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一)概述 一、 废水中氮的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有机氮和氨氮。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一)概述 一、 废水中氮的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有机氮和氨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一)概述 一、 废水中氮的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有机氮和氨氮。
一、 废水中氮的处理技术 (一)概述 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有机氮和氨氮。 当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生物降解氧化时,其中的有机氮被转化为氨氮。

2 经活性污泥法处理的污水有相当数量的氨氮排入水体,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若为水源,将增加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二级处理的出水需进行脱氮处理。

3 (二)生物法脱氮 1、生物脱氮机理 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N2和NxO气体的过程。
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

4 (1)硝化反应 定义 细菌 硝化反应是在好氧条件下,将NH4+转化为NO2—和NO3-的过程。 由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两种菌共同完成的。
这两种菌属于化能自养型微生物。

5 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菌,生长率低,对环境条件变化较为敏感。
2NH4+ + 3O2―――→2NO2- + 4H+ + 2H2O 硝化菌 2NO2-+ O2――― -→2NO3- 硝化菌 硝化菌 总反应式: NH4+ + 2O2―――→NO3-+ 2H+ + H2O 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菌,生长率低,对环境条件变化较为敏感。

6 影响因素 ₠ 温度 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为20℃-30℃ 低于15℃时,反应速度迅速下降,5℃时反应几乎完全停止。 ₡ BOD5/TKN
₠ 温度 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为20℃-30℃ 低于15℃时,反应速度迅速下降,5℃时反应几乎完全停止。 ₡ BOD5/TKN 硝化菌是自养菌,若水中BOD5值过高,将有助于异氧菌的迅速增殖,微生物中的硝化菌的比例下降。

7 下降 下降

8 ₢ 硝化菌的泥龄 硝化菌的生长世代周期较长,为了保证硝化作用的进行,泥龄应取大于硝化菌最小世代时间两倍以上。 ₣ 溶解氧 硝化反应对溶解氧有较高的要求,处理系统中的溶解氧量最好保持在2mg/L以上。

9 硝化菌受PH值的影响很敏感,适宜的PH值7-8。

10 (2)反硝化反应 定义 反硝化反应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反硝 化菌将硝酸盐氮(NO3-)和亚硝酸盐氮(NO2-)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11 总反应式: 6NO3-+2CH3OH―――→6NO2-+2CO2+4H2O
硝酸还原菌 6NO2-+3CH3OH———→3N2+3H2O+6OH-+3CO2 亚硝酸还原菌 总反应式: 6NO3-+5CH3OH—————→ 5CO2+3N2+7H2O+ 6OH- 反硝化菌

12 反硝化菌属异型兼性厌氧菌。 在有氧存在时,它会以O2为电子受体进行好氧呼吸; 在无氧而有NO3-或NO2-存在时,则以NO3-或NO2-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碳为电子供体和营养源进行反硝化反应。

13 在反硝化菌代谢活动的同时,伴随着反硝化菌的生长繁殖,即菌体合成过程,其反应如下:
3NO3-+14CH3OH+CO2+3H+—————→ 3C5H7O2N+19H2O 式中C5H7O2N为反硝化微生物的化学组成。

14 反硝化还原和微生物合成的总反应式为: NO3-+1.08CH3OH+H+―――→ 0.065C5H7O2N+0.47N2+0.76CO2+2.44H2O 从以上的过程可知,约96%的NO3--N经异化过程还原,4%经同化过程合成微生物。

15 影响因素 ①BOD5/TKN 当污水中BOD5/TKN>3~5时,可认为碳源充足。不同的有机碳将导致反硝化速率的不同。

16 碳源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 外加碳源,多采用甲醇,因为甲醇被分解后的产物为CO2,H2O,不产生其它难降解的中间产物,但其费用较高;  原水中含有的有机碳;  内源呼吸碳源——细菌体内的原生物质及其贮存的有机物;

17 ② pH值 † 反硝化反应的适宜PH值为6.5~7.5。 ‡ PH值高于8或低于6时,反硝化速率将迅速下降。

18 ③温度  反硝化反应的温度范围较宽,在5℃-40℃范围内都可以进行。  但温度低于15℃时,反硝化速率明显下降。

19

20 小结 ★ 从硝化和反硝化的机理可看出,硝化过程仅改变了废水中氮素的存在形式,反硝化过程才是真正的脱氮过程。
★反硝化具备的条件(1)污水中含有充足的电子供体;(2)厌氧或亏氧条件。 ★因此,污水中氨氮的去除,需先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硝化处理,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处理。

21 (3)同化作用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氮(氨氮或有机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部分,并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得以从污水中去除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当进水氨氮浓度较低时,同化作用可能成为脱氮的主要途径。

22 (三)生物脱氮工艺 1、三段生物脱氮工艺

23 2、Bardenpho生物脱氮工艺

24 3、A/O生物脱氮工艺

25 4、SBR工艺 5、氧化沟工艺

26 (四)物理化学脱氮技术 1、空气吹脱法脱氮工艺 2、折点氯氧化法脱氮工艺

27 二、废水中磷的去除 (一)来源 生活污水与农田排水,部分来自工业废水。 磷化合物是地表水是否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性元素。 水中磷是以正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三种形态存在。生活污水中聚磷酸盐和有机磷占总磷的70%左右,约10%左右以固体形式存在。

28 (二)生物脱磷机理 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不断摄取并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磷的吸收和聚磷的合成,一部分则使ADP与H3PO4结合,转化为ATP而储存起来。细菌以聚磷的形式在细胞中储存磷,其量可以超过生长所需,这一过程为聚磷菌磷的摄取。处理过程中,通过从系统中排除高磷污泥以达到去除磷的目的。 在厌氧和无氮氧化物存在的条件下,聚磷菌体内的ATP进行水解,放出H3PO4和能量,形成ADP。这一过程称为聚磷菌磷的释放。

29 (三)生物脱磷处理工艺 1、厌氧-好氧除磷工艺(A/O工艺)

30 2、Phostrip除磷工艺

31 (四)同步脱氮除磷处理技术 1、A2/O工艺

32 2、Bardenpho工艺

33 3、Phoredox工艺 厌氧反应器

34 (五)其他除磷的方法 物理法除磷成本太高、技术复杂而很少应用。 化学法除磷是最早采用的一种除磷方法。它是以磷酸盐能和某些化学物质如铝盐、铁盐、石灰等反应生成不溶的沉淀物为基础进行的。这些反应常有伴生反应,产物具絮凝作用,有助于磷酸盐的分离。

35 1.5Ca2++3PO43-+OH- Ca5(PO4)3(OH)
2. Ca2++CO Ca CO3 3. Al3++PO AlPCO4 4. Al3++3OH Al(OH)3 5. Fe3++PO FePO4 6. Fe3++ 3OH Fe(OH)3 化学法的特点是磷的去除率较高,处理结果稳定,污泥在处理和处置过程中不会重新释放磷而造成二次污染,但污泥的产量比较大。

36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一)概述 一、 废水中氮的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有机氮和氨氮。"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