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98年度活化校園閒置空間總體計畫—能資源教育中心
新竹市北區民富國小 報告人:蔡宏昇
2
壹.對「活化校園閒置空間總體計畫」-能資源教育中心整體規劃
定位:相關計畫理念定位為追求永續發展、生態、能源、競爭力等潮流結合之趨勢,成為學校與地方接軌之重要觸媒。 執行策略:採取「計畫創意」及「團隊陣容」優先,強調「軟硬體兼施」的改造手法,創造「星火燎原」的波及效果,藉由過程提升能源發展體質。 推廣成果與效益:藉由學校的點,推展至社區的線,進而擴及全市的面,促使大家重視能源教育。 學校特色:能源教育重點學校。
3
貳.前期累積執行成效說明〈一〉 前期完工之節能體驗屋 遮陽實驗牆面 T5節能照明設備 腳踏車發電模組
4
貳.前期累積執行成效說明〈二〉 節能體驗屋課程研習 教師能源教育研習 班親會宣導能源教育 師生參觀科教館
5
貳.前期累積執行成效說明〈三〉 教育處長蒞臨指導 記者參觀訪問 小小解說員集訓 社區家長義工參訪
6
貳.前期累積執行成效說明〈四〉 學生能源作品展示 師生投稿文件展示 學生解說員導覽情形 教師實際講解情形
7
參.計畫執行團隊 成立「活化校園閒置空間推行委員會」
成員涵括學校校長、四處主任、中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本校教師會理事長、自然及藝文團隊教師、家長會會長及里長,共12人組成。 活化校園閒置空間推行委員會成員.doc
8
參.活化校園閒置空間推行委員會成員 團隊分工 姓名 服務單位 職稱 學經歷 召集人 林碧霞 民富國小 校長 大學 執秘 蔡宏昇 總務主任
碩士 顧問 林政達 中華大學 教授 博士 張白庚 許清崇 家長會 會長 沈朝旺 民富里 里長 委員 曹喻傑 教務主任 朱芸葶 學務主任 鄭維容 輔導主任 李宜樺 自然教師 黃慧文 教師會會長 黃慧純 藝文教師
9
參.技術支援團隊 新竹市中華大學建築系主任─陳天佑 新竹市中華大學建築系講師─林政達 新竹市中華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張白庚
新竹市中華大學建築系研究生小組成員:葉貞儀、吳心梅、王婉婷
10
參.團隊組織運作及相關成果 團隊組織運作方式: 1.由自然領域教師提出需求構想,再由相關會議討論並評估可行性效果。
中華大學教授技術指導 團隊組織運作方式: 1.由自然領域教師提出需求構想,再由相關會議討論並評估可行性效果。 2.定期召開能源教育會議。 3.聘請專家技術指導。 4.辦理研習活動並推廣能源教育。 能源教育學術討論
11
肆.執行方案 一.替代能源與能資源學 習中心(節能體驗屋)整合 1.風力發電 2.腳踏車發電 二.大自然水循環及省水設備體驗
一.替代能源與能資源學 習中心(節能體驗屋)整合 1.風力發電 2.腳踏車發電 二.大自然水循環及省水設備體驗 三.省電生活體驗館 1.空間燈具規畫設置 2.操作、控制及資訊顯示區 四.鋁製百葉窗與建築結合 五.校園能資源監視系統
12
肆.本期施作平面配置圖說
13
肆.一.1風力發電 於能資源學習中心(節能體驗屋)旁建置一座直立式風渦輪發電系統,發電量為600W,並建立鋰電池儲存系統,將發電全數儲存下來,待師生至學習中心教學體驗時,不再使用台電供電,並安裝數位電錶,量測發電量,透由網路傳送至能資源監測系統伺服器儲存、分析;為避免因用電時間較長或風力發電量不足的情形,造成學習中心無法正常運作,另建置市電併聯系統,以求可正常運作。
14
肆.一‧2 腳踏車發電 第一期利用標餘款已建置一組腳踏車發電體驗裝置,經由近期教師課程安排及學生體驗,發現需再增加一組,並透過相互競賽或共同合作二種模式做發電體驗,對於能育教育能更有加分的效果,本期申請再增加一組腳踏車發電體驗模組,並與原設備做相互的體驗設置整合。 項目如下: 1.2.1 單一腳踏車發電驅動直流風扇使保麗龍球 上升,做比賽遊戲。 1.2.2 兩部腳踏車共同發電,使現場日光燈共 580 W亮起來。 藉由遊戲的視覺化,讓學生對電力有更深刻的了解。
15
肆.二、大自然水循環及省水設備體驗 藉由此計畫建置一組大自然水循環及省水設備體驗結合裝置,利用雨水回收或自來水供應為供水端,以硬體施做視覺為天空下雨的狀態,落於地面層,以五層抽屜過濾內部材質,可由自然老師因應課程需求做調整。 最下層為地下水層,再將過濾後成為地下水抽出,透過自來水廠過濾後,即到各家的水塔中。 最後設置二種體驗裝置,一為一般水龍頭及省水龍頭,在用水上做比較,另一為空間壓力噴霧;第一項的體驗主要為如果能更換省水龍頭,能在生活上省下多少水資源。第二項的體驗為綠建築的工法,藉由增加空氣中的濕氣,讓室內溫度下降。
16
肆.三.省電生活體驗館〈一〉 本區上方天花板為透空,中心線有一獨立樑,將該空間一分為二,做出對比區域,此空間設定為“省電生活體驗區”。左、右二區做為耗能與節能的相對比較區。 正前方壁面窗台製作控制操作區,上方為即時資訊顯示區,將二區耗能資訊數據化、視覺化顯示出來,使之有視覺化的體驗。
17
肆.三.省電生活體驗館〈二〉 空間燈具規畫設置
空間名稱 耗能區設備 節能區設備 客廳 T8日光燈(40W X1) T5日光燈(28W X1) 餐廳 鹵素軌道燈(50W) LED軌道燈(5W) 房間1 白熾燈泡(60W) 省電燈泡(25W) 廚房 環型日光燈(32W) LED燈泡(15W) 廁所 LED嵌燈(5W) 房間2 T8日光燈(20W X1) T5日光燈(14W X1) 房間3 省電燈泡(35W)
18
肆.三.省電生活體驗館〈三〉 操作、控制及資訊顯示區
設備設置要求: (1)燈具開關: @ 二區各設置於電耗比較器兩側。 @ 於開關下方標示出該開關控制之 迴路名稱。 (2)電耗比較表: @ 可接受90V~240V供電 @ 器材內含數位電力監視器,可即時 量測、計算節能、耗能設備之耗電量。 @ 可設定CO2排放值比率及電費費率。 (3)LED七段顯示器: @字體大小:10cm(W) X 6cm(H) @於各項顯示資料旁皆須清楚標示資料 名稱。
19
肆.四.鋁製百葉窗與建築結合 能資源學習中心應以綠建築工法使其空間舒適,目前空間於烈日下產生悶熱不通風的現象,於西南面不同材質體驗區上方處,切出2M X 1M長方形2片,由原來的鐵皮建築改為鋁製百頁防颱窗,可做為通風口,讓室內產生空氣對流及溫度降低,使室內不再悶熱難耐。
20
肆.五.校園能資源監視系統 於學校電力總盤安裝數位電錶,並利用校內網路將數據回傳至伺服器經過記錄及計算,於穿堂中設定大型看板可將相關用電及發電的訊息展示出來,以提供師生與社區民眾認識與學習學校能源使用現狀及二氧化碳排放量。
21
伍.計畫項目經費表 經常門:壹拾萬元整 資本門:壹佰萬元整教育部補助計畫項目經費.doc 1.替代能源與能資源學習中心整合 $425,000
1.替代能源與能資源學習中心整合 $425,000 2.大自然水循環及省水設備體驗 $200,000 3.省電生活體驗館 $150,000 4.鋁百葉窗與建築結合 $100,000 5.全校數位電表、二氧化碳排放計 $100,000 6.能源教育解說牌 $25,000
22
陸.執行時程 執行時程表 98/05 工作團隊成立並完成分組 98/08 計畫書核定通過 98/10 改造工程發包作業
98/05 工作團隊成立並完成分組 98/08 計畫書核定通過 98/10 改造工程發包作業 98/12 執行校園改造設施試車、運轉改善 99/02 教育訓練講習驗收啟用相關教案編寫活動 99/04 推動校際教學互訪活動 99/06 期末成果發表期末檢討規劃後續申請
23
柒.教案及社區互動配合計畫〈一〉 工程有教學、教學有工程:
施工期間,即安排學生參觀相關設施過程。改造工程完成後,由專業人員進行能源設備使用操作訓練和教育講習,俾便日後之維護與教學。 能源應用教案: 配合各學年相關單元教材實施能源教育,並蒐集能源運用相關知識和產業資料,由校內專業教師群依教學需求編撰教案。整理出本期主題教學方案〈包含風力發電、替代能源、水資源及省電照明種類設計及運用方法、對自然環境的益處等〉。
24
柒.教案及社區互動配合計畫〈二〉 解說員培訓:
培訓本校專業學生解說員(含志工)數名,配合相關社團成員,實際負責管理各項設施。定期舉辦製作自然能源競賽及研討相關活動,促進校內參與風氣。 結合社區資源: 藉由班親會舉辦相關講座、展示師生動靜態活動成果。積極結合社區資源,推展科學和能源教育,鼓勵社區居民了解參與,結合中華大學做更深入之研究與探討,並與新竹市中小學校緊密交流,達成教學互相成長、資源共享之目標生為目的,更追求提昇全體社區居民的能源意識。
25
捌.預期成果與效益 1. 風力發電系統的建立,使能資源學習中心成為名符其實的節能體驗屋。
2. 發電腳踏車體驗,讓學生透過比賽及合作的方式,了解能源獲取不易及能珍惜。 3. 大自然水循環與省水體驗模組建立,讓學生能珍惜水資源。 4. 省電生活館的體驗及腳踏車發電模組,讓學生感受節能減碳的重要。 5.以綠建築工法修改中心牆面,讓師生感受除空調外,在建築工法上只要做有效的設計,也能使室內降溫舒適。 6. 校園導入電力系統後,校園用電透明化及資訊化,經由電腦控制,獲得最新用電情形。 7.全方位的節能體驗屋成為新竹市能源示範學校,及提供社區和本市中小學能源教育學習場所。
26
玖.廢棄物再利用及零廢棄之規劃及作法 本期以申請能源相關設備為主廢棄物較少 廢棄物再利用: 1.工程結束後,利用廢棄物做校園裝置藝術。
2.將廢棄物分為廢紙類、廢五金、廢塑膠類、 廢玻璃容器,並將可回收物資源回收。 3.有機的廢棄物以落葉箱、堆肥的方式處理, 以改善土質,有利植物生長,改善生態環 境。
27
拾.後續維護管理運作機制 1.校內/外組織及人員組成:
校內:教師會、家長會、自然領域教師及能源教育發展小組。校外:鄰里單位與社區之維護系統(含民富里、社區發展協會、中華大學建築系、台電相關單位。) 2.經費預算:由學校編列相關經費維護與管理,另亦商請當地企業或家長會捐助經費挹注。 3.維護方式: 〈1〉強化師生及社區節能營造。 〈2〉設施維護管理計畫。 4.其他 : 〈1〉獎勵民間與企業(師生)協助認養。 〈2〉建立解說員與服務員運作機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