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H8:與壓傷的蘆葦為友 水生植物生態重整技術 張文亮 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H8:與壓傷的蘆葦為友 水生植物生態重整技術 張文亮 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8:與壓傷的蘆葦為友 水生植物生態重整技術 張文亮 老師
張文亮 老師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2 蘆葦床自然淨化法 蘆葦床自然淨化法 1946年德國科學家賽德樂(Kaethe Seidel, )首先提出蘆葦像是「打氣管子」(aerated pipe) ,將空氣輸入底泥與水中 蘆葦等於是水中的曝氣機,幫助污水呼吸,只要水中持續有氧氣供應,水就會愈來愈乾淨 台灣大學 張文亮

3 蘆葦床自然淨化法 蘆葦植株特殊的結構 蘆葦的植株幾乎是中空的管子,一直延伸到根部。當太陽照到蘆葦,蘆葦的葉子快速蒸散水分,使蘆葦的內部產生負壓,將空氣吸進入中空的管子,而且能夠傳到根部,再擴散到周遭的底泥或水中。 Wiki user: MPF

4 讓污水處理也具生態性 賽德樂將石頭淨化槽上換上較細的砂粒,栽上蘆葦,藉由蘆葦能將空氣自植株傳到根部,再釋出至地下槽體,增加淨化系統的好氧性,使得污水處理的效果更佳,發揮自然低碳量的污水淨化現地處理法。 台灣大學 張文亮

5 讓污水處理也具生態性 她到秘魯世界最高的湖泊「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發現當地最主要的植物群落就是蘆葦。
蘆葦對當地生態很重要,因此在污水處理槽上種上蘆葦,蘆葦可以增加污水場址的生態性,生長的蘆葦也可以再利用。 Wiki: Skykid 123ve

6

7 Wiki user: Mschlindwein
Wiki : Bernard Gagnon

8 Wiki : Christophe Meneboeuf

9 地下流人工濕地(subsurface artificial wetlands)
後來,賽德樂所推動的蘆葦床污水淨化槽,由於污水是經由地下流入槽體,獲得淨化後再由槽體流出,生長的蘆葦根系始終泡在水中,彷如濕地的環境,所以稱為「地下流人工濕地」,是近代最著名的生態節能現地處理。

10 地下流人工濕地(subsurface artificial wetlands)
賽德樂也到西伯利亞,探勘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Lake Baikal),發現這平均730公尺深的湖畔也長了許多蘆葦。

11 Copyright Declaration
Work Licensing Author / Source 台灣大學 張文亮 Wiki user: MPF visited Wiki: Skykid 123ve 2011/10/19 visited Wiki user: Maksim

12 Copyright Declaration
Work Licensing Author / Source Wiki user: Mschlindwein 2011/10/19 visited Wiki : Bernard Gagnon Wiki : Christophe Meneboeuf

13 Copyright Declaration
Work Licensing Author / Source Wiki user: InvictaHOG 2011/10/19 visited


Download ppt "CH8:與壓傷的蘆葦為友 水生植物生態重整技術 張文亮 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