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呼吸作用與氣體交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呼吸作用與氣體交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呼吸作用與氣體交換

2 植物的氣體交換 大部分由葉部的氣孔完成 氣孔 由兩個保衛細胞構成 保衛細胞 充滿水分時→氣孔開放 ∵膨壓大且內側壁厚
表皮細胞特化 內側壁厚 細胞質多、液胞大 具有葉綠體 外繞扇形輻射纖維素絲 充滿水分時→氣孔開放   ∵膨壓大且內側壁厚   ∴向外彎曲膨脹,使氣孔張開

3 氣 孔 資料來源:Wallace, R. A., G. P. Sanders, R. J. Ferl Biology. Hap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 p.641. Fig. 30-8

4 氣孔的分布 上、下表皮均有氣孔者:菜豆 僅下表皮有氣孔者:秋海棠、彩葉草 僅上表皮有氣孔者:睡蓮
陸生植物的氣孔通常位於下表皮水生植物的氣孔通常位於上表皮

5 各種植物葉面氣孔分布

6 影響氣孔開、閉的因素 葉內CO2濃度增高→氣孔關閉 光直接影響氣孔的開閉 保衛細胞膜上有光受體
藍光→光受體→保衛細胞主動吸收K+ →水流入保衛細胞內→膨壓增加→氣孔開放 土壤中的水分、離層素和CO2的影響 土壤中缺水(乾旱) →離層素積聚於葉部→K+流出保衛細胞→水流出而膨壓下降→氣孔關閉 葉內CO2濃度增高→氣孔關閉

7 鉀離子與氣孔的開閉 資料來源:Wallace, R. A., G. P. Sanders, R.J. Ferl Biology. Hap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 p.642. Fig (A)光受體受光刺激,引發K+ 進入保衛細胞。 (B)保衛細胞溶質增加,水分子滲透進入,液胞飽滿,氣孔開放。 (C)光消失,K+自保衛細胞擴散至周邊細胞,水分隨著流出,保衛細胞萎縮,氣孔關閉。

8 皮孔的構造與功能 多數分布在木本植物的莖和根部 形狀、大小和數量依植物種類而異 構成皮孔的細胞源自木栓形成層
死細胞細胞間隙疏鬆氣體進出的孔道

9 皮孔的構造 資料來源:(A) Fahn, A Plant Anatomy. Pergamon Press, Inc., p.369. Fig   (B) Fahn, A Plant Anatomy. Pergamon Press, Inc., p.370. Fig. 210

10 呼吸作用與氣體交換的目的 吸入氧氣供細胞進行有氧呼吸,釋出能量 將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

11 呼吸器官應具有的特徵 大面積的濕潤表層,可供氣體溶於其中,以利氣體交換 有微血管可提供氣體交換的運送 呼吸器官中的氧氣分壓要比外在環境低

12 呼吸作用的類型

13 魚類 大部分藉由鰓。 部分有其他器官協助呼吸,如泥鰍(鰓、皮膚、腸道),肺魚(特化的肺),鯉魚(口腔黏膜),彈塗魚(皮膚)

14 逆流機制 魚鰓上有鰓絲,鰓絲密布微血管藉逆流交換機轉可使水中80%以上的溶氧被攝入血液中。

15 昆蟲 昆蟲及一些節肢動物的氣管布滿全身,其分支最末端延伸至組織細胞間(微氣管) 氣體交換藉擴散作用透過微細氣管上皮進入組織液。 氣管系
氣門→側氣管幹→氣管→微氣管 微液管內充滿液體,直接交換氣體 分布於胸、腹部 孔緣有唇狀厚骨片 內有肌肉 蝗蟲有10對氣門

16 蜘蛛、鱟魚

17 蚯蚓藉體表行氣體交換

18 兩生類 蛙類在劇烈運動時尚需靠口腔運動使空氣由鼻入肺,藉以獲得更多氧氣(正壓呼吸) 皮膚可協助呼吸

19 爬蟲、鳥類、哺乳類 利用肺呼吸 爬蟲類開始肺內已有肺泡,肺泡表面又密布微血管可增加與氣體交換的面積。
鳥類的肺具多對氣囊,氣囊可以儲存空氣、增加浮力外,尚具有幫助呼吸的功能

20 人類的呼吸系統 包含呼吸道及肺 呼吸道: 鼻孔、鼻腔、咽、喉、氣管及支氣管

21 鼻腔 密生鼻毛,內襯的黏膜具豐富的血管,並經常分泌黏液,可以將空氣中之異物加以過濾,並將所吸入的空氣潤溼和溫暖

22 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交會的空腔 吞嚥食物時,一方面由於軟顎向後延伸封閉了鼻腔至咽喉的通道;另一方面由於喉上升,使喉前上方的會厭軟骨覆蓋在喉上,如此可防止食物擠人鼻腔或誤入氣管

23 由數塊軟骨和肌肉所圍成的構造 腔內有兩條左右並列的聲帶,聲帶間的空隙為聲門。呼氣時空氣從肺臟呼出,流經聲門時,令聲帶振動而發出聲音,故喉亦稱發聲器官

24 氣管、支氣管: 由c形軟骨環及平滑肌組成,內襯黏膜,具有纖毛,並可分泌黏液,阻止異物入侵,若有異物進入,纖毛會反射式的將之吞入或咳出
下端分成左右兩枝、分成左、右兩條支氣管,分別通入左肺及右肺

25 呼吸上皮

26 肺泡 支氣管在肺內又一再分枝,最後形成許多短小而壁薄的小支氣管,小支氣管連通於一個膨大的氣囊。氣囊外壁又形成許多泡狀的突起,稱為肺泡,為氣體交換的場所

27 肺 由胸膜所包圍的海綿狀構造 表面密布微血管,內部有數億個肺泡,以增加氣體交換的表面積。
肺泡組織極薄,僅含一層扁平的皮膜細胞,外面則密布微血管,肺泡間含有彈性纖維,藉以支持肺泡,並使肺臟具有彈性。 人類的左肺分為二葉,而右肺則由三葉組成

28 人體的呼吸運動

29 氣 胸

30 呼吸作用的調節 呼吸的系統 血液中CO2,是促使呼吸頻率改變之主因 頸動脈管壁上亦有化學受器 橋腦可協助調節呼吸頻率
延腦、橋腦、頸動脈、主動脈參與其中 血液中CO2,是促使呼吸頻率改變之主因 頸動脈管壁上亦有化學受器 橋腦可協助調節呼吸頻率

31 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高山症 症狀: 成因: 頭痛﹑頭暈﹑煩燥不安,失眠多夢﹑胸悶心慌﹑ 全身軟弱無力﹑噁心﹑嘔吐﹑口唇乾燥﹑心跳加快 肺水腫 高原昏迷
環境氣壓下降:空氣稀薄,肺部換氧效率降低,造成動脈含氧下降。


Download ppt "呼吸作用與氣體交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