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Notes appear on slides 3, 4, 14, 17, and 46.
2
14 獨占 CHAPTER
3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解釋形成獨占的原因,並區別單一定價的獨占與差別取價 的獨占 1 解釋單一定價獨占的產量與價格 2 Students love monopoly! Most of your students are taking an economics course because they think it will help them either get a better job or run a better business. Many of your students are aspiring entrepreneurs. You’ve just had them slog through a heavy chapter on perfect competition the bottom line of which is the bottom line is miserable. Normal profit might be the best that many people can achieve but it is not very exciting. This chapter teaches the students how to make a serious entrepreneurial income. Innovate, create a monopoly that produces something that people value much more than the cost of producing it, and price discriminate as much as possible. 比較單一定價獨占與完全競爭的效率 3 解釋差別取價如何增加利潤 4 解釋獨占有時可以達成比完全競爭更好的資源配置 5
4
獨占的起因 14.1 獨占與獨占的起因 獨占的起因為: 沒有密切的替代品 存在加入市場的障礙
地方上的自來水公司提供沒有密切替代品的自來水。就飲用水來說,瓶裝水或許是自來水的替代品,但在衛浴、廁所、洗衣等用途上,自來水幾乎沒有密切的替代品 Did you ever set up a lemonade stand when you were a kid? Probably not, but you can bet your students have heard of this sort of endeavor and, depending on their circumstance, maybe even beseeched their parents to let them do so. And, even if they didn’t, they can easily identify with this sort of small business. Point out that if you were able to convince your folks to let you set up a lemonade stand, you probably ran a monopoly (at least for a day) as long as none of your friends set up a stand. Their parents provided the barrier to entry! You could determine your own price and sell a certain number of cups of lemonade. If you reduced your price, you could sell more. At the end of the day, you added up your revenues and found out you made money. By the next day (or weekend) after your friends saw your success, you lost your monopoly power as they opened competing stands. But for a little while, you were a monopolist! This easily understood story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monopoly. Indeed, you can even embellish it to include price discrimination by pointing out how you might have charged your folks more—or less!— than other customers!
5
14.1 獨占與獨占的起因 加入市場的障礙 保護廠商免於與新廠商競爭的自然或法律形式,都會形成 加入市場的障礙 有三種加入市場的障礙:
自然障礙 所有權障礙 法律障礙
6
自然獨占 發生於當生產技術只允許一家廠商以最低的平均總成本來滿足整個市場需求時
14.1 獨占與獨占的起因 自然障礙 自然獨占 發生於當生產技術只允許一家廠商以最低的平均總成本來滿足整個市場需求時 例如,一家電力公司能以較低的成本滿足市場需求
7
14.1 獨占與獨占的起因 圖 14.1 自然獨占 1. 整條 LRAC 曲線呈現規模經濟的特徵
價格與成本(每分/千瓦小時) 1. 整條 LRAC 曲線呈現規模經濟的特徵 產生規模經濟 2. 一家電力公司能以每千瓦小時 5 美分的成本,供應 400 萬千瓦小時的電力 一家廠商時的平均成本 數量 (百萬千瓦)
8
14.1 獨占與獨占的起因 3. 若由兩家公司提供相同的電力,則成本上升至10美分/每千瓦小時
價格與成本(每分/千瓦小時) 四家廠商時的平均成本 4. 若由四家公司提供相同的電力,則成本上升至15美分/每千瓦小時 產生規模經濟 兩家廠商時的平均成本 一家廠商能以較低的平均總成本滿足整個市場需求,則形成自然獨占 一家廠商時的平均成本 數量 (百萬千瓦)
9
14.1 獨占與獨占的起因 所有權障礙 自然資源所有權的高度集中也會限制競爭廠商加入市場,而形成獨占
Debeers 控制全球 80% 的鑽石生產就是所有權障礙形成獨占的例子
10
14.1 獨占與獨占的起因 法律障礙 法律障礙形成法律獨占 公共特許權、執照、專利與版權形成這類獨占
11
14.1 獨占與獨占的起因 公共特許權 賦予廠商供應某種貨品或服務的絕對權力 例如:室內電話服務由中華電信提供 執照限制特定職業的加入
12
14.1 獨占與獨占的起因 專利 賦予產品發明者使用與處分的絕對權力 版權 賦予文學、音樂、戲劇或藝術品創作者的絕對權力
專利在美國的保護年限為 20 年
13
獨占的定價策略 14.1 獨占與獨占的起因 獨占者面對價格與銷售量的取捨 若要增加銷售量,則獨占者必須制定較低的價格
獨占者可能採取的定價策略為: 單一定價 差別取價 Explain that the monopoly model is a benchmark model. Similar to the case of perfect competition, although no real-world industry satisfies the full definition of a monopoly market, the behavior of firms in many real world industries can be predicted by using the monopoly model. Mention that this chapter examines the least competitive end of the spectrum of markets, just like Chapter 13 discussed the most competitive end.
14
單一定價的獨占 是對所有消費者、每單位產量都索取同樣的價格
14.1 獨占與獨占的起因 單一定價 單一定價的獨占 是對所有消費者、每單位產量都索取同樣的價格 差別取價 差別取價的獨占 是對不同的消費族群或不同的數量索取不同價格
15
價格與邊際收入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因為獨占市場只有一家廠商,廠商的需求曲線即為市場需求曲線 總收入 邊際收入
價格乘以銷售數量 邊際收入 每多銷售一單位貨品或服務而導致總收入的變動量 圖 14.2 需求與邊際收入
16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圖表顯示了市場需求及需求曲線
價格與邊際收入($/次)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 $/次) (次/小時) ($/小時) ($/次) Marginal revenue can be a sticking point for many students. Students find it easier to se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nopoly’s demand and marginal revenue curves if you take two steps. First develop a total revenue schedule using price and quantity data. Then add another column showing marginal revenue. As the text shows, place the marginal revenue values between the quantity values. In the next step, draw the demand and marginal revenue curves. Again, emphasize that marginal revenue is plotted between two quantity levels. By explicitly graphing the data, you also have the framework for showing that the price of the good is always less than marginal revenue of a monopoly. 需求 數量 (次/小時)
17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總收入與邊際收入 價格與邊際收入($/次)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 $/次) (次/小時) ($/小時) ($/次) 需求 數量 (次/小時)
18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當價格為 $16 時,需求量為 2 次/小時 價格與邊際收入($/次)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 $/次) (次/小時) ($/小時) ($/次) 需求 數量 (次/小時)
19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當價格下跌至 $14 時,需求量增加至 3 次/小時 價格與邊際收入($/次)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 $/次) (次/小時) ($/小時) ($/次) 需求 數量 (次/小時)
20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1. 總收入在 2 次的理髮中損失 $4. 價格與邊際收入($/次)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 $/次) (次/小時) ($/小時) ($/次) 總收入減少$4 需求 數量 (次/小時)
21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2. 總收入在 3 次的理髮中增加至 $14. 價格與邊際收入($/次)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 $/次) (次/小時) ($/小時) ($/次) 總收入減少$4 總收入增加$14 需求 數量 (次/小時)
22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3. 因此,邊際收入為 $10 價格與邊際收入($/次)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 $/次) (次/小時) ($/小時) ($/次) 總收入減少$4 總收入增加$14 邊際收入=$10 需求 數量 (次/小時)
23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邊際收入曲線為向下傾斜且位於需求曲線下方,且每一產量下的邊際成本都小於價格 價格與邊際收入($/次)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 $/次) (次/小時) ($/小時) ($/次) 總收入減少$4 總收入增加$14 邊際收入=$10 需求 數量 (次/小時)
24
邊際收入與彈性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價格下跌而總收入增加,則需求有彈性 價格下跌而總收入減少,則需求無彈性
利用總收入的概念,瞭解邊際收入與彈性間的關係
25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圖 14.3 (a) 邊際收入與彈性 1. 產量介於 0 至 5 次之間,邊際收入為正
價格與邊際收入($/次) 圖 14.3 (a) 邊際收入與彈性 有彈性 1. 產量介於 0 至 5 次之間,邊際收入為正 價格下跌而總收入增加,需求有彈性 數量 (次/小時) (a) 需求與邊際收入
26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2. 產量等於 5 次時,邊際收入等於 0,需求有彈性 3. 產量介於 5 至 10 次之間,邊際收入為負
價格與邊際收入($/次) 2. 產量等於 5 次時,邊際收入等於 0,需求有彈性 有彈性 單位彈性 無彈性 3. 產量介於 5 至 10 次之間,邊際收入為負 價格下跌而總收入減少,需求無彈性 數量 (次/小時) (a) 需求與邊際收入
27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圖 14.3(b) 總收入與彈性 0 至 5 次時,邊際收入為正,總收入隨著產量增加而增加 總收入($/小時)
數量(次/小時) (b)總收入
28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5 至 10 次時,邊際收入為負,總收入隨產量增加而減少 藍色為總收入曲線 總收入在 5 次時最大
總收入($/小時) 5 至 10 次時,邊際收入為負,總收入隨產量增加而減少 藍色為總收入曲線 總收入在 5 次時最大 數量(次/小時) (b)總收入
29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圖 14.3(a) 4. 總收入在 5 次時達到最大,此時邊際收入等於 0,為單位彈性的需求
價格與邊際收入($/次) 圖 14.3(a) 有彈性 單位彈性 4. 總收入在 5 次時達到最大,此時邊際收入等於 0,為單位彈性的需求 無彈性 總收入最大化 數量 (次/小時) (a) 需求與邊際收入
30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圖 14.3(b) 5. 總收入極大化時邊際收入等於 0 總收入($/小時) 數量(次/小時) (b)總收入
邊際收入=0 5. 總收入極大化時邊際收入等於 0 數量(次/小時) (b)總收入
31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邊際收入與彈性的關係顯示:獨占者絕對不會在需求曲線為無彈性的階段下生產
32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產量與價格決策 為決定獨占廠商利潤極大化的價格與產量,我們研究在產量變動時收入與成本的變化
33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表14.1 獨占廠商的產量與價格決策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總成本 邊際成本 利潤
價格 需求量 總收入 邊際收入 總成本 邊際成本 利潤 ($/次 ) (次/小時) ($/小時) ($/次) ($/小時) ($/次) ($/小時)
34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圖 14.4 獨占利潤最大化的產量與價格 總成本曲線為 TC 總收入曲線為 TR
總收入與總成本($/小時) 圖 14.4 獨占利潤最大化的產量與價格 總成本曲線為 TC 總收入曲線為 TR 經濟利潤為總成本曲線與總收入曲線間的垂直距離 數量 (次/小時) (a)總收入與總成本
35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1. 利潤極大化時等於 $12/小時,產量等於 3 次理髮 (a)總收入與總成本 總收入與總成本($/小時)
經濟利潤=$12 數量 (次/小時) (a)總收入與總成本
36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圖14.4(b) 獨占利潤最大化的產量與價格 平均總成本曲線為 ATC 邊際成本曲線為 MC 需求曲線為 D
價格與成本($/ 次) 圖14.4(b) 獨占利潤最大化的產量與價格 平均總成本曲線為 ATC 邊際成本曲線為 MC 需求曲線為 D 邊際收入曲線為 MR 數量 (次/小時) (b) 需求、邊際收入與邊際成本
37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經濟利潤極大化發生在邊際成本 (MC) 等於邊際收入 (MR) 時 價格在需求曲線 (D) 上等於$14
價格與成本($/ 次) 經濟利潤極大化發生在邊際成本 (MC) 等於邊際收入 (MR) 時 價格在需求曲線 (D) 上等於$14 平均總成本在 ATC 曲線上等於 $10. 數量 (次/小時) (b) 需求、邊際收入與邊際成本
38
14.2 單一定價的獨占 2. 經濟利潤為藍色區塊,等於 ($14 - $10) x 3 = $12 價格與成本($/ 次)
Figure 14.4(b), the classic monopoly diagram,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to tell your students about the contribution of one of the most brilliant econom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Joan Robinson. This diagram first appeared in her book 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published in 1933 when she was just 30 years old. You and your students can learn more about Joan Robinson at . Women are still not attracted to economics on the scale that they’re attracted to most other disciplines. So the opportunity to talk about an outstanding female economist shouldn’t be lost. Joan Robinson was a formidable debater and reveled in verbal battles, a notable one of which was with Paul Samuelson on one of her visits to MIT. Anxious to make and illustrate a point, Samuelson asked Robinson for the chalk. Monopolizing the chalk and the blackboard, the unyielding Robinson snapped, “Say it in words young man.” Samuelson meekly obeyed. This story illustrates Joan Robinson’s approach to economics: work out the answers to economic problems using the appropriate techniques of math and logic, but then “say it in words.” Don’t be satisfied with formal argument if you don’t understand it. Your students will benefit from this story if you can work it into your class time. Most famous economists have been men. But here is role model for half of today’s students. Don’t let this point be lost. 經濟利潤=$12 數量 (次/小時) (b) 需求、邊際收入與邊際成本
39
14.3 獨占與完全競爭的比較 產量與價格 相較於完全競爭市場的廠商,單一價格獨占的產量較低,而價格較高
40
14.3 獨占與完全競爭的比較 圖 14.5 獨占與完全競爭的產量與價格比較 在完全競爭市場,需求曲線為 D 市場供給曲線為 S
價格與成本 圖 14.5 獨占與完全競爭的產量與價格比較 在完全競爭市場,需求曲線為 D 市場供給曲線為 S 完全競爭 1. 均衡數量為 QC ,均衡價格為 PC. 數量
41
14.3 獨占與完全競爭的比較 獨占廠商的邊際成本曲線即為完全競爭市場的供給曲線,S = MC 獨占廠商的邊際收入曲線為 MR 價格與成本
數量
42
14.3 獨占與完全競爭的比較 2. 單一定價的獨占廠商生產邊際收入等於邊際成本時的產量 QM,索取的價格為 PM。 價格與成本
單一定價獨占:價格高,數量少 2. 單一定價的獨占廠商生產邊際收入等於邊際成本時的產量 QM,索取的價格為 PM。 完全競爭 數量
43
14.3 獨占與完全競爭的比較 獨占是否有效率 當邊際利益等於邊際成本時,則資源配置有效率
44
14.3 獨占與完全競爭的比較 圖 14.6 獨占缺乏效率 價格與成本 1. 在完全競爭中,均衡數量為效率數量等於 QC,價格等於 PC,邊際利益等於邊際成本 消費者剩餘 2. 消費者剩餘 與 3. 生產者剩餘的總和達到最大化 生產者剩餘 效率數量 數量 (a)完全競爭
45
14.3 獨占與完全競爭的比較 4. 單一價格獨占的均衡數量 QM,因為價格 PM (邊際利益) 大於邊際成本,獨占缺乏效率
價格與成本 4. 單一價格獨占的均衡數量 QM,因為價格 PM (邊際利益) 大於邊際成本,獨占缺乏效率 無謂損失 生產不足造成無謂損失 數量 (b) 獨占 數量
46
14.3 獨占與完全競爭的比較 5. 消費者剩餘減少 6. 部分的生產者剩餘流失 7. 但生產者剩餘增加 價格與成本 消費者剩餘
生產者剩餘的增加 6. 部分的生產者剩餘流失 無謂損失 7. 但生產者剩餘增加 生產者剩餘 數量 (b) 獨占
47
競租 14.3 獨占與完全競爭的比較 競租 是爭取政府特別待遇的行為,以創造經濟利潤或移轉他人的消費者剩餘或生產者剩餘。
競租通常會形成競爭的限制,而產生獨占
48
14.3 獨占與完全競爭的比較 競租的均衡 競租是一項競爭行為,競租者爭取既有的經濟利潤
競租者彼此間的競爭導致競租成本升高,最後獲勝而形成的獨占者在支付競租成本後,只賺取正常利潤 圖 14.7 顯示競租的均衡
49
14.3 獨占與完全競爭的比較 1. 競租成本耗盡經濟利潤 廠商的競租成本為固定成本 平均總成本增加
價格與成本 1. 競租成本耗盡經濟利潤 廠商的競租成本為固定成本 平均總成本增加 ATC 曲線上移,在利潤極大化的價格時,廠商的損益平衡 競爭耗盡經濟利潤 數量
50
14.3 獨占與完全競爭的比較 價格與成本 2. 消費者剩餘不變 消費者剩餘 3. 無謂損失增加 競爭耗盡經濟利潤 無謂損失 數量
51
14.4 差別取價 差別取價 — 針對不同的消費者族群或不同的數量索取不同的價格 採取差別取價的條件為: 區分不同型態的消費者
產品無法被再度轉售
52
差別取價與消費者剩餘 14.4 差別取價 差別取價的主要意圖是將消費者剩餘轉換成經濟利潤
獨占廠商必須根據消費者所願意支付的價格,建立不同的收費標準
53
14.4 差別取價 區分消費族群 廠商根據年齡、收入或其他顯而易見的特徵來區分消費族群
當不同消費族群願意支付的價格有差異時,則形成差別取價的條件
54
14.4 差別取價 區分貨品數量 廠商根據購買數量的多寡而提供不同的價格 差別取價導致利潤增加 全球航空獨占某國外航線
55
14.4 差別取價 圖 14.8 單一定價的航空公司 價格與成本 ($ / 人) 對單一定價的獨占廠商而言, 利潤極大化的產量為搭載 ,000 人/年,機票價格 $1,200 消費者剩餘 經濟利潤=$480萬 1. 消費者剩餘如綠色三角形所示 2. 經濟利潤為 $480 萬/年,如藍色四方形所示 旅遊數量(千人/年)
56
14.4 差別取價 圖14.9 差別取價 14 天前訂購且必須在週末停留的機票為 $1,200
價格與成本 ($ / 人) 14 天前訂購且必須在週末停留的機票為 $1,200 14 天前訂購、不得取消的機票為 $1,400. 7 天前訂購、不得取消的機票為 $1,600. 旅遊數量(千人/年)
57
14.4 差別取價 無任何限制的機票為 $1,800. 每種機票都售出 2,000 張
價格與成本 ($ / 人) 經濟利潤增加 每種機票都售出 2,000 張 經濟利潤增加至 $720 萬/年,圖中藍色的階梯區域為新增的經濟利潤 消費者剩餘減少 旅遊數量(千人/年)
58
14.4 差別取價 完全差別取價 完全差別取價 攫取全部的消費者剩餘,使消費者實際支付自己所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
59
14.4 差別取價 圖14.10 完全差別取價 完全差別取價使得需求曲線成為邊際收入曲線 1. 產量增加為 11,000 人
價格與成本 ($ / 人) 經濟利潤增加 完全差別取價使得需求曲線成為邊際收入曲線 1. 產量增加為 11,000 人 數量增加 2. 經濟利潤增加為 $935 萬/年 旅遊數量(千人/年)
60
完全差別取價與效率 14.4 差別取價 完全差別取價的產量發生在價格等於邊際成本之際,因此無謂損失等於 0
完成差別取價導致消費者剩餘等於 0 競租變得有利可圖
61
獨占的利益 14.5 獨占政策議題 產生規模經濟 規模經濟造成自然獨占 管理自然獨占比起破壞自然獨占促成產業競爭更具效率 形成廠商創新的誘因
獨占比完全競爭產生更多的創新 創新可能造成獨占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