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Lívia Alcaide Bastos Modified 6年之前
1
2-失效模式及效應分析FMEA FMEA F (Failure)失效 M(Mode)模式 E (Effect)效應
A (Analysis)分析
2
FMEA 之沿革 Grumman Aircraft Company 1950 FMEA飛機主 操縱系統失效分析
Boeing & Martin Marietta Aerospace Company 1957 工程手冊中正式 列出FMEA程序 Nation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1960 FMEA成功地 應用於航太計劃 Defense Department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ssion (IEC) Chrysler, Ford GM, ASQ, AIAG 1974出版Mil-STD-1629 FMECA 1980出版Mil-STD-1629A 1985出版IEC812 FMEA 1993出版FMEA手冊 1995出版FMEA手冊
3
FMEA的精神 以設計的最小構成單位組件,假設使用中可能產生的故障,針對此故障,檢討其可能引起對上層組件、子系統及系統產生的影響,指出可靠性的弱點,提出對策建議,防止未然的故障發生。
4
FMEA的小考 What is your FMEA for your life ?
5
(2) 若其明顯的符合組織的政策與風險接受準則則 知悉與客觀地接受此等風險。 (3) 迴避風險。
評估風險處理 識別各項風險。 (e) 分析與評估各項風險。 (f) 識別並評估風險處理之各項選項作法 (1) 採用適切的控制措施。 (2) 若其明顯的符合組織的政策與風險接受準則則 知悉與客觀地接受此等風險。 (3) 迴避風險。 (4) 轉移相關之營運風險至他者,例如:承保者、供應者。
6
評估風險處理 風險管理(3.1.7) 風險評鑑(3.3.1)Record-0152004 風險評估暨管理程序書 風險分析(3.3.2)
風險處理(3.4.1)Plan 風險評估暨管理程序書 風險分析(3.3.2) 風險評估(3.3.6) 來源識別(3.3.4) 風險估計(3.3.5) 風險溝通(3.2.4) 風險承受(3.4.10) 風險保留(3.4.9) 風險轉移(3.4.7) 風險最佳化(3.4.3) 風險規避(3.4.6)
7
FMEA實施流程 任務確認 決定 分析層級 列舉 故障模式 機能 方塊圖 流程步驟 風險分析表 選定 製作 FMEA表 故障原因 提出
對策案 選定對象 B.S 故障事例 試驗報告 不良報告 顧客抱怨 經驗累積 DFMEA PFMEA
8
設計階段FMEA的用法 構想設計 中間設計 最終設計 工程設計 設備設計 圖面 構想圖 試作圖 設備準備圖 工程計劃圖 設備設計圖 目 標
對系統的影響 從系統性能面 的設計改善 檢討系統、製品 機能的潛在缺陷 對系統的影響, 從機能、性能面 的改善 細部設計後的既定 機能達成否的檢討 從Feasibility( 製造可能性)層面 的設計改善 設計的機能、性能在 量產的工作方法、設 備的達成可行性檢討 從Feasibility層面 的工程改善 設計的機能、性能在 量產工程上能否達成 (人、設備、方法)的 檢討 對製品品質的影響 層面來做設備重要 部位的改善 配合製品的設計機能 、性能進行設備設計 改善 用 途 與 格 式 系統FMEA Feasibility FMEA 設計FMEA 設備 FMEA 保養、維護重要特性清單 重要管理項目 設備重要部位
9
製程FMEA實施步驟 1.參照工作機械及設備的不良模式 2.參照類似的輸送方法的不良模式 3.環境條件所引起的不良模式 4.檢討人為誤操作
5.檢討在製造初期時機械、設備、 與製品的干涉及作業終了前作業 條件的變化 1.確認加工流程 2.各工程的機能分析層次 3.明確加工流程 4.各加工流程的不良模式 5.整理及選定不良模式 6.選定FMEA對象模式,並加以整理 7.推定原因做風險分析 8.製作FMEA表
10
FMEA與管制特性 失效原因需要重新改寫為〞製程參數或特性〞。同時用為管制計 劃中之〞管制特性〞,除了失效原因用為管制特性外,〞目前管 制〞及〞 建議改善行動〞也應考慮作為管制特性,於管制計劃中 加以管制。
11
FMEA與管制特性 持續不斷的改善(消除或減少失效、錯誤、成本、不當等)是改善顧 客滿意度最重要指標。FMEA中有三項非常重要指標和產品品質/服 務關係密切。
12
第一、危險的(Catastrophic)特性:
這些特性會影響生產的產品/服務是否符合政府法規和安全規定。譬如: 正式法律/規章 工業標準 顧客需要 內部工程需要或主要量測指標(諸如:尺寸、溫度、 壓力、、等等)
13
第二、重大的(Significant)特性:
顧客及供應商共同制定或顧客指定或設計/製程工程師制定。 諸如:尺寸、速度、溫度、壓力、等等 設計FMEA及製程FMEA的內容必須用於確認重大的產品、製程或服 務特性,作為說明最佳設計的方法。所有的重要特性應於可行性研 究中就設計好。
14
第三、主要的(Major)特性: 為量測指標,提供迅速回饋到製程,因此可立即地正確更正品質問題。這種 量測指標也提供問題來源及關於品質方面,顧客不滿意的定性及定量量測。 這些量測指標諸如下列結果: 1.長期信賴性測試 6.檢驗研究 2.稽核 7.保證(里程、壽命)資料分析 3.製程良品率檢討及分析 8.供應商審核分析 4.顧客問卷調查 9.顧客抱怨分析 5.產品驗收測試
15
先期產品品質規劃(APQP)時序圖 概念啟始 認可 計畫 認可 原型試作 量試 量產 1.規劃 規劃 2.產品研發 3.製程研發
DFMEA 3.製程研發 PFMEA 4.產品/製程驗收 生產 Referred to APQP Manual 1994 5.迴饋與矯正 計畫/定義 研發守案 產品研發/ 驗證 製程研發/ 驗證 產品 / 製程 驗收 生產階段/ 回饋矯正
16
FMEA與管制計劃(Control Plan)關係
分析理念 嚴重度 難檢度 製程管制 計劃 失效模式 失效原因 建議措施 (治本) 失效效應 發生率 目前措施 (治標) 製程管制計劃 RPN=MAX.嚴重度(1-10) xmax.發生率(1-10)xMIN.或MAX.難檢度(1-10) 嚴重度x發生率 安全/法規
17
Reference: QS-9000 Manual
18
FMEA 團隊遴選及流程 決定製程或遴選標準製程 詳細的原因 - 失效 - 效應 *使用流程圖以展示目前或計劃的製程
*跨部門團隊之組成 *遴選跨層人員(設計工程師、製程工程師、生產管理、品保工程師...等人) *遴選FMEA負責工程師 *灌能以執行改善動作 決定製程或遴選標準製程 *使用流程圖以展示目前或計劃的製程 詳細的原因 - 失效 - 效應 *腦力激盪/確認失效模式 *確認第一層原因(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等多層原因) *定義失效模式的效應
19
FMEA 團隊遴選及流程 建立柏拉圖(可運用不同統計技術) 展開建議行動 *針對嚴重度、發生率及風險優先指數逐一建立柏拉圖
計算風險 *嚴重度(每程失效模式取最大值) *針對每一失效模式,採用最高計分的嚴重度乘以最高計分的發生率(SxO) *風險優先指數(RPN)為最高計分的嚴重度乘以最高計分的發生率,再乘以最低計分的難檢度 *也可能是較高計分的難檢度(完全視目前管制方法的性質而定) p.s. 目前AIAG FMEA 手冊範例以最高計分的難檢度計算 建立柏拉圖(可運用不同統計技術) *針對嚴重度、發生率及風險優先指數逐一建立柏拉圖 *確認“重要的少數失效模式” 展開建議行動 *專注於少數重要的失效模式
20
何謂失效模式及效應分析(FMEA) FMEA 係藉由系統性的小組活動來: a. 確認及評估產品 / 製程潛在的失效模式及其影響
b. 採取消除或降低潛在的失效發生機率 c. 記錄全部的過程
21
FMEA不僅是簡單的填表工作,而是藉由對FMEA之暸解以消除風險及計劃適當的管制來達到顧客滿意‧
是事前,不是事後 減少產品 / 製程設計開發後期的變更 FMEA不僅是簡單的填表工作,而是藉由對FMEA之暸解以消除風險及計劃適當的管制來達到顧客滿意‧
22
潛在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作業序列 有多不好? 效應為何? 能做什麼? 設計變更 製程變更 特別管制 標準,程序書 功能,特徵 或指引變更
或要求為何? 原因為何? 其發生 頻率為何? 什麼會錯誤? 無功能 部分/過多/ 降低功能 間歇功能 不預期功能 如何能 預防及發現 這種 原因及錯誤? 這種方法 發現這種問題 有多好?
23
FMEA之展開 三種時機: 新設計、新技術、或新製程‧ 當現有設計或製程將要變更時‧ 當現有設計或製程使用新的環境、位置或應用時‧
24
FMEA之展開-跨功能小組 雖然FMEA之準備會指定專人負責,但其作業應由FMEA小組來完成,且應以跨功能小組方式編組。 例如: 設計/開發,製造,組裝, 測試,品保,業務,採購…
25
FMEA持續追蹤(Follow-up) FMEA之持續追蹤是非常重要的,其相關措施應擴及各相關作業。
負責工程師應確保所有建議的措施均已有效執行。 FMEA是個隨時需要更新的文件,縱使該產品已經量產,必要時亦須更新。
26
製程FMEA說明 製程潛在FMEA旨在: 鑑別製程的機能和要求 鑑別潛在的產品和製程有關的失效模式 評估失效對顧客的潛在影響
鑑別潛在的製造或組裝過程原因和鑑別製程參數,並且據以管制降低發生率或失效情況的難檢度 鑑別製程變數,以著眼於製程管制 列出潛在失效模式之排序,並據以建立考慮採取預防/矯正措施的優先順序 將製造或組裝過程的結果予以文件化
27
製程FMEA中對「顧客」的定義 製程FMEA中,對「顧客」的定義通常是指「最終使用者」,但也可能是後續或下游製造或組裝作業、服務作業、經銷商、車主或政府法規。
28
製程FMEA之作業考量 製程FMEA會假定產品會符合所設計的設計內容。潛在失效模式有可能是因為設計弱點造成,有可能包含於製程FMEA中。其效應與避免方法則應涵蓋於設計FMEA。
29
製程FMEA之作業考量 製程負責工程師應有其方案,哪些文件會於準備PFMEA時需用到,應列入予以條列。
PFMEA的作業首先要將過程流程圖完成,並將產品/製程特性鑑別出;如果有的話,則應包括相關的DFMEA中鑑別出某些產品的效應。 準備PFMEA所使用的流程圖應附於該PFMEA文件中。
30
6 主要日期 Key Date 此日期不應超過預定的產品開始量產日期
以供應商而言,初次FMEA之預定日期不應該超過顧客所要求的生產零件及核准過程(PPAP)提交日期。
31
9製程功能/要求 小組應審查適切的性能、材料、製程、環境以及安全標準。並僅可能精確地指出此製程或操作程序的目的,包括有關系統、子系統或零組件的設計(衡量表/可量測的)資訊。 如果特定製程包含多項的操作程序(如:組裝)且有不同的潛在失效模式,最好是把這些操作程序列為單獨的項目分析。
32
11 潛在失效模式 在準備PFMEA作業中,會假定進料/零件均沒有瑕疵,除非FMEA小組依據歷來的數據顯示進料的品質有缺點,則可納入分析。
彎曲 毛邊 孔偏位 破裂 孔太淺 未打孔 搬運損壞 髒污 孔太深 表面太粗糙 變形 表面太光滑 開放電路 短路 未貼標籤
33
12 嚴重度 s 嚴重度是針對失效模式有關最嚴重的效應等級。 嚴重度是在FMEA範圍內的一個比較級別評價。
12 嚴重度 s 嚴重度是針對失效模式有關最嚴重的效應等級。 嚴重度是在FMEA範圍內的一個比較級別評價。 嚴重度等級指數可藉由對系統,子系統或零組件的設計變更,或製程支重新設計來降低之。
34
13 等級 本欄亦可用以區分任何特殊產品或製程特性
在製程FMEA等級確認後,要通知設計負責工程師,因為這有可能影響到與管制項目有關的工程文件。
35
14 潛在失效原因/機制 使用明確的錯誤或功能失效用語(如:操作員未安裝封口); 不可使用不明確的用語(如:操作員失誤,機器失效)
扭力不當 – 過度或不足 焊接不當 – 電流、時間或壓力 量測不精確 熱處理不當 – 時間或溫度 不當的澆注/空氣流通 潤滑不足或未潤滑 零組件遺失或誤置 定位裝置磨損 工具磨損 定位裝置有碎屑 工具損壞 機器設定不當 程式運作不當 使用明確的錯誤或功能失效用語(如:操作員未安裝封口); 不可使用不明確的用語(如:操作員失誤,機器失效)
36
15 發生率-O 發生率是特定原因/機制可能發生的機率。發生率的評價等級具有相對的意義,而非絕對值。藉由設計變更或製程變更預防或控制失效原因/機制,是降低發生率的唯一方法。 發生率評價等級分數為FMEA作業範圍內的相對評分,並不一定是反映實際可能的發生率。
37
16現行的製程管制 製程管制的方式,有以下兩種考量類型: 預防:預防失效的原因/機制,或降低發生的機率。
製程管制的方式,有以下兩種考量類型: 預防:預防失效的原因/機制,或降低發生的機率。 檢驗:檢驗失效的原因/機制,或失效模式據以採取 矯正措施。 如果可能的話,第一種方式(預防管制)是較好的方式。
38
17難檢度- D 難檢度的評價等級是與所列的製程管制有關。 為了降低難檢度評價等級,一般來說所規劃的製程管制必須改善。
39
18 風險評估-RPN-風險順序數 (S)x (O) x (D)= RPN 只有設計/或製程修改,方能降低嚴重度評價等級。
40
19 建議措施 如果要降低發生的機率,必須修訂製程和/或設計。還要運用統計方法,執行以行動導向的製程研究,連同適當的資訊回饋,以持續改善及預防缺點發生。 只有設計/或製程修改,方能降低嚴重度評價等級。
41
建議措施 較佳降低難檢度的方法,是使用防錯法。一般來說,改善檢測管制花成本,且對品質改善效益不大。增加品管檢驗頻率不是有效的預防/矯正措施,且僅能暫時為之,且應以常效的預防/矯正措施為本。 某些狀況,對特定的零件作設計變更,可能有助於檢測。變更現行管制系統,也可能提昇其檢驗能力。 必須強調的主要是預防不良(意即:降低發生率)而不是檢測不良。例如:寧可用統計製程管制而不是隨機品質檢查或相關的檢驗。
42
22. 措施執行後RPN If do somthing to improve. The new RPN must be recorded.
Any change of the OSD=RPN must be reviewed.
43
措施結果追蹤 製程負責工程可使用下列方法(不僅限定下列 方法)確定建議措施以執行: 確定製程/產品要求以達到。
確定製程/產品要求以達到。 審查工程圖面,製程/產品規格,和製程流程。 確定所包含的組裝/製造文件的變更。 審查管制計劃和作業說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