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经济生活模块备考知识
2
梳理原则: 以梳理现代经济学知识为主; 遵循现代经济学的逻辑体系。
3
一.市场供求理论的备考要点 1、能够运用图形呈现需求法则以及供给法则(以商品价格为纵坐标,以商品数量为横坐标,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定: 定义:
4
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在影响需求的其它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
例外 吉芬商品 炫耀性商品 黄金、证券 P Q O D 图 2-1 需求曲线
5
供给曲线表达了价格变动与生产的关系。价格调节生产: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企业获利增多,生产规模扩大;反之,如果价格下降,获利减少,企业生产规模会缩小。所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在影响供给的其它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同向的依存关系。 例外 劳动、土地、 黄金、证券 P Q O S w L O SL 图2-3 供给曲线
6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b)由价格外其它因素变化引起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a)仅由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Q
O P Pa Qa a (a) D P0 O Q P Q0 D0 (b) Q2 D2 Q1 D1 Pb Qb b Pc Qc c 图2-2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7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如果两种商品只有结合在一起使用,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欲望,那么这两种商品就称为互补商品。其他因素不变,在两种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负相关。 如果两种商品都能满足人们某种共同的欲望,那么这两种商品就称为替代商品。其他因素不变,在两种替代商品中,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正相关。
8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收入变动与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取决于该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低档商品: 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正相关:收入增加时,人们对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就增加。 低档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负相关:收入增加时,人们对低档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的划分具有相对性:相对于一定的时空条件。
9
(4)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如果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预期价格正相关: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现在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量。反之,现在就会则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量。 (5)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的偏好是指人们对某种商品的喜欢程度。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程度正相关: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多。 (6)人口的多少 其他因素既定,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人口正相关。 影响商品需求量的还有其他因素,例如人口的年龄结构、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气候条件与风俗习惯等等。
10
(b)由价格外其它因素变化引起的厂商对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a)仅由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厂商对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b)由价格外其它因素变化引起的厂商对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S0 (b) P P0 O Q Q0 (a) P Pa S a Qa Q O S2 Q2 S1 Q1 Pc c Qc Pb b Qb 图2-5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11
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正相关。
(2)要素价格、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的生产成本。商品供给量与其生产成本负相关。要素价格越低、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越高,单位产品的成本就越低,在商品价格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就越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厂商的利润将随着供给量的增加而增加。
12
(3)厂商对价格的预期。商品的供给量与厂商的预期价格负相关:当厂商预期某产品的未来价格上涨时,就会囤积这种商品,从而减少这种商品的当前供给量;当厂商预期某产品的未来价格将下降时, 必然大量抛售,增加这种商品的当前供给量。 (4)自然条件。很多农产品的供给量还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年份( 丰年和歉年),它们的供给都会有所不同。 (5)厂商数量:市场上出售同一产品的厂商数量越多,市场供给也就越多。
13
3、能够运用市场供求曲线图形解释各种市场价格现象(关键是能够运用曲线的移动、均衡价格的变化表示相关价格现象);
14
(1)需求弹性曲线:需求弹性曲 线表达了价格对不同商品的影响:价 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 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不同。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程度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 反应程度较大。由图可知,伴随商品 价格的降低,A的需求量变化要小于B的需求量变化,由此可知,A对价格变动反应较小,B对价格变动反应较大。那么A属于生活必需品,B属于高档耐用品。
15
(2)需求变动曲线:右图中有两条需求曲线d1和d2,d2曲线比d1曲线所表达的需求更旺盛,因为对应每一个价格,d2曲线上的需求量都比d1曲线上的需求量要大。比如对应于P1价格,d2曲线表达的需求量为Qd2,大于d1曲线表达的需求量Qd1。我们把需求曲线的变动(比如由d1曲线平移到d2曲线的过程)叫做需求的变动。
16
4、能够计算市场均衡价格; 5、能够了解非均衡价格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高于均衡价格——供过于求;低于均衡价格——供不应求);
17
均衡价格的决定 静态分析 O Q Qe Pe P S D E F P1 Q1 Q2 G P2 Q3 Q4 H K 超额供给 超额需求
图2-6 均衡价格的决定
18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动 需求增加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
需求减少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 S D0 E0 O Q Q0 P P0 图2-7 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D1 E1 P1 Q1 E2 P2 Q2 D2
19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不变,供给发生变动 供给增加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
供给减少 均衡价格增加,均衡产量减少 S2 P2 Q2 E2 S0 D E0 O Q Q0 P P0 图2-8 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S1 E1 Q1 P1
20
需求与供给都增加 均衡产量增加,均衡价格不定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 同向变动: 需求与供给都增加 均衡产量增加,均衡价格不定 图2-9 供需同向变动对均衡的影响1 E1 S1 Q1 P1 D1 S0 D0 E0 O Q Q0 P P0
21
需求与供给都减少 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不定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 同向变动: 需求与供给都减少 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不定 图2-10 供需同向变动对均衡的影响2 E1 S1 Q1 P1 D1 S0 D0 E0 O Q Q0 P P0
22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不定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 反向变动: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不定 图2-11 供需反向变动对均衡的影响1 E1 S1 Q1 P1 D1 S0 D0 E0 O Q Q0 P P0
23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定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 反向变动: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定 图2-12 供需反向变动对均衡的影响2 S0 D0 E0 O Q Q0 P P0 E1 S1 Q1 P1 D1
24
6、能够运用市场供求理论理解政府价格干预政策(最低限价与最高限价政策)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最低限价——供过于求;最高限价——供不应求;破坏均衡价格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
7、能够运用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移动(即市场均衡的变化,也即教材上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的变化)实现政府的价格干预目标(尽量不要直接干预价格,而是通过移动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实现价格干预目标)。
25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1)含义: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或某一产品的生产而对该产品规定一个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 支持价格: Q O
Qe P Pe D S E 过 剩 Q1 Q2 P1 F G 图2-13 支持价格
26
(2)应用领域:基本农产品生产领域。在恩格尔定律的作用下,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相对减少,导致农产品的价格相对下降,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不仅会相对减少,而且会绝对减少,人口将从农村流向城市。如果这些调整进行得不够及时,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就会低于非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不仅提高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而且会减少有效需求(穷人的消费倾向总是高于富人),影响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了增加农场主收入,农业剩余劳动力必须转移到其他产业,政府除了免除农业税以外,还必须以支持价格等形式给农民以一定的补贴。
27
在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下,必然出现产品供大于求的结局(ab)。为了维持支持价格,政府必须把这部分过剩产品买下来,改作他用。
(3)支持价格的后果: 在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下,必然出现产品供大于求的结局(ab)。为了维持支持价格,政府必须把这部分过剩产品买下来,改作他用。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5年3月5日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
28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支持价格----最低工资 政府为了保证就业者维持基本生活水准所需的收入水平而规定的最低工资水平。 支持价格-最低工资 w
SL 失 业 L1 L2 w1 F G we E DL O Le L 支持价格-最低工资
29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限制价格 限制价格 (1)定义:是指政府规定的某种商品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2)目的: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增加消费者福利。 (3)后果:在低于均衡价格的限制价格下,必然产生产品供不应求的结局。 (4)弊病: 第一,减少供给者的福利,影响生产者增加供给的积极性,供不应求的局面很难改变; 第二,短缺产生的“官方价格”与“黑市价格”两种价格,会引起寻租,产生行政腐败。 Q O Qe P Pe D S E Q2 Q1 P1 F G 短 缺 限制价格
30
二.弹性理论的备考要点 1、能够用初等数学的公式表示需求价格弹性与交叉弹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前者是X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X商品价格变化的百分比的绝对值,数值越大,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后者是X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Y商品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如果大于0,表示两者是替代关系;小于0,表示两者是互补关系);
31
2、能够用需求曲线图表示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不同(需求曲线越陡峭,表示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3、能够用需求曲线表示替代品或互补品价格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X商品的整条需求曲线左右移动); P C A B Q O
32
4、能够初步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影响因素(主要与替代品的多少有关);
(1)商品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程度与需求价格弹性负相关; (2)替代品的多少与替代程度的高低与需求价格弹性正相关; (3)对某种商品的支出在消费中支出中的比重与需求价格弹性负相关; (4)时间的长短与需求价格弹性正相关; (5)商品用途的多少与需求价格弹性正相关。 5、能够综合判断替代品与互补品的价格同时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33
6、能够运用需求价格弹性以及需求交叉弹性理论解释市场上的相关经济现象(需求价格弹性理论也可以用于分析税收负担转嫁或对企业补贴的分割问题);
(1)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含义 根据纳税人与税负人是否一致,可以将税收分成“直接税”与“间接税”两大类。直接税是指纳税人与税负人一致的税收。例如所得税都是直接税;间接税是指纳税人与税负人不一致、纳税人可以将税收转嫁给他人的税收,例如销售税。 (2)短期内,间接税由厂商与消费者共同负担 在短期,即使是间接税,也是由厂商与消费者共同负担的,他们各负担多少,取决于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的相对大小。给定供给价格弹性不变,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则消费者承担的税负就越少;给定需求价格弹性不变,供给价格弹性越大,生产者承担的税负就越少。
34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政府税收与补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结论一: 无论课税对象是谁,政府税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并无本质区别。
以税收(单位产品税或从量税)为例 结论一: 无论课税对象是谁,政府税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并无本质区别。 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P1=P2+T 生产者实际得到价格: P1-T=P2 D S O P Q P0 Q0 E S+T P1 Q1 E1 T P0+T T D-T P2 E2 P0-T 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35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政府税收与补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结论二:
以税收(单位产品税或从量税)为例 结论二: 通常情况下政府税收实际是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的,即名义纳税人并不完全等于实际负税人 消费者税负:P1-P0 生产者税负:P0-P2 D S O P Q P0 Q0 E S+T P1 Q1 E1 P2 T E2 税收的负担
36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结论三: 买卖双方各自实际税负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税收的负担-弹性的影响 政府税收与补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以税收(单位产品税或从量税)为例 结论三: 买卖双方各自实际税负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D S O P Q P0 Q0 E P2 E2 S+T P1 E1 T Q1 P1’ P2’ D’ E1’ E2’ Q1’ 税收的负担-弹性的影响
37
7、能够初步运用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交叉弹性理论指导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企业的投资经营决策。
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1)总收益的定义: 总收益是指厂商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收入总和,等于某种商品的销售量与其价格的乘积。这里的销售量Q对消费者来说就是购买量。 (2)总收益的决定因素 总收益取决于商品的销售量与价格两个因素:与它们正相关。然而由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销售量与价格负相关: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加;反之,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减少。价格变动时,厂商的总收益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38
(3)需求价格弹性、总收益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首先,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总收益与价格正相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时,厂商的总收益将增加。因为此时,需求量的减少幅度小于价格的上升幅度,使得需求量减少所导致的总收益的减少,可以通过价格的上升来弥补而有余,最终使总收益增加。 其次,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总收益与价格负相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下降时,厂商的总收益增加。因为此时,需求量的增加幅度大于价格的下降幅度,使得价格下降所导致的总收益的减少,可以通过更多需求量的上升来弥补而有余,最终使总收益增加。
39
需求价格弹性在企业定价策略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实际营销活动中,必须根据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来选择企业的价格策略,灵活地进行价格调整,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一)富有价格弹性的产品,适时采取降价策略,而不能采取提价的策略。 1条连衣裙在最开始上市的时候可以定价为1000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可以打9折、8折、7.5折等,甚至于到最后清仓甩卖的时候可以达到1折。在成本的分摊方面,如果企业生产了1万件,可以把成本全部分摊在前面的3000件,后面的卖一个赚一个。因此在最初一般采用撇脂定价策略,通过不断地榨取消费者剩余,赚取更多的利润。 (二)缺乏价格弹性的产品,适时采取提价策略,不能采取降价的策略。 比如奢侈品、药品(滋补品除外)、食盐、酱油、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等。比如500g装酱油,一般消费者习惯的价格区间在1元-10元之间,如果低于这个价格,消费者会认为质量可能存在问题,不敢购买;反之,高于这个价格,消费者认为太贵了,也不会购买。但是企业在定价的时候,可以通过概念营销的方式,提高消费者的心理价格,进而为产品制订较高的价格,比如金龙鱼的1:1:1,大部分消费者都不能准确地说出是什么,但是消费者知道这代表的是营养的均衡,由此“金龙鱼”才能在同类产品中制订较高的价格。
40
三.生产理论的备考要点 1、了解经验曲线及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含义(经验曲线用于表示累积产量与单位成本之间的关系,以纵坐标表示单位成本,横坐标表示累积产量,经验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该曲线表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及市场占有率是可行的战略); 经验曲线是指在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品的长期平均单位成本随着企业累计产出的提高而逐步下降的趋势。简单地说,经验曲线是指随着时间的增加,某个人对某个岗位、某项工作的熟悉程度也随之增加,他的经验以及他对这项工作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从而有利于他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的目的。
42
2、了解平均成本曲线的含义及对企业生产规模决策的影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明企业生产规模不是越大越好,(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降阶段越长,表明企业规模会越大,该行业容易出现少数大企业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的现象); 短期平均成本指短期内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它的变动规律是:开始时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为U型。
43
长期成本曲线的形状不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而是由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造成的。在企业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扩大生产规模会使经济效益提高,出现规模经济,这时长期平均成本是下降的。但当经济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再扩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使经济效益下降,这时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会趋于上升。
44
3、初步了解规模经济的含义(即初步了解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的利与弊,主要的好处是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分工,可以节省有关费用,可以降低单位成本;弊端则是协调难度加大);
4、初步了解是否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其利润就越大(因为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总收益增长速度越来越慢,而总成本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45
四.企业理论的备考要点 1、能够初步辨识企业经营目标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 2、能够辨识不同企业组织形式之间的基本区别;
3、能够辨识企业不同经营战略、不同经营方式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影响(或给出企业的做法让学生进行评价;或给出情境,让学生思考企业应该如何做); 4、根据材料了解中小型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并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46
五.市场结构理论的备考要点 1、了解市场竞争的优点及实现这些优点的条件; 2、了解市场垄断的危害以初步理解为什么要反垄断。
不能公平地制定和执行市场规则,妨害自由竞争机制的形成和发展,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降低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断阻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导致市场壁垒重重,商品及生产要素流通受阻,各地、各企业的比较优势难以得到发挥,会破坏公平竞争的社会经济环境。没有公平有序的竞争,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有序地运行。直接违背世贸组织规则,不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47
六.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的备考要点 1、初步了解生产要素的价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了解什么是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所谓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即劳动者得到工资,货币资本得到利润、利息,人力资本(表现为技术、管理、信息等)得到报酬(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国家预算、银行信贷(向单位、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 )、劳务费用 、价格变动(例如,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就会增加农民收入;消费品销售价格提高,就会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就会引起国民收入在各工业部门之间的转移等等。由此,国民收入在国家、部门、企业、职工、农民之间实现了再分配。) 来实现。
48
3、了解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初步了解影响效率和公平的基本因素以及能够结合材料提出提高效率以及促进公平的对策建议; 5、初步了解最低工资制度的利与弊。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