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
CHAPTER . 2 基礎微生物認識 第一節微生物發展史 第二節細菌 第三節真菌 第四節病毒 第五節寄生蟲
3
第一節 微生物發展史
4
一、微生物發展史 1665年英國人虎克 (Robert Hooker) 以
顯微鏡觀察植物的細胞構造,確立了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1673年荷蘭科學家雷文霍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 ),以自製300倍顯微鏡觀察到細菌、精蟲、血液、肌纖維的單細胞生物,開啟了人類對微生物的探討。 ↑雷文霍克
5
一、微生物發展史 1857年法國化學家巴斯德 (Louis Pasteur)以實驗證明微生物與食品發酵及腐敗的直接關係,對微生物學有重大的貢獻,因此後人尊稱巴斯德為微生物學之父。 ↑巴斯德
6
一、微生物發展史 1876年德國醫生柯霍 (Robert Koch)從牛羊血液中發現炭疽病的病原菌,並研究證明霍亂的病源為霍亂弧菌;兩位大師在十九世紀後半期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爾後隨著電子顯微鏡問世,人類對微生物也愈加瞭解。 ↑柯霍 ↑早期的顯微鏡
7
一、微生物分類與命名 (一)微生物分類 生物分類係依據類緣關係與進化程度,分門別類,該系統分類標準等級依序為: 界(kingdom)
生物分類係依據類緣關係與進化程度,分門別類,該系統分類標準等級依序為: 界(kingdom) 門(phylum) 綱(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屬(genus) 種(species)
8
一、微生物分類與命名 (一)微生物分類 每一菌種皆有典型菌株(type strain),典型
菌株與其他菌株比較有諸多相似的特徵,則納入此菌種;菌屬中典型菌種(type species)鑑定為相同菌屬,具有相似特徵的菌種則歸為一屬,依傳統系統分類之類緣關係如下:
9
一、微生物分類與命名 (一)微生物分類 1.界(kingdom):一群由具有相似特徵的菌界組成。
2.門(phylum):一群由具有相似特徵的菌門組成。 3.綱(class):一群由具有相似特徵的菌綱組成。 4.目(order):一群由具有相似特徵的菌目組成。 5.科(family):一群由具有相似特徵的菌科組成。 6.屬(genus):一群由具有相似特徵的種屬組成。 7.種(species):一群由具有相似特徵的菌株組成。
10
一、微生物分類與命名 (二)微生物命名法 1707~1778年由瑞典植物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 所提出的二名法(binominal nomenclature)為主,學名(scientific name)=屬名+種名,屬名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後者種名必須小寫,屬名與種名均以拉丁語斜體印刷體表之。以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及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命名為例如下:
11
一、微生物分類與命名 (二)微生物命名法 界(kingdom):原生生物界(Protista)、細菌界 (Bacteria)、微生物(Microorganism) 門(phylum):低等微生物(Lower protista)、變 形菌門(Proteobacteria) 綱(class):分裂菌綱(Schizomycetes)、γ-變 形菌綱(Gammaproteobacteria) 目(order):腸桿菌目(Enterobacteriales) 科(family):腸內桿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屬(genus):埃希氏菌屬(Escherichia) 種(species):(E. coli)
12
一、微生物分類與命名 (二)微生物命名法 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命名如下:
界(kingdom):細菌界(Bacteria) 門(division):厚壁菌門(Firmicutes) 綱(class):芽孢桿菌綱(Bacilli) 目(order):乳酸桿菌目(Lactobacillales) 科(family):乳酸桿菌科(Lactobacillaceae) 屬(genus):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 種(species):嗜酸乳酸桿菌(L. acidophilus)
13
猿人分類與命名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靈長目 Primates
直立人(學名Homo erectus,又稱猿人)命名如下: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靈長目 Primates 科:人科 Hominidae 屬:人屬 Homo 種:直立人 H. erectus
14
一、微生物分類與命名 (二)微生物命名法
15
一、微生物分類與命名 (三)細胞種類 地球上生物種類繁多,生物特徵多樣化應歸屬於何種類生物,確是一件非常浩大工程。1969年康乃爾大學懷塔克(Robert H. Whittaker)教授依生物細胞構造和其獲得營養方式,提出五界系統 (five- kingdom system),將生物界分類為五界:動物界(animalia) 植物界(plantae) 原生生物界(protista) 真菌界 (fungi) 原核界(monera)
16
一、微生物分類與命名 (三)細胞種類 微生物在五界中佔其三界:原生生物
微生物在五界中佔其三界:原生生物 界(微藻、原蟲)、真菌界 ( 酵母菌、黴菌)、原核界〔細菌、藍綠藻 (cyanobacter)〕,微生物也會使動物界及植物界之生物感染致病、寄生或其毒素污染而中毒。 五界中原生生物界因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沒有核膜包圍,也沒有完整的細 胞核構造的細胞,故稱為原核細胞(prokaryotic cell),其他四界皆有真正細胞和構造,則稱為真核細胞(eukaryotic cell)。
17
二、餐飲食品中水分的水活性(Water activity, Aw)
食品中水分通常有兩種: 1.結合水(bound water)以氫鍵(-H)與食品中成分(醣類、蛋白質)的游離基團,如胺基(-NH)、羥基(-OH)、或羧基(-COOH)緊密結合。 2.自由水(free water)於食品組織中游離存在者,具流動性,可溶解醣類、鹽類或胺基酸等成分之水分子。
18
二、餐飲食品中水分的水活性(Water activity, Aw)
1.水活性係指食品中自由水之表示法,水活性=P / Po,P為食品之水蒸汽壓與Po為同溫度下純水飽和蒸氣壓之比值。 2.純水時水活性Aw=1.0,完全不含水時Aw=0,水活性所量度的是食物中之自由水(free water),這些水分是微生物生殖和存活的必需品,大部分生鮮食品的水活性Aw為0.99。
19
二、餐飲食品中水分的水活性(Water activity, Aw)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