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篇 管理資訊系統之商業支援決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篇 管理資訊系統之商業支援決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篇 管理資訊系統之商業支援決策

2 綱 要 學習目標 企業新世紀的挑戰 企業電子化 電子商務現況與發展 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昇 結語

3 學習目標 認清E 化的趨勢與走向 說明企業電子化的過程 學習電子商務在企業經營的助益 運用電子化與電子商務來強化競爭力

4 3-1. 企業新世紀的挑戰 經營型態的轉變 電腦化與網路化的盛行 競爭的白熱化 新世紀的四大新興趨勢 工業社會「量」的優勢
資訊社會「質」的優勢 電腦化與網路化的盛行 競爭的白熱化 新世紀的四大新興趨勢

5 全球化的潮流 全球化對經濟的影響 經濟層面一致化的壓力 全球經濟連動性之增加 經營規模擴大 經濟體質的差異性

6 3-1-1. 全球化的潮流 企業的因應方式 國際化:國際化程度將決定企業的成敗 科技化:採取最新技術成為企業生存的 不二法門
網路化:網路具備的特質如下 多元性資訊與經驗, 可降低營運不確定性 整合網路資源可使企業的經營更為有效率 企業運用網路更能擴大國際行銷能力

7 經濟型態的轉變 社會經濟型態可區分為幾個階段: 原始經濟 農業經濟 工業經濟 知識經濟

8 3-1-2. 經濟型態的轉變 表5-1 各階段經濟型態比較表 財富特徵 組織型態 科技發展 經濟作為 原始經濟 體力 散居 石器研磨 狩獵
比較方式 經濟型態 財富特徵 組織型態 科技發展 經濟作為 原始經濟 體力 散居 石器研磨 狩獵 農業經濟 土地 封建社會 農耕技術 農耕畜牧 工業經濟 機器 企業型態 機器運用 工業發展 知識經濟 知識 全球化、虛擬化 知識資訊 知識服務

9 企業組織的變革 企業組織架構形成需考量以下要素: 任務的變異性 決策階層的多寡 成員的自主性

10 3-1-3. 企業組織的變革 知識經濟時代下的企業轉型策略 優勢轉型 劣勢轉型
企業或個人於經營巔峰時, 透過主要或次要的競爭優勢, 達成漸進轉型、前瞻趨勢的目的 劣勢轉型 企業或個人於經營困境時, 必須重新設定主要與次要的競爭優勢, 並積極培訓企業或個人的核心領域專長, 才能開始進行企業轉型工程

11 企業組織的變革 新型企業組織需朝幾個方向邁進: 組織扁平化 分權及彈性化 工作小組的團體合作

12 3-1-4.新的企業型態誕生 全球化的潮流、經濟型態的轉變以及企業組織的變革, 創造出現代社會中全新的企業型態-電子化企業

13 3-1-3. 企業組織的變革 電子化企業的特色可從幾方面定義: 營運管理關係的數位化 核心企業流程的網路化 企業資產管理的科學化
外在環境反應的即時化

14 3-1-3. 企業組織的變革 電子化企業發揮組織最大的競爭潛力, 需注意以下幾點: 產業組織的調整 國際性企業的發展 OEM 生產方式
創新能力的增強

15 3-2. 企業電子化 企業間電子商務在Internet的演進階段中,所扮演的角色
EDI Over Internet (EOI) 導入B2B EC 企業軟體物件導入電子商務應用開發 分散式物件導向電子商務應用

16 3-2-1.電子化概念 E-Business 一般稱為「電子化企業」, 目的是轉化企業經營並改進業務與作業流程, 進而改變商業交易模式。
「電子化企業」談的是關於企業如何運用資訊及網路的技術來改善企業核心、商業流程、提昇運作效益並擴展商機、擴大企業的版圖。

17 3-2-1.電子化概念 企業電子化的基本觀念 電子化企業 電子商務 E 化層面

18 3-2-1.電子化概念 電子化企業為未來數位經濟環境中的基本經濟單位, 企業因應電子商務所帶來的衝擊, 必須預作準備進行體質的改造活動, 充分運用資訊及通訊科技 對內-健全企業管理機能間資訊流之傳遞及暢通 對外-便利合作夥伴間及顧客之商流、資訊流、物流與金流之自動化與數位化

19 企業電子化應用架構 圖5-1 企業電子化應用架構 網路管理 信任機制 知識管理 客戶 關係 CRM 銷售 服務 SFA 物流裝配 設計研發
決策資訊系統 企業流程再造 CAD CAM CAE 構型管理 設計審核 標準設計 管理 網路管理 信任機制 知識管理 客戶 關係 CRM 企業電子化應用架構 銷售 服務 SFA 帳務 固定資產 人力資源 薪資 物流裝配 設計研發 PDM ERP Backbone 財務 配銷 製造 訂單 存貨 採購 經銷規劃 售後服務 銷售分析 生產管理 生產預測 品質管理 自動作業 全球運籌 供應商 價值鏈協同 產銷規劃及排程系統 合約前 電子化採購 合約後 電子資料交換 圖5-1 企業電子化應用架構

20 3-2-1.電子化概念 電子企業的主要應用範圍係涵蓋了企業與企業間透過
企業內網路(Intranet) 企業外網路(Extranet) 網際網路(Internet) 將重要企業情報與知識系統與其供應商、經銷商、客戶、內部員工及相關合作夥伴緊密結合。

21 3-2-1.電子化概念 電子企業運用網路技術, 改變原有企業流程, 技術應用範圍包括: 企業流程再造(BPR) 客戶關係管理(CRM)
供應鏈管理(SCM) 知識管理(KM) 企業智慧(BI)

22 圖5-2 電子化企業之主要應用範圍示意圖 企業策略管理(企業定位、經營模式) 商業流程再造與管理 國內外主要企業買主
知識產生流程之再造與管理 企業智慧之技術與系統 各階段供應商 供應鏈 管理 SCM 企業資源 規劃 ERP 顧客關係 管理 CRM Internet Extranet 電子化企業相關技術範圍 Web相關技術應用與整合範圍 圖5-2 電子化企業之主要應用範圍示意圖

23 3-2-1.電子化概念 企業電子化社群的形成, 必須從以下四個層次同時進行 國家層次 社會層次 產業層次 企業層次

24 3-2-2.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民國70 年起, 政府即積極推動多項產業自動化計畫, 以因應電子化的潮流 當時引進電子資料交換觀念與技術
產業自動化服務團十年計畫 產業自動化十年計畫 當時引進電子資料交換觀念與技術 通關自動化的關貿網路 金融銀行的FEDI 網路

25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民國81年起, 大力推動商業自動化, 從普及商品條碼、建置商品資料庫、加值網路與物流技術之研發及推廣應用, 期使商業交易活動能省力化、精人化、效率化, 以降低通路成本、提升產業的競爭力。

26 3-2-2.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民國86 年度起,協助產業界利用新興的行銷通路
推動「電子商業計畫」 組織「電子商業協盟」 推動「商業快速回應先導系統計畫」 藉由產業供應鏈間上、中、下游貿易夥伴間的合作,共同建構資訊共享、互利互惠的經營環境;

27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從民國87 年度起將「電子商業計畫」與「商業快速回應先導系統計畫」合併並擴大為「網際網路商業應用計畫」,期推動企業深入運用網際網路技術發展高效率、低成本的商業營運模式, 該計畫並納入NII 推動方案中。

28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行政院於民國88 年6 月3 日通過的"產業自動化及電子化推動方案" 以推動各產業的生產、倉諸、運送及銷售管理系統之自動化, 並導入供應鏈及需求鏈管理機制的電子化作業能力, 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 以下說明此一方案的策略及各產業計畫目標。

29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策略 鼓勵民間部門主導產業自動化及電子化之發展, 減少政府之限制, 並應積極建置電子商務所需之法制環境及網路建設。 以資訊業當作標竿, 先規劃完整之整體推動計畫, 同時藉實務進行過程所肇生之相關問題及解決方案, 建立推動模式, 再推展至各重點行業, 並將相關之硬體建設、法令建置及金融、賦稅配合措施, 配合計畫時程同步完成。

30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策略 結合國內外大企業的能力, 政府應導引中小企業積極參與, 並提供技術服務,人才培訓、獎勵措施及制度面的建立等方法, 增加其信心。 由政府部門率先建構在網上採購及提供資訊之機制, 以帶動產業之參與。

31 3-2-2.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各產業之計畫目標 資訊業電子化
建立資訊業企業間產品供應鏈電子化(B2B E-Commerce) 作業能力 帶動供應鏈中小企業建立電子化作業能力 結合產品採購商與資訊業, 組成供應鏈體系 促成產品主導商結合零件供應商組成供應鏈 解決台灣推動產業電子化各項環境面與制度面瓶頸, 並作為其他產業模式之參考。

32 3-2-2.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各產業之計畫目標 製造業電子化
推動至少80 個供應鏈體系, 深入應用企業間電子商務技術, 並推廣5,100 家企業建立電子化作業能力, 帶動台灣製造業供應鏈體系之建立, 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 整合製造業供應商之運轉體系, 形成一個包含資訊流、物流、金流及作業流程的同步運作供應鏈, 並強化運籌管理與企業紀律, 以提高企業營運效率,進而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

33 3-2-2.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各產業之計畫目標 商業電子化 推動價值鏈體系之電子商務 促進中小企業運用電子商務
協助企業轉型為電子化企業 建立競爭性發展環境 構築安全性消費環境

34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各產業之計畫目標 農業電子化 建立「農業運銷全球資訊網」 推動「農產運銷組織電子化」

35 3-2-2.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各產業之計畫目標 金融證券業電子化 推動各金融機構建置電子化金融服務通道
建立金融業電子商務金流自動化作業以輔助產業金流自動化 推動「電子化證券交易」之電子商務 促進「農產品交易電子商務化」 建構「農業產銷組織電子商務供應鏈體系」

36 3-2-2.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各產業之計畫目標 營建業電子化 擇定工作項目,加速推動規劃設計標準化工作
建立登錄輔導機制, 成立輔導性組織 辦理「績優營建自動化工程」評選 建立營建業上、中、下游供應鏈電子化作業, 促進組成供應鏈體系。

37 3-2-2.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各產業之計畫目標 政府採購電子化 建構政府電子採購環境, 激勵廠商參與電子商務
建立公開化、透明化之政府採購制度 促成公平競爭, 降低政府採購成本 提升政府採購效率, 提高國家整體競爭力

38 企業推動電子化的作為 企業進行電子化時所必須完成的事項 電子化要項 電子化的發展 電子化的方法 資訊系統的應用

39 3-2-3. 企業推動電子化的作為 電子化要項:企業在引入資訊系統或進行電子化時, 必須先考慮下列幾個方向: 建置預算 導入時間 操作方便
網路應用

40 3-2-3. 企業推動電子化的作為 電子化的發展:一般企業電子化過程區分為下列幾個階段:
單向溝通(One Way Communication) 階段 資訊庫存取(Data Access) 階段 資料交換(Data Exchange) 階段 流程分享(Sharing Processes) 階段

41 3-2-3. 企業推動電子化的作為 電子化的方法:企業進行電子化可從以下幾個方法開始: 電子資料交換(EDI) 供應鏈管理(SCM)
企業資源規劃(ERP)

42 3-2-3. 企業推動電子化的作為 資訊系統的應用:資訊系統也針對不同階層的需求可區分四大類: 策略階層的資訊系統 管理階層的資訊系統
知識階層的資訊系統 操作階層的資訊系統

43 企業電子化的影響 電子化企業的特點 管理架構扁平化 作業流程精簡化 工作地點彈性化 企業組織靈活化 企業疆域的擴展化

44 企業電子化的影響 推動電子化的優點 節省營運成本 減少人力需求 簡化作業流程 降低人為缺失

45 企業電子化的影響 電子化的缺點 人員的教育訓練 軟、硬體設施的維護 資料的安全性

46 3-3. 電子商務現況與發展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 使企業模式、組織和管理及經營和業務的形式也都產生深刻的變化。企業運用最新資訊技術來加速內部的運作, 觸及更多顧客, 並提高企業流程作業的效率 電子商務為一零時差、零距離、高效能的新交易通路, 透過網際網路和企業網路進行知識管理、從事經濟活動皆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47 3-3-1. 商務型態的轉變 企業運用傳統的商業環境來進行商務行為時, 所遭遇之問題包括: 地理環境之區隔 企業間聯繫與互動之頻繁
產品庫存之充斥

48 3-3-1. 商務型態的轉變 電子商務與資訊軟體之應用, 從根本解決上述傳統商業經營所面臨的問題。
電子商務增加不同企業對彼此間產品供應鏈間之透明度(Transparency), 企業得以利用網路之聯結驅動企業間之聯繫與合作, 真正落實商業合作夥伴關係 藉由電子商務軟體增加產品供應鏈間之透明度與能見度(Visibility), 進而降低生產成本, 減少產品庫存

49 3-3-1. 商務型態的轉變 企業間電子商務提供者市場趨勢以服務的廣度與深度來分, 全球企業間電子商務服務市場的業者可分為四大類群
前四大服務供應商所形成的領先群 主要是美國長途電信公司所組成 傳統專業領域的EDI 業者 新興的企業間電子商務服務業者

50 電子商務之基礎 進行電子商務前, 首先要具備一個完整之網路基礎架構, 藉以傳送各項資訊內容, 這條資訊傳遞之通路稱為資訊高速公路或電子公路。高速的資訊公路為資訊網路之基礎, 也是電子商務網路交易不可或缺的平台 企業可透過這個平台運用不同的網路型態來進行電子商務業務的推展。而各企業間網際網路交易的遂行, 將各個不同的產業連結起來而形成了虛擬的企業組織

51 電子商務之基礎 資訊高速公路的組成要件 使用者端的網路存取設備 區域端的連結提供設備 全球性的資訊傳遞網路

52 3-3-2. 電子商務之基礎 網路型態 過去企業間進行電子商務不外乎兩種方式 交易雙方運用點對點專屬分封迴路形成通連
透過加值服務網路(VAN) 做資料交換

53 3-3-2. 電子商務之基礎 網路型態 導入網際網路TCP / IP 通訊標準介面 而今企業間電子商務 企業外網路(INTRANET)
虛擬私有網路(VPN) 的運用

54 3-3-2. 電子商務之基礎 虛擬網路組織 大型企業利用其產業間的支配力量, 強迫上下游業者配合其營運模式來進行線上交易,故稱其為衛星模式
隨著Internet 導入,中小企業受大企業的支配, 他們可以透過Web 彼此互通, 或經過格式轉換與大型企業之EDI文件做交換

55 3-3-3. 電子商務的範圍與應用 為因應資訊科技發展而日漸普及化的電子商務之發展趨勢, 企業透過
訂單製造(Build To Order, BTO) 快速反應(Quick Response, QR) 異業整合(如電子銀行和網站購物) 交易模式, 結合資訊流、物流、商流及金流等,滿足顧客需求並確保競爭優勢

56 電子商務的範圍與應用 就電子商務之交易個體而言, 可區分為 企業對企業(B2B) 企業對個人(B2C) 個人對個人(C2C)

57 電子商務的範圍與應用 企業對企業(B2B) 企業間需完成的工作有: 供應商管理 存貨管理 配送管理 通路管理 結算管理

58 電子商務的範圍與應用 企業對顧客的EC 從消費者的角度, 電子商務可促進 人際關係 個人理財 購買產品與資訊

59 3-3-3. 電子商務的範圍與應用 個人對個人的EC
使用者可以透過網頁的瀏覽與搜尋來找尋自己所需的資料並建立個人網站, 開拓使用者與他人直接交流的門戶, 也打開使用者直接進行線上交易的契機。從早期酷必得(Cool Bid) 競標網站的成立到如今eBay 及Yahoo 拍賣網站的盛行, 讓個人對個人的直接電子商務交易行為得以實現

60 3-3-3. 電子商務的範圍與應用 電子商務交易之本質來區分 賣方(Selling) 買方(Buying) 買賣雙方同時進行的交易
電子商務有以下幾個特點 降低營運成本 提高企業效率 加強個人化服務精神 增加市場商機

61 電子商務的衝擊與挑戰 電子商務對我們生活的衝擊與變化 學習與適應 全方位競爭 安全與隱私 網路詐欺 電子支付 數位落差的形成

62 電子商務的衝擊與挑戰 學習與適應 電子商務所觸發企業組織的變革, 必定造成企業作業流程的更改及人員調適的問題。各企業在進行網路交易之前, 都必須做好企業組織的調整及作業流程的簡化, 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習及適應的能力。

63 電子商務的衝擊與挑戰 全方位競爭 網際網路及電子商務的應用, 讓消費者有更新、更多比較的機會。隨著網路上商品資訊的透明化, 消費者學會運用不同的方式來針對喜愛的商品進行比價, 以取得最優惠的價格。而此一方式, 相當程度壓縮了企業銷售的利潤, 也往往成為價格大戰的主因。而企業除了要加強自身產品的品質外, 還要防止劣質產品的惡意競爭。

64 電子商務的衝擊與挑戰 安全與隱私 人們應用科技來簡化上網交易的程序時, 卻也同時引發了安全的問題。原本協助使用者減少重複確認的困擾, 卻成為有心人士竊取個人隱私資訊的工具 防範此一領域的發生, 除加強資訊系統的安全防護措施外, 更加強人員對資訊安全的認知, 確保個人及企業的隱私及機密

65 3-3-4. 電子商務的衝擊與挑戰 網路詐欺 網路上各式訊息的傳遞十分便捷, 也因此成為某些有心人士犯罪的工具,
透過吸引人的廣告文字或圖片騙取個人資料 電子郵件傳播, 要求撥打加值型服務電話 某些惡劣網站會先利誘使用者下載某些程式並執行後, 進而綁架使用者的數據機 自稱是"銀行" 的機構, 透過網路散發徵求投資資訊, 誘以高額投資報酬, 遂行詐欺目的

66 電子商務的衝擊與挑戰 電子支付 電子現金(Electronic Cash) 電子支票(Electronic Check) 電子支付工具的應用, 直接衝擊人們對傳統貨幣的需求, 也直接影響到國家的貨幣政策, 容易衍生超量貨幣的發行, 造成通貨膨脹問題的發生。因此各國在電子支付工具的發行時, 都會訂定相當程度的管制策略, 以避免此一問題的發生。

67 3-3-4. 電子商務的衝擊與挑戰 數位落差的形成 當全球網路標準及協定, 都被美國挾政治及經濟實力來統一, 會產生以下問題 知識的壟斷
資訊窮人的產生

68 電子商務的衝擊與挑戰 綜觀以上問題的發生, 都是電子商務發展的過程中所無法避免的問題, 因此唯有加強教育、提高人民與企業的學習意願, 並充實其在網路世界的資訊掌握能力, 方能有效的發揮網路的真正助益, 讓電子商務的進展更有效的成為國家及企業發展的助力

69 3-4. 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昇 達康公司的興衰 企業價值之重視 企業E 化的發展趨勢 企業競爭力提昇的方法

70 3-4. 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昇 達康公司的興衰 達康公司的興起
達康公司蓬勃發展之初, 清楚揭示網路在公關品牌、個人化客戶關係、行銷促銷及提供網友豐富購買資訊等優勢的企業價值 網友是網路行銷與經營的重心, 客戶關係的價值, 往往是網路公司獲利前必須掌握的重要企業價值。

71 3-4. 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昇 達康公司的興衰 達康公司的沒落
達康公司經營困境起源於美國NASDAQ 網路資金投資市場信心崩盤危機, 導致資金緊縮, 引發投資股東要求限期獲利的雙重危機 達康公司將進入所謂盤整階段, 只有體質好的公司, 才能存活下來,對於網路產業長期發展而言, 會是一個良性淘汰的必要過程

72 3-4-2. 企業價值之重視 企業價值 企管大師波特在競爭優勢一書中, 提出企業為維持商業運作而產生各種功能, 都有其價值的存在。
企業價值鏈與上下游供應廠商、通路與顧客的價值鏈相連結時, 構成完整的產業價值鏈。透過價值鏈差異分析, 瞭解網路產業現況、網路產業中相關連結性, 尋覓出適於未來的發展策略。

73 3-4-2. 企業價值之重視 網路公司的價值 網路產業不同背景組合可分為三類: 純網路原生的達康公司 傳統企業轉型e 服務公司
整合虛擬與實際傳統服務的新型態服務公司或是策略聯盟

74 3-4-2. 企業價值之重視 網路公司的價值 不同企業間之優勢價值整理如表5-2: 企業型態 優勢價值 傳統企業 1. 物流後勤
2. 研發生產製造 3. 通路 4. 進銷存營運管理 網路公司 1. 品牌公關 2. 行銷促銷 3. 客戶關係 4. 購買資訊 傳統與網路整合企業 1. 銷售訂購 2. 多元服務品質 網路公司的價值 不同企業間之優勢價值整理如表5-2:

75 3-4-3. 企業E 化的發展趨勢 B2C 市場的不完整 電子商務發展重心的轉移 網路顧問服務與ASP 市場持續成長

76 3-4-3. 企業E 化的發展趨勢 B2C 市場的不完整 企業進行B2C 網路零售業務, 往往發現缺乏實體經營支援的電子商務市場尚未成熟。

77 3-4-3. 企業E 化的發展趨勢 電子商務發展重心的轉移
整體達康產業的不景氣, 加上台灣民眾因便利的購物環境與及對於網路購物安全抱持憂慮的心態, 因此電子商務會逐漸轉移到所謂的B2B 服務 B2B 的發展將有別於B2C, 雖然目前企業e化程度與市場尚未成熟, 等到企業e 化成熟後屆時所謂的電子市集(e-Marketplace)、自動採購服務, 都將會帶動許多重要的改變

78 3-4-3. 企業E 化的發展趨勢 網路顧問服務與ASP 市場持續成長
隨著傳統企業經營者, 逐漸正視電子的發展, 相關服務公司商機無限, 從最高階的企管顧問公司,軟體整合服務公司(ASP) 與提供相關電子商務系統軟體公司, 到所謂品牌策略行銷創意廣告公司, 都會在企業e 化過程中, 扮演重要的推手角色。

79 3-4-3. 企業E 化的發展趨勢 網路顧問服務與ASP 市場持續成長
在一堆網路公司紛紛轉型ASP 服務, 沒有專精的產業Know How 與整合能力, 一窩蜂投入很可能將沒法在長期存活。相對於企業而言, 如何選擇一家有策略性與整合導入有專業口碑的公司, 也會是許多企業所需面對的一大難題。

80 3-4-3. 企業E 化的發展趨勢 個人e 化工作大家一起來
網路產業分成e 勢力與Business 兩個勢力, 彼此相互競爭與學習。單純網路達康公司與傳統企業的界線會越來越模糊 個人專業也是一樣, 擅長數位行銷與網路科技思維專業的網路人, 需要面臨學習更多的傳統商務經營之道。傳統工作者必須開始涉略網路數位相關專業。如何結合實體的經驗與虛擬的經驗與專業, 為未來整個網路的重要發展趨勢。

81 企業競爭力提昇的方法 e-Business 虛實勢力的消長 虛擬與實體的結合 傳統與網路的通路戰爭

82 3-4-4. 企業競爭力提昇的方法 e-Business 虛實勢力的消長
網路產業中,新興創立的達康公司的e 勢力, 與傳統產業中e 化服務趨勢一直交替發展 雖然達康公司進入盤整階段, 許多資料顯示, 新經濟得市場規模, 沒有隨著達康公司的低迷而衰褪, 反隨網路市場成長而逐步擴大 由於達康公司的獲利不易, 因而將發展的主導權, 轉由傳統企業結合網路服務來主導, 透過e 化服務虛實合一的經營模式,逐漸成為未來電子商務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

83 3-4-4. 企業競爭力提昇的方法 虛擬與實體的結合
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兩年多, 直到亞馬遜等電子商務的網站, 獲利情況卻仍遲遲未見明顯改善, 網路零售純達康公司的經營模式, 受到空前的質疑。 網路對於傳統經營業者, 是一個省錢的利器, 多一個銷售的通路, 其投資相對於從無到有的達康公司, 當然是小多了

84 3-4-4. 企業競爭力提昇的方法 虛擬與實體的結合
除商務經營成本差異外,標榜年輕創意達康公司,普遍缺乏商務經營的深度專業, 例如:倉儲管理、物流配送、服務流程控管、供應鏈管理、客戶關係管理、企業資源管理與商品銷售促銷等。透過虛實的整合服務, 方可有效的改善單純達康網站的服務品質, 將會成為未來網路零售業的重要經營模式

85 3-4-4. 企業競爭力提昇的方法 傳統與網路的通路戰爭
傳統企業因網路數位經驗不足, 介入網路發展太晚, 所以透過併購可能是一條捷徑。然併購的挑戰在於如何有效整合兩個不同企業文化與團隊, 因此花錢併購不難, 如何吸收被併購網路公司的智慧資產,才是考驗 部分傳統企業逐步掌握網路的特性揮棒出擊, 目前以傳統通路公司與大眾熱賣商品公司的動作最為積極。其中動作較大, 應屬通路業與網路熱賣商品產業

86 3-4-4. 企業競爭力提昇的方法 傳統與網路的通路戰爭
對於提供網路零售網站物流倉儲管理與門市提領服務外, 還蘊含一個更龐大的商機,就是提供傳統通路門市經營體系的網路B2B2C 網路服務商機。因為網路將提供B2B 下單的便利性、精確性、即時性、自主性, 傳統通路生態將會受到很大的衝擊與市場重整, 引起革命性的產業變化。

87 3-4-4. 企業競爭力提昇的方法 傳統與網路的通路戰爭
從上述企業價值的分析中, 瞭解到在網路公司具備有效的協助企業行銷省錢的優勢價值, 達康公司掌握品牌行銷的優勢價值, 達康公司可以朝如何有效經營會員及如何不傷害其信賴關係下獲取商業利益努力 B2C 電子商務的購買市場, 因網友的信賴與服務基本環境尚未就緒, 結合實體的經營, 可能是一條值得長期經營的路

88 3-5. 結語 傳統貿易及電子市集之整合與關係之建立為電子商務成功之關鍵, 此關係對於偏好傳統交易模式的亞洲國家廠商而言尤其重要
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電子商務系統來進行交易, 然受企業對於網路安全疑慮及不同之文化、語言、文字、法律制度等影響, 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否能與預期般的樂觀仍有待觀察。

89 3-5. 結語 近年電子商務發展重心為系統的整合與標準化, 具有單一整合的觀念除影響電子商務技術層面之發展, 也影響企業運用電子商務拓展商機基本商務觀念 電子商務成功之關鍵不在於系統的共通性, 而係繫於系統能否符合特定顧客群之需求, 以及能否為顧客創造出更好的附加價值


Download ppt "第三篇 管理資訊系統之商業支援決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