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200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200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2001)
演說1411大國政治的悲劇 講者: 掌門 《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2001) By John Mearsheimer

2 《大國政治的悲劇》 「國際關係」研究國與國間的關係與行為, 其對象單元是「國家」. 國際社會欠缺可以指導秩序和仲裁紛爭的中央威權,其基調為「無政府狀態」.**** 那怕叢林何等黑暗,有人認為“理性之光”終會使秩序出現,抱持樂觀主義想法的是「自由主義」理論家.反之,也有認為“自利理性”只能導出博弈論式困境,抱持悲觀主義想法的是「現實主義」理論家. John Locke Thomas Hobbes

3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自由主義者認為現代全球政治出現了三種趨勢,足以促進秩序.
C「國際法規和平論」:叢林之中也可以逐步建立法規.這也不等於說要建立歐盟那樣的“超國家”實體,以結束無政府狀態;而是建立契約式共同圈, 以群體壓力抑制戰爭,就像聯合國那樣做法. 上述AB兩項是正牌自由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 C項則隱約可由AB導出.

4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自由主義理論的三個基本前設是: 1國家是國際政治中的主要行為體.
2國家內部存在諸多屬性, 對其外部行為產生深刻的影響.**** 舉例, 民主國家傾向以和平妥協手法解決國際糾紛,專制國家則否.所以,國家有“好”“壞”之分,問題是如何令“好國家”遍佈全球. 3好國家的行為不能單純地從“權力運作”面向作出解釋, 而有其背後的政經道理. Axis of evil George W. Bush

5 現實主義realism 所以自由主义義是理想主義,其對立面為〈現實主義realism〉. 現實主義理論也有三個基本前設:
1國家是國際政治中的主要行為體,這點與自由派無異.但現實派更重視「大國great power」,因為這些國家主宰和塑造著國際政治. 這裡Def. “大國”的技術定義:是有能力發動侵略戰爭的國家 2大國的國際行為主要受到外部環境而非內部屬性所決定,*****國際體系的結構很大程度上塑造大國的外交政策.因此,國際上面國家沒有“好”“壞”之分;更確切地說,所有國家一樣“壞”. 3國際政治只有權力運作, 沒有其他,****當然更沒有“正義”.更有甚者,國際權力格局經常呈現「零和zero sum」性質,所以是非常酷烈的.

6 人性現實主義 據此,國家的動機只是攫取權力, 依憑的只有實力,一切意識形態說詞都是花招, 並非行動的出發點和真實依據.美國的現實主義分為三派: 〈人性現實主義〉 Morganthau認為國家之所以追求權力乃是人性使然,人生來就具有“權力慾望”,企圖影響或控制他人,國家也一樣.在這理論之中,國際政治的主要驅動力是國家內在的權力意志, 促使他們爭奪覇權.*** 據此,每個國家都具有先天侵略性格,都想控制別國,或擺脫別國的控制. 世上應該沒有安於現狀的國家,國際間的無政府狀態是與生俱來的,國際即是叢林. Morgenthau was a consultant for the Kennedy administration from 1961 to 1963

7 守勢現實主義 Waltz不同意國家具有先天侵略性格,認為國家的目標只是為了生存, 而權力則是生存的最佳手段, 是國際關係的結構迫使各國陷入生存競爭.****在這理論之中,無政府狀態是後天生成的,因而是可以舒解的, 此點極其重要.大國關注的其實是權力平衡,*****多於凌駕別的大國. 因此,只要出現某種可以接受的平衡,大國們有可能安於現狀.叢林是有可能生出秩序的. 據這一派別衍生出來的「攻擊---防禦平衡理論」,武力技術系統分為攻防兩種類型.如果攻擊型武力佔有優勢,則征服戰爭頻仍;反之,則天下太平.當今之世,技術向防禦型傾斜(核武是阻嚇性防禦武器),大國不敢輕易挑起戰爭.***  本書作者Mearsheimer的理論則是對“守勢論”的異議. 他認同“國家的目標是為了生存”這一基本點,但並不認為據此足以推導出對權力追求的節制;相反,為了“生存”, 競爭仍然是割喉式的. Kenneth Waltz nuclear balance

8 攻勢現實主義 在國際政治中幾乎看不到安於現狀的國家,權力永遠是相對的,因此永無饜足.要獲得最大化的安全度, 只有「成為體系中的霸主」!****體系中只有霸主一人是安於現狀的,但是根據“紅心皇后原理”,他仍得不斷向前奔跑以“維持現狀”.  攻勢論的五個基本命題: 國際體系處於「無政府狀態」. 國家雖有大小強弱的差異,但其位格是平等的.這不像一國之內,政府的位格凌駕國民. 大國具備侵略他國的軍事力量。 國家永遠無法把握其他國家的意圖,****尤其不能肯定對方會否發動侵略戰爭。原因是侵略的理由有多端,而意圖本身則反覆善變。 生存是國家的首要目標,因為國家一旦被征服,就沒有資格追求其他目標. 大國是理性的行為體.***

9 大國政治的悲劇 從這五個基本命題出發,可以推導出大國行為的邏輯及其後果. 〈大國政治的悲劇〉
由於現實環境1和2,與及永恆的不確定性3,大國彼此恐懼, 沒有信任的餘地.加上4,得出結論:大國只能依靠一己的力量在叢林中掙扎存活.*** 在一個沒有中央權威可資申訴和獲取救濟的體系裡, 國家總是按照自己的利益行動, 非不得已不會屈從於他國的利益;也不會從屬於國際共同體的利益.在叢林中求活,自私是有好處的. 再由5,一個國家要獲得最大程度的安全, 就要獲得最大程度的權力.基於權力的「零和zero-sum 性質」, “最大程度的權力”只能是“擁有比其他人多的權力”, 即成為「霸主」.*****

10 爭霸理論 Th.「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是國際關係研究的重要觀念 (1950年由 J Hertz提出), 意指一個國家用來增進自身安全的權力手段,常常會損害別國的安全.**** 零和性乃是 “攻勢論”的根基所在. 據此,國家在意的是相對權力,不是絕對權力,*** 損人即是利己,最好的防禦就是有效的進攻.因此,國家必然是侵略性格的,最終權力演變為目標,而非單純求生的手段.  由此導出爭霸的邏輯:成為“霸主”才能享有“足夠的安全”. Def. 「霸主hegemon」指一個強大到足以統治體系中所有其他國家的國家, 其他國家欠缺與之開戰的資本.相對地說, 他是體系中唯一的大國. 體系中最強大的國家未必夠格成為霸主,「霸權」意味著對體系的控制.*** 在這個意義上,世上從未出現過“全球霸主”, 可見的將來也不會有, 出現的都只是“區域霸主”.原因是大海洋對軍事力量的阻遏過於巨大.***

11 爭霸理論 Th.由於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取得全球霸權, 整個世界將會永久地處於“大國爭霸”的局面,***** 而爭霸者則必須具備區域霸主的份量.
正因大國們都伺隙獨霸,平衡本質上是暫時性的,遲早會被打破,迎來終極決戰.這是“攻勢論”與“守勢論”分歧所在, 守勢論認為大國著重平衡多於侵略,所以平衡是常態.  守勢論者也認為大國會聯手創造國際秩序,攻勢論者則認為此乃虛應故事,求平衡於一時.國際和平秩序本質上是無法成立的, 原因有二:A大國們對建立和平原則上無法達成共識,大家只想建立有利於己方的“和平”;B大國無法肯定己方對和平付出的努力能否收效,甚或會否為敵所乘.***

12 爭霸理論 Th. 當一個國家成為了區域霸主, 她就十分忌憚其他區域出現霸主.她會盡力封殺這種情勢, 常見的手段是扶植制衡者,或實施圍堵.“離岸制衡術”是當前世局大博弈的必然着手.   當地球上出現兩個區域霸主,情勢會變得兇險.兩雄會各自統率附從國家,結成同盟,進行環球爭霸冒險.假如兩大集團力量相捋,互相顧忌,兇險程度反而不太大.(如冷戰之美蘇.)兩雄均無望成為世界霸主的格局, 作者稱之為「多極平衡」. 假如兩者一強一弱,則強者成為潛在的世界霸主,是為「多極不平衡」,兇險程度會大增.**** 至於全球只有一個區域霸主則是「單極體系」,反而最為“安全”(就如當今之世).

13 中國崛起 這就明白了為何作者擔憂〈中國崛起〉
Th.一國之所以能成霸業,其資本在於財富與人口,**** 此二者,軍事力量之本源也.財富對現代戰爭最為重要,因為現代軍備屬於資本密集類型. 而人口之所以重要,則因為發動侵略戰爭要靠陸軍 霸主最忌憚的對手是:人口大國, 而其財富正在高速增長者!  根據攻勢論的邏輯, 只要中國經濟維持高增長,必然會成為東半球區域霸主.(問題只是高增長能否維持.) 在這過程中,周邊諸國,如日本韓國越南等, 必然深感壓力,而美國亦必會施展拿手的“離岸制衡術”,與該等國家結盟圍堵中國.***  中國與鄰國領土爭端眾多,將成為導火索.歷史上鄰國久為中國所欺凌,人民異常痛恨,民族情緒勢必火上加油.當前中國在六項(台灣、西沙群島、南沙群島、釣魚島、中印邊境和整個南海.)領土糾紛中寸步不讓,姿態強硬.南海是中國進出世界之門户,也是敵軍窺伺國境的場所, 將成為世界和平的最大隱患.***

14 中國崛起 首先考慮美國的處境. 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以上,*** 相對潛力“無限大”,時間對中國有利,這成為美國揮之不去的夢魘.對此,美國的對策有四: A預防性戰爭,即以戰爭手段將對手扼殺於搖籃之中. 此策風險過高,且兩國相距過遠,肢體衝突機會低, 很難說服國民開打.*** B阻礙其經濟增長,使之欠缺稱霸本錢.杜漸防微本為上策,但技術上難以辦到.窒礙增長只有斷其外貿一途, 而美國赫然是中國的最大貿易伙伴!首先,美國沒能力號令天下禁運中國,***片面斷貿只會益了歐洲諸國.其次,禁貿傷己,國內反對聲音必大. C挖牆腳,即策反中國的盟友和附從國,甚至在中國內部助長混亂. 此策成本效益最划算,但奇怪地沒甚麽用處,因為中國根本沒甚麽盟國,***而內部則有文化堅牆防護, 美國滲透力極低. 剩下的策略“只此一手”D圍堵, 與中國周邊的“次大國”結盟以制衡之.但此策成本不輕, 而且長期來說,反會助長衝突的機會.*** 結論:來日,中美開戰機會極高.


Download ppt "《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200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