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動態反思的引導技巧 Active Reviewing Method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動態反思的引導技巧 Active Reviewing Method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動態反思的引導技巧 Active Reviewing Methods
/洪中夫

2 課程大綱 一、經驗教育與引導理念 二、4F提問結構與技巧 三、動態反思(Active Reviewing)帶領技巧
四、多元主題的反思引導與教學應用

3

4

5 個人內在的Ice-berg Behavior 行為、事件、應對模式 Feelings 感受 Perceptions 觀點、信念
Expectations 期望 Yearnings 渴望 Self-esteem 自我價值

6 啟迪人心、發人深省的,不是答案,而是問題。 --尤涅斯科(Eugene Ionesco)
有時候,問題比答案重要。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 啟迪人心、發人深省的,不是答案,而是問題。 尤涅斯科(Eugene Ionesco)

7 過去的領導者可能是一個知道如何解答問題的人,但未來的領導者必將是一個知道如何提問的人。--彼得‧杜拉克

8 反思(Debriefing) 是探求自己所知與未知的能力, 是一個人思考「自己如何思考」的能力, 是意識自己在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採取何種策略並不斷改善的能力。

9 指導員 Instructor 訓練員 Trainer 教練 Coach 引導員 Facilitator

10 引導者的視野 教學教材 引導反思 團體動力 動態反思

11 課程教學教案 引導反思技巧(教學法) 餌:動態反思活動

12 有效的教與學 真正能留在學習者生命中的, 往往不是老師所講的,而是學生自己所發現的。

13 學生的首要任務應是「學習如何學習」,以及「學習如何思考」!

14 經驗加上反省,等於學習。 Experience plus reflection equals learning.
--杜威(John Dewey)

15 經驗學習圈 (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
實際生活的應用 Apply in Real World 設定目標 Goal Setting 具體的經驗 Action 觀察或知覺 What 應用 Now What Facts觀察 Future將來 Tools = Tools NPI = Parts PM = Instructions Can’t put together a bicycle without all three Feelings感受 轉化 So What 產生意義 Meaning Findings發現

16 4F 提問方法

17 漏斗式 提問理念 活動體驗 Fact Feeling WHAT Finding SO WHAT Future 回顧-檢視重要的活動經驗與過程
改變 活動體驗 Fact Feeling 回顧-檢視重要的活動經驗與過程 - WHAT SO WHAT NOW WHAT Finding 發現-經驗連結與價值探討 Future

18 漏斗式 提問理念 活動體驗 Fact Feeling WHAT Finding SO WHAT Future 回顧-檢視重要的活動經驗與過程
改變 活動體驗 Fact Feeling 回顧-檢視重要的活動經驗與過程 - WHAT SO WHAT NOW WHAT Finding 發現-經驗連結與價值探討 Future

19 目標設定(Goal Setting) 「為什麼要問這些問題,比問了哪些細部的問題還要重要」,若沒有先確立提問的焦點,就容易在言談中失去了引導的目標。 19

20 Facts觀察 藉由成員對事件不同角度的觀察,將活動中所發生的事物,類似拼圖一般,將畫面重新回顧一次。本階段的提問要使人「有話可說」、「有話能說」,因此提出客觀性的問題比較容易獲得回應。這類提問包括已知的、不加思考即可回答、個人五官所感受到的、不會有對錯的顧慮(這對青少年十分重要!)、答案容易被接受的問題。例如: 1.在活動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什麼? 2.我們一共嘗試幾次才完成任務? 3.我們之所以能突破困難、解決問題,其最大的關鍵 在哪裡? 4.剛才聽到最多的聲音是什麼? 5.是誰想出來的辦法? 20

21 個人的感受是主觀體驗,提出這方面的問題能引發成員情感的揭露。但由於青少年對情緒的識別有限,因此,若能藉「情緒卡」表達自己心情(例如:每人都從多張情緒卡中挑選一張卡片,藉以分享剛才的活動感受),必能引發談話的意願。此類問題的特色是「情緒用詞」,例句如下: 什麼情況下最令人緊張? 1.在活動中誰曾經有焦慮或厭煩的心情?為什麼? 2.什麼顏色可以代表你現在的心情? 3.活動過程中,你的壓力指數有多少?(1代表最低, 10代表最高,請用手指比出來) Feelings感受 21

22 本階段提問目的,在於將此時的活動經驗,連結至個人過去的生活經驗或價值信念。為了引發反思,此類問題的結構,著重於某些抽象的概念、角色聯想、理念的澄清或意義的解釋。此類問題的特色如下:
1.積極的態度能為個人及團隊創造什麼樣的可能性? 2.從活動或生活經驗中觀察,大家願意不斷嘗試、冒 險的動力是什麼? 3.勇氣與信心、信任之間有何關係? 4.就剛才活動的經驗中觀察,過去面對類似的人際衝 突時,你都扮演何種角色? 5.犯錯後要勇敢、誠實地承認,可能會面對什麼壓 力?你有類似的經驗嗎? Findings發現 22

23 Future將來 一個活動只要反思一個焦點即可。此階段只要問一個決定性問題即可,使得經驗與認知能聚焦在應用的處境。本階段使用的關鍵詞包括:未來、以後、應用、計畫、再一次、決定等,提問類型如下: 1.未來我們可以向哪些人展現具體的關懷行動,使他 們感受到真實的友愛? 2.為了贏得他人對你的信任,未來要更加努力的是什麼? 3.你決定將今天所學到的應用在什麼地方? 23

24 Activity Wave 活動說明 Activities 活動 Debriefing 引導反思 Briefing A A A B B D

25 Adventure Wave 活動說明 Activities 活動 Briefing A Debriefing 引導反思 B D
全方位價值契約 經驗學習圈 Challenge by Choice Safe Enjoy

26 團隊發展階段的人際互動 暴風期 (Storming) 形成期 (Forming) 規範期 (Norming)
回饋期 (Adjourning) 發展期 (Performing)

27 團體發展歷程與引導員任務 形成期 衝突期 規範期 發展期 回饋期 成員 特徵 擔心 客氣 沉默 依賴 好奇 觀望 猶豫 冷漠
焦慮 掙扎 抗拒 防衛 衝突 無聊 挑戰領導者 競爭 逃避 信任 接納 同理 關懷 和諧 一致 認同 承諾 互助 開放自我 更多自我揭露 信心 希望 認知重建 改變 充滿回饋 離情依依 擔心面對現實、自信 滿足、失望冷淡 引導員任務 協助彼此認識 澄清團體期待 建立信任關係 建立團體規約 強調成員責任 觀察 催化引導 傾聽 發問 居中調解 同理接納 進一步闡釋問題 鼓勵面對 處理挑戰 指出問題及盲點 協助認識更深 鼓勵彼此關心 鼓勵彼此幫助 鼓勵肯定彼此 自我表露 塑造恰當行為模式 協助認知重建 鼓勵嘗試新挑戰 允許團隊自訂目標 鼓勵化領悟為行動 給予深層回饋分享 處理離情 預備適應 整理成果 鼓勵應用 未竟之事 回饋祝福 愛的保證

28 團體發展歷程與反思重點 形成期 衝突期 規範期 發展期 回饋期 成員 特徵 擔心 客氣 沉默 依賴 好奇 觀望 猶豫 冷漠 焦慮 掙扎 抗拒
防衛 衝突 無聊 挑戰領導者 競爭 逃避 信任、接納 同理、關懷 和諧、一致 認同、承諾 互助、 開放自我 更多自我揭露、信心、 希望、 認知重建、 改變、 充滿回饋 離情依依 擔心面對現實、 自信、 滿足、 失望冷淡 反思重點 澄清個人的期待 澄清對團隊的期待 承諾與付出 強化優質團隊 澄清團隊角色 檢視團隊關係 訂全方位價值契約 檢視團隊思考模式 激發創意思考 激發團隊潛力 修正團隊決策模式 展望未來 更新願景 延續情感

29 反思型教師 一、在我的教學中,有多少機會提供學生積極投入回顧及 討論自我的學習歷程? 二、我會問學生問題、並給予他們足夠的思考及沈默的時
間嗎? 三、學生們知道他們的回答和教師的問題是同樣重要嗎? 四、我用多少時間從事自我反思與教學評量?

30 一、反思應該是持續的。 二、反思應連結課程內容和具體的生活經驗。 三、反思應給予挑戰,促使學生面對他們的假 設和艱難的問題。 四、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反思活動。 五、反思應整合到方案或課程之中,而不是一 個附加的活動。

31 描述程度 趣味應答 設定目標 情緒分享 建立團隊 自我探索 檢視經驗 溝通與問題解決 回饋與祝福

32 ♦ ♥ ♠ ♣ 4F動態反思分類表 事實 Fact 感受 Feel 發現 Find 將來 Future 選擇顏色 Ⅴ 我的選擇 成長跳躍
肢體刻度 微笑曲線 友誼公車 風景卡 4f撲克牌 結繩記事


Download ppt "動態反思的引導技巧 Active Reviewing Method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