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三章 氧族元素 氧 O 存在形式 O2 (大气圈)、H2O (水圈)、 SiO2 、硅酸盐,其它含氧化合物 (岩石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三章 氧族元素 氧 O 存在形式 O2 (大气圈)、H2O (水圈)、 SiO2 、硅酸盐,其它含氧化合物 (岩石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三章 氧族元素 氧 O 存在形式 O2 (大气圈)、H2O (水圈)、 SiO2 、硅酸盐,其它含氧化合物 (岩石圈)。
第十三章 氧族元素 氧 O 存在形式 O2 (大气圈)、H2O (水圈)、 SiO2 、硅酸盐,其它含氧化合物 (岩石圈)。 丰度 % 居第 1 位。 硫 S 天然单质硫矿 硫化物矿 方铅矿 PbS , 闪锌矿 ZnS 硫酸盐矿 石膏 CaSO4 · 2H2O,芒硝 Na2SO4·10H2O 重晶石 BaSO4 , 天青石 SrSO4 , 0.048 % 居第 16 位。 硒 Se 硒铅矿 PbSe, 硒铜矿 CuSe 碲 Te 碲铅矿 PbTe 钋 Po 放射性元素,本章不做介绍。

2 § 1 氧 一 氧气和氧化物 1 氧气的制备 加热分解含氧化合物制氧气 2 BaO2 ——— 2 BaO + O2 2 NaNO3 ——— 2 NaNO O2 最常见的是催化分解 KClO3 工业上制取 O2 的方法是分馏液化空气。 b.p N K , O K 2 氧气的性质 常温下,O2 无色无味无臭;O2 为非极性分子,H2O 为极性溶剂,故在 H2O 中溶解度很小;在水中有水合氧分子存在。

3 O2 · H2O O2 · 2 H2O 水中少量氧气是水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O2 90 K 液化,成淡蓝色液体,54 K 凝固,成淡蓝色固体。 1°和大多数单质直接化合 2 Mg + O2 —— 2 MgO S + O2 —— SO2 2 °和大多数非金属氢化物反应 2 H2S + O2 —— 2 S H2O 2 H2S + 3O2 —— 2 SO H2O

4 还有某些高价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如 Mn2O7 是HMnO4 的酸酐;CrO3 是 H2CrO4 和 H2Cr2O7 的酸酐。
4 NH3 + 3 O2 —— 2 N H2O 4 NH3 + 5 O2 ——— 4 NO + 6 H2O 3 °和低价氧化物反应 2 CO + O2 —— 2 CO2 4 °和硫化物反应 2 Sb2S3 + 9 O2 —— 2 Sb2O3 + 6 SO2 3 氧化物的酸碱性 1 °酸性氧化物 绝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还有某些高价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如 Mn2O7 是HMnO4 的酸酐;CrO3 是 H2CrO4 和 H2Cr2O7 的酸酐。

5 2 °碱性氧化物 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 3 °两性氧化物 少数金属氧化物 Al2O3 , ZnO , BeO , Ga2O3 , CuO, Cr2O3 等,还有极个别的非金属氧化物 As2O3 ,I2O,TeO2 等属于两性氧化物。 4 °不显酸性和碱性的氧化物 CO,NO,N2O 属于不显酸性和碱性的氧化物 。 4 氧化物酸碱性的规律 1 )同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从左到右酸性增强 Na2O MgO Al2O SiO2 P2O5 SO Cl2O7 B B AB A A A A

6 2 )同主族同价态氧化物从上到下碱性增强 N2O A P2O A As2O3 AB Sb2O3 AB Bi2O B 3 )同一元素多种价态的氧化物氧化数 高的酸性强 MnO MnO2 MnO3 Mn2O7 B AB A A 二 臭氧 1 臭氧的分子结构 臭氧的分子式为 O3 , 价层电子总数  2 = 6 , 价层电子 3 对,价层电子对构型为正三角形,2 个配体,中心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2 不等性杂化 。分子构型为 “ V ” 字形。

7 sp2 杂化轨道中的单电子轨道与配体氧的 2p 成 σ 键,确定了分子的 “ V ” 字形结构 。 中心的 2pz 轨道和两个配体的 2pz 轨道均垂直于分子平面, 互相重叠,共有 4 个电子(中心 2 个,配体 1 个  2 )在这 3 个 pz 轨道中运动,形成 3 中心 4 电子大 Π 键,表示成 。 画出上述大 Π 键的分子轨道图,以讨论其键级: 反键轨道 非键轨道 成键轨道

8 故 O3 中的 以单键的水平约束 3 个氧原子,O3 中的化学键介于单双键之间。
平面大 Π 键的形成条件: a) 几个原子共平面(共分子平面); b) 均有垂直于分子平面的轨道 ,互相平行; c) 轨道中电子总数小于轨道数的 2 倍。 为什么 需要条件 c) ? 以保证键级大于零。 2 臭氧的产生、性质和存在 在高温和放电的条件下,O2 可以变成 O3 。如雷雨季节里闪电产生的高压放电,可引发反应 O2 —— 2 O3,生成 O3 。 O3 淡蓝色,有鱼腥气味,由于分子有极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O2 大些。

9 O3 氧化性很强 O H e —— O H2O  A = V O3 + H2O + 2 e —— O OH-   B = V 反应 PbS (黑) O3 —— PbSO4 (白) O2 2 HI + O3 —— I2 + H2O + O2 大气层中,离地表 20 km ~ 40 km 有臭氧层 ,很稀,在 20 km 处的浓度为 ppm ,其总量相当于在地表覆盖 3 mm 厚的一层 。臭氧层可以吸收阳光辐射的紫外线的能量, 发生 O O2 + O 反应,因而对地面生物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多年来,还原性气体 SO2、H2S 的大量排放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尤其是制冷剂氟利昂 (一种氟氯代烃 ) 放出的 Cl 是 O3 分解的催化剂,对臭氧层有长期的破坏作用。对此应严加控制。 此项研究曾获得 1995 年度 Nobel 化学奖。

10 三 过氧化氢 1 H2O2 的分子构型 过氧化氢分子中有 -O-O-过氧链,两端各连一个 H 原。4 个原子既非直线排列,也不共平面。 将书本张开二面角 93°51', 过氧链 -O-O- 在书的中缝上,两个 H 原子分别在两个书页上, ∠ H-O-O 为 96°52 '。 中心 O 价层电子总数 (H)+ 1(OH)= 8 个, 4 对, 2 配体。s p3 不等性杂化,其单电子杂化轨道与 H 1s , O 2 p 轨道成 σ 键,孤对电子使键角变得小于 109°28’。

11 2 过氧化氢的性质 纯 H2O2 是淡蓝色粘稠状液体,极性比 H2O 强。故分子间有比 H2O 还强的缔合作用;沸点比 H2O 高,为 ℃ ;熔点与 H2O 相近,- 0.89 ℃。与 H2O 以任意比例互溶。 1° H2O2 是二元弱酸 H2O2 —— H+ + HO2- K1 = 1.8  10-12 H2O2 的浓溶液和碱作用成盐, H2O2 + Ba(OH)2 —— BaO2↓ + 2 H2O 过氧化物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盐 —— 过氧化氢的盐。 2° 氧化还原性质 H2O H e —— 2 H2O  A = V HO2- + H2O + 2e —— 3 OH-  B = V

12 在酸中和碱中氧化性都很强 : 2 HI + H2O2 —— I H2O 油画颜料中含 Pb,与空气中的 H2S 作用,久之生成黑色的 PbS,使油画发暗。用 H2O2 涂刷,生成 PbSO4,使油画复原。 PbS + 4 H2O2 —— PbSO H2O 2 CrO2-(绿) + 3 H2O2 + 2 OH-—— 2 CrO4 2-(黄) H2O O H e —— H2O  A = V O2 + H2O + 2e —— HO2- + OH-   B = -0.08 V 在酸中还原性不强,需强氧化剂才能将其氧化 2 MnO4-+ 5 H2O H+ —— 2 Mn O H2O Cl2 + H2O2 —— 2 HCl + O2

13 在碱中是较强的还原剂 H2O2 + Ag2O —— 2 Ag + O2 + H2O H2O2 做还原剂、氧化剂均不引入杂质,被称为 “干净的 ” 还原剂、氧化剂 。 3° 稳定性   B / V O2 ———— HO2- ———— OH-  A / V O2 ———— H2O2 ———— H2O  右 >   左 , H2O2 在酸碱两种介质中均不稳定,将歧化分解, 2 H2O2 —— 2 H2O + O2

14 但在常温,无杂质的情况下,分解速度不快。温度高或引入 杂质,如 Mn 2 + ,歧化分解反应将加快。
MnO H e —— Mn H2O   = V  A / V O2 ———— H2O2 ———— H2O Mn 被 H2O2 氧化成 MnO2 ; H2O2 + Mn —— MnO H ① 生成的 MnO2 又能被 H2O2 还原成 Mn 2 + ; MnO2 + H2O H+ —— Mn O H2O ② ① + ② 循环进行的总结果是 2 H2O2 —— 2 H2O + O2 在这里 Mn2+ 起了催化剂作用,加速 H2O2 的分解

15 某电对,只要其   在 0.68 V ~ 1.78 V 之间,相关物质即可对 H2O2 的分解起到促进作用 —— 其氧化型将 H2O2 氧化,其还原型将 H2O2 还原。
0.68 V ~ 1.78 V 范围很宽,如 Fe 3 + / Fe   = 0.77 V, PbO2 / Pb   = 1.46 V ,故 Fe3+、Fe2+、PbO2、Pb2+ 等均会加速 H2O2 分解 。 另外,H2O2 对光、对碱也敏感。 防范措施有: a) 用棕色瓶 ,塑料瓶 (黑色纸包裹 )盛装,防止光的照射,防止 H2O2 溶液长期与玻璃接触时产生的碱性。 b) 加络合剂,如 Na4P2O7 、 8-羟基喹啉等 ,以使相关离子杂质被络合 。 c) 加 Na2SnO3 ,水解成 SnO2 胶体,吸附有关离子杂质 。

16 4°过氧链转移反应 重铬酸钾 K2Cr2O7 的酸性溶液,加入有机溶剂(乙醚或戊 醇),再加入少量 H2O2 ,振荡,有机层中有 CrO5 生成,显蓝 色 : Cr2O7 2-+ 4 H2O H+ —— 2 CrO H2O ① 这是典型的过氧链转移反应。 过氧链 -O-O- 取代了酸根中的双键氧,此反应可用于 鉴定过氧链的存在。

17 CrO5 不稳定,放置后发生如下反应 2 CrO5 (蓝色) H+ —— 2 Cr H2O O ② 若不加有机物,则不易形成 CrO5 ,反应为: Cr2O72- + 3 H2O H+ —— 2 Cr H2O O2 ③ ① + ② 消去 2 CrO5 得 Cr2O72- + 4 H2O H+ —— 2 Cr H2O O2 ④ ④ 不等于 ③ , 为什么? ① 的配平中不可避免地多一个 H2O2 ,它 的分解反应为 H2O2 —— H2O O ① ' 若考虑到这一点,则 ④ — ① ' = ③

18 钒酸根的过氧链转移反应,过氧链取代单键氧
二过钒酸根 VO4 3- H2O2 —— VO2(O2)23- + 2 H2O 过钒酸根 小结:过氧化氢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以氧化性为主 的二元弱酸。

19 3 过氧化氢的制取 1°电解水解法 用 Pt 做电极,电解 NH4HSO4 饱和溶液制取过二硫酸銨 阳极反应: 2 SO4 2- —— S2O82- + 2e 电解反应: 2 NH4HSO4 —— ( NH 4 )2 S2O8 + H2↑ 在 H2SO4 作用下,使 ( NH4 )2S2O8 水解 ( NH4 ) 2 S2O H2O —— 2 NH4HSO4 + H2O2 过二硫酸根

20 2 °乙基蒽醌法 用醇(10个碳左右)为溶剂,配制 10% 的乙基蒽醇 (见左图 )溶液。 通空气,利用空气中的氧制 H2O2 。 乙基蒽醇 乙基蒽醌 O2 + H2O2 在 Pd 催化下,通入 H2 ,醌又变成醇。可以反复交替通入空气 ( O2 ) 和 H2 ,制得 H2O2 。

21 3° 实验室制法 BaO2 + H2SO4 —— BaSO H2O2 这是用强酸制取弱酸的常用方法。 四 氧元素的成键特征 离子键 Na2O ,MgO 共价键 显正价 OF2 sp3 杂化 显负价 H2O ,Cl2O , 配位键 H3O+ , 在 H2O 分子的基础上, O 以 配位键与 H+ 结合 。 在 CO 中,O 原子和 C 原子以三键结合 ,其中有一个配位键 :

22 1 含氧酸中的 d-p π 配键 前面写的 VO4 3 -、S2O8 2 - 结构中均有双键氧,这种双键里有 d-p π 配键成份。许多含氧酸分子中有 d-p π 配键 。 以 H2SO4 为例,讨论 d-p π 配键。 中心硫原子 sp3 不等性杂化

23 其中单电子的 sp3 杂化轨道与 -OH 中的 氧 成σ键 ;
氧原子 2s2 2px2 2 py1 2pz1 重排成 2s2 2px2 2py2 2pz0 ,空出一条轨道以 接受 sp3 杂化轨道的孤对电子。 氧原子中 p 轨道的对电子反馈入 S 的 3d 空轨道。 2p 和 3d ,对称性一致。

24 就对称性来讲,这是 π 键,且是 d-p 之间的重叠 ;就共用电子对的来源讲,这是配位键 —— 称为 d-p π 配键。
这是含氧酸中常见的键型,这个键的强度很弱,两个才相当于一个单键,故 S 和 O 之间相当于双键。 H3PO4 中也有 d-p π 配键 : 2 以氧分子为基础的键 O22- 或过氧链 -O-O- , 如在 Na2O2 , H2O2 中; O2- , 如在 KO2 等超氧化物中; O3- , 如在 KO3 等臭氧化物中。

25 单质硫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正交硫(斜方硫、菱形硫)和单斜硫,正交硫是 的硫单质。
§2 硫和硫化物 一 单质硫 单质硫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正交硫(斜方硫、菱形硫)和单斜硫,正交硫是 的硫单质。 368.6 K 是两种晶体的相变点,转变速度相当慢。 >368.6 K <368.6 K 固体正交硫的分子式是 S 8 ,环状结构,如下图所示 。 对于每个硫原子,价层电子总数 (配体是两个非

26 加热固体,熔化后气化前,开环形成长链,迅速冷却得具有 长链结构的弹性硫,有拉伸性。
端基硫 ),4 对 ,2 配体, sp3 不等性杂化。 加热固体,熔化后气化前,开环形成长链,迅速冷却得具有 长链结构的弹性硫,有拉伸性。 硫和单质作用 S + O2 —— SO2 S F2 —— SF6 (无色液体) C S ——— CS2 Hg + S —— HgS Fe + S —— FeS 1973 K 和酸碱作用 S + 2 HNO3 —— H2SO NO 3 S NaOH ——— 2 Na2S + Na2SO H2O 歧化

27 二 硫化氢和氢硫酸 1 制 法 FeS HCl (稀) —— H2S + FeCl2 FeS + H2SO4 (稀) —— H2S + FeSO4 2 性 质 H2S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饱和溶液的浓度约为 0.1 mol / dm3 ,故制备时可用稀酸。 1°弱酸性 H2S —— H HS- K1 = 1.3  10-7 HS - —— H+ + S2 - K2 = 7.1  10-15 比醋酸和碳酸都弱。

28 2°还原性 S H e —— H2S  A = V S e —— S2 -   B = - V 由于 H2S 有较强的还原性,制备时不能用氧化性酸。 H2S + I2 —— S↓ HI 2 H2S + O2 —— 2 S↓ + 2 H2O 2 Fe H2S —— 2 Fe S↓ + 2 H+ H2S Br H2O —— H2SO HBr 小结:氢硫酸是一种还原性的二元弱酸。

29 三 硫化物 1 轻金属硫化物 轻金属的硫化物包括 IA、IIA、NH4+、Al 的硫化物 1°易溶解、易水解 Na2S + H2O —— NaOH + NaHS 2 CaS H2O —— Ca ( HS ) Ca ( OH ) 2 Ca ( HS ) H2O —— H2S + Ca ( OH ) 2 2 °易形成多硫化物 Na2S 的水溶液放置在空气中,S2- 被氧化成 S。 S 和 S2- 结合,进一步形成过硫离子和多硫离子: S2- + S —— S22- S22- + S —— S32- … … … Sx2 - ( x :2 ~ 6 )

30 H2Sx 多硫化氢 ,Na2Sx 多硫化钠。 Na2S 无色,随着 S 的数目增加,Na2Sx 变黄、变红。 多硫化物不稳定,遇酸易分解,如过硫化钠 S2 2- + 2 H+ —— S↓ + H2S 见酸生成 S↓ ,变浑浊 。 多硫化物有氧化性,如 Na2S2 中有 -S-S- ,称为过硫 链,相当于过氧链 -O-O - ,但氧化性比过氧链弱。 SnS + Na2S2 —— SnS2 + Na2S 2 重金属的硫化物 1°颜 色 ZnS 白色 CdS, SnS2 黄色 Sb2S3,Sb2S5 橙色 SnS 灰黑色

31 MnS 浅粉红色,其余黑色 Ag2S,PbS,CuS,HgS (或红色),
FeS,Fe2S3,CoS,NiS,Cr2S3 2°难溶性 重金属的硫化物难溶于 H2O,根据 Ksp 的不同,在酸中的溶解性也不相同,以前我们做过计算。 A) 在 0.3 mol·dm-3 的盐酸中可以溶解的硫化物 : FeS,Fe2S3,CoS,NiS,Cr2S3 ,MnS,ZnS 或者说这些硫化物在 0.3 mol·dm-3 的盐酸中通 H2S 不能生成。 B) 不溶于 0.3 mol·dm-3 稀盐酸,但可以溶于浓盐酸的 : PbS,CdS,SnS,SnS2 C) 盐酸中不溶解,但可以溶于硝酸的 : CuS,Ag2S D) 溶于王水( 1 V 浓硝酸 V 浓盐酸 )的: HgS

32 酸性硫化物可溶于碱性硫化物 ( 如 Na2S ) 中:Sb2S3 ,Sb2S5 ,As2S3 ,As2S5 ,SnS2 ,HgS 等酸性或两性硫化物可与 Na2S 反应。这类反应相当于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反应 。 CO2 + CaO —— CaCO 成盐 As2S S2- —— 2 AsS33- 硫代亚砷酸根 SnS2 + S 2- —— SnS32- HgS + S2- —— HgS22- SnS 不溶于 Na2S ,SnS 可溶于 Na2S2 。 SnS + Na2S2 —— SnS2 + Na2S 先被氧化 SnS2 + Na2S —— Na2SnS 再被中和 SnS 碱性,SnS2 酸性,这与氧化物酸碱性规律一致。 但硫化物的碱性弱于相同价态的氧化物。

33 §3 硫的含氧化合物 一 S(IV)的含氧化合物 1 SO2 的分子结构 SO2 的分子构型及成键情况和 O3 相似 S: sp2 不等性杂化 形成两个  键,一个 3 中心 4 电子大  键 2 SO2 和 H2SO3 的性质 SO2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SO2 容易液化,沸点较高, -10℃ 左右。分子有极性,1 体积 H2O 可溶 40 体积 SO2 ,得 H2SO3 。H2SO3 只存在于溶液中,至今未制得 H2SO3 纯物质。

34 1°二元中强酸 H2SO3 —— H HSO3- K 1 =  10-2 HSO3- —— H+ + SO32- K 2 =  10-8 2°氧化 - 还原性质 从自由能-氧化数图上看, S ( IV) 有还原性 2 Na2SO3 + O2 —— 2 Na2SO4

35 I2 + H2SO3 + H2O —— H2SO HI Na2SO3 在溶液中和空气中均易被氧化成 Na2SO4 ,但在气相中 SO2 被氧化的过程极慢。 需要 V2O5 催化,其机理为 1) SO2 + V2O5 —— SO VO2 2) 4 VO2 + O2 —— 2 V2O5 从自由能-氧化数图上看,S ( IV ) 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从斜率看出,S (IV) —— S ( 0 ) 比 S (VI) —— S ( 0 ) 要强。

36 H2SO H2S —— 3 S H2O SO CO —— S CO 铝矾土催化 利用此反应,可在烟道气中回收硫。 从自由能 - 氧化数图上看,H2SO3 在酸、碱中均可歧化 3 H2SO3 —— 2 H2SO S + H2O 3 SO3 2- + H2O —— 2 SO4 2- + S OH-

37 小结:H2SO3( SO2 ) 是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但以 还原性为主的二元中强酸。
3°漂白作用 SO2 溶于 H2O 后生成 H2SO3 ,它可以与有机色素加成为无色有机物,因此有漂白作用。当这种无色有机物中的 S(IV) 被氧化剂作用掉时,有机色素的颜色恢复。 这种漂白不同于漂白粉的氧化漂白作用。 小结:H2SO3( SO2 ) 是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但以 还原性为主的二元中强酸。 3 SO2 和 H2SO3 的制法 1°还原法 高价生成 S ( IV ) 2 CaSO C ——— 2 SO2↑ + CO2↑ CaO 2 FeSO C ——— 2 SO2↑ + CO2↑ + 2 FeO 2 MgSO C ——— 2 SO2↑ + CO2↑ + 2 MgO

38 2 H2SO4 (浓) + Zn —— SO2 + ZnSO4 + 2 H2O
2 H2SO4 (浓) + Cu —— SO2 + CuSO H2O 2°氧化法 从低价到(IV)价 S O2 —— SO ( 1 ) H2S + O2 —— SO2 + H2O ( 2 ) 4 FeS O2 —— 8 SO FeSO ( 3 ) 3°置换法 SO3 2 - H+ —— SO H2O 工业上制 SO2 ,在 FeS2 多的地方采用 2°中的方法 ( 3 ) ; 天然硫矿多的地方采用 2°中的方法 ( 1 ) 。 实验室制法多采用 3° 。

39 NaHSO3 受热,分子间脱水得焦亚硫酸钠 。 方程式 2 NaHSO3 ——— Na2S2O5 + H2O
4 焦亚硫酸钠 NaHSO3 受热,分子间脱水得焦亚硫酸钠 。 方程式 2 NaHSO3 ——— Na2S2O5 + H2O O-S-O H H O-S-O O O-S-O-S-O 焦亚硫酸钠 ,也称一缩二亚硫酸钠,“一缩二”的意思是两个分子缩一个水。缩水时不变价,Na2S2O5 中的 S 仍为 IV 价。 由于 NaHSO3 受热易缩水,故不可能用加热的方法从溶液中制备 NaHSO3 。 二 S(VI)的含氧化合物 0℃ 时 SO3 是白色固体,m.p K, b.p K。 1 SO3 的结构

40 气态 SO3 分子呈平面三角形,中心 S 采取 sp2 杂化。
反键轨道 非键轨道 成键轨道 键级 = ( 2 - 0 ) / 2 = 1 , 使每个 S-O 键增加 1 / 3 键级 。 液态 SO3 ,以单分子 SO3 和三聚 ( SO3 ) 3 两种形式存在。 ( SO3 ) 3 的键联关系如右图 。 O S

41 固体 SO3 中,一种是三聚体 ,一种是链状结构 ( SO3 )n 。
2 硫酸的分子结构 H2SO4 中心的 S 采取 sp 3 不等性杂化,单电子轨道和 -OH 成 σ 键;对电子轨道和 O 成σ配键和 d-p π 配键 。

42 3 硫酸的性质 1°高沸点酸 分子间有氢键,沸点 611 K , 常温下 H2SO4 为无色油状液体 。 H2SO4 分子与 H2O 分子间有较强的氢键,水合时放热较多,故浓硫酸有强的吸水性和脱吸性。 2°吸水性和脱水性 3°强酸性 第一级完全电离,第二级存在电离平衡: HSO4- —— H SO4 2- K 2 = 1.0  10-2

43 4°浓硫酸的氧化性 稀硫酸中的 S (VI) 不显氧化性,H2SO4 ( 稀 ) 与 Zn 反应生成 H2 。 浓硫酸以分子态存在 , H+ 的强极化 作用造成 H2SO4 中的 S-O 键不稳定, 易断键生成 S (IV) ,故浓硫酸有氧化性。 4 硫酸的衍生物 含氧酸中的 -OH 基团全去掉,得酰基。 酰基与卤素原子X 结合,或说酸中的 -OH 被 X 全部取代,得酰卤。右图依次为 硫酰基 、硫酰氯或氯化硫酰。

44 制得的 SO2Cl2 为无色发烟液体; SO2Cl2 遇水猛烈水解, SO2Cl2 + 2 H2O —— H2SO4 + 2 HCl
活性炭 硫酸分子去掉一个 -OH 得磺酸基 (下左图 ),硫酸中 的一个 -OH 被 -Cl 取代得氯磺酸 (下右图 )。 干燥的 HCl 和发烟硫酸的 SO3 作用,生成氯磺酸, HCl + SO3 —— HSO3Cl ( 无色液体 ), HSO3Cl 也猛烈水解, HSO3Cl + H2O —— H2SO HCl

45 5 硫酸盐 1°溶解性 Ag 2 SO4 ,PbSO4 ,Hg 2 SO4 ,CaSO4,SrSO4 ,BaSO4 为难溶盐 。 除此之外均为易溶解的硫酸盐 。 2°易形成结晶水合盐 CuSO4 · 5 H2O 胆矾 CaSO4 · 2 H2O 石膏 ZnSO4 · 7 H2O 皓矾 Na2SO4 · 10 H2O 芒硝 FeSO4 · 7 H2O 绿矾 Mg SO4 · 7 H2O 泻盐 3°易形成复盐 M ( I ) 2 S O4 · M ( II ) S O4 · 6 H2O 形式 : 如 ( NH 4 ) 2 SO4 · Fe SO4 · 6 H2O

46 M ( I ) 2 SO4 · M ( III ) 2 ( SO4 ) 3 · 24 H2O 形式 :
如明矾 K2 SO4 · Al 2 ( SO4 ) 3 · 24 H2O , 有时写成 KAl ( SO4 ) 2 ·12 H2O 。 4°硫酸盐的热分解 硫酸盐热分解的基本形式是产生 SO3 和金属氧化物,如 Mg SO4 —— MgO SO3 特殊情况是 : 1 )温度高时 SO3 和金属氧化物均可能分解,如 4 Ag 2 SO4 —— 8 Ag SO SO O2 4 个 Ag 2O 完全分解,4 个 SO3 分解 2 个 。 2 )若阳离子有还原性,则可能将 SO3 部分还原,如 2 FeSO4 —— Fe2O3 + SO3 + SO2

47 下面讨论硫酸盐热分解温度的规律 (1) MgSO (2) CaSO (3) SrSO4 t / ℃ (6) Mn2(SO4)3 300 (4) CdSO (5) MnSO4 这种热分解温度是和离子键 的强度有关,还是和离子极化有关? 因为这种分解是在 A 处, 故和离子极化有关。 (3) (2) (1)比较:半径小、极化强的分解温度低,故 (1)<(2)<(3) (2) (4) 比较:外层电子多的极化强,温度低,故 (4) < (2) (5) (6) 比较 :价态高,极化强,温度低,故 (6) < (5)

48 从离子极化作用的影响看,显然有如下两条结论 :
1 ) 碱金属的硫酸盐比碱土金属的硫酸盐的分解温度还高。 因为 M(I)不如 M(II)的极化能力大。 2 ) 碳酸盐的分解温度比硫酸盐低。因为 C(IV)不如 S(VI)抵抗反极化的能力大。 以上讨论是在产物中有 CO2 、SO3 气体,△S 相近的情况下进行的,比较的只是 △H。硅酸盐的中心,虽然是 Si (IV) ,但产物中的 SiO2 不挥发,无明显的熵效应 ,故和碳酸盐相比甚至和硫酸盐相比,硅酸盐的分解温度也是高的。 硅酸盐呢 ? 6 焦硫酸及其盐 用浓硫酸吸收 SO3 ,至纯 H2SO4 ,再溶解 SO3 , 则得到发烟硫酸 。

49 发烟硫酸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H2SO4 · x SO3 ,当 x = 1 时, 成为 H2S2O7 , 称焦硫酸 , 或称为一缩二硫酸 。
H O-S-O H H O-S-O H O H O-S-O-S-O H 制法和制焦亚硫酸相近,但脱水时要强热 2 NaHSO4 ——— Na2S2O H2O 强热 焦硫酸盐具有熔矿作用,是指焦硫酸盐和一些碱性氧化物 矿物共熔可以生成可溶性盐类的反应。如 3 K2S2O Fe2O3 ——— Fe 2 ( SO4 ) K2 SO4 这种作用对那些难溶的碱性氧化物是有效的。 共熔

50 硫酸氢钾也应有这种熔矿作用。因为焦硫酸盐是硫酸氢盐失水形成的 。
焦硫酸盐与 H2O 作用 S2O7 2- + H2O —— 2 HSO4- 三 硫的其它价态含氧化合物 1 硫代硫酸及其盐 H O-S-O H O S 硫代硫酸不稳定。 有实际意义的是其钠盐 —— 硫代硫酸钠, Na2S2O3 · 5 H2O 俗名大苏打、海波。 1°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将沸腾的 Na2SO3 溶液与 S 粉反应

51 Na2SO S —— Na2S2O ( 1 ) ( IV ) (0) ( II ) 反应(1) 似乎让我们觉得 Na2S2O3 的 2 个 S,一个的氧化数是 + 4,另一个的氧化数是 0 。 实际生产中,是将 Na2S 和 Na2CO3 以摩尔比 2 :1 配成 溶液,然后通 SO2 。 Na2S + SO2 + H2O —— Na2SO3 + H2S ( 3 ) Na2CO3 + SO2 —— Na2SO3 + CO ( 2 ) 生成 Na2SO3 2 H2S + SO2 —— 3 S H2O ( 4 ) 生成 S 反应 ( 2 ) + ( 3 )  ( 4 ) + ( 1 )  3 得总反应 2 Na2S + Na2CO SO2 —— 3 Na2S2O3 + CO2

52 Na2S2O3 遇酸分解,实际上是 H2S2O3 分解,它极不稳定: S2O32- + 2 H+ —— SO2↑ + S↓ + H2O
2°性 质 A) H2S2O3 极不稳定 Na2S2O3 遇酸分解,实际上是 H2S2O3 分解,它极不稳定: S2O32- H+ —— SO2↑ + S↓ + H2O B) 还原性 S2O32- 和强氧化剂反应,生成 S(VI) S2O32- Cl H2O —— 2 SO42- Cl- H+ Na2S2O3 的最有实际意义的反应是与 I2 反应(弱氧化剂) 2 S2O32- + I 2 —— S4O6 2- I- O = S-S-S-S = O O 2 I O = S = S S = S = O 2 I2

53 这个反应在分析中用来定碘。 生成物为连四硫酸钠,其中 S 的氧化数为 2.5 。 连三硫酸也是连硫酸系列 的一个成员,其中的 S 氧化数 是 10 / 3 。 H O — S — S — S — O H O C) 难溶盐和络合物 Ag2S2O3 (白) PbS2O3 (白) 难溶,但不稳定,易转化为相应的硫化物,生成黑色沉淀。 Ag 2S2O H2O —— Ag 2 S H2SO4 PbS2O H2O —— PbS H2SO4 以上反应的印象是,硫代硫酸盐中一个 S 的氧化数为 + 6 ,另一个 S 的氧化数为 - 2 。

54 Ag 2 S2O3 可以溶于过量的 Na2S2O3 中,形成络合物
Ag 2 S2O Na2S2O3 —— Na 4 [Ag 2 ( S2O3 ) 3 ] AgBr S2O3 2- —— Ag ( S2O3 ) 2 3- + Br- 后一反应是洗像时定影液溶掉未感光的 AgBr 的反应 。 生成的络合物均不稳定,遇酸分解得 Ag2S , [ Ag 2( S2O3 ) 3 ] 4 - H + ——— Ag2S + SO4 2- S SO H2O S 的氧化数 - 2 过二硫酸 氧化数: 过硫酸 S(VIII) 过二硫酸 S(VII) H O — S — O — O — S — O H O H O — S — O — O H

55 过二硫酸及其盐有很强的氧化性 S2O8 2- e —— 2 SO4 2-  A = V Cu + K2S2O8 —— CuSO4 + K2SO4 2 Mn S2O8 2- + 8 H2O —— MnO4- SO42- H+ ( NH4 ) 2 S2O8 是在酸介质中能够将 Mn2+ 氧化成 MnO4- 的强氧化剂 。 过二硫酸盐的热分解 2 K2S2O8 —— 2 K2SO SO3 + O2↑ 3 连二亚硫酸钠 用 Zn 粉还原亚硫酸氢钠得连二亚硫酸钠 2 NaHSO Zn —— Na2S2O Zn ( OH ) 2

56 连二亚硫酸钠的二水盐 Na2S2O4 2 H2O 称保险粉,还原性
O — S — S — O Zn (OH)2 O O — S S — O OH Zn 连二亚硫酸钠的二水盐 Na2S2O4 2 H2O 称保险粉,还原性 极强 ,可以还原 O2 、Cu ( I ) 、Ag ( I ) 、 I 2 等,自身被氧化 为 S(IV)。 保险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以保护其它物质不被氧化。 连二亚硫酸钠的歧化分解 2 Na2S2O4 —— NaSO3 + SO2 + Na2S2O3 氧化数

57 §4 硒和碲 一 单 质 硒有两类同素异形体: 无定形 棕红色粉末,软化点 323 K ; 晶体 最稳定的一种为黑色,熔点 490 K, 密度较无定形大。 分子为 Se 8 ,蒸气中有 Se 2 。 碲也有两类同素异形体: 无定形 棕黑色; 晶体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 蒸气中有 Te 2 分子 。

58 二 氢化物 H2Se 和 H2Te 均无色且有恶臭气味,其毒性大于 H2S 。 H2S ,H2 Se 和 H2Te 的熔沸点依次升高,呈规律性变化 。这说明其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强。 但是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作用力却依次减弱。故 H2S H2 Se H2Te 的水溶液的酸性依次增强。 不过 H2 Se 和 H2Te 与 H2S 一样仍属于弱酸 。 H2S ,H2 Se ,H2Te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呈规律性变化 。 可用下面反应制取 H2 Se 和 H2Te : Al2Se H2O —— 2 Al (OH) H2Se Al2Te H2O —— 2 Al (OH) H2Te 和硫化物相似,大多数的硒化物和碲化物难溶于水。

59 三 氧化物与含氧酸 硒和碲在空气中燃烧可分别得到 SeO2 和 TeO2 ,这两种 氧化物均为白色固体。 SO2 , SeO2 , TeO2 其还原性依次减弱,但其氧化性却依 次增强。 SeO2 和 TeO2 主要显氧化性,属于中等强度得氧化剂 。可 以将 SO2 和 HI 氧化 。 SeO2 溶于水得亚硒酸 H2SeO3 。 但是 TeO2 不溶于水。亚碲酸 H2TeO3 是由 TeO2 溶于碱中再酸化结晶而得到的。 H2SeO K 1 =  10-3 H2TeO K 1 =  10-3

60 亚硒酸和亚碲酸均属弱酸,比亚硫酸弱。 将 Se ( IV) 和 Te ( IV ) 氧化成 Se ( VI ) 和 Te ( VI ) ,需 要强的氧化剂: 5 H2SeO HClO3 —— 5 H2SeO Cl2 + H2O 3 TeO2 + H2Cr2O HNO H2O —— 3 H6TeO Cr(NO3)3 从此可以看出 H2SeO4 和 H6TeO6 的氧化性要比 H2SO4 强。 但是 H2SO4 ,H2SeO4 ,H6TeO6 的酸性却依次减弱: H2SeO4 还属于强酸 , H6TeO6 是弱酸 , K 1 = 6  10-7


Download ppt "第十三章 氧族元素 氧 O 存在形式 O2 (大气圈)、H2O (水圈)、 SiO2 、硅酸盐,其它含氧化合物 (岩石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