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名畫變裝秀
2
1. 廣告商品的名畫變身—新古典主義/新藝術 2. 森村泰昌的另類詮釋名畫 3. 瑞士藝術家Ursus Wehrli的整理藝術 4. LV的名畫大變裝 5. 酷玩樂團的名畫應用— 自由領導人民/ Viva La Vida
3
觀賞<隆美窗簾> 廣告
4
《大宮女 Le Grande Odalisque》
從這幅名畫中,人們首先注意到的是人體的比例,人體的背脊、雙臂和大腿都比實際要長。這種人為的誇張手法是有效的,因為觀賞者立即被這個非同一般的宮女的體形和色彩所吸引住了,她斜臥在緩羅被褥當中,右手提起背景上的慢帳,彷彿要使自己的「姿色」浸透整個空間。 安格爾原打算「臨摹」拉斐爾的作品,他打算再現拉斐爾那種「超凡入聖」的完美性;而實際上,他則使比例和傳統服從於他個人的看法和畫法。然而,「宮女」這幅畫卻遭到很大的冷落,學術界的評論一概持否定的態度,這可用克萊特里如下的一句話夾加以概括:「他的宮女多出三塊脊椎骨。」 安格爾為什麼把他的裸體比例弄得這麼長呢?他正是要把這個裸體放到那把她整個包攏起來的長長整體曲線中,引導她作出癱軟放鬆的姿態,以求便裸體具有那種柔弱無力的「東方」性感徙川勾畫出她的特徵,而不需要畫出諸如纏頭巾、驅蠅肩、煙袋等東西。
5
安格爾 Ingres 18th 新古典主義時期 安格爾是法國歷史畫、人像畫及風俗畫家,反對浪漫主義。1797 年到巴黎入大衛﹝David﹞門下。 1841年,回到巴黎以後,他便站在學院派的立場,盲目地利用學院影響力,對於不同觀念的異己採取毫不妥協的反對態度,這不僅是針對德拉克洛瓦,也針對一些年輕人,後者反抗他的仿效者所造成的平凡而刻板的定型學院主義。 他的風格很少改變,極力追求的,是犀利精確的圖像、蜿蜒的曲線,以及對拉斐爾﹝Rpahael﹞的崇拜;而他那刻意經營,但不生動的畫法,特別顯出他高超的描繪能力。
7
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 (1955年02月24日-2011年10月05日)。美國商業鉅子及發明家,他是蘋果公司的創辦人之一,曾任該公司董事長及執行長等職位,亦是皮克斯動畫製作公司的創辦人並曾任執行長。 1976年,21歲的賈伯斯與26歲的史蒂芬·沃茲尼亞克在自家的車房裡成立了蘋果公司。 1985年,電腦業界普遍蕭條,史考力認為賈伯斯已成為公司問題的來源,把賈伯斯趕出了蘋果公司。 賈伯斯於同年以七百萬美元創立了NeXT電腦公司,並發展出NeXT電腦及NeXTSTEP作業系統。 1986年成立獨立公司皮克斯動畫製作室。
8
1996年陷入財政困難的蘋果電腦以4億美元收購了NeXT電腦公司,同時賈伯斯也回到了蘋果電腦。
1997年,當Gil Amelio離開公司後,他重掌蘋果電腦的大權。在同年推出iMac,創新的外殼彩色透明設計在美國和日本大賣,使蘋果電腦度過財政危機。 2007年6月29日,蘋果公司推出自有設計的iPhone行動電話 賈伯斯是來自敘利亞移民至美國的阿卜杜拉法塔赫·約翰·錢德里與前妻喬安妮·席貝爾所生的長子,當年他們二人仍在威斯康辛大學就讀,女友喬安妮未婚懷孕,但二人的婚姻因詹達利來自敘利亞而遭女方父親反對。[48]在喬安妮父親去世後,二人才結婚並生有一女莫娜·辛普森[49],莫娜後來成為了作家,在1996年出版的圖書《好人》(A Regular Guy)中將史蒂夫作為其主人公的原型。[50][51] 由於未能結婚,二人在賈伯斯出生前就打算將其交給別人收養。最初他們有一個原則是收養者必須是大學生,於是他們找到了一個律師家庭。但這個律師家庭希望收養的是個女孩,而喬安娜生出了男孩,所以對方拒絕了收養計劃。正當二人彷徨的時候,保羅·賈伯斯打來電話說希望收養他們的孩子。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猶豫後,他們同意把自己的兒子交給這個藍領家庭,條件是對方承諾會把兒子送入大學讀書,而後來其養父母也實踐了這個承諾(儘管賈伯斯自己退學了)。[52][53][16] 1972年,賈伯斯認識了首任女友克里斯安·布倫南(Chris-Ann Brennan)。1978年5月17日,克里斯安·布倫南為他生下女兒麗薩·布倫南-賈伯斯(Lisa Brennan-Jobs)。2000年,麗莎畢業於哈佛大學,是一名雜誌專欄作家[54]。賈伯斯開始並不承認麗莎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但後來承認了自己與麗莎的父女關係,並將其帶回家同住,二人關係經常緊張。[55] 賈伯斯後來娶了史丹福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勞倫·鮑威爾為妻,並又生了三個孩子。[45][56] 1990年,賈伯斯在史丹福大學一次演講,特別關注了坐在前排的勞倫·鮑威爾,賈伯斯回憶說:「我在停車場,車鑰匙已經插上。我問自己,『如果這是我人生在世最後一天,我是願意開一場商業會議,還是同這個女人一起度過?』我跑過停車場,問她是否願意與我共進晚餐。她說好。我們一起走進市裡,自此一生攜手。」1991年兩人在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舉行婚禮,一個朋友和一名僧侶參加了簡單的婚禮儀式。[57]
10
↑蘇格蘭紅茶的飲料封面是慕夏<四季>裡的春天
而英格蘭紅茶是<摩埃與香頓出品皇家白星香檳>海報
11
<摩埃與香頓出品皇家白星香檳>海報
12
↑<四季>系列:夏、春、秋、冬,1896
13
↑左圖:吉絲夢妲海報(Poster for "Gismonda"),1894。
夢妲海報,那是慕夏繪製的第一張商業海報,擺放在這張海報斜前方的哈姆雷特海報則是慕夏繪製的最後一張海報。這是展區人員的巧思。 慕夏繪製的商業海報,除了展現如女神般的美麗女子、捲曲的髮型、華麗的頭飾、服飾,選用花花草草或大自然當主題,海報也會透露出戲劇的關鍵劇情。 例如,<吉絲夢妲>講述的是一位很有錢的寡婦女爵徘徊在有錢人與窮光蛋的愛情故事,有錢人把吉絲夢妲的小孩丟到湖裡想要用計贏得芳心,吉絲夣妲慌亂下說出她會嫁給救她小孩的人,此時一位窮鐵匠救起她的小孩,但窮鐵匠卻讓吉絲夣妲猶豫了,於是海報上可以發現吉絲夢妲猶豫的眼神,海報下方出現一位邪惡之人。 <茶花女>講述一位交際花瑪格麗特的故事,女主角頭戴茶花代表她花容月貌也代表她高尚純潔的內心,背景繪有很多星星象徵女主角有眾多愛慕者、猶如眾星拱月,左下方有一隻手拿著一朵沒有根的茶花,暗喻著茶花女的健康危機…茶花女的雙眼緊閉,似在等待愛人的到來… <哈姆雷特>是一齣經典的王子復仇記,海報上哈姆雷特手握一把劍是準備刺向仇人也就是自己的叔叔,背景青藍色的圖案描繪的是含冤的父親靈魂,下方預告著哈姆雷特的愛人最終的下場,哈姆雷特望向遠方堅定的眼神是否跟吉絲夢妲猶豫的眼神大不相同呢? 慕夏繪製海報最大的特色是能把主人翁的眼神描繪極為傳神,除此之外海報上的字體也是值得欣賞,畢竟在沒有電腦的時代,慕夏一筆一畫繪製印刷版,精美的細節,色彩的搭配,還有慕夏把象徵主義帶進自己的繪畫裡,所有畫裡的東西都有其意涵,所以光是琢磨這些海報就足夠花一大段光陰連連忘返了。 因為慕夏繪製的<吉絲夢妲>海報一戰成名,之後接了很多商業海報繪製,後來更有機會得到代表奧地利參加1900年在巴黎舉辦萬國博覽會的設計工作,關於當時奧地利的歷史背景其實甚為複雜,慕夏出生的地方直到一次世界大戰後才獨立成為捷克斯拉夫,但當時歸奧地利統治,奧地利是說德語、民族性比較接近日耳曼民族,跟浪漫的波希米亞人大不相同。 ↑左圖:吉絲夢妲海報(Poster for "Gismonda"),1894。 中圖:茶花女海報,1896。 右圖:哈姆雷特海報,1899。
14
新藝術( Art Nouveau) 阿爾豐斯·慕夏(Alfons Maria Mucha,1860年7月24日-1939年7月14日),是一位捷克籍的畫家與裝飾品藝術家。 從小時候開始畫畫就是他的最愛。他在莫拉維亞有個畫裝飾物品的工作,大多是畫劇場使用的風景圖。1879年慕夏進入了維也納最重要的劇場設計公司工作,同時繼續他的非正式藝術教育,不過一場大火結束了他這份工作。1881年他回到莫拉維亞成為自由接案的裝飾畫及人物畫家 慕夏出身捷克、在德國慕尼黑學藝術、之後選擇到巴黎深造,但因為贊助者中斷經援後必須自食其力而到印刷廠工作,慕夏只能暫時委身印刷業。某年聖誕前夕印刷老闆臨時接到戲劇名伶莎拉貝恩哈德(Sarah Bernhardt)提出的繪製海報要求,但無奈所有藝術家都回家鄉過年節了,僅剩的員工就是慕夏,慕夏欣喜接下工作,在短短十數天內完成戲劇<吉絲夢妲>海報,慕夏採用新藝術風格( Art Nouveau)繪製,海報規格則跟當時流行的寬版迥異,但因為細長的海報尺寸凸顯出莎拉修長身型、猶如美麗女神之姿,原本印刷老闆還擔心海報怪異尺寸很難受到青睞,沒想到莎拉極為喜愛,並跟慕夏簽訂一只五年合約,內容包括所有戲劇之平面海報設計、劇目表設計、甚至服裝、頭飾設計。莎拉貝恩哈德原本就是巴黎戲劇界名伶,甚至擁有自己的劇院,當時海報一推出全巴黎人為之瘋狂,從此一戰成名,當時海報已有肖像版權概念,每一刷有其限制數量,一時洛陽紙貴海報成了大家眼裡的瑰寶,可見大家對慕夏繪畫風格的喜愛。
15
慕夏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新藝術運動特徵,也有強烈的個人特點,他創作了大量的畫、海報、廣告和書的插畫,同時從事珠寶、地毯、壁紙及劇場擺設等設計。在畫中常出現美麗的女人穿著帶有新古典主義的長袍,四周圍繞著豐富的花,且在女人的頭後方常會有光環。 他總是堅持著一種信念,那就是與其依附著任何一種流行的設計型式,他的設計是從內心而生。他聲稱藝術的存在只是為了傳遞精神上的訊息,如此而已
16
Singing Sunflowers, 1998.
17
森村泰昌 Morimura Yasumasa
藝術史系列2000
19
Infanta Margarita. c. 1636. Oil on canvas
Infanta Margarita. c Oil on canvas.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Austria
21
The Third of May, 1808: The Execution of the Defenders of Madrid. 1814
23
Portrait of the Dutchess of Alba. 1797
24
Dedicated to La Duquesa de Alba/ Black Alba, 2004.
33
瑪格利特, 1953 年, 油畫, 80.7 x 100.6 cm 墨西哥德爾帕拉西奧博物館
【戈爾孔達Golconda 】 瑪格利特, 1953 年, 油畫, 80.7 x cm 墨西哥德爾帕拉西奧博物館 瑪格利特 Magritte 年 份:1953 年 原 作 材 質: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原 作 尺 寸:80.7 x cm 館 藏 處:墨西哥德爾帕拉西奧博物館
35
整理藝術--Ursus Wehrli 瑞士的喜劇演員、表演者和攝影師Ursus Wehrli 。
自從被一張他看不下去的作品啟發以後,Ursus Wehrli又是攝影又是創作了一系列把畫面排整齊的藝術,他命名為「整理的藝術(Tiding Up Art)」。
39
馬格利特的《人子The Son of Man》的黑白兩套LV外衣
40
LV的名畫大變裝 創作者:服裝設計師、藝術家Jason Alper
服裝設計師、造型師及演員Sacha Baron Cohen 的合作者 Jason Alper 最近有了一項新Title: 山寨LV女包藝術家。全因其目前展示于洛杉磯Guy Hepner畫廊的最新力作:爲衆多世界名畫的主角們穿上了LV包標志性的經典Monogram圖案外衣. 將其骨子裏的詼諧幽默惡搞本性張揚地淋漓盡致。
42
達文西 文藝復興盛期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多項領域博學者,其同時是建築師、解剖學者、藝術家、工程師、數學家、發明家,他無窮的好奇與創意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而且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 他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 目前已知最早有日期紀錄的達文西作品是1473年8月5日以阿莫谷(Arno valley)的筆及墨水繪成的畫作。在1476年至1478年間達文西接受了兩件畫約,由此臆斷當時他有一間自己的工作室。 大約在1482年至1498年間,米蘭公爵(Duke of Milan)盧多維科·斯福爾扎聘僱達文西並允許他和學徒開設工作室。這個位置就是1495年米蘭公爵企圖拯救米蘭避免被法國查理斯八世統治,將70噸青銅鑄造成武器,大炮的材料,而這些材料原本是達文西打算用來製作馬雕塑──葛蘭·卡麥羅("Gran Cavallo")。 1498年,當法國回歸路易斯十二世統治時,米蘭不戰而降,斯福爾扎家族因此被推翻了。達文西仍在米蘭待了一段時間,直到有一天清晨,他發現葛蘭·卡麥羅的實物大小黏土模型被法國弓箭手拿來當作標靶練習。達文西與他的摯友兼助手沙萊(Salai)以及第一個描述複式簿記的朋友盧卡·帕西歐里(Luca Pacioli)離開米蘭來到曼圖亞,兩個月後到達威尼斯。在威尼斯,達文西被聘為軍事工程師。隨後於西元1500年的4月終回到佛羅倫斯。 在佛羅倫斯,達文西進入教宗亞歷山大六世之子凱薩·波吉耳的部門,擔任軍事建築暨工程師,並隨凱薩·波吉耳遊遍義大利。1506年,達文西回到米蘭,那時繼瑞士傭兵(Swiss mercenaries)被驅逐出法國,米蘭已回歸馬克西米連·斯福爾扎(Maximilian Sforza)的統治。 在1513年至1516年間,達文西住在羅馬,當時著名的畫家像拉斐爾及米開朗基羅在羅馬很活躍,不過達文西並沒與這些藝術家經常接觸。然而在可能違背藝術家的想法下,他卻是將米開朗基羅的傑作「大衛像」重新安置在佛羅倫斯的關鍵人物。 達文西人生最後的三年,受到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請,移居到法國的昂布瓦斯,弗朗索瓦一世則贈予達文西克勞斯·呂斯城堡作為居所,在這三年間,達文西為香波爾城堡設計了螺旋雙梯。1519年,達文西終死於弗朗索瓦一世的懷內,其後葬於昂布瓦斯城堡的聖·於貝爾小教堂。 素食主義 從達文西的作品和早期傳記可以明白他是一位剛正不阿的人。也因尊重生命讓他成為一位素食者[18]。尤其當他考慮將乳牛擠奶這件事視為偷竊時,「全素」這個詞剛好適用於他。在「人獸區別在於乳酪製造」標題下,達文西回覆「將不給予幼兒牛奶」[19]。喬爾喬·瓦薩里記錄一件達文西逸事,當達文西還是青年時,經常在佛羅倫斯購買籠中鳥去釋放。他也是一位備受尊崇的審美鑑賞家,特別是露天舞臺創作。達文西應該是在青年時接受素食主義並終此一生[20]。 指紋 2006年12月,人類學家宣布已重建達文西左手食指指紋。根據達文西的母親是從君士坦丁堡來的奴隸,從60%阿拉伯人口鑑定出一個特徵。人類學家預期可以證實達文西日常生活作息的細節[21]。 睡眠 達文西遵行一種不尋常的多相睡眠(Polyphasic sleep;Da Vinci sleep;Uberman sleep)管理,以額外頻繁的打盹減少睡眠時間。 蒙娜麗莎, 達文西 , 年, 畫板, 77 x 53 cm, 法國巴黎市羅浮宮博物館
44
卡拉瓦喬 矯飾主義 矯飾主義在文藝復興之後。 主要受稻米開朗基羅作品的影響,延伸出對裝飾、藝術作品曲線元素的重視。
卡拉瓦喬是矯飾主義時期重要畫家之一 入迷的聖法蘭西斯 卡拉瓦喬, 1595 年, 油畫, 92.5 x cm
46
庚斯博羅 (Thomas Gainsborough) 17th英國浪漫主義
【為了生活,我畫肖像;為了藝術,我畫風景。】 18世紀之前,英國美術的發展,一直緊步歐洲的后塵,德國的荷爾拜因、佛蘭德斯的凡‧代克,都曾擔任英皇的首席畫師,在肖像畫方面,為英國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660年王政复辟后,從法國回來登位的國王查理二世,非常崇拜他的保護者、法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 因而處處模仿法國宮廷的生活。18世紀,當法國的羅可可藝術風靡一時之際,英國宮廷也立即加以效法。不過, 這時的英國畢竟不同于路易王朝的法國,經過1640年資產階級革命,英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經确立起來,鋼鐵、呢絨、紡織、机械、航海,都居世界之首,成為最富裕的經濟大國。在思想領域中,唯物主義哲學繁榮,培根、洛克等理性主義哲學家,提出了研究客觀世界、研究社會生活的主張。在藝術方面,他們主張真、善、美的統一,提倡藝術結合社會道德教育,樹立高尚而純洁的審美標准。 1753年,著名畫家、藝術理論家荷加斯發表《美的分析》一文,主張從自然中總結美的法則,反對自圃于歐洲大陸傳來的僵死教條中。在他的鼓吹下,18世紀中葉的不少藝術家,開始從模仿歐洲的惡習中解放出來,致力于創造英國式的民族藝術風格。在這股新鮮的潮流中,托馬斯‧庚斯博羅是令人矚目的弄潮兒。 托馬斯‧庚斯博羅(Thoma s Gain s bo rough, 1727—1788)1727年誕生于薩福克郡,幼年當過首飾匠的學徒,13歲到倫敦,給旅居英國的法國羅可可畫家格拉韋洛當助手,學習到了羅可可繪畫的技巧。1746年,19歲的庚斯博羅與波弗特公爵的私生女瑪格麗特‧布爾結婚,婚后回到故鄉薩福克郡。1750年在巴托城開業,為人作肖像畫。l 752年在伊普斯威奇定居。薩福克郡优美的自然風光,使他在肖像之餘更喜愛風景畫,他從荷蘭風景畫大師雷斯達爾、霍貝瑪等人的作品中學習了精湛的色彩技巧,滿怀深情地描繪山川、叢林和純朴的農民生活。他自己曾經說過:“為了生活,我畫肖像;為了藝術,我畫風景。”可見他對風景畫的真誠熱愛,他的代表性風景畫作品有《村舍寨門》、 《趕集的馬車》等等。 1774年,庚斯博羅從故鄉移居倫敦,1781年應召為國王和王后畫像,同時被任命為皇家美術學院的籌建人之一。他同18世紀著名肖像畫家雷諾茲、羅姆尼等人同為當時英國畫壇的巨星。同這兩位肖像畫家不R,庚斯博羅更注重畫家自身感情的表達,因而,作品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傾向。代表作品有《藍衣少年》、 《希丹絲夫人肖像》、 《格拉姆夫人肖像》等。1786年,庚斯博羅重返故鄉,致力于抒情風景畫的創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788年8月2日,畫家悄然逝世于伊普斯威奇自己的宅邸中。 The Blue Boy 根茲巴羅 , 1770 年, 油畫, x cm
47
馬格利特的《人子The Son of Man》的黑白兩套LV外衣
48
馬格利特 超現實主義 【人子】 瑪格利特, 1964 年, 油畫, 116 x 89 cm,瑟斯頓羅伊斯畫廊
49
自由領導人民,1830 年,油畫,260 x 325 ,巴黎
50
Coldplay "Viva La Vida"
51
【浪漫主義時期】 德拉克洛瓦﹝Delacroix,1798 ~ 1863﹞
在 1830 年 7 月「光榮的三天」裡,巴黎有產階級加入了大學生和無產階級奮起反抗政府的行列,這場反對查理十世的爭戰,使得畫家和作家們激情澎湃。作為其中一員的德拉克洛瓦,以《自由領導人民》這幅畫顯示了他參與國家政治事件的決心。
52
這幅畫有著鮮艷的色彩、強烈的明暗對比,和生動細膩的表現力,畫面傳達出的訊息發人深省,使觀眾彷彿身歷其境。
德拉克洛瓦並沒有參加 1830 年的革命運動,但他是國民衛隊的成員。因此他把自已畫成在自由女神右側的人物,一個頭帶高帽、手持長槍的青年知識份子。
53
這幅畫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政治意義,除了作為政治宣傳之外,這幅畫是繼哥雅之後的第一幅關於近代政治的畫作。畫中旗幟上的紅、白、藍三色,和匍匐在自由女神腳下、仰臉、受傷的青年身上所穿的藍色長衫,以及頭上的紅巾,襯托著畫中的灰色和赭色的色調。整幅圖看起來構圖嚴謹,色彩協調,主要形體具有精確性和動態感,產生一種激情和真實感,使它成為近代政治畫的代表。
55
Coldplay將靈感放諸於墨西哥超現實主義的女畫家Frida Kahlo的同名畫作【Viva La Vida】,也就是電影【揮灑烈愛】(Frida) 的主角。
56
Viva la Vida, 1954, Frida Kahlo Museum, Mexico City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