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3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3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3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 本章内容提要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中心内容,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经济社会的生产或收入水平是怎样决定的。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国际市场。本章仅讨论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围绕这个中心论题,本章要研究的问题有: (1)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理论及其他学派的消费理论 (2)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3)乘数理论及其政策含义

3 13-1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 消费函数表示决定消费行为的函数,即消费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一般而言,一国的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在60%-80%,消费是影响宏观经济的一个主要变量。 表 世界主要经济体消费率

4 续表 世界主要经济体消费率

5 中国GDP的需求构成,2003年 2003年GDP构成

6 日本和美国的消费对比,

7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解释居民消费行为的理论较多,除凯恩斯理论外,还包括杜森贝里、莫迪利安尼和弗里德曼的消费理论等。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较多,诸如收入商品价格、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凯恩斯看来,在这些众多因素中对消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家庭的收入。

8 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三点提三点提示示 三点提示: 1. yd 与 y 的区别; 自发性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9 二、有关消费函数的几个重要概念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同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值 c y 从几何意义上来说,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值
讨论题: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的政策含义? 450 y

10 平均消费倾向(APC) 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同可支配收入总量的比值 特别提醒: (1)MPC与APC的区别 c (2)在同一条消费曲线上,
平均消费倾向变化规律 c 450 y

11 三、储蓄函数 在宏观经济学中,储蓄是指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储蓄与收入的关系就是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的关系

12 边际储蓄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总量对收入总量的比率
两个重要的等式关系

13 储蓄曲线的推导 C A 450 Y S B Y

14 13-2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关于消费的一些典型事实: 第一、消费在国民支出占有重要地位

15 第二、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关系密切 美国数据

16 第三、当期消费支出与当期收入之间关系相当薄弱
美国:

17 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一)消费行为的相关性与示范效应
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即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易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短期消费函数不同于长期消费函数。 在不考虑消费者偏好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效用为:

18 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消费支出,而且于其他消费者的支出。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人的消费并不仅取决于他的绝对收入,而且还取决于他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即相对收入。相应的消费函数为:

19 在长期中,在收入分配状况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各个收入阶层的相对地位并未改变,消费者之间的示范效用就会使消费与收入同比例增加,这样平均消费倾向就是稳定的。长期消费函数: CL=cYL
(二)消费行为的不可逆性与棘轮效应 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水平不仅受当前收入的影响,也受过去时期最高收入与最高消费水平的影响。消费本身具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消费的这种不可逆性就产生了棘轮效应,即收入变动所引起的消费变动是不对称的,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会迅速增加,而当收入减少时消费并不会迅速减少。

20 由于消费的“不可逆性”,当前的平均消费倾向不仅与收入有关,而且与所曾经达到的最高收入与最高消费水平有关。
图13-2 相对收人消费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 由于消费的“不可逆性”,当前的平均消费倾向不仅与收入有关,而且与所曾经达到的最高收入与最高消费水平有关。

21 第二,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运用“棘轮效应”说明了长期消费趋势与短期消费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当收入发生变化时,消费变化的可能路径。
(三)相对收入消费简评 第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解释了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保持稳定的原因。 第二,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运用“棘轮效应”说明了长期消费趋势与短期消费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当收入发生变化时,消费变化的可能路径。 第三,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早熟现象。

22 二、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假说是Modigliani(1954)提出的 出发点:绝对收入假说并不能够解释消费中的一些典型事实
基本点:理性的消费者会进行一生的消费决策。 生命周期假说; MM定理 1985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23 莫迪里安尼认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取决于人一生所得到的收入。
图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收入与消费

24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举例 回忆凯恩斯消费函数 可以解释那个典型事实,不能够解释那个典型事实 当期的消费取决于当期的可支配收入。
我们自身的例子。假定父母每月给500元,我们是否按照绝对收入假说消费?如果今年国庆节参加社会实践,得到300元的收入,10月份我们是否按照绝对收入假说消费?

25 举例:假定一个典型的理性消费者,在22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62岁退休,82岁进天堂。假定工作期间,每年收入是10万元,不考虑利率和折现等,如果要实现一生的效用最大,每年应消费多少?

26 接上例:假定典型的理性消费者,在32岁时买彩票中100万元大奖,问他或她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储蓄率如何变化?
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高;暂时收入的低。

27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内涵 理论表述:理性消费者一生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行为 一生平稳消费 暂时性收入对消费影响不大。

28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为什么解释能力不够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在理论上是精致的,为什么对现实的解释能力并不绝对收入假说强?
流动性约束:当期收入低于持久收入水平时,无法按照持久收入水平来做消费决策。我们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例子? 预防性储蓄: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中,储蓄是什么? 预防性储蓄:储蓄是满足将来意外(不决定性)的需要。 缺乏远见

29 三、持久收入假说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们的持久决定的。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持续性的带有常规性的收入 。

30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及变动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方法 1.利用消费函数,即(C+I)分析法 2.利用储蓄函数,即I=S分析法

31 (一)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利用消费函数)
(一)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利用消费函数)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32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 (利用消费函数)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 (利用消费函数) AE B E A 450 O YE Y

33 (二)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利用储蓄函数)
(二)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利用储蓄函数)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34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 (利用储蓄函数)
S/I O Y YE

35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比较) AE AE C O Y YE S S/I I O YE Y

36 五、乘数模型(Multiplier model)
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Hahn)在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乘数效应通常是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具有倍数作用,即因变量的改变量是自变量增量的倍数。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或放大效应 本节仅介绍投资乘数和消费乘数

37 (一)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是指改变投资量会带来倍数于投资增量的国民收入的增量。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
现假定自发投资量由I0增加到(I0+I),那么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呢? 通过对均衡国民收入解求偏导得: 投资乘数

38 投资乘数图解 AE 注:增加自发投资量会使消费曲线上移至AE1,此时均衡国民收入为Y1。如果在原有的投资I0的基础上增加投资I, AE1曲线就会上移到AE2的位置,这时均衡国民收入就增加到Y2。 B AE2 AE1 A I C Y 450 O Y1 Y2 Y

39 (二)自发消费支出乘数图解 AE AE2 AE1 C Y O Y
注:1、增加自发消费量会使AE1曲线就会上移到AE2的位置,这时均衡国民收入就增加到Y2。 2、自发消费支出乘数 B AE2 AE1 A a C Y 450 O Y1 Y2 Y

40 四、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争论
关于政府的经济作用,不同发展阶段的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认识。处在自由竞争阶段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政府的三点作用 ①国防;②制定并实施法律制度;③保证“自然垄断”。即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守夜人”的角色。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后,针对“市场失灵”问题,现代西方经济学家非常重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如凯恩斯)。在20世纪60年代,凯恩斯主义政策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反映在经济理论上,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争论又重新活跃。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提出了“政府失灵”观点。但是,在当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41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或“游戏规则” 制定和实施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的宏观经济政策 影响资源配置以便提高经济效率
制定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解决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问题

42 (三)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政府购买支出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税收和转移支出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与政府支出有关的乘数

43 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数理模型

44 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几何模型

45 (四)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 通过这一公式,采用求偏导数的方法,可求得各种乘数

46 五、四部门模型 1、进口函数与边际进口倾向 M=M0+ mY (M0自发进口量,m边际进口倾向)
边际进口倾向:每增加一单位本国国民收入所引发的进口增量 2、出口函数与边际出口倾向 X=X0+hYB ( X0 自发出口量,h边际出口倾向) 边际出口倾向:B国增加一单位的国民收入所引起的A国的出口增量

47 四部门经济模型 Y=C+I+G +(X-M) C=a+bYd Yd=Y-TX+TR I=I0 G=G0 TX=TX0+tY TR=TR0
X=X0+hYB M=M0+mY

48 解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对上式求偏导数得: 出口乘数: 进口乘数:


Download ppt "13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