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學策略技巧與教學資源運用 劉淑雯 台北市文化國小教師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1213.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學策略技巧與教學資源運用 劉淑雯 台北市文化國小教師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12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學策略技巧與教學資源運用 劉淑雯 台北市文化國小教師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1213

2 教學方法 一、思考啟發取向的教學方法 二、情意陶冶取向的教學方法 三、實作取向的教學方法 四、合作取向的教學方法 五、個別化取向的教學方法
六、教學方法的運用

3 四、合作取向的教學方法 在合作的教學氣氛下,進行師生間多向互動的教學活動,有助於學生的學習。 合作取向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協同教學法 (二)合作學習教學法

4 (一)協同教學法 由數個專長不同的教師及若干助理人員,共同組成一個教學團,在一個或幾個學科領域中,發揮各教師的專長,應用各種教學媒體、設備與器材,經由各種不同的方式,指導兩個或更多傳統班級的學生學習,並加以評鑑。 正式的協同教學,依現實情況而論,較難實行,但合班教學、交換教學、循環教學、增加助手協助等教學方式,

5 協同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1)計畫 (教師必須建立協同教學的觀念、並依個人的專業領域組成教學團,進行計畫) (2)教學(大班教學、小組討論、個別學習) (3)評鑑(對於學生學習成績、教學成效及協同工作的評鑑) 正式的協同教學,依現實情況而論,較難實行,但合班教學、交換教學、循環教學、增加助手協助等教學方式,也都把握了協同教學的精神。

6 (二)合作學習教學法 依學生能力、性別等因素,將學生分配到一異質小組中,教師藉由各種途徑鼓勵小組成員兼彼此協助扶持、共同合作,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成效,並同時達成團體目標。

7 合作學習的意涵 合作學習的定義 按照學生能力、性別、先備知識等的因素,將學生分配到異質性的小組,由分組學習進行教學活動。 合作學習的觀念
1.主體─學生,進行分組或合作教學。 2.教師─編選教材、引導學生。 3.創意和問題解決─相互討論進行。 4.愛和支持的環境─鼓勵和人際互動學習。 5.善用分組技巧─小老師制、小組學習。

8 發展背景 1700年代末葉,蘭開斯特和貝爾在英國倡導採用合作學習團體施教。 1930年代,梅依和杜伯斯完成《競爭與合作》一書。 1940年代,墨瑞諾發展了社會計量法和社會關係圖。 勒溫的田野理論 1960年代,米勒及漢林研究合作對生產力的關係

9 1960年代中期,強森等人訓練教師如何採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
1970年代早期德布里和愛德華發展出「團體探究法(簡稱GI)」 史雷芬也提出「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簡稱STAD)」,又修改電腦輔助教學為「小組協力教學法(簡稱TAI)」,凱根發展出「協同合作法(Co-op Co-op)」 艾洛森也發展出拼圖法……等人!

10 理論基礎 現代的合作學習主張,主要奠基於社會學及心理學基礎上: 1.社會互賴論 2.接觸理論 3.認知發展論 4.發展理論
5.認知精緻化理論 6.行為學習論

11 合作學習的特質一:異質分組 依學生的學習能力、性別、種族及社經背景等將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組中,彼此互相指導相互學習。
提供學生更多機會認識不同的學習對象,聽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經驗,讓學生從更多樣的觀點結合學習經驗,達成學習目標。

12

13 特質二:積極互賴 學生能知覺到自己與小組同學是浮沉與共、休戚相關的。 合作學習中,學生的責任為 學習分配的材料 確保小組成員學會

14 特質三:面對面的助長式互動 組內學生可以相互助長彼此學習的成功,例如鼓勵組內其他同學的成就、努力完成任務、達成共同目標等。
可指導學生從事下列活動: 相互鼓勵達成共同目標 挑戰彼此的推理與結論 提供別人回饋,也接受別人的回饋

15 特質四:評鑑個人學習績效 小組的成功是界定在組內每一個人的成功,而非以小組某一成員的成功來代表小組,不顧其他成員的表現。
合作學習是由小組學生共同學習,但評鑑時學生必須個別表現結果。

16 特質五:人際技巧 基於團體動力學的理論,假定社會技巧是團體生產力的關鍵因素。
若教師注意教導學生精熟社會技巧,並給予學生必要的酬賞,則學生的社會技巧愈高,合作學習小組的生產力愈高。

17 特質六:團體歷程 小組學習效能的展現有賴於每個小組能夠檢討其運作狀況和功能發揮程度。 實施途徑: 全班式團體歷程 小組式團體歷程

18 合作學習之所以未能普遍被應用的原因 1.對合作學習的瞭解不足;流於專擅式的小組討論
2.教學時秩序的要求及教室空間限制,個別與競爭學習比較容易達到 3.教材份量甚多;升學壓力;教學績效 4.大部份人都接受個人角色和績效的要求,拒絕個人學習之外的角色(即不願意為他人學習負責) 5.合作學習本身的不確定性和危險性(例如:團體是否能有效運作)

19 傳統學習和合作學習團體之比較 傳統學習團體 合作學習團體 同質或隨意分組 異質分組 低度互賴,焦點在於個人表現 高度互賴,焦點在於聯合表現
只重個人績效 團體和個人績效均重 作業討論很少顧及他人學習情形 一起工作,彼此支持和協助 領導者指揮成員參與 領導地位由成員分享 獎勵個人成就 強調持續改進

20 合作小組不能發揮功能的原因 1.缺乏團體成熟度 2.未能批評反省及做出支配性的反應 3.社會飄浮現象 4.搭便車現象 5.認為不公而失去動機
6.團體思考 7.缺乏足夠異質性 8.缺乏小組工作技巧 9.團體規模不適切

21 提倡合作學習的理由 1.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合作能力,合作能力是社會迫切需要的。
2.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全體學生學習績效,導正以往以個別、競爭為主的教育缺失。

22 合作技巧的內涵 (1)工作技巧 指學生能掌握學習內容,完成有效的學習。(包括:檢視別人對作業的瞭解狀況;提出自己的觀點分享資料和意見;討論作業;提出重點;遵循指示的重點) (2)社會技巧 社會人際的維持可從積極的互賴關係、有效的人際關係加以建立。

23 建構積極的互賴關係 1.目標互賴:強調小組學生努力去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 2.獎勵互賴:藉由小組中的每個人依小組的表現獲得相同 的分數。
3.資源互賴:指小組的組員每個人只有一部份的資訊、資 料及教材,每個人必須彙整資料之後,才能 完成小組的任務。 4.角色互賴:分配每個人不同的任務,以達成小組共同的 目標。 5.工作互賴:指組員彼此分工,精熟一部份教材,而後負 責指導他人。 6.環境互賴:安排一個空間,以利小組活動的進行。

24 教師應如何教導學生合作的方法 步驟一:強調合作技巧的重要性 步驟二:確信學生瞭解合作技巧 步驟三:安排情境,提供機會讓學生反覆地練習
步驟四:安排團體歷程,提供反省改進的機會 步驟五:鼓勵學生持續練習這些技巧,直到完全 內化

25 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 壹、教學前的準備 (一)決定小組人數 (二)進行學生分組 (三)分組內角色 (四)教室安排空間 (五)準備教材

26 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 貳、教學實施 (一)說明學習任務 (二)說明成功規準 (三)建立積極互賴性 (四)設計個別績效評鑑
(五)指出期許的合作行為 (六)進行合作學習教學

27 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 參、學習評鑑與表揚 (一)追蹤學生的行為 (二)提供學習任務和社會技巧的協助 (三)評鑑學習結果 (四)進行學習表揚
肆、團體歷程與教學反省 (一)反省團體功能 (二)反省及改進整個教學過程

28 合作學習法 目前合作學習以發展出許多方式,如: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 小組遊戲競賽法(TGT) 拼圖法第二代(JIGSAW2)
團體探究法(G-I) 小組協力教學(TAI) 協同合作法(Co-op Co-op) 合作統整閱讀寫作法(CIRC) 共同學習法(LT) 以下:

29 合作學習模式 一、合作學習首先要進行分組 把學生按成績做分組,每組六個人。成績較好的學生擔任輔導員,負責教導他身旁的同學。

30 座位安排 二、合作學習座位安排 講 桌

31 合作學習模式 三、工作分配 除了輔導員,還要有組長,組長要負責收作業、聯絡簿,發東西等工作;其他組員可擔任其他項目工作負責人。學生從工作服務中,獲得成長學習的機會。 四、課前準備 分組之後,課前準備就可利用小組組員進行分工合作。除了學生合作學習之外,更重要的前提是老師也要進行合作學習。

32 合作學習模式 五、課中學習活動的進行 可以請各組小老師協助教師作補救教學,尤其是形成性評量時! 六、課後的聯繫 學生們可以互通有無
七、分組討論 採六六討論法

33 合作學習模式 八、分組競賽 有助於提升學習興趣 九、評量 要公平 小組成績外,學生自評

34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 教學流程 (一)全班授課 (二)分組學習 (三)測驗和團體歷程 (四)學習表揚 (五)評分方式

35 準備活動 (一)準備教材 作業單、答案單、小考測驗卷、觀察表、小組總分單。 (二)決定基本分數 1.代表學生學習能力的分數。
2.教師宜與學生討論,參酌學生的意見 後決定之。

36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 (三)進行學生分組 步驟1.排序。 步驟2.決定小組人數。 步驟3.安排學生角色任務。
到各小組。

37 參.教學流程 (一)全班授課 (二)分組學習 (三)測驗和團體歷程 測驗在評鑑學生的學習表現。 團體歷程提供機會讓學生反省。 (四)學習表揚
表揚依據進步分數來決定。

38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 (五)評分方式 由個人的進步分數及小組整體表現進行評鑑。 (六)個人進步分數 1.由小考分數減去基本分數。
2.進步分數沒有負分。

39 (七)小組得分 以個人進步分數來計算。 (八)學習表揚 1.小組表揚 強調積極互賴的具體成效。 2.個人表揚 與自己過去的學習作比較,從成功的 滿足中提高個人的學習興趣。

40 小組遊戲競賽法-TGT (Term-Games-Tournament Method) 這種方法的程序類似STAD,主要的不同在透過工作單的學習活動完成後,舉行小組之間成就測驗的競賽,教師在事前為學業競賽準備題目單、題號卡、答案單、計分單,測驗時依每組學生能力高低分派至適合的測驗桌,比賽成績以小組個人得分轉換的點數總和計算,成績高者給予表揚和獎勵。

41 TGT教學流程 (一)全班授課 (二)分組學習 (三)學習競賽 1競賽型式(1)測驗式(2)問題式 2學科遊戲競賽 3能力系統的調整
(四)學習表揚

42 3.分配競賽桌: 依能力的高低將每組中的學習者分派至各競 賽桌,不同競賽桌擺置不同測驗。
準備活動 1.準備教材: 包含準備作業單、測驗卷、觀察表及競賽規則 2.學生分組: 採異質分組,將不同能力、性別的學生分配 到小組中,鼓勵彼此協助。 3.分配競賽桌: 依能力的高低將每組中的學習者分派至各競 賽桌,不同競賽桌擺置不同測驗。

43 1.全班授課: 教師授課的重點,在介紹教學主要內容, 並說明競賽規則。
教學流程:  1.全班授課: 教師授課的重點,在介紹教學主要內容, 並說明競賽規則。 2.分組學習: 小組學生一起練習作業單,以精熟教材內 容。 3.學習競賽: (1)競賽的形態 (2)學科遊戲競賽 (3)能力系統的調整 4.學習表揚

44 Jigsaw Ⅱ─拼圖法第二代 教學流程: (一)全班授課 (二)分組學習1.到專家小組討論2.回原小組報告 (三)學習評鑑 (四)學習表揚

45 Jigsaw Ⅱ─拼圖法第二代 1. Teaching 2. Reading 3. Expert group discussion
4.      Team reporting 5.      Team testing 6.      Team recognition

46 Jigsaw Ⅱ─拼圖法第二代 實作演練 影片欣賞 分享討論

47 教學信念 影片欣賞 互動分享與討論


Download ppt "教學策略技巧與教學資源運用 劉淑雯 台北市文化國小教師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1213."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