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材料與加工 2-1 材料的分類 2-2 材料的規格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2-4 材料的選用 總目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材料與加工 2-1 材料的分類 2-2 材料的規格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2-4 材料的選用 總目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材料與加工 2-1 材料的分類 2-2 材料的規格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2-4 材料的選用 總目次

2 2-1 材料的分類 材料 鐵金屬:如碳鋼、鑄鐵、不鏽鋼等 金屬 非鐵金屬:如銅、鋁、鎂、鋅、鈦等 有機類:如塑膠、木材、皮革等 非金屬
2-1 材料的分類 材料 金屬 非金屬 鐵金屬:如碳鋼、鑄鐵、不鏽鋼等 非鐵金屬:如銅、鋁、鎂、鋅、鈦等 有機類:如塑膠、木材、皮革等 無機類:陶瓷、玻璃、石材、水泥等 課本P.32 回目次

3 2-1 材料的分類 課本P.33 回目次

4 2-1 材料的分類 一.金屬材料 因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質(硬度、強度、韌性、延展性及抗疲勞強度等), 所以是最常被採用於機械製造的材料。
2-1 材料的分類 一.金屬材料   因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質(硬度、強度、韌性、延展性及抗疲勞強度等), 所以是最常被採用於機械製造的材料。 課本P.34 回目次

5 2-1 材料的分類 金屬材料的通性與應用 純金屬材料的通性 1.在常溫多為固態結晶體。
2-1 材料的分類 金屬材料的通性與應用 純金屬材料的通性 1.在常溫多為固態結晶體。 2.電與熱的良導體,在相同條件下導熱性與導電性為:銀> 銅> 金> 鋁。 3.有固定熔點。 4.比重4以上稱重金屬,以下為輕金屬。 5.不透明且具有特殊金屬光澤。 6.具塑性變形(延展性)的能力。 課本P.34 回目次

6 2-1 材料的分類 合金的通性 1.導電率與導熱率較成分金屬低。 2.合金熔化時,體積通常會增加,但銻合金例外。
2-1 材料的分類 合金的通性 1.導電率與導熱率較成分金屬低。 2.合金熔化時,體積通常會增加,但銻合金例外。 3.熔點有範圍,非固定溫度,且較其成分金屬低。 4.光澤度高、耐蝕性佳。 5.強度、硬度提高,但延展性較成分金屬小。 課本P.34 回目次

7 2-1 材料的分類 1.鐵金屬及其合金 (1)純鐵:含碳量0.025%以下,因質軟故不常被 用於製成零件使用。
2-1 材料的分類 1.鐵金屬及其合金 (2)碳鋼 (1)純鐵:含碳量0.025%以下,因質軟故不常被  用於製成零件使用。 ①低碳鋼:含碳量0.02~0.3 % ②中碳鋼:含碳量 0.3~0.6 % ③高碳鋼:含碳量 0.6~2.0 % (3)鑄鐵:當鐵的含碳量在2.0~6.67 %之間時稱為鑄鐵。含碳化鐵的為白鑄鐵;含石墨的為灰鑄鐵。 (4)合金鋼:在碳鋼中再加入其他的合金,如矽、 錳、鎳、鉻、鉬等稱為合金鋼。 課本P.35 回目次

8 2-1 材料的分類 2.非鐵金屬及其合金 (1)銅及其合金 ①純銅:色澤暗紅、質軟、導電及導熱性佳,常 製成電線、電器接頭或散熱片。
2-1 材料的分類 2.非鐵金屬及其合金 (1)銅及其合金 ①純銅:色澤暗紅、質軟、導電及導熱性佳,常 製成電線、電器接頭或散熱片。 ②黃銅:是銅、鋅合金,色澤呈黃色,常製成水 龍頭的本體等五金零件。含鋅30%時伸 長率最大,稱七三黃銅;含鋅40%伸長率 縮小、抗拉強度增大,稱為六四黃銅。 ③青銅:是銅、錫合金。當含錫量為10 %時,其延展性增大且耐磨、耐蝕,稱為砲銅。 課本P.36 回目次

9 2-1 材料的分類 (2)鋁及其合金 ①純鋁:銀白色色澤,比重2.7是一種輕金 屬(比重小於4),常製成電線、電器接頭或散熱片。
2-1 材料的分類 (2)鋁及其合金 ①純鋁:銀白色色澤,比重2.7是一種輕金 屬(比重小於4),常製成電線、電器接頭或散熱片。 ②鋁合金:質輕、強度大,是非鐵金屬中 最常被採用的一種材料。 (3)鎂及其合金:鎂的比重為1.7,是產品輕量化的重要材料,鎂合金具有電磁遮蔽性,常應用於汽車、飛機、火箭及3C 電腦通訊產品。 課本P.36 回目次

10 2-1 材料的分類 (3)鎂及其合金:鎂的比重為1.7,是產品輕量化的重要材料,鎂合金具有電磁遮蔽性,常應用於汽車、飛機、火箭及3C 電腦通訊產品。 (4)鋅及其合金:鋅的比重有7.1,在非鐵金屬中的產量僅次於鋁、銅。純鋅主要用於鋼鐵材料的表面鍍層以防止鏽蝕。鋅合金加工容易,尤其適合以壓鑄模具大量生產。 課本P.36 回目次

11 2-1 材料的分類 (5)鈦及其合金:鈦的比重為4.5,鈦合金製品具有強度大、彈性高、耐熱性強、耐低溫性能及耐腐蝕等優異的特性應用於航太科技、行動電話外殼、眼鏡架、人工骨骼、骨釘等高科技用途,被譽為未來的金屬,是相當具有發展前途的工程材料。 課本P.36 回目次

12 2-1 材料的分類 二.非金屬材料   一般非金屬材料皆為電及熱之不良導體、無金屬光澤且硬度及延展性較低,這些性質恰與金屬材料相反,卻也在某些用途上可取代或彌補金屬材料之不足。 課本P.37 回目次

13 2-1 材料的分類 非金屬材料可分為下列二大類: 1.有機類: 2.無機類: 塑膠、木材及皮革等,具有質輕、富韌性、易於加工及著色等特性。
2-1 材料的分類 非金屬材料可分為下列二大類: 1.有機類:  塑膠、木材及皮革等,具有質輕、富韌性、易於加工及著色等特性。 2.無機類:  陶瓷、玻璃、石材及水泥等。 課本P.37 回目次

14 2-1 材料的分類 三.複合材料   生活中常見的複合材料有三合板、混凝土、玻璃纖維強化塑膠(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s,FRP;俗稱塑鋼)及碳纖維複合材料。   複合材料由基材及強化材所構成,常用於製作電器、儀器外殼、大型容器、造形椅…等。   碳纖維複合材料製作的產品,常見代表性製品有釣竿、自行車架、高價3C商品外殼…等。 課本P.37 回目次

15 2-2 材料的規格 課本P.39 回目次

16 2-2 材料的規格 課本P.39 回目次

17 2-2 材料的規格 課本P.39 回目次

18 2-2 材料的規格 課本P.40 回目次

19 2-2 材料的規格 課本P.41 回目次

20 2-2 材料的規格 1.CNS的鋼鐵符號說明 「鋼鐵符號」由3部分組成: S 35C ←以碳鋼為例 F C 300 ←以鑄鐵為例 ① ② ③
2-2 材料的規格 1.CNS的鋼鐵符號說明 「鋼鐵符號」由3部分組成: S 35C   ←以碳鋼為例 F C  ←以鑄鐵為例 第①部分:以字母「S」代表鋼,以「F」代表鑄鐵。 第②部分:以字母表示用途。碳鋼以數字加上字母「C」,代表含碳量百分比,每1點代表含碳量0.01%。 第③部分:表示材料的種類編號或最低抗拉強度(單位:N/mm2) 課本P.42 回目次

21 2-2 材料的規格 CNS的鋼鐵符號範例說明 課本P.42 回目次

22 2-2 材料的規格 課本P.43 回目次

23 2-2 材料的規格 2.美國SAE與AISI 鋼鐵符號說明 「鋼鐵符號」由4 個(或5 個)數字組成: SAE 1 0 2 7 ←以碳鋼為例
2-2 材料的規格 2.美國SAE與AISI 鋼鐵符號說明 「鋼鐵符號」由4 個(或5 個)數字組成: SAE   ←以碳鋼為例 第①部分: 用1,2,3,4,5,6,7,8,9代表九大類的鋼,請參考表2-5說明。 課本P.43 回目次

24 2-2 材料的規格 課本P.44 回目次

25 2-2 材料的規格 SAE 1 0 2 7 ←以碳鋼為例 ① ② ③ ④ ⑤ 第②部分:
2-2 材料的規格 SAE   ←以碳鋼為例 第②部分: 代表主要合金元素含量百分比,若為0表示除了碳之外,未加其他合金元素。例如:SAE1320其中的3代表含錳量約3%,SAE1027其中的0代表除碳之外未加其他合金。 課本P.44 回目次

26 2-2 材料的規格 SAE 1 0 2 7 ←以碳鋼為例 ① ② ③ ④ ⑤ 第③ ④ ⑤部分:
2-2 材料的規格 SAE   ←以碳鋼為例 第③ ④ ⑤部分: 第③ ④個數字代表含碳量百分比。例如:SAE1027含碳量為0.27%;至於第⑤個數字則在需要時用來表示更精確的含碳量。 課本P.44 回目次

27 2-2 材料的規格 3.美國鋁業協會(Aluminum association,AA) 之鋁合金編號
2-2 材料的規格 3.美國鋁業協會(Aluminum association,AA) 之鋁合金編號   鋁合金因質輕、強度大,是非鐵金屬中最常被採用的一種材料,其最通用之規格係依照美國鋁業協會之鋁合金編號,以四位數字表示,並以第一個數字代表主要合金元素,如表2-6所示。 課本P.44 回目次

28 2-2 材料的規格 課本P.45 回目次

29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加工性包含: 切削性 鑄造性 鍛造性 熔接性 課本P.45 回目次

30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1.切削性 是指材料是否容易切削的性質。 切削性的好壞評估項目: 刀具壽命、切削力、工件表面粗糙度。 回目次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1.切削性 是指材料是否容易切削的性質。 切削性的好壞評估項目:   刀具壽命、切削力、工件表面粗糙度。 課本P.46 回目次

31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切削性 (1)純鐵、碳鋼鑄鐵及合金鋼 ①純鐵及低碳鋼:質軟、延性大、容易在刀 刃口產生積屑。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切削性 (1)純鐵、碳鋼鑄鐵及合金鋼 ①純鐵及低碳鋼:質軟、延性大、容易在刀  刃口產生積屑。 ②中碳鋼:切削性佳。 ③高碳鋼與合金鋼:質地較硬、切削阻力大, 易使刀具磨損,切削性差。 課本P.46 回目次

32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④在碳鋼中加入鉛或硫,可改善其低碳鋼的 延性使易於切削,稱為易削鋼。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④在碳鋼中加入鉛或硫,可改善其低碳鋼的  延性使易於切削,稱為易削鋼。 ⑤鑄鐵中所含的碳是石墨(游離碳),切削  性佳。 ⑥不鏽鋼:含有高量的鉻及鎳合金,且容易 加工硬化造成很大的切削阻力,使刀具產 生很大的磨耗,切削性差。 課本P.46 回目次

33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2)銅及其合金 ①純銅:質軟、延性大、切屑常積在刀刃, 切削性差。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2)銅及其合金 ①純銅:質軟、延性大、切屑常積在刀刃,  切削性差。 ②黃銅(銅、鋅合金):硬度不高、稍具脆  性,切削性佳。 ③青銅(銅、錫合金):質地堅硬、切削性  差。 課本P.46 回目次

34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3)鋁及其合金 ①純鋁:質軟、延性大、容易在刀刃口產生 積屑。 ②鋁合金:切削性佳。 (4)鎂及其合金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3)鋁及其合金 ①純鋁:質軟、延性大、容易在刀刃口產生  積屑。 ②鋁合金:切削性佳。 (4)鎂及其合金 ①純鎂及鎂合金:切削性佳。 ②鎂為易燃金屬,需注意材料和切屑之管  理,避免發生火災。 課本P.46 回目次

35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5)鈦及其合金 ①純鈦:強度大、熱傳導性低,切削性差。 ②易與刀刃產生熔合現象,比不鏽鋼更難切 割。 回目次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5)鈦及其合金 ①純鈦:強度大、熱傳導性低,切削性差。 ②易與刀刃產生熔合現象,比不鏽鋼更難切  割。 課本P.46 回目次

36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2.鑄造性 (1)金屬材料熔點不高、易熔化且流動性良好, 可鑄造成任意所需形狀。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2.鑄造性 (1)金屬材料熔點不高、易熔化且流動性良好, 可鑄造成任意所需形狀。 (2)鑄鐵、青銅及鋁合金,具有優良的鑄造性。 (3)鐵類金屬的鑄造性是鑄鐵>鑄鋼>碳鋼。 課本P.47 回目次

37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3.鍛造性 (1)加工過程中,材料的變形量大且不易發生破 斷的性質。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3.鍛造性 (1)加工過程中,材料的變形量大且不易發生破 斷的性質。 (2)延展性佳的純金屬或鐵、銅及鋁及其合金, 鍛造性佳。 課本P.47 回目次

38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4.銲接性 (1)銲接:銲接是將二塊材料於銲接處加熱、加壓或二者並用,且視需求再加入銲料,使材料結合的方法。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4.銲接性 (1)銲接:銲接是將二塊材料於銲接處加熱、加壓或二者並用,且視需求再加入銲料,使材料結合的方法。 (2)銲接性好壞與材料的成分、熔點、熱傳導性 、熱脹冷縮速率等有關。 (3)銲接性比較:純鐵>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鑄鐵。 課本P.47 回目次

39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加工性比較 課本P.48 回目次

40 2-4 材料的選用 各種不同材質及形狀的材料,如圖2-2所示。 課本P.49 回目次

41 2-4 材料的選用 選用材料時,須考量: 材料規格要符合使用的需求。 材料的價格要合理。 材料的品質要一致。 課本P.49 回目次

42 2-4 材料的選用 機械製造常選用的材料: 1.鑄鐵:可製作機器本體、外殼、機架、手輪等零件。
2-4 材料的選用 機械製造常選用的材料: 1.鑄鐵:可製作機器本體、外殼、機架、手輪等零件。 2.鑄鋼:可製作形狀複雜且承受較大負荷的零件。 3.鋼:常用於切削加工成各式零件。 4.鍛鋼:用於特別要求強度的地方,如各式扳 手、曲軸及飛機起落架等。 課本P.50 回目次

43 2-4 材料的選用 5.螺絲:一般用途採用低碳鋼製作,需高強度者 則使用合金鋼製作。 6.墊圈:一般採用構造用鋼製作,如SS400。
2-4 材料的選用 5.螺絲:一般用途採用低碳鋼製作,需高強度者 則使用合金鋼製作。 6.墊圈:一般採用構造用鋼製作,如SS400。 7.軸:普通軸用中碳鋼S45C 製作,形狀複雜者可用鍛鋼,例如SF200。 8.齒輪:一般採用低、中碳鋼或合金鋼SNCM420,大型齒輪則可使用FCD800 球墨鑄鐵來鑄造。 課本P.50 回目次

44 2-4 材料的選用 9.結構件:可採用各種型鋼,連接處以螺栓或銲接方式加工。
2-4 材料的選用 9.結構件:可採用各種型鋼,連接處以螺栓或銲接方式加工。 10.不鏽鋼:廣用於食品、醫療器具及化學工業, 常見的規格代號有18-8不鏽鋼,其 中18代表含鉻18 %、8代表含鎳 8 %。 課本P.50 回目次

45 2-4 材料的選用 鋁合金的選用: 1100:板金件、一般零件、導電材料、散熱材    料。 2024:螺絲、鉚釘。 3004:烹調用具、日常生活器具、易開罐本體。 5052:易開罐拉環。 5083:火車、船舶及建築等結構材。 5061:自行車及汽機車車架、管材、門窗、    欄杆及耐蝕性機件。 7075:飛機結構材料及其重要機件、油壓零件。 課本P.50 回目次

46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回目次 p33組成汽車的零件與材料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p33組成汽車的零件與材料 儀表板 擋風玻璃 方向盤 item_pic.jpg 座椅 引擎 車架 輪胎 排氣管 p36非鐵金屬及其合金的應用  銅  鋁  鎂  鋅  鈦 回目次


Download ppt "第二章 材料與加工 2-1 材料的分類 2-2 材料的規格 2-3 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 2-4 材料的選用 總目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