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八八水災 災區重建環境輔導與建言團隊: 屏東 地區 第一個月彙整報告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八八水災 災區重建環境輔導與建言團隊: 屏東 地區 第一個月彙整報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八八水災 災區重建環境輔導與建言團隊: 屏東 地區 第一個月彙整報告
八八水災 災區重建環境輔導與建言團隊: 屏東 地區 第一個月彙整報告 簡報人: 屏東科技大學 環工系 陳瑞仁 2009年 09月19 日

2 簡報內容 團隊組織架構及分工 屏東災區現況介紹 工作進度報告 問題分析與建議策略

3 八八水災災區重建環境輔導與建言-屏東區團隊聯絡資料表(98.9.18更新)
機關 姓名 台灣大學環工所 蔣本基 環資會董事長 張長義 成功大學環工系 李文智 中山大學環工所 高志明 屏東縣政府環保局局長 林雅文 屏東科技大學環工系 陳瑞仁 葉桂君 黃益助 黃武章 陳庭堅 黃國林 謝季吟 薩支高 林耀堅 許正一 郭文健 張國慶 李嘉塗 邱瑞宇 邱春惠

4 八八水災災區重建環境輔導與建言-屏東區團隊聯絡資料表(98.9.18更新)
屏東科技大學環工系 謝連德 趙浩然 余伍洲 陳冠中 林傑 屏東科技大學土木系 葉一隆 丁澈士 屏東科技大學水保系 吳嘉俊 黃國禎 大仁科技大學環管所 廖少威 李芳胤 紀長國 賴文亮 邱俊彥 許美芳 仲崇毅 李崇垓 陳振正 大仁科技大學觀光系 台邦撒沙勒 mail.tajen.edu.tw 高鳳技術學院休閒事業管理系 李炳楠 永達技術學院 洪彰懋

5 計畫主持人:陳瑞仁(屏科大) 共同主持人:葉桂君(屏科大)
執行團隊 組別與負責老師 團隊成員 計畫主持人:陳瑞仁(屏科大) 共同主持人:葉桂君(屏科大) 第一組:環境調查與監測 (黃益助 老師;屏科大) 屏科大 葉桂君、黃武章、謝季吟、 黃國林、林傑、謝連德、 郭文健、趙浩然 大仁科大 許美芳 第二組:災情控制與評估 (葉一隆 老師;屏科大) 陳庭堅、薩支高、丁澈士、 吳嘉俊、黃國禎、陳冠中 李芳胤 第三組:災區復育與規劃 (廖少威 老師;大仁科大) 邱俊彥、紀長國、李芳胤、賴文亮、許美芳、仲崇毅、李崇垓、陳振正、台邦.撒沙勒 薩支高、余伍洲 第四組:災民關懷與輔導 (李炳楠 老師;高鳳) 陳庭堅、張國慶、李嘉塗、邱瑞宇、邱春惠 永達技院 洪彰懋 第五組:資訊建置與評析 陳瑞仁、丁澈士、吳嘉俊、許正一、林耀堅

6 屏東 地區災損情形

7 屏東淹水區域(藍色)及漂流木(紅色)分佈圖

8 淹水調查 大同村 堤防破壞 林邊鐵橋斷裂

9 坡地災害調查 霧台伊拉部落 崩塌區 霧台一號橋被沖毀 崩塌區

10 春日鄉境內堰塞湖 此處有一楔型滑坡破壞 水流方向 水流方向 水流方向 河道阻塞處

11 霧台鄉 災後產生大量土石流、河道變寬、道路損毀、掩埋村落房舍 屏東區山區災損情形

12 災後舊好茶社土石崩坍 教堂

13 災後好茶社區航照圖 好茶社區 教堂

14 屏東地區災損情形—好茶村 教堂毀壞 民宅損毀 民宅低於河床 民宅二樓變一樓 原堤防處

15 霧台鄉

16 霧台鄉

17 災後霧台大武分校—土石滑落河道變寛 霧台大武分校

18 屏東地區災損情形—霧台村 土石坍方 山區道路柔腸寸斷 橋樑沖毀 霧台一號橋斷裂

19 高樹鄉

20 屏東區山區災損情形 航照等資料感謝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提供

21 屏東區之災區特殊性 環境臭味污染與臭味敏感 環境污染與地質敏感 災民安置 災區道路旁積土 災區路旁積水池 災區空地集中堆積土 土石流為主
河川污染 揚塵 掩埋場(禽鉤端螺旋體症(萬丹鄉) ) 漂流木(全區河濱區及海岸線沿岸) 畜魚屍體:林邊、佳冬鄉 災民安置 長期性 居所環境品質 留守災區之居民

22 執行重點 環境調查與監測:災區環境調查與分析 災情控制與評估:災區地表特性及環境敏感區塊勘查
地面水和飲用水、地下水與掩埋場址、空氣品質、廢棄物 災情控制與評估:災區地表特性及環境敏感區塊勘查 屏東縣坡地災害區域之資料收集與調查 、屏東縣淹水區域之資料收集與調查 、屏東縣環境敏感區塊建議 災區復育與規劃:災區近年環境影評估報告與現況差異分析 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差異分析、衛星影像比對分析 、GIS資料庫 災區關懷與輔導:輿情調查與宣導聯繫 輿情問卷初稿擬定、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彙整數據及報表填具 資料建置與評析 調查與監測資料彙整 受災區之國土利用與流域管理綜合評估與建議研提

23 執行重點 D區之受災地區應以災民關懷與輔導為先,繼以受災地區之環境調查與監測為災情控制與評估之輔佐資料,並運用於災區復育與規劃等相關工作,長期而言應著力於資訊建置與評析工作。

24 第一組:環境調查與監測

25 工作重點 進行災區之環境調查與監測 災區背景資料及安置區域環境現況資料收集
地面水和飲用水 :河川水質、災區飲用水質(林邊、佳冬、淨水廠等) 地下水 :學校地下水、掩埋場等 空氣品質:溫室氣體CO2調查、 Dust粒徑分析、環境中臭味等 廢棄物 :災區淤泥SVOC  全量與TCLP 重金屬 災區背景資料及安置區域環境現況資料收集 依據現有監測站,持續收集長期環境變化資料,作為後續各項評估之參考依據。

26 工作成果 災區重建區 Hot spot 地點 分析與監測結果 有環境汙染之虞地區 環境敏感區 二次災害發生地區
林邊、佳冬災區飲用水、臭味、bio-aerosol調查 林邊、佳冬受災區域採樣 高屏溪、東港溪、林邊溪 環境敏感區 林邊、佳冬臨海沿岸地區 以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所公布的淹水潛勢圖(600mm/day)做為屏東縣之淹水敏感區域 二次災害發生地區 (下次颱風來襲時,可能再度受創之災區) 佳冬鄉塭豐村 異味逸散程度具不確定性 無法得知 災區重建區 林邊、佳冬災區飲用水 廢棄物 災區淤泥SVOC  全量與TCLP 重金屬

27

28 濁度 東港溪 SS

29 濁度 林邊溪 SS

30 佳冬鄉 與 林邊鄉空氣檢測 採 樣 日 期:98年09月16日 採樣日期 2009/9/16 採樣地點 林邊鄉公所 佳冬鄉塭豐村中興路1號
佳冬鄉塭豐村魚塭 採樣天氣 採樣編號 D-A D-A D-A 溫度(℃) 39.8 35.8 34.3 溼度(%) 54.5 68.7 68.6 風速(m/s) 1.81 3.6 1.63 大氣壓力(mmHg) 764.3 763.9 763.7 GPS定位 N 22∘26' 6.3 E 120∘30' 51.9 N 22∘24' 29.8 E 120∘31' 31.5 N 22∘24' 52.5 E 120∘31' 9.0 Dust(µg/m3) 238 270 168 >1.0µm (%) 98 96 99 CO2(ppm) 464 436

31 佳冬鄉 與 林邊鄉空氣檢測 採 樣 日 期:98年09月16日 採樣日期 2009/9/16 採樣地點 佳冬鄉塭豐村安檢站 林邊大橋
新埤大橋 採樣天氣 採樣編號 D-A D-A D-A 溫度(℃) 32.3 30.3 30.4 溼度(%) 70.6 78.4 79.7 風速(m/s) 1.64 1.49 0.4 大氣壓力(mmHg) 763.2 763.1 762.5 GPS定位 N 22∘25' 0.4 E 120∘31' 9.8 N 22∘25' 46.8 E 120∘31' 31.2 N 22∘27‘ 45.6 E 120∘33' 2.6 Dust(µg/m3) 89 61 92 >1.0µm (%) 97 98 CO2(ppm) 466 482 654

32 細菌總菌落數 ps:建議值係針對室內空氣品質,室外不適用

33 98/08/24 屏東林邊水質採樣

34 98/08/31 屏東林邊水質採樣

35 佳冬鄉 與 林邊鄉空氣檢測 採樣日期:98年08月31日

36 佳冬鄉 與 林邊鄉空氣檢測 採樣日期:98年09月16日

37 第二個月工作重點 持續進行災區飲用水、臭味調查 持續針對東港溪、林邊溪水質採樣與分析
預計於98/09中下旬執行D區第2次災區飲用水採樣工作。 預計於98/09中下旬執行D區第2次綜合臭味數據採樣工作。 將進行第二次佳冬鄉塭豐村與焰塭村共7戶水質採樣分析,並針對兩戶自來水中大腸桿菌數明顯超過標準之用戶提醒注意是否有遭受汙染之可能。 持續針對東港溪、林邊溪水質採樣與分析 進行受災區學校地下水飲用安全監測及畜掩埋場潛在污染趨勢監控 持續進行受災區域周界TSP檢測、收容處所或組合屋室內空氣品質調查、周界大氣環境中生物氣膠採樣與分析 進行淤泥環境危害性採樣與判定

38 第二組:災情控制與評估

39 工作成果 水利設施災情 評估 道路橋樑中斷災情 評估 斷水斷電電信中斷災情評估 淹水區域劃定評估 坡地災害調查

40 1. 屏東地區災損情形– 水利設施 縣內多處水利設施破害,其中又以林邊、佳冬、三地門及高樹地區等地最為嚴重。

41 2.屏東地區災損情形 – 道路橋樑中斷 縣內多處橋樑設施破壞,但大多是鄉道層級的橋樑居多,縣內以雙園大橋的破壞造成人員傷亡為最為嚴重。

42 3.屏東地區災損情形 – 斷水斷電電信中斷 斷水斷電及電信中斷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林邊、佳冬、東港、萬丹、屏東市、來義、三地門、霧台及高樹等地區

43 4.屏東地區災損情形 – 淹水區域劃定 此次淹水範圍之區域十分廣泛,幾乎涵蓋屏東縣內所有平地鄉鎮,其中又以林邊及佳冬地區最為嚴重。

44 5.屏東地區災損情形 – 坡地災害調查 此次災害之降雨量十分巨大,因此山區發生大量的土石崩落,造成三地門、霧台、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獅子、牡丹、滿州、恆春等地多處發生坡地災害,於春日鄉更形成一堰塞湖。

45 第二個月工作重點 持續進行受災區域:(1)水利設施(2)道路橋樑中斷災情(3) 斷水斷電電信中斷(4) 淹水區域劃定評估 (5)坡地災害調查。 未來將與各單位進行實質的討論,以獲得各區域之改善方案。

46 第三組:災區復育與規劃

47 D區第三組組織架構及分工

48 工作成果--環評區位風災前後調查(Ⅰ) 序號 案名 災害情形 敏感區位 水文地質 A 台灣地區南部區域瑪家水庫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 土石流
1.水源保護區 2.珍貴稀有動植物 3.鄰近古蹟保存區、生態保育區 4.位經河川行水區 5.位經空氣污染三級防制區 6.位經水污染管制區 1.瑪家壩位屏東三地門鄉三地門村東南東方,在隘寮北溪及隘寮南溪匯流口下游約1000公尺處。 2.壩址下游2.2及4.5公里處有水門背斜及潮州斷層。 3.水庫若蓄滿將有1/4伊拉遺址(2.5公頃)遭淹没,好茶、伊拉社區需遷村。 4.基盤以板岩為主偶夾薄層變質砂岩。 5.計畫區平均年降雨量3959.8公厘並集中於5~10月約佔91.6%。 6.遷村可能地點有台糖農場(94.693公頃)、舊好茶及舊好茶鄰近地區等三處。

49 工作成果--環評區位風災前後調查(Ⅱ) 序號 案名 災害情形 敏感區位 水文地質 B 瑪家農場土地規劃計畫案 無
謀生能力與生活生計、產業發展的考驗。 1.瑪家農場位瑪家鄉北葉部落附近,佔地100.8公頃台糖土地,日據時代仍為原住民傳統領地。 2.地質主要為岩類組成地層以潮州層為主,岩性主要為板岩偶夾厚層砂岩,海拔100~250公尺台地地形,開發一級至三級坡佔基地面積之32%。 3.年雨量2000~2900公厘。 4.2007年8月聖帕颱風土石流造成好茶部落40餘戶慘遭淹沒撤至隘寮營區。 5.遷移由古好茶、舊好茶到新好茶部份遷移到平地,人口由1951年786人到2006年377人。 6.開發定位:屏北原住民族群生態與文化風貌發展之『永續部落』基地:綜合思考在地自然生態保護、文化脈絡延續及地方產業再發展。

50 工作成果--環評區位風災前後調查(III)
序號 案名 災害 情形 敏感區位 水文地質 C 大仁技術學院第二校區開發計畫 1.懸浮微粒及臭氧屬空氣污染三級防制區 2.位於高屏溪水污染管制區 1.地質主要為0 ~ 12 m棕灰色粉值粗中細沙夾軟礫石、12 ~ 34 m棕灰色粉值粗中細沙夾礫石、34 ~ 47 m灰色粉質黏土、47 ~ 50 m灰色粉質細砂 2.降水量:各季平均降水量大小為夏季( mm) > 春季(295.0 mm) > 秋季(267.0 mm) > 冬季(59.6 mm) ,合計年雨量為 mm, 而降水日數全年90天。 3.影響流域:海豐圳及武洛溪。 D 國道第二高速公路九如林邊段第C385標工程屏東縣泰武鄉武潭段1191等14筆土地土石採取計畫 1.地質主要為0.5 ~ 5.0 m 粘土夾岩穴層、黃棕灰色重度風化碎屑性頁岩、黃棕灰色中度至輕度風化碎屑性頁岩、7.0 ~ 10.0 m 灰色碎屑性頁岩。 50

51 工作成果--環評區位風災前後調查(ⅠV)
序號 案名 災害情形 敏感區位 水文地質 E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遷建計畫 1.懸浮微粒及臭氧屬空氣污染三級防制區 2.位於高屏溪水污染管制區 1.地質主要為粉土質中細砂礫石層、粉土質中細砂層、粉土質中細砂礫石層。 2.降水量:各季平均降水量大小為夏季( mm) >春季(295.0 mm) > 秋季(267.0 mm) > 冬季(59.6 mm) ,合計年雨量為 mm, 而降水日數全年90天。 3.氣溫:年平均氣溫25.5℃。 4.影響流域:高屏溪及武洛溪。 F 林邊溪治理工程分年分期實施計畫 林邊溪堤防破堤淹水 1.林邊鄉屬地層下陷區約50 cm 2.林邊溪十幾年來未疏濬,河床砂石淤積升高 3.林邊溪全河段河床平均坡降1:88 1.流域面積336.6 Km2 2.主流長度41.3 Km 3.歷年平均流量24.4 CMS 4.下游為沖積土,粗質地85%,中質地10%、細質地5%。 51

52 第二個月工作重點 未完成EIA報告查閱彙整 環評區位風災前後衛星影像之比對 與其它組所獲災後資料作差異性分析 受毀淨化設施復育之可能性評估

53 第四組:災民關懷與輔導

54 屏東縣目前災區收容所(98.9.7修正) 編號 鄉鎮市區 收容場所 開設起迄時間 收容數(人) 1 高樹鄉 大津農場 98.08.23 81
來義鄉 丹林檢查哨(古義路72號) 10 3 長治鄉 中央廣播電台長治分台 132 4 內埔鄉 298旅龍泉營區 472 屏東榮譽國民之家 192 5 枋山鄉 加祿堂營區 540 6 牡丹鄉 高士托兒所 39 7 屏東市 清靜家園 47 合計 1513

55 屏東縣預定永久屋位置 瑪家鄉農場:400~500戶 潮州忠誠營區:400~500戶

56 第二個月工作重點 持續進行對於災民之關懷與輔導。 針對既有之問卷資料進行深入性分析。

57 第五組:資訊建置與評析

58 工作成果 完成初步雨量分析 完成初步屏東地區敏感區域– 坡地災害潛勢區 完成初步屏東地區敏感區域– 淹水災害潛勢區

59 雨量分析

60 屏東地區敏感區域– 坡地災害潛勢區 本計畫坡地災害危險潛勢區域係以水土保持局所公布的64條潛勢溪流之周邊區域作為屏東縣之坡地災害危險潛勢區域。 土石流處 共計64處

61 屏東地區敏感區域 – 淹水災害潛勢區 本計畫淹水危險潛勢區域係以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所公布的淹水潛勢圖(600mm/day)做為屏東縣之淹水敏感區域。 林邊高速公路下方

62 第二個月工作重點 持續進行雨量分析 持續進行屏東地區敏感區域– 坡地災害潛勢區分析 持續進行屏東地區敏感區域– 淹水災害潛勢區分析
持續進行將與各單位進行實質的討論,以獲得各區域之改善方案

63 問題分析與建議策略

64 問題: 對策: 第一組:環境調查與監測 災區異味逸散程度具不確定性 採樣時逸散地點需要加強研判 1.災區總懸浮微粒濃度高於空氣品質標準
2.懸浮微粒成份以中大粒徑為主 3.溫室氣體CO2濃度高於空氣背景值 1.災區重建洗灑宜注重街道揚塵之影響 2.河道淤泥清除宜有配合氣候特性之防治沙塵暴策略

65 問題: 對策: 第一組:環境調查與監測 飲用水的安全衛生問題在災區備受關注,部分住戶仍自行購買山泉水做為飲用水,但其水質之安全缺乏監督機制。
七戶中有兩戶自來水質檢測發現大腸桿菌數明顯偏高,懷疑因水壓問題住戶使用水塔時並未定期清洗所導致,將建議住戶定期清洗水塔。

66 收集中央地質調查所已監測或劃定之環境敏感地區
第二組:災情控制與評估 問題: 災害後環境敏感地區變異程度再確認 對策: 收集中央地質調查所已監測或劃定之環境敏感地區 相 關資料,再進行調查研判這些區域受此次風災影 響及影響程度

67 第三組:災區復育與規劃 問題: 萬丹鉤端螺旋體病:症狀有類似感冒的輕微型,抵抗力強得患者,常會自然痊癒,約有10%會出現嚴重的黃疸型,甚至引起多重器官衰竭。嚴重的黃疸型患者若未接受及時治療,可能會因肝腎等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 對策: 然而若能早期診斷,及早投予有效之抗生素,即使肝腎衰竭亦有機會完全復原。加強個人衛生宣導及治療觀念。

68 第三組:災區復育與規劃 問題: 原住民遷村問題 對策:
防災角度除考量安全性及水土保持外,應綜合思考在地自然生態保護、文化脈絡延續及地方產業再發展。 地層下陷,河床砂石淤積升高 1.疏濬河床至少1 m深,以100年洪峰流量為目標,堤 防須加高至少1 m。疏濬土方可用於堤防基礎保護 2.縱貫鐵路橋、新埤大橋、林邊大橋、水管橋樑底標 高度加大

69 第三組:災區復育與規劃 問題: 屏東縣災區相對環評報告書不多 對策: 將以臨近環評報告內容參考輔助

70 問題 對策 第四組:災民關懷與輔導 1.救災努力與民眾觀感有極大落差。 2.林邊、佳冬地區常淹水,為什麼民眾
對於這次風災所帶來的災害反應特別激烈? 對策 1. 了解民眾對於搶救復電、清理恢復之 時效性。 2. 災區搶救應變宣導、資訊的及時性。

71 問題: 對策: 目前本團隊之工作仍以災害調查及各項水質調查作業為主,相關的調查資料已提供水利、消防及環境衛生等層面之相關單位。
第五組:資訊建置與評析 問題: 目前本團隊之工作仍以災害調查及各項水質調查作業為主,相關的調查資料已提供水利、消防及環境衛生等層面之相關單位。 對策: 未來將與各單位進行實質的討論,以獲得各區域之改善方案。

72 ~簡報完畢~


Download ppt "八八水災 災區重建環境輔導與建言團隊: 屏東 地區 第一個月彙整報告"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