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分析化學實習.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分析化學實習."—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分析化學實習

2 實驗一 以過錳酸鉀滴定法定量碳酸鈣試樣中的氧化鈣

3 實驗原理&目的 CaCO3 + 2HCl → Ca2﹢ + 2Cl- + H2O + CO2
Ca2﹢ + C2O42-(來自於草酸銨) → CaC2O4 CaC2O4 + H2SO4 → CaSO4 + H2C2O4 H2C2O4再以KMnO4溶液滴定之 5C2O42- + 2MnO4-+ 16H+ → 2Mn2+ + 10CO2 + 8H2O 錳酸鉀的莫耳數 = MKMnO4× 草酸根的莫耳數 = 過錳酸鉀莫耳數 ×

4 鈣(Ca2+)與C2O42-反應時莫耳數比為1:1 鈣的含量 = × 草酸根的莫耳數 氧化鈣含量 = 鈣的含量 × CaO/Ca CaO% = 氧化鈣含量/碳酸鈣試樣重 × 100%

5 實驗步驟 精秤約0.3g 碳酸鈣試樣,放入250 mL 燒杯內,加入濃鹽 酸,並加溫使之溶解。
加入少許溴水,加熱以氧化可能存在的亞鐵離子,驅除過 剩的溴後,加入氨水,使溶液呈微鹼性,再加少許稀醋酸 至呈微酸性。(使用pH試紙) 保溫在約80℃下半小時,過濾,丟棄沉澱,收集濾液及洗 液,在加溫下(~100℃),加入熱的5%草酸銨,至沉澱 不再產生為止。

6 高溫(80~100℃)保持沉澱及母液半小時,過濾, 以熱水洗淨沉澱。
以2M 硫酸溶液將沉澱溶入250mL 錐形瓶,充分洗 淨濾紙,並將洗液混合,加熱至80~100℃,然後以 0.02M 過錳酸鉀溶液滴定,至呈桃紅色,經數分鐘 不褪色為止。

7 注意事項 溶液中若存在Fe2+,會與KMnO4溶液作用 影響實驗結果,因此必須加溴水來氧化Fe2+ 成Fe3+,再加入氨水使生成氫氧化鐵的棕色 沉澱,此沉澱可藉過濾除去。 加氨水及稀醋酸是用來調節溶液的pH值,如 調節不當,會影響CaC2O4的生成量。 實驗完後廢液請到在重金屬類廢液桶。

8 實驗二 無機磷酸鹽的比色定量

9 實驗原理&目的 7PO43-+12(NH4)6MoO6+36H2O → 磷酸根 鉬酸銨
磷酸根 鉬酸銨 7(NH4)3PO4‧12MoO3↓+51NH4++72OH- 磷鉬酸銨(黃色沉澱) (NH4)3PO4‧12MoO3+還原劑→鉬藍(molybdenum blue) 在波長660nm下,鉬藍溶液的吸收度與磷酸根的濃度成正比 製作檢量曲線,進而測得,試樣中無機磷酸鹽的含量

10 實驗步驟 磷酸鹽標準溶液之配製: 檢量線之製作:
精秤約0.18g 之磷酸二氫鉀(KH2PO4),溶於去離子水配成 500mL。此即為磷酸鹽儲備溶液。取10 mL 儲備溶液稀釋 成100 mL 即為標準標準溶液。 檢量線之製作: (1) 取磷酸標準溶液2, 4, 6, 8, 10mL 分別加入量瓶中,加 入適量去離子水。 (2) 取5mL 鉬酸銨溶液分別加入各量瓶混合,放置數分鐘, 再分別加入5mL之還原劑溶液,並加適量去離子水至刻度, 混合均勻後,靜置30分鐘。 (3) 以分光光度計測定各呈色液於660nm 波長之吸收度。 (4) 以最小平方法計算磷酸根量與吸收度之關係及相關係數。

11 3. 依操作說明2.之步驟進行空白分析。 4. 定量: 取磷酸鹽試樣適當量,配成溶液後,依同法求出吸收 度,並利用製備之檢量線,求出試樣之磷酸鹽含量 (%) (註:原子量P=30.97;K=39.09)

12 注意事項 實驗完畢後,請將廢液倒入無機酸類廢液桶

13 實驗三 利用雙重指示劑滴定法滴定碳酸鈉及碳酸氫鈉

14 實驗原理&目的

15 實驗步驟 精秤約1 克碳酸鹽試樣,以去離子水溶解後稀釋至250.0 mL。
精取50.0 mL 試樣溶液於250 mL 錐形瓶中,加入50 mL 去離 子水及2 滴酚酞指示劑後,以0.1M 鹽酸標準溶液滴定至第一終 點,記錄鹽酸用量。 於上述溶液中,加入2 滴甲基橙指示劑,繼續以0.1M 鹽酸標準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黃色變為橙紅後,將此反應液煮沸,除去CO2 置於小水盆中以冷水冷卻,然後再繼續以0.1M 鹽酸標準溶液或 0.1M 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至第二終點,記錄標準酸及標準鹼 之用量。 重複2 次步驟(二)及(三)。 由所得數據計算試樣中所含碳酸鈉及碳酸氫鈉百分率之平均值。

16 注意事項 酚酞指示劑(P.P),滴定時溶液由紅色 → 很淺 的粉紅色,即滴定終點。
甲基橙指示劑(M.O),滴定時溶液由黃色 → 橙紅色,即為滴定終點。 實驗完後廢液請到在鹼類廢液桶。

17 實驗四 試液中鐵的比色定量

18 實驗原理&目的 2. 最大吸收波長必須由實驗實際測得
1. 2. 最大吸收波長必須由實驗實際測得 3. 實驗中加入的氫氯化羥胺(NH2OH‧HCl, hydroxyamine)是作為還原劑 4 Fe NH2OH → 4 Fe2+ + N2O + 4H+ + H2O 4. 檸檬酸鈉來調整溶液的pH值

19 實驗步驟 配製標準溶液,製作吸收曲線及檢量線,由此定量 試樣中鐵的含量。 1. 鐵標準溶液之配製 精秤約0.15g 硫酸亞鐵銨,溶於10mL 0.5M H2SO4 溶液中,加去離子水稀釋至250ml。 2. 還原劑溶液之配製 取2g 氫氯化羥胺,溶於10mL 去離子水,加微量 固體檸檬酸鈉,以pH 試紙試之,至pH 約4.5,再 加去離子水成20mL。

20 3. 吸收曲線之製作 (1)吸取2mL 鐵標準溶液於燒杯中。 (2)滴定管中裝入檸檬酸鈉溶液,然後逐滴加入 上 述燒杯中,至溶液之pH約 3
3. 吸收曲線之製作 (1)吸取2mL 鐵標準溶液於燒杯中。 (2)滴定管中裝入檸檬酸鈉溶液,然後逐滴加入 上 述燒杯中,至溶液之pH約 3.5,記下所需 檸檬酸鈉溶液體積(a mL)。 (3)取0.5,1.0,1.5,2.0,2.5,3.0mL 的鐵標 準溶液於編號1 至6 的100mL量瓶中。

21 (4)分別於各量瓶加入 1mL 還原劑溶液, 2mL 二氮菲溶液,a mL 檸檬酸鈉溶液,再加去離 子水稀釋至刻度,混合均勻,靜置20 分鐘。 (5)取5 號量瓶之溶液於比色管,在460~ 490nm(間隔10nm),490 ~ 520nm(間 隔5nm),520~560nm(間隔10nm),分 別測其吸收度,由此找出最大吸收波長。

22 4. 檢量線之製作 於最大吸收波長下,測定各濃度標準溶液的 吸收度,並以最小平方法計算鐵濃度與吸收 度之關係及相關係數。 5. 依操作說明3
4. 檢量線之製作 於最大吸收波長下,測定各濃度標準溶液的 吸收度,並以最小平方法計算鐵濃度與吸收 度之關係及相關係數。 5. 依操作說明3.之步驟進行空白實驗。

23 6. 試樣中鐵的定量 首先將試樣稀釋2~5 倍,再取適當稀釋試 樣(如0. 5mL~3
6. 試樣中鐵的定量 首先將試樣稀釋2~5 倍,再取適當稀釋試 樣(如0.5mL~3.0mL)於編號 8,9 的 100mL量瓶中,依照步驟(三)-4 於最大吸收 波長測其吸收度,由檢量線求其濃度及平均 值。

24 注意事項 1.鐵標準溶液之配製須小心溶解 硫酸亞鐵胺,二氮菲 2.分光光度計使用 3.廢液回收

25 實驗五 試樣中鈣含量之測定

26 實驗原理&目的 (一) 過錳酸鉀溶液之標定 1.以草酸鈉做為標定劑,在酸性熱溶液中,草酸鈉 (C2O42-)會與過錳酸鉀(MnO4-)進行下例之反應: 2MnO4- + 5C2O H+ → 2Mn CO2 + 8H2O 2.實驗中加入的深紫色KMnO4會被Na2C2O4還原成極 淺粉紅色的亞錳離子(Mn2+),但滴定至當量點時,一 滴過量的KMnO4,即可使溶液呈現明顯的粉淺紅色。 3.實驗一開始反應會很慢(即 KMnO4的紫色不易退掉), 所以先加入定量的過錳酸鉀(約為總用量的80-90%), 使產生的Mn2+量較多,那麼反應的速率自然會加快, 之後再以KMnO4溶液慢慢滴定終點。

27 3.反應時KMnO4與Na2C2O4的莫耳比為2:5, 即草酸鈉的莫耳數 = 過錳酸鉀的莫耳數 × 草酸鈉之莫耳數 = = MKMnO4 × × , W Na2C2O4:草酸鈉的重 M Na2C2O4:草酸鈉的分子量 MKMnO4:過錳酸鉀的體積莫耳濃度 V' KMnO4:所需過錳酸鉀溶液大約的用量(mL) W Na2C2O4為秤得的重量,M Na2C2O4為134,代入 KMnO4約略的濃度0.02,由上式可求得V' KMnO4

28 估計用量80%所加KMnO4溶液體積 = × 80% = MKMnO4 × × = 估計用量80%所加KMnO4溶液 體積+滴定所加KMnO4溶液體積-空白滴定 所加KMnO4溶液體積 W Na2C2O4為秤得的重量, M Na2C2O4為134, 代入上式可求得MKMnO4

29 (二) 試樣中鈣含量之測定原理及計算同實驗一 ”以過錳 酸鉀滴定法定量碳酸鈣試樣中的 氧化鈣”

30 實驗步驟 1. 過錳酸鉀溶液之標定 (1) 精秤約0.2 克之乾燥草酸鈉置於500mL 燒杯中, 以約250mL 之0.9M 硫酸溶解。 (2) 取約0.02M 過錳酸鉀溶液之80-90%估計用量, 在室溫下一次加入。 (3) 靜置,待溶液澄清後加熱至60℃左右,再以過 錳酸鉀緩慢加入滴定,至完成滴定。(粉紅色能 維持30 秒不消失時即是滴定終點) (4) 以250mL 之0.9M 硫酸溶液以相同步驟做一空 白滴定。

31 2. 試樣中鈣含量之測定 (1) 精秤約0.25 克乾燥未知試樣,置於250mL 燒杯中,以錶玻璃蓋住,小心加入10mL 濃 鹽酸(避免液滴濺出)。溶解後過濾並以去離子 水稀釋50.0mL。 (2) 精取上述溶液20.0mL,加熱至沸騰,並加 入40mL 熱的草酸銨溶液。加入1-2 滴甲基紅, 逐漸加入6M 氨水,使草酸鈣沉澱至溶液呈 黃色為止。

32 (3) 靜置至少半小時後過濾,並以10mL 去離子 水清洗沉澱物數次。
(4) 將沉澱物移入燒杯中,加入30mL 去離子水 及0.9M 20mL 硫酸使沉澱物溶解。 (5) 加熱至60℃左右,以標定後之過錳酸鉀溶 液滴定。

33 注意事項 1. KMnO4滴定至溶液呈粉紅色並維持秒不消失 2.廢液回收

34 實驗六 利用PH計進行酸鹼滴定並畫出滴定曲線

35 實驗原理&目的 (一) 0.1M HCl 溶液的標定 使用碳酸鈉當標定劑。 Na2CO3 + 2HCl → 2NaCl + H2CO3 每滴加一定量HCl 溶液時,就利用pH計來測 定溶液的pH值,(在滴定終點附近時,每滴 加一定量的HCl溶液的體積應少量),由這些 數據,以pH值對HCl的體積繪製滴定曲線, 然後找出滴定終點時HCl 溶液的用量VHCl

36 為秤得的重量, 為106, VHCl為實驗所獲得的數據,代入上式,即可 求得MHCl。
:碳酸鈉的重 :碳酸鈉的分子量 MHCl:HCl溶液的體積莫耳濃度 VHCl:HCl溶液的體積(mL) 為秤得的重量, 為106, VHCl為實驗所獲得的數據,代入上式,即可 求得MHCl。

37 (二)鹼試樣(NaOH)之滴定 鹼試樣以HCl 標準溶液來滴定 NaOH + HCl → NaCl + H2O 每滴加一定量HCl 溶液時,就利用pH計來 測定溶液的pH值,(在滴定終點附近時,每 滴加一定量的HCl溶液的體積應少量),由這 些數據,以pH值對HCl的體積繪製滴定曲線, 然後找出滴定終點時HCl 溶液的用量VHCl

38 M試樣 × V試樣 = MHCl × VHCl M試樣:試樣的體積莫耳濃度 V試樣:試樣的體積(mL或L) MHCl:HCl溶液的體積莫耳濃度 VHCl:HCl溶液的體積(mL或L) V試樣與 VHCl的單位應一致 V試樣為25mL,MHCl在步驟(二)已測得,VHCl 為實驗獲得的數據,代入公式,可求得M試樣。

39 實驗步驟 1. pH 計之調整與校正: (1) 以去離子水洗滌pH 計之電極。 (2) pH 計接上電源,依操作步驟調整。 (3) 以標準緩衝溶液行pH 計之校正。

40 2. 標準0.1M HCl 溶液之配製及標定。 (1) 量取495mL 去離子水於500mL 試劑瓶中, 並以吸量管吸取濃鹽(12M)約4.2mL 溶入試 劑瓶中之去離子水,加蓋搖幌數次,使溶液 混合均勻,貼上標籤備用於標定。 (2) 精秤基準級碳酸鈉0.1 ~ 0.15g,置於 250mL 燒杯中並溶於100.0mL 去離子水, 利用pH 計作酸鹼滴定,以標定新配製之鹽酸。

41 3. 試樣之滴定: 取試樣25. 0mL 於250mL 燒杯中,加入去離 子水50
3. 試樣之滴定: 取試樣25.0mL 於250mL 燒杯中,加入去離 子水50.0mL,利用pH 計以標定後之鹽酸溶 液滴定。重覆1 次實驗,並計算平均值。

42 注意事項 1.詳細確實記錄數據 2.廢液回收


Download ppt "分析化學實習."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