 4 生物技術核心實驗 (BCT) BCT 專業領域課程 1 動物基因轉殖 基因轉殖技術 基因轉殖及剔除技術實驗 (一) (二) ◆ 基因轉殖動物產業化研討會 (8/27) 1 + 實驗動物品質管制與規範 實驗動物醫學 實驗動物 的生物醫 學應用 實驗動物人才 3 植物分子檢測 植物生物技術 1 酵素純化與分析 酵素純化與分析實驗 2 植物細胞分子顯微技術 1 植物細胞分子顯微技術實驗 2 共軛焦及電顯技術 2 蛋白質交互作用 2 SNP 鑑定 2 基因治療及模式建立 2 生物奈米操控與奈米診斷 2 電腦輔助藥物設計 醫藥基因生物技術 + R 2 Baculovirus 表現系統 1 細胞凋亡之分子檢驗 分子檢驗 1 醫學檢驗與基 因體蛋白體學 生物技術與檢 驗試劑之開發 基因表現與定量 1 中草藥基因體學 (7/1, 7/8, 7/15. 7/22) 中草藥發展技術 2 指標成分分離鑑定 2 中草藥基因體學實驗 3 中藥炮製學 (7/4~7/27) 2 中藥材鑑定 2 藥物分離技術 中草藥研發與臨床試驗 1 9/19

10 Bioinfomatics Genomics Proteomics C 共同核心課程 講習課 講習課 講習及實習課 實習課 實習課 7/4
Core Bioinfomatics Genomics Proteomics 7/4 7/18 8/1 校總區上課 2 47 講習課 醫學院上課 2 64 講習課 3 33 講習及實習課 學分 人數 實習課 實習課 2 12 校總區 醫學院 2 5 1 21 校總區 1 7 醫學院 共同核心課程 共同核心課程 在第一階段密集上課,連續地上完三門課程,每門課程又分成講習及實習;講習課全校集中上課,而實習課則分成校總區及醫學院兩班,獨立上課。生物資訊學因為學生背景不同,分成理工組及生醫組,因材施教,這是幾年來本校經營幾門生物資訊相關課程的重要心得。 核酸晶片結果 2004 年實驗上課情形 13

11 台灣大學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核心實驗室規劃 A B C CBT E D F 功能基因體 (1) 設 在 適 當 的 地 點 由 人 才 管 理
BioNet A 功能基因體 (1) (5) (3) B 蛋白質工程 C 細胞生物學 (6) (2) 使 (4) CBT Core Labs E 研究用動植物 D 生物多樣性 F 分子農場 配合 本中心各教學專用核心實驗室的經營,中心也同時開始建構研究型核心實驗室,從體質根本強化本校研究環境。建構藍圖有六個核心實驗室,其中部份設備與技術已成型,有些則正在建設或洽談中。 另外,本中心也開始鼓勵大型跨領域研究計畫的整合,期能利用核心實驗室的設施,發揮綜合型大學的優勢,引領生物技術的創新研究。 研究發展組規劃成立六大核心實驗室;技術服務組建立付費管理制度。

12 台灣大學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生物資訊工作規劃
生物資訊核心實驗室 資料庫 計算器 生物學基礎 計算機概論 End Users 遺傳學基礎 程式設計基礎 生物專長 理工專長 生物化學基礎 資料庫基礎 生物資訊學 方法的研究與軟體的研發,對當今生物技術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本中心為因應此一重大趨勢,將由以下所列幾個層面推動相關工作。 (1) 建立生物資訊核心實驗室 (2) 開授『工程生物系列課程』 (3) 開授『生物資訊學相關課程』 (4) 推動跨領域生物資訊學的研究 生物資訊跨領域課程 分子生物基礎 生物資訊基礎 資訊組規劃成立核心實驗室及跨領域課程。

13 台灣大學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產學合作規劃 他 室 器 儀 心 核 基 礎 界 面 產 業 全球化 產業化研究 產 業 界 國內外產業發展評估
搜尋校內研究成果 產業化研究 產 業 界 產學合作 的兩個工作願景為:一、協助校內同仁將已有的豐碩研究成果,進一步產業化並進行技術移轉或衍生新公司的成立;二、成為校內生技研究聚落及國內外生技產業界交流合作之平台。有以下工作項目: (1) 建立本校各生技相關研究單位與成果資料庫 (2) 建立研究與產業界面以引入投資 (3) 協助本校與產業界之研發合作關係 國內外產業發展評估 規劃產學合作界面以開發並善用本校研究成果。

14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中心任務主軸 NTU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人才 技術 Core Lab 研發 資訊 產學合作 智財 生物技術創新 中心 各組的工作剛好連成一條生物技術的生產線。首先教學組培養優秀人才,這些人才投入研發工作,利用技術服務組與資訊組的平台,發展得學術上或產業上的成果,再經由產學合作組進一步發展,成為生物技術的創新項目,並取得智慧財產權。 基礎架構 中心各組任務連結成上中下游的一貫流程。

15 2005 2006 2007 2008 台灣大學生物技術研究中心規劃願景 三年完成 基本架構 整合性生科生技 ILSB
建立生技館 整合性生科生技 ILSB 核心設施 Phase 1 核心設施 Phase 2 核心設施 Phase 3 產學合作 Phase 1 產學合作 Phase 2 產學合作 Phase 3 2005 2006 2007 2008 夥伴學校第二階段 夥伴學校第三階段 未來 三年的工作時間表。教學上將繼續鞏固生技學程,開拓第二學程與其他相關課程,並且進入跨領域的生技教學工作,以便啟發生物資訊學的教學與研究。研究發展上主要將成立各核心實驗室,並與技術服務組合作推廣至全校乃至校外之方便使用,以落實貴重儀器的完全利用原則。由研發所得之成果,將逐年建立產學合作界面,推展至產業界應用。所有項目均配合『宏觀計畫』的設計,以及將來生技大樓之歸還,將台大校總區建設成為一個生物科技園區,呼應醫學院及竹北園區的生物醫學科技群落。 生技學程 學程 300 名結業 工程與生物系列 生物資訊學程

16 生技館 其實 台大總區在椰林大道、羅斯福路和基隆路三條主要道路的範圍內,加上附近周邊的一些相關單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生物科技園區。裡面的數百名主要研究人員,概括有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種研究系統;另外,大到生態系統,小至原子分子的操作,都有相當先進與完備的研究工具與技術;區內甚至有醫院、動物醫院、農場等大型研發及服務單位。 此一理想若能落實,並以虛擬方式建立聯繫網路與溝通管道,將可與中研院、台北市生物科技園區等,產生密切的互動與輝映,建立大台北區的生物技術板塊。

17 Vision on Taiwan 台灣優勢 與宏觀計畫接軌 生物技術 電子資訊 (1) 優越的亞熱地理條件 (2) 豐沛多樣的人才資源
(3) 獨特的華文世界條件 (4) 台灣現有傳統生技術 產業環境與科技 再放大 地圖來看,台灣位居目前最熱絡的東亞經濟圈中點,除了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豐富的人才資源外,因為其特有的華文背景,使得台灣最有資格成為東亞生物科技發展的樞紐。 多年來台灣一直努力發展的生物科技,目前雖然還看不到很成功的例子,但所累積的經驗與人才,也將發揮相當的作用;尤其,台灣強大的電子資訊產業,若能夠與生物科技結合,將會醞釀成為一種極獨特而有用的雜合物種,可能得以形成一個更強大的『台風』去橫掃全球。 (5) 台灣超強的電子資訊 產業力量

18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基本 理念 NTU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本中心 的跨領域 (上排) 特色與精神 (中排),配合其成立主旨 (下排),就是中心暫行標章之方圓與三角的意義所在。


Download ppt "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NTU NTU"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