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利率之基本概念 ‧利率之風險結構 ‧利率的期限結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利率之基本概念 ‧利率之風險結構 ‧利率的期限結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利率之基本概念 ‧利率之風險結構 ‧利率的期限結構
金融市場之利率概論 ‧利率之基本概念 ‧利率之風險結構 ‧利率的期限結構

2 利率的基本概念 名目利率與實質利率 票面利率、收益率與到期收益率 短期利率、中長期利率 市場利率與規定利率

3 利率:貨幣的價格,亦可視為使可貸資金 需求供給相等的價格。
名目利率:發行公司在發行證券時所訂定的利率,乃是以貨幣數量表示之利率 實質利率:扣除通貨膨脹影響後所提之利率,以貨幣之實質購買力表示 根提費雪(fisher)指出,名目利率=實質利率+預期通貨膨脹率

4 利率相關名詞定義 票面利率:當債券發行時,每年需支付固定利息,因為將利率印製在債券上的利率稱之,一般而言票面利率並非投資人的報酬率,因為有折溢價情形。 目前收益率:又稱為當期收益率,是以債券每年所收到的利息收入/當期債券價格 例如票面利率7.5%,面值10萬,尚有10年到期公司債,目前價格9.5萬,當期收益率?

5 利率基本概念 到期收益率:則是衡量投資人持有此債券至到期日所能獲得之收益率,以前例計算為? 短期利率:由貨幣市場之資金供給為需求情況來決定
長期利率:由資本市場之中長期債券供給與需求所決定,一般而言期限愈長,倒帳風險與利率變動風險增加,所以中長期利率較高

6 利率基本概念 市場利率:指在金融自由化前提下,透過市場價格機能而決定之利率稱之(1989以後)
規定利率:由貨幣當局(中央銀行)干預金融市場,並規定存放款利率稱之(1975以前)

7 二、利率的風險結構 金融工具的名目利率 = 實質利率+通貨膨脹貼水+違約風險貼水+流動性貼水+利率風險貼水
金融工具的名目利率 = 實質利率+通貨膨脹貼水+違約風險貼水+流動性貼水+利率風險貼水 實質利率:又稱為純粹利率(pure rate of interest),指在沒有風險下,讓別人在一定期間內使用其資金所需的報酬率,即為使用資金價格 風險貼水:又稱為風險溢酬,指為補貼投資人承擔額外風險,所給予之利率補償

8 通貨膨脹貼水(inflation premium)
由於通膨會降低貨幣的購買力和投資報酬力,因此儲蓄者將資金借給他人時,會在所願意接受的利率上,加上該貼水,以補償購買力的損帶。

9 違約風險貼水(Default risk premium)
當借款人無法按期支付本金稱之,因此對於供給人而言,可能產生違約風險,且風險愈高所要求的貼水愈高,一般而言政府信用高於公司,因此公債的違約風險低於公司債的違約風險

10 流動性貼水(Liquidity premium)
任何資產若能在短期間內,且以較少損失出售以換取現金,則稱之為資產具有高度流動性或變現力,若資產流動性較低,則投資人將要求較高的流動性補貼,以承擔其風險,比方政府公債或是知名公司債交易量大,次級市場活絡,因此流動性貼水較低

11 利率風險貼水(Interest rate risk premium)
債券市場價格乃是依據債券面值、票面利率、期數與市場利率所決定,因此債券價格=每年利息收入年金現值+債券面值之複利現值。所以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下降,反之利率下降時,債券價格上揚,故利率風險即是指因利率上升,而使購買債券之投資者遭受損失的風險,期限愈長風險愈高,因此長期債券之利率風險貼水較高

12 三、利率的期間結構 定義:乃是說明金融工具的收益率與到期日之間的關係,所謂的收益率曲線即表示債券收益率與到期日之間的關係,又稱之為殖利率曲線,一般而言,收益率曲線之型態可分為四種,分別為上升型、下降型、水平型、山峰型 解釋收益率曲線為何不同型式的理論有三:預期理論、流動性貼水理論、市場分割理論

13 預期理論(Expectation theory)
假設: A.完全訊息 B.無交易成本 C.人們預期完全相同且為 Risk Neutral D.為完全市場,可以無限制借貸 所以長期利率為目前短期利率與預期未來各年短期利率之幾何平均值 當投資人預期短期利率會上升時,長期利率也會跟著上升,則收益率呈上升型態,反之則呈現下降型態

14 流動性貼水理論(Liquidity premium theory)
當投資人大多為風險的規避者,當他們購買證券時認為長期證券比短期證券風險大,故不願意投資於長期證券,除非證券發行者願意補償支付流動性貼水,所以證券期限愈長、流動性愈低,因而支付之貼水也愈高,即利率愈高,故形成上升型之收益率曲線 當景氣居於谷底,利率較低,長期證券發行增加,上升型之收益率曲線 當景氣在高點時,利率偏高,長期證券發行量減少,流動性貼水乃隨之下降,收益率可能形成下降型態

15 市場分割理論(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
體系內各種資產報酬是取決於個別資產市場之供需,金融市場參與者基於制度上之限制,僅能在不同期限的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資產間並無替代型及互補性,長短期利率間彼此並無關聯。      EX : Bank 之資金來源以短期存款為主,自然會偏好購買短期資產。

16 市場分割理論 將長、短期證券市場完全區分,在短期證券市場中,由短期的資金供需來決定,而在長期證券市場中,由長期資金供需決定,因此在長短期的資金市場,即各別決定其利率水準稱之 若個別資金市場決定出來之利率是短率>長率,則收益率曲線為下降型態,若短期<長率,則收益率曲線為上升型態

17 通貨膨脹與利率 (一)、如果Pe = 0 則real rate = money rate                                                    r0 = i0 (二)、如果Pe > 0 ( πe >0) ( 以貨幣表示的IS1 , 曲線將左移至IS2 )               IS1 左移至 IS2               LM1 下移至LM2 ( 以實質利率表示的LM1 , 曲線將左移至LM2 )

18 通貨膨脹與利率 因為 i = r +πe              故 if πe >0 , r = i --- πe              → money rate 由 i0 上漲至 i1                   real rate 由 r0 上漲至 r1              而 i1 ---r1 = πe ( 預期通貨膨脹率 )

19 通貨膨脹與利率 Fisher Effect ( 古典學派:認為 Money 與 Commodity 間有替代關係 )               i = r + πe               real rate 決定於S及I,πe(Pe)不會改變r(real rate),                  但會充分反映於 i (money rate) 上。 涵義:貨幣政策具有中立性,貨幣當局無法運用權衡性貨幣政策影響real rate 及real sector 的經濟行為。

20 通貨膨脹與利率 Harrod Effect ( Keynesian 學派:Money 與 Bond 間有替代關係 ) i ( Money rate )係由貨幣市場資金供需決定,πe不會影響i ( Monet rate ) 但會拳術影響於 r ( real rate ) 中。 ( 因為 ) :在 Keynesian 學派的模型中,物價水準通常都假設僵固的,因此貨幣當局實施貨幣政策對貨幣利率 i 之衝擊實際就是對實質利率的衝擊,因此會影響實質部門之決策。            i = r + πe            i = r 0           ↑ ↑                 幅度相同

21 通貨膨脹與利率 三)Mundell - Tobin Effect Money rate 只會部分反應Pe , 只是反應多寡需視IS 及LM曲線的斜率而定。 流動性偏好理論與Gibson Paradox 間之詮釋: 理論Ms ↑ → r ↓ 實際Ms ↑ → r ↑ Ms ↑ → liquidity effect , i ↓ 但在 S - R 內物價 Pe 未調整時 , i ↓ 與 r ↓同步 → I ↑ , C ↑ → Y ↑ , Ld ( Y ) → 所得效果使 Money rate ↑ → 預期通貨膨漲貼水 → r 再度被迫上漲 1. liquidity effect 2. income effect 3. price expectation effect


Download ppt "‧利率之基本概念 ‧利率之風險結構 ‧利率的期限結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