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IFA 2014 Smart Home觀察: 物聯網概念躍居主流應用 HomeKit促BLE加入無線標準戰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IFA 2014 Smart Home觀察: 物聯網概念躍居主流應用 HomeKit促BLE加入無線標準戰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IFA 2014 Smart Home觀察: 物聯網概念躍居主流應用 HomeKit促BLE加入無線標準戰局
IFA 2014可觀察到物聯網技術將成為智慧家庭主流概念。相較於傳統智慧家電的單機智慧應用及封閉性,DIGITIMES Research認為物聯網技術擁有彈性擴充能力、資訊分享與開放性,更適合透過自動化,來滿足人們對家庭舒適、安全、便利與節能的期待。 IFA 2014 Smart Home的展示重點包括蘋果(Apple)HomeKit相容產品發表,及其引領的Bluetooth LE將加入無線標準戰局;Smart Home平台的全球化與區域化的競爭;及兩大韓商Smart Home的發展狀況。 HomeKit自蘋果WWDC 2014年正式宣布後,IFA 2014終於看到支援產品,歐洲區域品牌Elgato與Withings,分別展出相容的感知環境設備、照明設備與監控系統。而HomeKit產品出現也加劇家用無線技術的競爭。此前以Z-Wave與Zeebig為兩大主要技術,由IFA 2014來看,支援Z-Wave的平台與產品多於Zigbee。而由於HomeKit採用的Bluetooth LE同樣具有省電特性,在蘋果加持下,將成為另一個新勢力。 由IFA 2014 Smart Home參展廠商也可觀察到,平台展示廠商多為區域性品牌,而目前美國市場的主流平台卻都未展,此顯示以零售為主的Smart Home市場仍有區域化障礙。另一方面,國際家電品牌三星(Samsung)則透過購併SmartThings企圖進入全球Smart Home市場,而蘋果挾全球化的手持裝置銷售力與開放平台進入Smart Home,此可看出未來Smart Home平台市場將出現全球化與區域化勢力的角力。 以日韓廠商為主的國際家電廠商中,僅有三星與樂金(LG)在IFA 2014提出Smart Home概念,兩家廠商從CES 2014到IFA 2014都以智慧家電概念,展示Smart Home產品,不過IFA 2014三星則把握Keynote演講機會,重新將其智慧家庭概念導向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樂金後續若未跟進調整,則兩大韓商的Smart Home產品發展將朝不同方向進行。 Research分析師兼專案經理 羅惠隆

2 IFA 2014智慧家庭 展示重點與主要觀察 國際家電廠商 HomeKit 區域性平台 家用網路標準 其他
三星藉SmartThings接軌智慧家電為智慧家庭。 樂金維持CES 2014的展示概念,僅達成家電遠端控制。 國際家電廠商 對應的終端設備公開在大型展覽展示。 HomeKit 美國主流平台全缺席。 開創自有平台的廠商均為區域品牌。 區域性平台 Z-Wave稍較Zigbee受歡迎。 BLE因HomeKit被帶起。 家用網路標準 D-Link的準平台。 MIT Lab的CityHome。 其他 IFA 2014有關Smart Home展示重點可由以下觀察。 以日韓為代表的國際家電廠商僅韓商展示Smart Home。 三星與樂金展場的SmartHome產品皆僅是高階家電的遠端控制應用,並非時下主流的物聯網架構應用。 但三星在Keynote以「Home of the Future」為主題,則以物聯網應用為主軸,顯示三星近期購併SmartThings所展現的底氣。 若觀察當地家電廠商,包括Siemens、Bosch、Miele等所展示的智慧家庭概念與樂金類似,報告中將不贅述。 HomeKit曙光乍現,歐洲當地廠商開始在大型展示場合介紹支援HomeKit的產品。 Smart Home產品與平台可能以區域化發展為主。 美國市場目前主流的Smart Home平台業者,包括Staples Connect、Wink、Iris、Insteon均未在IFA 2014展開行銷活動。 而Nest僅在期間宣布產品將進軍法國,而SmartThings則僅受邀三星Keynote。 IFA 2014展出Smart Home平台的業者都是當地廠商。 由廠商展示的終端設備套件來看,歐洲市場較偏重節能應用,此不同於美國市場則偏重自動化帶來的舒適性。 另外,DIGITIMES Research也觀察到,美國市場的平台廠商對於平台產品的協同運作,整合能力優於歐洲市場的平台廠商。 家用網路標準競爭加劇。 Z-Wave與Zigbee向來打得難分難解,但由展場廠商支援度來看,支援Z-Wave廠商較多。 Bluetooth LE則因HomeKit採用,有機會慢慢導入到智慧家庭終端設備中。 其他包括D-Link的準平台與MIT Lab的CityHome亦值得觀察。

3 三星以智慧家庭為IFA keynote主題
三星認為,智慧家庭應該要有感知、學習與反應的能力。 三星認為2018年有4,500萬自動化家庭 智慧家庭市值達1,000億美元。 三星認為Smart Home市場產值越來越大,因此利用IFA Keynote機會,闡釋Smart Home,並邀請MIT Lab與SmartThings補充或提供其他觀點。 三星在CES 2014記者會曾花數分鐘,以智慧家電角度介紹Smart Home,IFA 2014改以物聯網概念詮釋。 MIT Lab執行中的CityHome則是非物聯網角度的Smart Home。 SmartThings CEO Alex Hawkinson上台則與三星重申SmartThings將維持平台開放性。 SmartThings在三星的Keynote 重申平台的開放性不變。 三星邀請MIT Lab介紹CityHome計畫。

4 MIT Lab提出另一種智慧家庭: CityHome複合式居住空間
辦公室 臥室 廚房 MIT Lab獲邀於三星IFA 2014 Keynote中,介紹另一種智慧家庭。 MIT Lab正著手的CityHome計畫,針對城市中狹小居住空間,實現單一空間適用各類生活起居的複合應用。 辦公桌,床墊、、餐桌、廚房設備可自動收納,藉此單一空間就可做為辦公室、臥室、廚房或餐廳使用。 這種智慧家庭不同於目前以物聯網技術為主流的家庭自動化概念,不過三星仍邀請其在以智慧家庭為主題的Keynote中介紹。 此顯示三星應認為其間仍有物聯網技術發揮的空間。 例如智慧照明搭配不同應用空間,或以手勢或app控制設備的收納或展開。 餐廳 但此架構下仍有許多網路化的自動控制應用:例如智慧照明,及利用手勢控制家具的組合與搭配。

5 樂金Smart Home為 高階智慧家電的延伸應用
以家電產品的單機實現 僅可遠端「口動」控制,非「自動」控制 樂金介紹具有HomeChat語音控制的智慧家庭。 所有可透過遠端語音控制的設備都是樂金高階的智慧化家電產品。 也宣稱自己的Smart Home為開放平台,但實際上可能只有樂金自己的設備加入,所謂的開放,可能只是開放非樂金手機進行語音控制。 樂金的SmartHome服務自CES 2014至IFA 2014沒有太大進展,唯一差別只是找了Nest整合到HomeChat。 LG Smar Home with HomeChat 智慧化 + 自動化 此概念下的智慧化是靠單機實現

6 Elgato Eve為首個基於 蘋果HomeKit的家庭監控系統
水耗偵測 Eve提供各類sensor以感知家庭環境。 採用HomeKit平台,以BLE做為傳輸技術。 溫濕度 感應 另推出智慧燈泡Avea,類似飛利浦Hue。 Hue採Zigbee,而Avea為BLE無線技術。 Elgato Eve and Avea 相容手機 iOS設備 無線技術 BLE 相容平台 HomeKit 應用 環境感知與照明 Elgato為位於德國慕尼黑的週邊設備製造商,主要開發遊戲畫面擷取設備,及以PC或Mac做為收視應用的軟硬體產品。 Elgato展示產品包括Eve與Avea兩種產品線,均與蘋果HomeKit相容。 Eve專注於感知家庭環境偵測,並不訴求自動化控制。 Avea則類似飛利浦Hue,提供智慧照明。 採用BLE,因此透過手機就可直接控制,不像Hue還須經過Zigbee控制器。 不過自動化應用只能以進行時間自動開關。 門窗開關感應 煙霧偵測 電耗偵測

7 Withings Home單機監控系統 也支援HomeKit平台
偵測到異常就發送影像到雲端。 動態與聲音偵測。 Withings Home 相容手機 iOS設備 無線技術 Wi-Fi, BLE 相容平台 HomeKit 可獨立運作 應用 監視與環境警示 135度視角, 500萬畫素,可夜視。 Withings為法國專注家用保健設備的廠商,主要產品結合硬體與服務,例如Wi-Fi體重計(body scale)、整合iPhone app的血壓計。2011年也開始推出幼兒監視器。 Withings於IFA 2014展出廣視角HD監視器,主要用途仍是嬰兒監控,但整合多種sensor可感知家中環境。 用於監控幼兒,可感知動態與聲音,幼兒由睡眠中清醒,或哭鬧時可提醒用戶。 其他家庭環境監控包括溫度、濕度、空氣品質。其中空氣品質是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的程度。 內建麥克風與speaker,可雙向通話。 溫濕度、空氣品質警示。

8 Hauppauge mySmarthome 以綑綁hub來銷售終端設備
相容手機 iOS, Android 無線技術 Z-Wave 相容平台 自家my Smarthome平台 應用 自動控制 與環境監控 以bundle hub的方式,銷售自家終端設備。 Hauppauge為美國電腦影像配件製造商,但這次推出的mySmarthome家庭控制系統卻是歐洲分公司。 mySmarthome採用Z-Wave結合雲端,提供家庭節能與保全服務。 監控應用包括門窗、溫度與照明。並使用手機或PC進行遠端控制。產品也會透過雲端通知用戶手機提供警訊或狀態描述。 Hauppauge產品除Hub(Main Controller Unit)外,還包括IP cam、燈泡、插座、煙霧偵測器、水災偵測器(flood detector)與,包含亮度、溫度與門窗開關感應的綜合感應器(sensor)。 Hauppauge的策略是將hub與其他裝置包裝成Control Starter Kit與Security Starter Kit。 但該公司表示由於Z-Wave相容性較高,因此其他品牌的Z-wave設備也可相容。 該公司表示也未來將支援其他無線標準,例如Zigbee。 家庭控制系統的know how主要在於協同不同sensor與控制設備,來滿足各種情境所需,但Hauppauge對此沒有太多描述。 但允許用戶購買其他Z-Wave設備來搭配。

9 devolo Home Control 強調安全與節能
能耗統計與控制界面 智慧空調 智慧空調 smart hub 採Powerline與 Z-wave網路 devolo Home Control 相容手機 iOS, Android 無線技術 Z-Wave 相容平台 自家home control平台 應用 自動控制 與環境監控 智慧熱能 控制 煙霧偵測 devolo為德國網通廠商,該公司在歐洲已賣出2,000萬Powerline設備,因此開發家庭控制系統做為家庭網路的延伸應用。 其smart hub因此採Powerline做為傳輸技術,但同時支援ethernet。Starter套件包括hub、門窗sensor、智慧插頭,其他產品還包括避免遺失的智慧鑰匙圈、智慧溫控、煙霧偵測等。 採用開放無線技術Z-Wave來架構自有平台,但僅銷售自有商品。 藉此可設計設備彼此搭配的情境應用,例如窗戶打開則關閉暖氣等。 智慧插座 動態偵測 (motion sensor)

10 飛利浦Hue Beyond 進入下一階段照明革命
須結合控制器,透過Zigbee控制。 Philips Hue Beyond 相容手機 iOS, Android 無線技術 Wi-Fi, Zigbee 相容平台 可獨立運作 Hue系統 應用 環境感知 照明 為LED整合燈具型式。 可配合環境變換顏色。 除透過app控制開關外,也可以照明變化通知用戶新 。 飛利浦既有智慧照明系統Hue開發成標準燈泡型式,以相容既有燈具,此考量到消費者可能不願為燈泡的智慧功能而拋棄原有昂貴燈具。 IFA 2014展示的Hue Beyond已包含燈具,型態包括吊式與立式,LED已不需做成燈泡型式,此改變傳統燈泡與燈具分開的家用照明系統型態。 Hue燈泡的開關控制還須透過分開的控制器進行,兩者間以Zigbee為傳輸技術。Hue Beyond則為獨立產品,透過app就可直接開關。 Hue Beyond的智慧功能與Hue相同。 app除可控制開關,也可選擇配合情境或心情的照明變化,包括顏色、亮度、閃爍等。 另可藉顏色變化通知使用者收到新的 , FB訊息等。 無線技術方面應包含Wi-Fi與Zigbee。 由於Hue Beyond不須外接控制器,因此可能以Wi-Fi為無線技術。 不過因相容Hue控制器,所以應該也整合Zigbee。 Hue

11 D-Link以IP Cam形成「準平台」 Wi-Fi motion sensor 智慧插座 IP Cam D-Link MyDlink
相容手機 iOS, Android 無線技術 Wi-Fi 相容平台 自成系統 應用 環境感知 照明 D-Link以家用IP cam做為主要應用,可透過PC、iOS與Android等裝置察看監視器畫面。 原本IP Cam的自動化系統包括攝影機、智慧型手機app與雲端儲存服務,但D-Link以此為核心再延伸其他配備,形成「準平台」。 加入motion sensor,察覺物件移動就可發送 通知用戶,並傳送影像。 加入智慧插座可與motion sensor協同工作,例如感測物件移動就開啟智慧插座開關,則智慧插座上的家電(例如電燈)就可啟動。 智慧插座的開關也可透過手機控制開關。 原本的智慧型IP Cam原本就內建motion sensor,但內建於IP Cam的motion sensor不易與智慧插座協同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配備的motion sensor以Wi-Fi傳輸;IP Cam仍內建motion sensor。 市面上多數motion sensor為了低功耗通常採Zigbee或Z-Wave,但採用Zigbee或Z-Wave則需要再增加一台smart hub做為與Wi-Fi的橋樑。 D-Link認為零售通路簡化安裝與操作為首要,因此儘可能不採用smart hub架構。 IP Cam考慮到目前市場還不夠大,因此仍內建motion sensor,以涵蓋單機市場所需。

12 由D-Link產品看 IP Cam家庭自動化演進過程
2.加入motion sensor後可 通知緊急狀況 傳統監視系統 1.以雲端與app取代homeserver,可隨時隨地察看 ethernet IP Camera Home Server 3.智慧軟體可排除寵物誤觸sensor的可能。 Wi-Fi 3G 零售家庭監視市場原就存在,因此IP Cam本來就自成系統。 過去完整系統包括Wi-Fi IP cam、app與局端的儲存媒體。 IP Cam以Wi-Fi傳輸,主為滿足視訊所需頻寬,此外IP Cam本來就需要插電,所以Z-Wave或Zigbee的省電特性沒有需求。 第一階段演進是以雲端服務取代局端儲存媒體,藉此用戶可在任何地方透過手機監看家裡情形。 與此同時內建motion sensor變得必要,藉此不須儲存常態畫面。 下階段透過軟體改進,排除寵物誤觸sensor,將提高警示資訊的正確性。 目前階段motion sensor則改成獨立裝置,藉此可擴大其他設備加入平台。 Smartphone App 4.與外部sensor或其他家用設備協同運作。


Download ppt "IFA 2014 Smart Home觀察: 物聯網概念躍居主流應用 HomeKit促BLE加入無線標準戰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