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畢卡索作品介紹 青少年時期 藍色時期 粉紅色時期 立體派時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畢卡索作品介紹 青少年時期 藍色時期 粉紅色時期 立體派時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畢卡索作品介紹 1895-1900 青少年時期 1901-1904 藍色時期 1904-1907 粉紅色時期 1907-1916 立體派時期
古典時期 蛻變時期 (又稱變形時期) 二次大戰與戰後時期 晚年時期

2 立體派的三階段  塞尚立體主義 塞尚的影響方面:造形簡化成單純的立方體、圓柱體、球體等,重視大塊面的探討,有強大的量感(體積感),把從不同的角度所觀察的造形加以整合,畫面的空間有多重視點,前後的空間有平面化之感。 原始藝術方面的影響:大量使用咖啡色調及黑線,筆觸有一種木雕鑿痕之感(簡化的造形也有來自木雕的靈感),顯得粗獷、狂野,甚至有點神秘。

3 1909-1911 解析立體主義 這時期的作品,看起來像是打碎的玻璃片。
解析立體主義 這時期的作品,看起來像是打碎的玻璃片。 畢卡索以較主觀的分析手法把造形分解,塊面切割得更破碎,產生斷續的線條,主體與背景交融,物體難以辨識。用色以彩度較低(即較不鮮艷)的灰、褐色調為主。 畢卡索強調自己不是個抽象畫家,但這時期的作品,的確對荷蘭的蒙德里安 (Mondrian )、俄國的馬勒維奇 (Malevitch )、法國的德洛內 (Delaunay )等人的抽象風格有重大的啟示。

4 1912-1914 合成立體主義 畢卡索的畫面出現「我的美人」的文字字母,用以表達他對新戀人艾娃 (Eva Grouel) 的愛意。
 合成立體主義 這時期的作品,又「回到現實」,重新留意物質感的描繪。 畢卡索的畫面出現「我的美人」的文字字母,用以表達他對新戀人艾娃 (Eva Grouel) 的愛意。 引進拼貼技法,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壁紙與報紙,甚至拼貼紙板、木板等實物。因此造成平面的繪畫與立體的雕塑之間的界限模糊。 以大塊面組合畫面構圖,空間感更平面化。

5 The End!

6 青少年時期 畢卡索從小就顯出過人的繪畫天份。16歲,進入馬德里聖費南多美術學院就讀。但他早已具備成熟的古典學院派功力了,因此對學校的傳統課程不感興趣,常蹺課到「普拉多美術館」參觀。在那裡,他可以接觸到西班牙大師葛雷柯、委拉斯蓋茲及哥雅等的作品,獲益良多。

7 藍色時期 因為好友的自殺、自己的窮困加上生活中的見聞,使他選擇了濃鬱的藍色,用這種寒色調描繪黑暗角落中沈淪的妓女、挨餓的老人、疲憊的流浪漢,在寒風中相對無言…

8 粉紅色時期 畢卡索遇到了費爾南德.奧立維,這是他第一位情人。愛情的催化使畫面上的藍色漸漸轉為溫暖的粉紅色調。

9 立體派時期 畢卡索受了非洲原始藝術及後印象派大師塞尚的影響,創作了立體派,他的朋友們都認為他瘋了。

10 古典時期 畢卡索被古羅馬的雕刻所吸引,把古典藝術的序秩帶入他的畫面,許多人體畫都有一種莊嚴、宏偉、厚重的特質。

11 蛻變時期 此時偏好運用簡潔明快的曲線,掌握原形一變再變,此類畫風贏得超現實主義的迴響。但肢解人體的作風,卻不斷引發人們的爭議。

12 二次大戰與戰後時期 因歐陸的戰火,激起他強烈的使命感,用畫筆當武器,為受難者控訴,傳達人民對和平的渴望。


Download ppt "畢卡索作品介紹 青少年時期 藍色時期 粉紅色時期 立體派時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