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成本控制模組 蔡文賢 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教授 SAP FI Certified Consultant
第八章 成本控制模組 蔡文賢 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教授 SAP FI Certified Consultant
2
成本控制(Controlling; CO)模組是以內部管理會計的觀點來提供財務資訊。
前言 成本控制(Controlling; CO)模組是以內部管理會計的觀點來提供財務資訊。 ERP系統具有『整合』(integration)與『即時』(real time)之兩大特性,故在CO模組與ERP其他模組緊密整合的情況下,將可即時提供各階層管理者所需的管理會計資訊。
3
一.管理會計之意義與範圍 一.管理會計之意義與範圍
4
管理會計係指「為了協助內部管理者達成組織目標而對其相關資訊進行辨識、衡量、彙集、分析、編製、解釋與溝通之過程」。
管理會計之特性: 1.對內部管理者提供會計資訊 2.提供未來將發生之內部例行性作業與非例行性決策,以及長短期計畫制定有關之貨幣與非貨幣性資料 3.針對組織某些部分(如某些產品、某些部門、某些地區等) 來進行分析 4.不須遵守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5.提供非結構化決策所需的資訊
5
ERP對管理會計之助益: 1. ERP可整合所有企業功能之作業與資訊系統 2. ERP可整合所有企業功能之資料,使資 料有一致性 3. ERP可即時提供管理決策有關之資訊 4. 但ERP套裝軟體並無法提供大部份非結構化管理決策所需之資訊
6
管理會計應提供三大類之資訊: (1)產品(或服務)成本計算之資訊 (product costing) (2)規劃與控制之資訊 (planning and control) (3)決策之資訊 (decision making) 以SAP R/3系統為例,列出與各管理會計課題有關之ERP模組於下表8-1中。
7
表8-1管理會計探討之課題與有關之ERP模組
(以SAP R/3系統為例) I. 產 品 成 本 計 算 1.分批成本制 (Job Costing) CO 2.分步成本制 (Process Costing) 3.逆溯成本制 (Backflush Costing) 4.作業成本制 (Activity-Based ABC (in CO), MM, PP, SD, HR 5.成本分攤 (Cost Allocations) 6.成本習性分析 (Cost Behavior Analysis) 7.變動(直接)成本法 (Variable
8
II. 規 劃 與 控 制 1.成本數量利潤分析 (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 CO, MM, PP, SD
2.標準成本制 (Standard Costing) CO 3.預算編製 (Budgeting) CO, FI, MM, PP, SD, HR 4.責任會計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CCA (in CO) 5.市場區隔報表 (Segment Reporting) PA (in CO) 6.績效衡量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I與CO (財務性指標) MM, PP, SD (非財務性指導) 7.存貨規劃與控制 (Inventory Planning and Control) CO, MM 8.品質成本控制 (Quality Cost Control) CCA, OPA, ABC (in CO), QM
9
III. 決 策 1.產品訂價 (Product Pricing) PCC (in CO) 2.內部移轉計價 (Transfer
CCA, ABC, PCA (in CO) 3.短期決策分析 (Short-term Decision Analysis) FI, CO, MM, PP, SD, HR 4.資本支出決策 (Capital Budgeting)
10
二.管理會計之內容
11
1.分批、分步與逆溯成本制 (一)提供產品與各種成本標的之成本資訊 不同的生產型態,應使用不同的成本制度。
分批、分步與逆溯成本制分別是在訂單式、連續性與JIT等生產型態下適用之成本制度。 製造業成本在會計帳戶間流動,如圖8-1所示。
12
圖8-1 製造業之成本流程
13
分批成本制(Job Costing)以生產訂單或生產批次為成本標的,而以分批成本單來彙集某生產訂單(批次)之所有相關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與已分攤製造費用。當一批產品完工時,由其所屬之分批成本單所記載的成本,得知該批產品之生產成本 。 分步成本制(Process Costing)以生產部門或製程為成本標的,而分別為每一部門或製程各設立一個在製品帳戶。在一段期間後或會計期末,再以約當產量之觀念來分別計算各部門或製程於該期間之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與製造費用的單位成本,並依據實體產品於各部門或製程間的流動情況,將其產品成本移轉,而逐步地累計產品經過各部門或製程所應計之生產成本。
14
JIT生產型態下適用逆溯成本制(Backflush Costing),因JIT將存貨量降至最低,故不必對其在製品存貨作詳細的記載與成本計算,而將大部分成本計入銷貨成本,期末時再反推估微量之在製品與製成品存貨之成本。 若以ERP之模組來說明,則是首先由FI模組將成本資料過帳至CO模組,經由CO模組之產品成本計算,再回饋至FI模組。
15
2.成本分攤 成本分攤此一課題主要係指製造費用之分攤。 為能即時計算產品成本,通常採用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來將製造費用分攤給所生產之產品。
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的種類如下圖8-2所示 分批分步成本制皆可採用這些方法
16
圖8-2 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之種類 全廠單一分攤率 全廠性質製造費用分攤率 全廠多種分攤率 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 各生產部門具有單一分攤率
部門別製造費用分攤率 全廠性質製造費用分攤率 全廠單一分攤率 各生產部門具有多種分攤率 全廠多種分攤率 各生產部門具有單一分攤率 圖8-2 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之種類
17
3.作業成本制 傳統成本會計採用直接人工來分攤製造費用之方法,在直接人工所佔生產成本比例逐漸降低而製造費用所佔比例逐漸提高之現代製造環境下,容易對產品成本造成極大扭曲,進而導致不利之決策。有鑒於此,Cooper與Kaplan乃於1980年代中期由實務個案研究而發展出「作業成本制(Activity-Based Costing)」。 作業成本制所包含之兩構面為:成本分派構面(cost assignment view)與流程構面(process view) ,如下圖8-3 。
18
圖8-3 兩構面之ABC模式
19
成本分派構面係採兩階段成本追溯程序,首先按各項作業耗用之資源(resources)多寡而將資源成本追溯於各項作業(activities),再依各項成本標的(cost objects)耗用之作業量多寡而將作業成本追溯於各項成本標的,以便依據管理者不同的資訊需要而計算出各種成本標的之精確成本。 以資源動因(resource drivers)來衡量各作業之資源耗用量,而以作業動因(activity drivers)來衡量各成本標的之作業耗用量。
20
流程構面強調應先將公司營運劃分成一些流程(process),每一流程係由一系列達到某特定目的之作業所組成,且經常是跨部門的。可經由流程價值分析(Process Value Analysis),將組成每一流程之所有作業逐一區分為有附加價值或無附加價值作業,對於無附加價值作業應減少其負荷量甚或消除,並可由其作業成本之柏拉圖分析(Pareto Analysis)來找出作業改善之優先順序。 每一項作業,可經由成本動因(cost drivers)分析來找出造成該作業負荷量大小之決定因素,並可訂定該項作業之績效指標(performance measures),以供衡量該項作業之執行績效。
21
經由績效指標衡量、流程價值分析與柏拉圖分析,可找出作業改善的有效方向與優先順序,再經由減少或消除欲改善之作業的成本動因,方能真正達到作業改善與降低成本之目的。
ABC現已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包括製造業、 服務業、非營利機構、政府單位等等 對於製造費用之分攤而言,採用全廠性質製造費用分攤率、部門別製造費用分攤率、以及作業成本制之比較,如圖8-4所示。
22
全廠性質製造費用分攤率 部門別製造費用分攤率 作業成本制 製造費用 部門 作業 產品 圖8-4 製造費用之各種分攤法之比較
23
4.成本習性分析 5.變動(直接)成本法 用成本習性分析方法將其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分離出來,才能正確計算在各產量下之總成本。
僅將變動生產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與變動製造費用)視為產品成本,而固定製造費用則視為期間成本。
24
1.成本數量利潤分析 2.標準成本制 (二)提供規劃與控制之資訊
係探討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產銷量、售價及銷售組合發生變動,對利潤所發生的影響。 2.標準成本制 標準成本係以科學方法預計在良好工作效率下產品生產所應發生的成本。吾人須定期比較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以算出成本之差異,並依例外管理原則,就較重大的差異成本,分析其差異發生的原因,以便及時採取修正行動。
25
3.預算編製 4.責任會計 5.市場區隔報表 企業的計畫以財務方式表達即為預算,而預算可用標準成本來編製,以縮短預算編製時間 。
針對企業組織圖上之每一方格所代表之主管可控制之收入或成本,編製責任會計報告 ,以供該主管據以進行修正行動,以達成成本(收入)控制的目的。責任會計雖可顯示主管之成本責任所在,但其最終目的仍在於成本控制。 5.市場區隔報表 以邊際貢獻式損益表來表達各市場區隔之獲利性,以提供管理者決策上之攸關資料。
26
6.績效衡量 對於企業整體或企業各部門之績效,可用不同績效指標來衡量。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之應用,其係依據『財務』(Financial)、『顧客』(Customer)、『企業內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與『學習與成長』(Learning and Growth)四個構面發展出績效指標,同時強調財務性及非財務性指標,以便將企業策略得以具體行動化。 企業實際衡量之績效指標值需與企業過去指標值比較,或與企業設定的目標值比較,或與做的最好的企業作比較,以判別其績效之優劣。至於與做得最好的企業作比較,則稱為『標竿制度』(Benchmarking) 。
27
7.存貨規劃與控制 係指探尋適當的存貨策略,以便在各種情況下,能及時訂購適當的數量,以符合營業活動的需要,而使存貨總相關成本為最低。 8.品質成本控制 品質成本通常以預防成本、評鑑成本、內部失敗成本、外部失敗成本來加以衡量。一般的經驗是提高預防成本,將可降低評鑑成本、內部失敗與外部失敗成本 就SAP系統而言,上述之品質成本相關的成本可能存在於CO模組之成本中心、內部訂單、或流程/作業。此外,與品質成本有關之SAP模組尚有『品質管理』(QM)模組。
28
1.產品訂價 2.內部移轉計價 (三)提供決策之資訊 CO模組可提供產品生產成本,以供訂價參考。
將企業內部每一部門均視為利潤中心,則企業內部各部門間發生產品或勞務移轉時,即有內部移轉計價之問題。
29
3.短期決策分析 4.資本支出決策 通常係指非例行性之短期決策分析,所以其所需之決策資訊可能來自ERP的各個模組。
30
三.ERP CO模組之性質 三.ERP CO模組之性質
31
CO模組不僅僅是成本管理而已 CO模組並不聚焦於交易自動化或企業程序自動化 CO模組是一種觀念性的設計 CO模組可用於比較分析 CO模組可用以提供邊際貢獻與邊際毛利之報導
32
CO模組具有廣泛之產能管理的功能 CO模組可支援成本管理 CO模組具有成本管控與績效偵測之功能 CO模組提供修正行動之機會
33
CO模組為了提供上述之機能,需與其他核心模組緊密地整合,圖8-5係以SAP R/3系統為例展示此一整合關係。為了容納所有這些整合點,SAP CO模組被劃分為幾個不同分析領域的副模組。這些領域涵蓋了與組織、內部訂單、流程/作業、產品、與市場有關的分析,而每一個分析領域則對應於一個副模組。
34
圖8-5 CO模組與其他模組之整合
35
圖8-6展示構成CO模組的副模組。自各模組收集之資訊可分別匯入如下五個副模組 :
「成本中心會計」(Cost Center Accounting; CCA) 「內部訂單會計」(Internal Orders Accounting; IOA) 「作業成本制」(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 「產品成本控制」(Product Cos Controlling; PCC) 「獲利能力分析」(Profitability Analysis; PA)
36
圖8-6 CO模組之構成
37
四.ERP CO模組之內容—以SAP R/3系統為例
38
(一)成本中心會計 「成本中心會計」(Cost Center Accounting; CCA) :為了提供責任會計所須資訊而自部門之觀點來報導一組織的費用支出。 「成本中心會計」(CCA)副模組可回答如下之問題: 何種資源被消耗於何處? 哪些為資源的動因? 這些資源被運用於何處? 哪些成本差異是由哪些資源產生的? 圖8-7展示CCA副模組在CO模組中的結構。
39
Sales & Distribution 銷售與配銷
Financials 財務 Sales & Distribution 銷售與配銷 (PM, QM) 訂單有關之模組 Human Resources 人力資源 Materials 物料 Production 生產 CCA—成本中心會計 IOA—內部訂單會計 ABC—作業成本制 PCC—產品成本控制 PA—獲利能力分析 成本中心群組 1000 HR 薪資 福利 訓練 PROD 生產線 #1 生產線 #2 物料管理 MACHR LABHR 責任會計 組織觀點 成本中心及其群組 資源動因(作業型態 actypes) 產出度量(統計關鍵數字SKFs) 成本中心 圖表8.7 CO模組觀念性設計中之CCA副模組
40
(二)內部訂單會計 「內部訂單會計」(Internal Orders Accounting; IOA):成本的支出可能是用於支援某些事件活動或與製造費用/間接費用(overhead)有關之專案,IOA 副模組可用以針對與這些事件有關之費用進行規劃、偵測、資料收集與分攤。 內部訂單會計(IOA)係用以分析組織發生之事件(events)或製造費用(間接費用)專案(overhead projects)。 IOA可用以針對製造費用工單(overhead orders)來定義、規劃、編製預算、控制、收集實際成本、分攤與報導,而此製造費用工單又稱為內部訂單(Internal Orders)。
41
圖8-8係CO模組之觀念性設計加入IOA副模組後的情況。
內部訂單可用以支援的分析項目為: 此事件(專案)之規劃與預算編製所需之資源為何? 內部訂單之各個階段已發生哪些成本? 此事件所產生之利潤為何? 圖8-8係CO模組之觀念性設計加入IOA副模組後的情況。
42
Sales & Distribution 銷售與配銷
Financials 財務 Sales & Distribution 銷售與配銷 (PM, QM) 訂單有關之模組 Human Resources 人力資源 Materials 物料 Production 生產 CCA—成本中心會計 IOA—內部訂單會計 ABC—作業成本制 PCC—產品成本控制 PA—獲利能力分析 1000 HR 薪資 福利 訓練 PROD 生產線 #1 生產線 #2 物料管理 MACHR LABHR 責任會計 組織觀點 成本中心及其群組 資源動因(作業型態 actypes) 產出度量(統計關鍵數字SKFs) 圖表8.8 CO模組之觀念性設計的OPA副模組 T200此一內部訂單係用以彙集有關此訓練課程之成本 1000 HR IT T200 T100 IT20 IT10 事件(event)/專案觀點 內部訂單(Internal Orders)及其群組 以出席聽課人數為約當數而將成本分攤至生產有關之成本中心
43
(2)第二種SAP ABC之型式是作業性ABC(Operational ABC): 其係完全整合於整體SAP R/3系統。
(三)作業成本制 「作業成本制」(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以流程(process)觀點來報導該組織之費用支出, 並可用以尋找企業流程再造與作業改善之機會所在。 SAP系統有兩種型式之ABC。 (1)第一種為平行性ABC(Parallel ABC): 其係SAP系統最初的ABC功能。平行性ABC之功能就像是獨立運作的ABC系統而支援一種非整合式的模式分析。 (2)第二種SAP ABC之型式是作業性ABC(Operational ABC): 其係完全整合於整體SAP R/3系統。
44
ABC副模組可用於解答如下述之問題: 以圖8-9說明ABC副模組 流程成本(process cost)為何? 執行某一流程需要哪些資源?
是哪些成本標的(諸如產品、顧客、訂單與專案等)在耗用流程(作業)? 為什麼不同的組織單位所執行的同一流程會耗用不同的成本金額? 以圖8-9說明ABC副模組
45
Sales & Distribution 銷售與配銷
Financials 財務 Sales & Distribution 銷售與配銷 (PM, QM) 訂單有關之模組 Human Resources 人力資源 Materials 物料 Production 生產 CCA—成本中心會計 IOA—內部訂單會計 ABC—作業成本制 PCC—產品成本控制 PA—獲利能力分析 1000 HR 薪資 福利 訓練 PROD 生產線 #1 生產線 #2 物料管理 MACHR LABHR 責任會計 組織觀點 成本中心及其群組 資源動因(作業型態 actypes) 產出度量(統計關鍵數字SKFs) 圖表8.9 CO模組之觀念性設計的ABC副模組 1000 BP1 BP2 雇用 審查 檢驗 退貨處理 流序(跨組織)/作業觀點 流程及其群組 1000 HR IT T200 T100 IT20 IT10 事件(event)/專案觀點 內部訂單(Internal Orders)及其群組
46
(四)產品成本控制 「產品成本控制」(Product Cost Controlling; PCC):用以估計產品標準成本、將製造費用歸屬於產品、收集實際的生產成本、計算生產的成本差異、以及將生產費用歸屬於適當的獲利性市場區隔(Profitability Market Segment)。
47
圖8-10係CO模組之觀念性設計加入PCC副模組後的情況。
此副模組的目的係支援如下之分析項目: 甚麼服務/產品招致成本的發生? 在給定的產量之下,其成本將為多少? 生產之產品成本差異及差異的原因為何? 在製品之成本為多少? 圖8-10係CO模組之觀念性設計加入PCC副模組後的情況。
48
Sales & Distribution 銷售與配銷
Financials 財務 Sales & Distribution 銷售與配銷 (PM, QM) 訂單有關之模組 Human Resources 人力資源 Materials 物料 Production 生產 CCA—成本中心會計 IOA—內部訂單會計 ABC—作業成本制 PCC—產品成本控制 PA—獲利能力分析 1000 HR 薪資 福利 訓練 PROD 生產線 #1 生產線 #2 物料管理 MACHR LABHR 責任會計 組織觀點 成本中心及其群組 資源動因(作業型態 actypes) 產出度量(統計關鍵數字SKFs) 圖表 CO模組之觀念性設計的PA副模組 1000 HR IT T200 T100 IT20 IT10 事件(event)/專案觀點 內部訂單(Internal Orders)及其群組 生產工單 #1 產品/服務觀點 生產成本計算 在製品與成本差異計算 目標成本法 1000 BP1 BP2 雇用 審查 檢驗 退貨處理 流程(跨組織)/作業觀點 流程及其群組 在實際分派成本時,必須將檢驗流程過帳至生產工單
49
(五)獲利能力分析 「獲利能力分析」(Profitability Analysis; PA):所有的費用標的(如成本中心、流程、內部訂單、產品等)會將其成本再分攤或歸屬於 PA 副模組,而此副模組可用邊際毛利與邊際貢獻方式來產生各市場區隔之損益表。 『獲利能力分析』(Profitability Analysis ; PA)副模組係CO模組最終的成本標的,且是SAP系統主要的獲利性報導工具。 『獲利能力分析』(PA)副模組通常可支援下列之分析項目: 哪一個顧客、產品、地區是最有利的? 哪些流程係用以支援某特定之市場區隔? 產品X之邊際成本為何?
50
Sales & Distribution 銷售與配銷
Financials 財務 Sales & Distribution 銷售與配銷 (PM, QM) 訂單有關之模組 Human Resources 人力資源 Materials 物料 Production 生產 CCA—成本中心會計 IOA—內部訂單會計 ABC—作業成本制 PCC—產品成本控制 PA—獲利能力分析 1000 HR 薪資 福利 訓練 PROD 生產線 #1 生產線 #2 物料管理 MACHR LABHR 責任會計 組織觀點 成本中心及其群組 資源動因(作業型態 actypes) 產出度量(統計關鍵數字SKFs) 圖 CO模組之觀念性設計的PA副模組 1000 HR IT T200 T100 IT20 IT10 事件(event)/專案觀點 內部訂單(Internal Orders)及其群組 生產工單 #1 產品/服務觀點 生產成本計算 在製品與成本差異計算 目標成本法 1000 BP1 BP2 雇用 審查 檢驗 退貨處理 流程(跨組織)/作業觀點 流程及其群組 市場區隔 損益表 市場區隔觀點 邊際貢獻或邊際毛利式損益表 按市場區隔編制報表
51
(六)綜合介紹 圖8-11係簡單又不失完整地表達CO模組之各個副模組間之資料交互往來的關係,同時亦表達CO模組與其他模組間有資料往來的關係。圖中之成本中心層級、內部訂單層級、以及流程層級將有助於各項成本標的成本的歸類與彙總。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