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3章 贸易品-非贸易品模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3章 贸易品-非贸易品模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章 贸易品-非贸易品模型

2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中的可贸易性问题 一、可贸易性、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含义
贸易品(traded goods, tradable goods或 tradable/tradables) 非贸易品(nontraded goods, nontradeable goods或nontradable/nontradables) 只能在其生产国进行消费或使用,不能进行跨国贸易(出口或进口)的经济物品(包括最终消费的商品与服务即消费品、中间投入的商品与服务即资本品)被称为非贸易品。 经济物品被划分为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经济部门被划分为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品部门。

3 在理论与经验研究中,研究者们通常还是将大多数服务看作是非贸易品,将大多数服务部门看作是非贸易品部门。
可贸易性(tradability):是指产品(货物与服务)进入国际市场交易的可能性,即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degree of actual tradedness)。 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4 第一,贸易品(tradable)与非贸易品(non-tradable)是基于可贸易性划分的产品组的两种极端情况,还有一些产品是处于贸易品与非贸易品这两种极端情形之间的状态。但在理论与经验研究中,通常只考虑贸易品与非贸易品这两种情况,即把一国生产的产品划分为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两大类。 消费品 资本品 非贸易品 贸易品 非贸易资本 可贸易资本 产品连续体 1

5 第二,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不仅包括最终消费品,还包括中间投入品即投资品或资本品。也就是说,像消费品那样,资本品也可以基于可贸易性分为贸易品与非贸易品(tradable capital and non-tradable capital)。

6 第三,关于服务的可贸易性问题。由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在发生模式上的差别,对服务可贸易性的定义与衡量就不同于商品(物质产品)的可贸易性。服务的可贸易性要比货物的可贸易性宽泛。

7 二、可贸易性问题的经济意义 当吸收(absorption)相对于收入上升或下降(从而贸易余额上升或下降)时,经济中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生产组合将发生变化。劳动和资本会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生产部门间转移,从而引发生产变动,这会对经济甚至政治产生影响。 贸易品的国内供求可以通过对外贸易来调整。没有贸易时,国内需求的下降无法通过进出口的增加来解决。有贸易时则可以,但这种调整只适用于贸易品,如钢铁制造业。 非贸易品的国内供需调整过程更复杂、更痛苦。其国内需求无法通过净出口来解决,国内价格同国外价格的差异不会导致国际需求的转移。

8 如理发服务,当国内需求下降、店里顾客越来越少时,理发师无法向国外提供服务,甚至无法过分降价。失业的理发师就只好到出口扩大的经济部门找工作。
External market Foreign trade China Internal market Tradable Nontradable International market

9 图 服务贸易模式、服务贸易统计与服务的可贸易性
国际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分类 国际收支平衡表(BOP)分类 服务贸易统计 BOP统计: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服务交易 FAT统计 内向FAT统计 外向FAT统计 跨境交付 境外消费 商业存在 自然人流动 经常项目服务进出口 狭义可贸易性 广义可贸易性 图 服务贸易模式、服务贸易统计与服务的可贸易性

10 三、可贸易性的决定因素 产品自身属性 无形的;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存在从寻 找特征向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的过渡等。 贸易成本 水泥,鲱鱼,冷冻。
技术水平 贵妃荔枝;法国鹅肝、青岛螃蟹等。 市场结构 市场分割程度与信息不完全等。 政府管制程度 人为的壁垒和措施越严厉,产品贸易的 可能性就越小。

11 这四方面既涉及短期因素,也涉及长期因素;既有供给方面的因素,也有需求方面的因素。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产品的可贸易性。
从长期趋势看,产品生产率的提高,贸易成本与制度成本的下降,将从根本上增强产品自身的可贸易性;在各种产品生产率发生相对变化的过程中,一些产品由贸易品变成了非贸易品,另一些产品则由非贸易品变成了贸易品。从而导致一国比较优势格局、对外贸易结构以及整个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

12 第二节 可贸易性的衡量 一、生产率标准 李嘉图将劳动密集度高、劳动效率低下的农业划归为非贸易品部门,将资本密集度和科技密集度高的工业划归为贸易品部门。 在Baumol(1967;1985)最早提出的劳动生产率非均衡增长模型中,服务部门的生产率增长滞后于制造业部门,因而被看作是非贸易品部门。 Bergin, Glick, and Taylor(2004), Naknoi(2005)通过将产品生产率与其可贸易性联系起来,而将一国产品的可贸易性内生化,即生产率水平相对下降的产品将变成非贸易品,生产率水平相对上升的产品将变成贸易品。

13 二、价格标准 与购买力平价(PPP)理论及其发展密切相关。 一价定律是购买力平价的基础: 一价定律 在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的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件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国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价格应是相等的。 一价定律是针对贸易品的,但不包括非贸易品。早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并没有将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价格水平分开考虑。

14 绝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 直到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H-B-S)模型产生之后,非贸易品价格水平对购买力平价的影响才引起了高度重视。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发达国家非贸易商品与服务对贸易商品与服务的价格系统地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发达国家的汇率相比发展中国家会被高估。

15 价格标准确定可贸易性的方法: 强的形式(strong version),即检验产品的绝对价格水平与世界价格水平之间的差异状况,若差异较小,则该产品可以被看作是贸易品。 弱的形式(weak version),即检验产品国内价格变动情况与国际市场价格变动情况之间的相关度,若价格变动基本一致即相关度高,则该产品可以看作是贸易品。

16 三、国际贸易量标准 严格地说,依据前面两个标准来计算或衡量产品的可贸易性存在较大的困难,因为它比较模糊和宽泛。所以,一些研究者开始考虑用国际贸易量占总产出的比重来确定产品的可贸易性。

17 用国际贸易量占总产出的比重来确定产品的可贸易性:
De Gregorio and Wolf(1994)用出口占总产出的份额作为标准,将这一份额低于10%的产品列为非贸易品。基于此,农业、采掘业、所有的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业被划归贸易品部门,剩余的部门为非贸易品部门。 Betts and Kehoe(2001)则用进出口总额占总产出的比重作为标准,将该比重超过10%的产品列为贸易品。基于此,服务业部门为非贸易品部门,第一产业与制造业被划归贸易品部门。 如果仅仅从一个国家的角度去度量其产品的可贸易性,则通常采用De Gregorio and Wolf(1994)的方法,即用出口占总产出的份额作为标准,将该份额低于10%的产品列为非贸易品。

18 第三节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一、基本含义 If the prices of traded goods are roughly equal in all countries, lower labor productivity in the tradables industries of poor countries implies lower wages than abroad, lower production costs in nontradables, and therefore a lower price of nontradables.

19 It is plausible that 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are sharper in traded than in nontraded goods. Whether a country is rich or poor, a barber can give only so many haircuts in a week, but there may be significant scope for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across countri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traded goods like personal computers.

20 Balassa(1964),Samuelson(1964)。它是建立在两部门(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小型开放的经济体基础上的模型,用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生产力差异解释了长期中实际汇率变动。
发达国家非贸易商品与服务对贸易商品与服务的价格系统地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发达国家的汇率相比发展中国家会被高估。

21 三个关键的假设: ①在各国国内劳动力市场是竞争性的,劳动力在两部门之间可以自由流动;劳动力不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②资本在国际间是完全自由流动的; ③贸易商品的购买力平价成立。

22 五个逐渐推进的分论点: (1)当存在贸易限制时,在考虑运输成本的范围内,可贸易品的价格通过汇率达到一致。
(2)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假定下,不同国家可贸易品部门的工资水平差异将与这一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差异相对应,同时一国内部的劳动力流动将使得每个经济体内部工资均等。 (3)服务部门与可贸易部门相比,国际问的生产率差异较小,在各国内部工资均等化的作用下,生产率较高的国家服务业价格水平将更为昂贵。

23 (4)因为服务业进入到了购买力平价的计算之中,但是并不直接影响汇率,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水平,在用较高生产率的国家的货币为单位衡量时,将低于均衡的汇率水平。
(5)两国间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工资与服务业价格的差异就越大,相应的购买力与均衡汇率水平之间的缺口就越大。

24 二、公式推导 P=(PT)α(PN)1-α①
其中P代表本国所有商品整体价格水平,一般用本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或者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GDP Deflator)表示,α表示贸易商品占所有商品比重,1-α就表示非贸易商品比重, PT表示贸易商品价格,PN表示非贸易商品价格。

25 由于贸易商品在世界范围内自由竞争是的世界贸易商品价格趋于一致,即贸易商品购买力平价成立:
PT= PT*/S ② PT*表示外国贸易商品价格,S表示汇率水平(外国货币/本国货币)同时,实际工资水平由劳动边际产量决定: WT/PT= MPLT WT*/PT*= MPLT* ③ 其中WT表示贸易部门工资水平,将①②③相结合可得出等式④ SWT/WT*= MPLT / MPLT* ④

26 ④等式就将本国同外国贸易部门工资水平联系起来。如果汇率S稳定不变,国内贸易部门工资水平越高,本国贸易部门相对外国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越高。由于假设一国国内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因此本国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工资水平趋于一致: W=WT=WN W*=WT*=WN*

27 但由于非贸易部门实际工资水平等于该部门劳动边际产量:
WN=PNMPLN WN*=PN*MPLN* ⑥ 因为相对贸易商品的生产,资本在非贸易商品生产中重要性要小得多,因此我们为了简化问题假设各国非贸易部门生产率水平相差不大,MPLN=MPLN*,这个假设并不影响我们最后要得出的结论。将①⑤⑥相结合可得出等式⑦ SP/P*=S(PT)α(PN)1-α/(PT*)α(PN*)1-α =( SPT/PT*)α(SPN/PN*)1-α =MPLT/MPLT* ⑦

28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贸易部门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导致贸易部门工资增长。由于劳动力可完全自由流动,因此非贸易部门工资也将上涨。但由于可贸易部门生产力高于非贸易部门生产力的增长,因此非贸易部门工资的增加提高了成本,为了保证其利润,只有提高非贸易商品的价格,这就引起非贸易商品相对贸易商品价格上升。根据等式⑦,实际汇率水平上升,该国货币趋于升值。这就是巴拉萨-萨谬尔森效应。

29 第四节


Download ppt "第3章 贸易品-非贸易品模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